一、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兼论住宅建筑设计的群众性(论文文献综述)
魏旭强[1](2021)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旧美术馆于1997建成,是当时自治区唯一的专业性美术馆。随着时间推移和新美术馆的建成,承载了一代人历史记忆的旧美术馆逐渐变得闲置下来,面临着是该拆还是该留的尴尬处境。我国目前大量性存量建筑的适应性更新已经成为当下各地建筑师面临和探讨主要问题。然而,在建筑设计策划阶段,存量建筑的发展方向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需求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本文试图引入社会学领域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呼和浩特旧美术馆旧建筑案例进行使用人群调研访谈分析研究,形成理论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反映社会居民对于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的改扩建策划意向。文章首先对旧美术馆相关的50人进行深度访谈,整理分析并总结各访谈案例中使用者对当前美术馆的更新意向,得到1186个标签619个概念和194个初始范畴,通过进一步的提炼与归纳,围绕旧建筑评价(、宏观定位、使用意向和建筑改造意向等4个主导方向形成共61个附属范畴客观反映了使用者对于内蒙古旧美术馆评价与改造的意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公众参与视角下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模型。本研究分析了公众参与视角下旧建筑改造的的总体意向,并将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分为五类,包括旧美术馆评价、宏观定位、功能意向、展览意向、建筑改造意向五个维度。内蒙古旧美术馆不仅是本地域9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也承载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当保留并改扩建;内蒙古旧美术馆应该补充新美术馆的缺陷,继续为普通民众提供民间美术类作品的展示场所,并为社区提供相应的艺术文化服务,其主要功能意向依然是展示功能尽量做到展示类型多元化,展示形式多样化;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尽量设计入口缓冲,增加停车和室外活动场地,在建筑空间方面尽量增加空间的舒适度和灵活度,增加休闲空间,尽量在材料、灯光、色彩等方面,既要尊重历史建筑,又要营造现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新的地域建筑景观。综上所述,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表明扎根理论在旧建筑更新过程中,在设计策划阶段通过扎根理论基于公众认知的意向调查是可行的,既激活了旧建筑场所功能空间的活力,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对未来旧建筑改扩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吴聪[2](2020)在《比较视野下的建筑遗产登录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作为历史的承载物、国家民族的重要见证,正在以“文化资源”的地位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意识和能力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已经步入了新阶段,现代保护理念与国际接轨,更加关注遗产保护同社会发展的关系。但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遗产保护两级分化的情况,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遗产,得到了精心的“照顾”,而其他一般性建筑遗产,很多都无人监管甚至面临破坏与拆除的威胁。在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健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彰显遗产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上,建筑遗产登录保护制度作为一种灵活的文化保护制度被许多国家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有必要学习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解决遗产保护的现有问题并改进完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基于此,本文选取英国和日本的登录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开展比较视野下的建筑遗产登录保护制度研究。首先,从英国和日本的登录制度演进历程出发,探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登录制度产生及发展的差异,以思考登录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然后,对其建筑遗产登录制度体系开展比较研究,从遗产划分、法律保障和监督管理机构方面进行分析,归纳英日各自的特点并比较分析其异同。接下来,通过对英国和日本登录建筑的保护管理的探讨,剖析其在保护对象的选择、登录程序流程和保护控制方面的特点。最后,在概述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体系特点的基础上,同英国和日本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目前有待改进的方面,并结合英国和日本登录建筑保护管理的优缺点,探讨哪些经验适用于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最终,综合上述研究,从完善建筑遗产相关法律体系;整合管理职能,强化公众参与;建筑遗产管理程序专业化与标准化三方面提出研究思路和相应建议。
郑璐阳[3](2019)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城市化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逐步进入了城市发展的成熟阶段。旧城更新作为优化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目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城市同质化、文脉断层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城市文化和社区文化作为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而日益重视。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物质和社会单元,社区,尤其是有着漫长演变历史的城市老旧社区,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具有长期的人文沉淀,对城市整体风貌格局影响较大。由于老旧社区资源及人口结构老化,基础设施欠缺、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城市社区更新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加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老旧社区的更新也开始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成为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建筑,数量多,覆盖面广,其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是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文化建筑,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新的社区文化生活需求的体现。令人遗憾的是,笔者通过以上海为主体的调查研究,发现文化活动中心作为从社区中心衍生而出的社区文化设施,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功能配置不足、使用效率低下、与城市环境联系不够紧密等诸多使用问题,难以有效地开展、组织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因此,为了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适应性与影响力、避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平面布局、形态肌理、功能空间等方面与城市和居民日常生活与文化需求脱节,本文尝试以城市更新为视角,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在对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深入调研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社区中心的差异,整理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情况,并提出了与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确定了研究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根据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我国老旧社区的特点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现状,总结出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趋势,为后文设计策略的提出打下基础;第三章对上海老旧社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观察测绘以及对问卷访谈资料的量化分析,分析总结其特点与先进经验,发现现存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归纳出其建设难点,进而提出了用以指导我国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的基本原则;第四章提出了城市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功能复合与弹性设计以及人性化关怀,并通过对实际案例上海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分析研究,对前文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验证。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阐明了研究成果与收获,并明确了研究的不足之处,确立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杨明星[4](2019)在《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研究 ——以白龙村为例》文中提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较好地保存了数量较多的朝鲜族传统村落,承载着大量鲜明而独特的朝鲜族文化遗产。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朝鲜族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因此,加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既是十分必要的,又是十分紧迫的任务。论文主要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开展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明确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方法,构建了有关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研究的框架。第二部分主要解析了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和保护模式。在对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遗产保护有关的文化生态学理论、生态共生理论和生态修复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目前学界比较流行的整体性村落风貌保护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等进行了梳理,以作为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系统保护的重要参考。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的现状。在对白龙村、水南村和石建村等3个典型朝鲜族传统村落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内部空间构成以及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当地传统村落保护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保护策略问题。在分析传统村落遗产保护面临困境的基础上,秉持文化传承、价值彰显、整体系统、科学可行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图们市朝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六大基本策略。第五部分为论文保护设计实践部分。该部分以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为例,基于传统村落物质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生作为设计理念,从划定不同层级保护范围、延续传统村落风貌特色、完善公共空间功能布局和塑造农耕文化特色景观这几个层面入手,对白龙村传统村落遗产保护进行了系统性保护设计。
石成良[5](2018)在《房地产市场赠送面积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买房赠送面积的现象逾演逾烈。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提高商品房的市场竞争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和政府管理的缺失,大肆地在原申报的规划建筑面积之外建造各种所谓的赠送面积。赠送面积带来的社会问题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显性的,隐性的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商品房居住质量的降低和社区管理难度的加大等;而显性的问题是导致了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的纠纷,政府部门执法时政府与开发商的冲突、政府与购房者的冲突等,而这种纠纷和冲突很容易演变为群体事件。如何有效地治理房地产行业的赠送面积乱象,对深圳乃至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监管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以深圳市为代表的各类赠送面积案件进行分析,剖析目前赠送面积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探索治理对策。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赠送面积的含义和主要类型,分析了赠送面积问题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现象,为全文开展论述奠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深圳市的赠送面积现象发展过程和现状,通过典型案件分析的手段,分析了目前赠送面积的主要表现形式;接着本文阐述了赠送面积现象带来的危害,指出赠送面积现象对国家、购房者和开发商三者都存在各种危害;通过对深圳市对赠送面积治理政策的研究,分析当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从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加强舆论监督、逐步取消预售制和大力推广精装修交房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房地产行业赠送面积乱象的看法与建议。
黄湾湾[6](2018)在《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是近代大学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近代知识女性的精英代表,她们勇敢挣脱传统家庭的羁绊,寻求独立的自我,接受系统的中外教育,融汇中西文化,在学术研究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厚造诣。然而,女性自古以来的从属地位也决定了女教师在学术领域不被重视,关于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因此,本研究针对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展开探讨,以期彰显女性学术风采,丰富女性学术的研究资料。论文以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她们的学术信息以展现其学术整体概况,并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大学女教师进行深入探索,全面、具体地呈现她们的学术历程及学术特征,凸显大学女教师在近代学术研究领域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基于此,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剖析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是时代发展推动的结果,伴随着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子职业思想的渗入以及近代大学职能的转变,女教师凭借自身顽强不屈、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跻身于男性霸权的学术圈,逐渐形成一支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队伍。论文又从学科背景、学术成果、参与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等方面,概述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发展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林徽因的建筑学术风采。通过对林徽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建筑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三部分主要探究冯沅君的文学学术风采。通过对冯沅君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俞庆棠的教育学术风采。通过对俞庆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民众教育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民国中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研究的几点思考,包括其对大学学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她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孙松林[7](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陈易[8](2016)在《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精明收缩的城市工业园区转型再生研究”(N0.51578276)中国快速城镇化持续了十余年,新城、新区建设拉开了城市与区域的框架,城市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当城市增长主义逐步走向终结时,城市发展也从增量开发转向以城市更新为代表的存量开发。很显然,继续沿用增量发展时期空间治理方式是完全无法解决存量发展时期的城市更新问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推动空间治理方式的转型,当下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方式需要转型。一方面,城市更新本身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区域发展差异更加让城市更新问题显得十分复杂。中国城市更新领域的空间治理研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选择了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中的机制与模型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城市政体为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创新性地通过构建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深入研究了空间治理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地方政府-市场-社会、以及以城市发展要素为代表的空间资源之间的空间博弈关系。以此为空间治理元模型,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更新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四个代表性空间治理模型,即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以及监督性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并且引用包括营口北转地区旧城改造、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广州杨箕村三旧改造和汕头大布上社区改造实证,分别详实地论证了本次研究所提出的空间治理元模型和四个代表性空间治理模型。针对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机制与模型探讨,研究进一步从探寻基于中国制度文化特点的善治模式角度阐述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善治体系的构建。根据善治的两个层面,即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制度安排,提出了在中国制度特色与文化背景下,如何基于区域差异、市场发育和社会文化网络构筑中国特色的善治体系。指出伙伴关系与社会自组织将会成为未来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主要方向。空间治理应该关注基于市场、社会的地方政府治理、政企伙伴和社企伙伴关系建设,以及NGO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最后,文章指出了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本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以及下一阶段发展的趋势。中国需要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更新治理体系,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城市更新问题。本论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全文总领,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基础、思路、方法、内容以及研究框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及框架。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即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本章系统梳理和阐述了空间治理的理论基础与脉络,以及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分别进行总结梳理,为下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设计提供既有研究基础支撑。第三章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架构。本章阐述了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理论假设,提出将空间治理机制以及针对中国国情的一个总体空间治理模型,以及典型性的四个空间治理模型。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搭建了理论一实证研究的逻辑关系。为下面关于四个模型的分章节研究打下了基础。第四章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通过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提出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出现的环境特征。并从政府政体在治理中的角色入手,分析治理关系。提出在此治理模型中,城市更新的正面与负面空间效应。以辽宁营口北转地区的城市更新作为实证,进行进一步验证。第五章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对要素市场初步建立的发展环境展开分析,研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城市社会经济要素的变化对空间治理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市场力量开始介入城市更新中三元政体的角色转变。并以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为例,充分研究该空间治理模型下的空间效应。第六章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深入分析快速增长阶段,随着要素市场的形成,市场力城与社会力量在空间治理中的角色地位不断增强。研究在政府与发展商充分合作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效应。以广州三旧改造为案例,分析并验证该空间治理模型。第七章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基于城市政体,借鉴双重动向理论,延伸空间治理的类型。通过对汕头潮南大布上社区的改造实证,前瞻性分析在公众力量不断上升,并构成与市场力量互动的状态下,治理关系如何发展。并总结出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特征与构成。第八章中国城市更新的善治模式探讨。从当前新常态、新型城镇化等宏观背景人手,基于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假设,进一步探讨善治模式。探寻可能的城市更新治理方向,以及基于中国制度文化特点的善治思路。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即为全文讨论内容的总结和讨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创新点基础上,提出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讨论的内容。
姜敏[9](2015)在《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导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城市经验失效、传统经验失语。如何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二元土地制度之下导控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是困扰当前规划、建筑设计人员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难题。乡村是大量自发建造农村住宅组成的聚落集合。在村落尺度上,乡村人居环境体系已然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人居聚落的结构性要素,是自建农宅聚集与演化的基石,也是乡村公共活动、地方认同的物质载体。本研究在乡村聚落自组织属性的研究基础上,借鉴社会学领域公共性理论研究成果,应用现代公共空间研究的方法,研究村落公共空间的范畴、类型、构成、演化,分析村落公共空间体系与村落形态的关联,归纳藉由村落公共空间引导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法。研究分为六个章节。其中第一章阐释了研究的意义、目的及方法,梳理了既有研究脉络,并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予以界定。第二章基于当代公共性理论,公共空间研究方法,将日常生活、私人领域公共空间纳入研究范畴,并藉此将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分解为三个层级,两个系统,五个要素。第三章在论证村落自组织聚合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对村落人居环境系统中公共空间的存在状态与发展趋势予以研究;结合我国乡村规划用地属性要求,对村落公共空间的土地属性予以界定,使理论成果与规划实践相关联。第四章选取了湖南三个不同地区的典型村落为实证,深入解析不同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其对村落意向、民居演化的影响。第五章总结了村落公共空间的体系分类与构成原则,并对不同属性村落公共空间的设计导控原则进行总结。第六章结合研究团队近年来的设计实践,对本研究理论成果的应用条件、方法及实效进行研究。本研究拓展了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范畴,将自发、非正式公共领域纳入公共空间研究体系;将公共空间分解为“显性、隐性”两套体系,“村落、邻里、单体”三个层级;对不同村落形态中(散村、集村)中公共空间体系的存在状态及导控方法进行了总结。研究成果对乡村建设实践具有显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导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成果。
姜帆[10](2015)在《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抵御外界恶劣的自然环境气候的侵害,人类创造了建筑。从远古到前空调时代,建筑一直遵循自然气候的客观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着。随着空调系统的发明和发展,人类改变了建筑的运行方式,建筑设备技术创造的人工环境成为人类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手段,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割裂和对立成为一种时尚。能源危机的发生、生态破坏的加剧,使人们重新省事过去的生存方式,建筑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容器也随之发生着改变。被动式技术理论的出现,发掘了建筑长久以来与环境协调的潜在意识,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形式去客观理性地总结建筑适应气候的内在规律,在提倡生态、环保、节能的后空调时代,为建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可持续的契机,给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依据被动式理论的指引,建筑师可以通过对作为建筑本质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的合理设计,实现建筑对环境气候的调节与融合,在创造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舒适环境的同时,减少对耗费能源、影响环境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岭南地区作为中国一个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和地理气候的区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当地湿热气候和反应岭南文化的特有建筑形态。岭南地区作为中国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程度高,市民的公共文化生活丰富。作为提供公共文化生活服务的公共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博览建筑,其在岭南地区范围内的设计和建造,如何适应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反映当地特有地域文化,顺应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传达生态环保的时代精神,是值得当代中国建筑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被动式技术理论科学的研究,对岭南地区环境气候特性的分析以及博览建筑功能形态特点的总结,探讨被动式设计策略对于岭南地区博览建筑的适用性,并且分析归纳在选址规划,建筑单体,构造材料三个层面适用于岭南地区博览建筑的被动式设计措施和手段。力求探索一种对于特定气候地区,特定类型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体系的理论研究方法,形成灵活开放的理论体系框架,并以此作为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关于被动式设计的指引性导则,为当代岭南地区博览建筑的生态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
二、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兼论住宅建筑设计的群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兼论住宅建筑设计的群众性(论文提纲范文)
(1)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旧建筑有机更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使用者参与的建筑策划研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范围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旧建筑 |
2.1.2 微更新 |
2.1.3 公众参与 |
2.1.4 使用者为中心 |
2.2 扎根理论概述 |
2.2.1 扎根理论的起源 |
2.2.2 扎根理论发展及特点 |
2.2.3 扎根理论研究程序 |
2.2.4 扎根理论的应用 |
2.3 旧建筑更新案例分析 |
2.3.1 国外相关旧建筑更新案例研究 |
2.3.2 国内相关旧建筑更新案例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概述 |
3.1 内蒙古旧美术馆简介 |
3.1.1 内蒙古旧美术馆建设背景 |
3.1.2 内蒙古旧美术馆区位分析 |
3.2 内蒙古旧美术馆历史沿革 |
3.3 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本体调查 |
3.3.1 调查概述 |
3.3.2 建筑空间尺度 |
3.3.3 建筑功能组成 |
3.3.4 交通流线分析 |
3.3.5 建筑立面造型及材料 |
3.3.6 建筑周边环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 |
4.1 扎根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
4.1.1 使用者需求的改扩建研究 |
4.1.2 扎根理论的可行性 |
4.2 调研数据收集 |
4.2.1 样本选择 |
4.2.2 半结构式访谈 |
4.2.3 访谈提纲 |
4.2.4 设备应用 |
4.2.5 数据整理 |
4.2.6 人群态度 |
4.3 调研数据分析 |
4.3.1 开放式编码 |
4.3.2 主轴式编码 |
4.3.3 选择式编码 |
4.4 理论建构 |
4.4.1 旧建筑评价 |
4.4.2 宏观定位 |
4.4.3 使用需求 |
4.4.4 建筑改造意向 |
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调查结果分析 |
5.1 旧美术馆评价分析 |
5.1.1 优点 |
5.1.2 缺点 |
5.2 宏观定位分析 |
5.2.1 层次定位 |
5.2.2 特色定位 |
5.3 建筑功能意向分析 |
5.3.1 主要功能需求——展示功能 |
5.3.2 次要功能需求——社区服务功能 |
5.3.3 附属功能需求——商业休闲功能 |
5.4 美术展示意向分析 |
5.4.1 展示方式 |
5.4.2 展示类型 |
5.4.3 展示内容 |
5.5 建筑改造意向分析 |
5.5.1 建筑空间 |
5.5.2 建筑造型 |
5.5.3 建筑环境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 |
6.2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访谈问卷(样卷) |
附录D 文本整理(样本) |
附录E 扎根理论开放式编码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比较视野下的建筑遗产登录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确定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2 关于建筑遗产的概念 |
1.3.3 关于登录保护制度的概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通过文献阅读梳理英国和日本登录制度体系 |
1.5.2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英国和日本登录制度的特点 |
1.5.3 通过实地调研加深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认识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建筑遗产登录保护制度发展历程审视 |
2.1 英国登录制度发展历程研究 |
2.1.1 登录制度的确立及早期发展(二战后-20 世纪80年代) |
2.1.2 登录制度的完善和深入阶段(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00年) |
2.1.3 新世纪登录制度的发展(2000年至今) |
2.2 日本文化财体系下的登录制度发展历程 |
2.2.1 战后建筑遗产保护制度的积极拓展(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 |
2.2.2 登录制度引入《文化财保护法》(1996年-2008年) |
2.2.3 地域活用政策下的登录制度新发展(2008年至今) |
2.3 英日登录保护制度发展特点归纳 |
2.3.1 社会背景和遗产类型 |
2.3.2 保护控制的转变 |
2.3.3 未来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遗产登录制度体系研究 |
3.1 建筑遗产类别划分 |
3.1.1 英国“遗产资源”分类 |
3.1.2 日本“文化财”体系 |
3.1.3 英日建筑遗产分类特点归纳 |
3.2 建筑遗产登录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研究 |
3.2.1 英国建筑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
3.2.2 日本建筑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
3.2.3 英日登录制度法规体系特点归纳 |
3.3 登录制度监督管理机构研究 |
3.3.1 英国登录制度监督管理机构 |
3.3.2 日本登录制度监督管理机构 |
3.3.3 英日登录制度管理机构特点归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登录建筑的保护管理研究 |
4.1 登录建筑的涵盖范围及选定标准 |
4.1.1 英国登录建筑涵盖范围及选定标准 |
4.1.2 日本登录建筑涵盖范围及选定标准 |
4.2 登录建筑的登录程序 |
4.2.1 英国登录建筑登录程序 |
4.2.2 日本登录建筑登录程序 |
4.3 保护控制 |
4.3.1 英国登录建筑的保护控制 |
4.3.2 日本登录建筑的保护控制 |
4.4 保护管理特点分析 |
4.4.1 建筑所有人积极参与 |
4.4.2 专业人员处核心地位 |
4.4.3 保护发展同城市规划结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体系的建议 |
5.1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体系概述 |
5.1.1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体系 |
5.1.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 |
5.1.3 地方层面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5.2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薄弱环节分析 |
5.2.1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有待进一步补充 |
5.2.2 行政体系承担较大压力,缺乏公众参与 |
5.2.3 同一环节多部门共同管理,权责重叠且缺乏专业人员 |
5.2.4 建筑遗产评价标准和一般性建筑遗产的保护管理有待深化 |
5.3 完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议 |
5.3.1 完善建筑遗产相关法律体系 |
5.3.2 整合管理职能,强化公众参与 |
5.3.3 建筑遗产管理程序专业化与标准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英国建筑遗产登录申请模板翻译件 |
附录2:英国登录建筑许可申请表格翻译件 |
附录3:英国登录建筑许可申请规划部门验证标准翻译件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更新 |
1.2.2 社区与老旧社区 |
1.2.3 社区中心 |
1.2.4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1.3 相关研究理论 |
1.3.1 有机更新理论 |
1.3.2 弹性设计理论 |
1.3.3 公众参与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研究范围、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2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概述 |
2.1 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 |
2.1.1 尊重城市历史文脉 |
2.1.2 保护旧城更新中的多样性 |
2.1.3 弹性、可持续性的有机更新 |
2.1.4 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 |
2.2 我国老旧社区的特点 |
2.2.1 人口密度大,复合度高 |
2.2.2 老龄化严重 |
2.2.3 邻里关系密切,社会结构稳定 |
2.2.4 生活环境条件恶劣 |
2.2.5 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强烈 |
2.2.6 周边公共设施高度集中 |
2.3 我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现状 |
2.4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趋势 |
2.4.1 向复合多元化发展 |
2.4.2 注重人性化,关注老年人需求 |
2.4.3 重视邻里关系修复 |
2.4.4 与城市更新保护结合 |
2.4.5 重视社区特色文化建设 |
2.4.6 提高居民参与度 |
2.5 本章小结 |
3 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研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案例选择 |
3.1.2 调研人群选择 |
3.1.3 调研内容 |
3.1.4 调研方法 |
3.1.5 问卷设计 |
3.1.6 数据处理方法 |
3.2 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研分析 |
3.2.1 临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2.2 瑞金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2.3 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3 上海调研分析总结与现存问题 |
3.3.1 建筑实地调研现状分析总结 |
3.3.2 使用者观察与问卷调研分析总结 |
3.3.3 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现存问题 |
3.4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难点 |
3.4.1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密切 |
3.4.2 用地紧张,资金短缺 |
3.4.3 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 |
3.5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原则 |
3.5.1 与城市空间、生活接轨 |
3.5.2 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
3.5.3 以人为本,修复邻里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更新下的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 |
4.1 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 |
4.1.1 总平面与周边城市环境 |
4.1.2 延续城市空间肌理 |
4.1.3 与既有建筑的结合 |
4.2 功能的复合与弹性设计 |
4.2.1 功能的配置与有机复合 |
4.2.2 功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
4.3 人性化关怀 |
4.3.1 邻里关系的修复 |
4.3.2 对老年群体的关怀 |
4.3.3 公众参与度与社区能力培养 |
4.4 实例研究——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4.4.1 项目背景 |
4.4.2 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 |
4.4.3 使用者评价与问题反思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查问卷 |
C.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各项指标评分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研究 ——以白龙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综合分析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理论与模式概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朝鲜族 |
2.1.2 传统村落 |
2.1.3 文化遗产 |
2.1.4 共生空间 |
2.2 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2.2 生态共生理论 |
2.2.3 生态修复理论 |
2.3 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主要模式 |
2.3.1 整体性村落风貌保护模式 |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
2.3.3 “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现状分析 |
3.1 图们市概况 |
3.2 图们市朝鲜族典型传统村落调研 |
3.2.1 月晴镇白龙村 |
3.2.2 石岘镇水南村 |
3.2.3 月晴镇石建村 |
3.3 朝鲜族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分析 |
3.3.1 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分析 |
3.3.2 传统村落内部空间分析 |
3.4 朝鲜族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5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村落空间的需求分析 |
3.5.1 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空间的需求 |
3.5.2 传统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空间的需求 |
3.5.3 生产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空间的需求 |
3.6 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的价值分析 |
3.6.1 历史价值 |
3.6.2 文化价值 |
3.6.3 科学价值 |
3.6.4 艺术价值 |
3.6.5 经济价值 |
3.6.6 精神价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策略探析 |
4.1 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
4.1.1 整体风貌特色遭到严重破坏 |
4.1.2 生产生活模式的巨大改变 |
4.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危机 |
4.1.4 地方政府保护人才的紧缺 |
4.1.5 村民的自主保护意识不强 |
4.2 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
4.2.1 文化传承原则 |
4.2.2 价值彰显原则 |
4.2.3 整体系统原则 |
4.2.4 科学可行原则 |
4.2.5 可持续性原则 |
4.3 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基本策略 |
4.3.1 分层保护,划定相应保护范围 |
4.3.2 统一风格,保护村落风貌特色 |
4.3.3 功能置换,传统建筑改造再生 |
4.3.4 场所植入,完善村落空间功能 |
4.3.5 环境整治,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
4.3.6 传承文化,保护非遗文化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们市白龙村村落遗产整体性保护设计 |
5.1 白龙村概况 |
5.2 白龙村村落遗产现状分析 |
5.2.1 村落整体空间格局分析 |
5.2.2 村落建筑分析 |
5.2.3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5.3 白龙村村落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5.4 白龙村村落遗产保护设计实践 |
5.4.1 设计理念 |
5.4.2 划定不同层级保护范围 |
5.4.3 延续传统村落风貌特色 |
5.4.4 完善公共空间功能布局 |
5.4.5 塑造农耕文化特色景观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房地产市场赠送面积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境外对赠送面积问题的研究 |
二、国内对赠送面积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赠送面积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赠送面积概述 |
一、赠送面积的含义 |
二、赠送面积的特点 |
三、赠送面积的分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 |
二、政府失灵理论 |
第二章 深圳赠送面积问题概况及危害分析 |
第一节 深圳赠送面积问题概况 |
一、利用面积计算规范漏洞产生的赠送面积 |
二、违法加建的赠送面积 |
三、侵占公有面积的赠送面积 |
第二节 赠送面积问题的危害分析 |
一、赠送面积对政府履行管理职能产生的危害 |
二、赠送面积侵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
三、赠送面积对开发商的风险 |
第三章 深圳市对赠送面积的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深圳市对赠送面积的治理现状 |
一、对利用面积计算规范漏洞产生的赠送面积的治理 |
二、对违法建筑的赠送面积的治理 |
第二节 深圳市治理赠送面积存在的问题 |
一、形势严峻,历史欠帐多 |
二、监管力量不足,治理手段单一 |
三、过度的自由裁量权带来的寻租风险 |
四、缺乏部门协作机制 |
五、政府与民众缺乏共识 |
第四章 赠送面积问题的治理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法制建设 |
一、完善建筑面积计算的法律法规 |
二、加强执法程序保障 |
三、完善违法赠送面积的处罚措施 |
第二节 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 |
一、改革领导管理体制 |
二、建筑设计审查应坚持合法性和合理性相结合 |
三、加强对房地产销售过程的监管 |
四、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举报 |
第三节 改革商品房销售和交房制度 |
一、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 |
二、推广精装修交房制度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的研究 |
2.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的研究 |
3. 关于当代大学女教师学术状况的研究 |
(三) 概念界定 |
1. 大学 |
2. 学术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历史研究法 |
3. 个案分析法 |
一、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 |
(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 |
1. 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 |
2. 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催化 |
3. 近代大学职能转变的促进 |
4. 大学女教师主观意志的诉求 |
(二)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概况 |
1. 学科背景概况 |
2. 学术成果概况 |
3. 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概况 |
二、林徽因:灵性建筑,诗化学术 |
(一) 走进林徽因 |
(二) 林徽因的学术特征 |
1.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学术 |
2. 探索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 |
3. 在建筑学术领域注入诗意 |
三、冯沅君:细腻文学,柔美学术 |
(一) 走进冯沅君 |
(二) 冯沅君的学术特征 |
1. 细腻情感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丰富 |
2. 关注细节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准确 |
3. 中西比较使学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
四、俞庆棠:心系民众,爱之学术 |
(一) 走进俞庆棠 |
(二) 俞庆棠的学术特征 |
1. 带着母爱研究民众教育 |
2. 在民众教育实验中进行学术研究 |
3. 参考国外教育经验进行学术研究 |
五、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 学术贡献 |
1. 打破了近代大学学科学术的性别隔阂 |
2. 丰富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风格 |
3. 拓宽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领域 |
(二) 学术困境 |
1. 学术与家庭难协调 |
2. 学术与教学难兼顾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基本信息一览表 |
附录二: 民国时期主要大学女教师学术成果一览表 |
附录三: 民国部分大学女教师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主要情况 |
附录四: 1949年以前林徽因的建筑与相关艺术设计 |
附录五: 1949年10月以前林徽因发表的中国古建筑专着与论文 |
附录六: 1949年以前冯沅君发表的古典文学研究专着与论文 |
附录七: 1949年以前俞庆棠发表的民众教育研究专着与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转型时期的中国:研究的宏观背景 |
1.1. 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向 |
1.2. 治理创新成为破解转型难点的关键 |
2. 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层面的研究意义 |
2.1. 学术层面的意义:梳理、补缺、创新 |
2.2. 实践层面的意义:解释、验证、建议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3.1. 空间治理兴起背景 |
3.2. 空间治理内涵研究 |
3.3. 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
3.4. 空间治理结构研究 |
3.5. 空间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
3.6. 空间治理研究趋势 |
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资料及数据收集 |
4.3. 研究方法 |
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1. 研究所涉及主要概念辨析 |
1.1. 治理 |
1.2. 空间治理——以空间为平台进行利益博弈而形成的治理结构 |
1.3. 城市更新 |
2. 空间治理的理论脉络 |
2.1. 空间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
2.2. 空间治理的理论研究进展 |
2.3. 波兰尼双重动向理论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
2.4. 城市政体与空间治理相关领域研究 |
3.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3.1. 战后国际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3.2. 国内城市更新治理理论与实践 |
第三章.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架构 |
1. 转型期中国治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
1.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重构 |
1.2.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市场环境 |
1.3. 民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
1.4. 区域差异与治理环境空间多样化 |
1.5 小结:转型期空间治理的转变 |
2.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中的利益博弈关系与作用机制 |
2.1.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利益博弈关系 |
2.2. 空间治理机制:博弈什么和怎么博弈? |
3. 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 |
3.1.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 |
3.2. 空间治理模型分异与代表模型 |
3.3.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
第四章.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
1.1. 资本与企业家要素相对紧缺 |
1.2. 投资推动成为宏观经济抓手 |
2.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2.1. 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势管理 |
2.2. 市场缺位治理或市场消极治理 |
2.3. 社会利益集团的消极治理 |
3. 决断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
4.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
5. 实证研究:辽宁营口站前区“北转”地区 |
5.1. “北转”地区概述 |
5.2. “北转”地区城市更新及空间治理 |
5.3. “北转”地区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
6. 小结:高效却后续乏力的空间治理 |
6.1. 政府绝对主导治理产生的高效率优势 |
6.2. 缺乏市场、社会治理所带来的重大后续缺陷 |
第五章.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
1.1. 城市发展要素市场化初期 |
1.2. 探索与构建中的制度设定 |
1.3. 不断高涨的民生需求 |
2.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2.1. 政府主导下的政企合作治理 |
2.2. 市场初步介入城市更新治理 |
2.3. 社会利益集团的参与性治理 |
3. 主导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
4.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
5. 实证研究: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 |
5.1. 东花市地区概述 |
5.2. 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及其空间治理 |
5.3. 东花市地区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
6. 小结:探索与试错阶段的主导型空间治理 |
第六章.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
1.1.发展要素充分市场化 |
1.2. 增长导向下的政府制度设计 |
1.3. 转变的社会利益诉求 |
2.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2.1. 驱动力:城市增长机器的形成 |
2.2. 政企联盟中的地方政府公司化 |
2.3. 市场利益集团的多元化治理 |
2.4. 社会治理:反增长联盟的出现 |
3. 合作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
4.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的系统分析 |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
5. 实证分析:广州杨箕村三旧改造 |
5.1. 三旧改造背景 |
5.2. 杨箕村基本情况 |
5.3. 杨箕村改造的空间治理 |
5.4. 杨箕村改造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
6. 小结:探索与调整中的政企合作关系 |
6.1. 政府治理的观念转变 |
6.2. 市场治理的观念转变 |
6.3. 社会治理的观念转变 |
第七章.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
1.1. 城市发展要素完全市场化 |
1.2. 政府制度保障与职能转变 |
1.3. 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力壮大 |
2.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2.1. 角色转变中的地方政府治理 |
2.2. 市场-社会合作的社企治理 |
2.3. 政府-市场-社会共治 |
3. 监管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治理失灵 |
4.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
5. 实证研究:汕头潮南大布上社区改造 |
5.1. 大布上改造概述 |
5.2. 大布上社区改造及其空间治理 |
5.3. 大布上社区改造实效 |
6. 小结:社会共治的初始阶段与空间治理的发展趋势 |
第八章. 中国城市更新的善治模式探讨 |
1. 更新的中国城市与空间治理理念 |
1.1.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理念的探索 |
1.2. 城市更新中空间治理理念变化趋势 |
2.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可能方向 |
2.1. 新常态下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
2.2. 政府治理的转变:依法治国与有限政府 |
2.3. 市场治理的转变:深化改革与企业治理 |
2.4. 社会治理的转变:公民社会与城乡社区自组织 |
2.5. 空间维度的和而不同:中国制度特色与区域特色 |
2.6. 社会维度的共同治理:伙伴关系与社会自组织 |
2.7. 走向善治:从顶层治理到地方治理的重构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治理的转型 |
1.2. 城市更新治理过程就是一个空间博弈过程 |
1.3. 空间治理存在宏观环境-地方环境-治理效应的干预机制 |
1.4. “体制”到“伙伴关系”是现代空间治理的重要特征 |
1.5. 构建中国特征的城市更新治理元模型 |
1.6. 决断型空间治理是起步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
1.7. 主导型空间治理是发展初期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
1.8. 合作型空间治理是充分市场化下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
1.9. 监管型空间治理是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趋势 |
1.10. 中国制度与文化特色下的善治模式 |
1.11. 跨越善治,迈向巧治 |
2. 主要创新点 |
2.1. 以城市政体理论建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新视角 |
2.2.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征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体系 |
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导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目的与意义 |
1.1.1 自主演化规律研究的意义 |
1.1.2 村落公共空间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对象 |
1.3.1 对象界定 |
1.3.2 空间尺度及案例区域选择 |
1.4 相关研究 |
1.4.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脉络 |
1.4.2 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3 本团队既有研究 |
1.5 拟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公共性与当代村落公共空间 |
2.1 公共性 |
2.1.1 公共与公共性 |
2.1.2 公共性研究 |
2.1.3 从“公共性”到“公共空间” |
2.2 公共空间 |
2.2.1 当代公共空间的内涵 |
2.2.2 公共空间的特征 |
2.2.3 公共空间研究方法演变 |
2.3 当代村落公共空间 |
2.3.1 当代村落公共空间要素变化 |
2.3.2 当代村落公共空间研究范畴 |
2.3.3 村落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
2.4 小结 |
第3章 村落公共空间与村落自组织 |
3.1 公共空间与空间自组织研究 |
3.1.1 自组织的概念 |
3.1.2 空间层级划分与空间自组织研究方法 |
3.1.3 公共空间与空间自组织的关联 |
3.2 村落的自组织 |
3.2.1 村落的自发性 |
3.2.2 村落的自组织判定 |
3.2.3 村庄用地条例中的自组织思想 |
3.3 公共空间与村落形态自组织 |
3.3.1 村落形态及分类 |
3.3.2 村落形态的自组织演变 |
3.3.3 公共空间与村落形态自组织 |
3.4 小结 |
第4章 村落形态与公共空间实证研究 |
4.1 传统单姓集村公共空间体系实证研究(永兴板梁村) |
4.1.1 板梁村村落形态与显性公共空间体系 |
4.1.2 板梁村显性公共空间节点 |
4.1.3 隐性公共空间 |
4.2 传统杂姓集村公共空间体系实证研究(会同高椅村) |
4.2.1 会同高椅村的形态与结构 |
4.2.2 显性公共空间节点分析 |
4.2.3 隐性公共空间 |
4.3 当代散村公共空间体系实证研究(望城彩陶源村) |
4.3.1 彩陶源村村落形态与显性公共空间体系 |
4.3.2 彩陶源村显性公共空间节点 |
4.3.3 彩陶源村隐性公共空间体系 |
4.4 实证研究的分析综合 |
4.4.1 村落形态 |
4.4.2 显性公共空间布局 |
4.4.3 隐性公共空间 |
第5章 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导控方法 |
5.1 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发展外部因素的主要变化 |
5.2 村落形态与公共空间体系关联 |
5.2.1 村落基本形态与公共空间 |
5.2.2 村落公共空间体系分类与特征 |
5.3 村落公共空间空间导控原则 |
5.3.1 显性系统的导控要点 |
5.3.2 隐性系统导控 |
5.3.3 显性与隐性系统的相互嵌套与转换 |
第6章 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导控案例实践 |
6.1 渐进营造的显性公共空间体系(梅山文化园建设) |
6.1.1 显性公共空间体系的渐进适宜性演化 |
6.1.2 显性空间节点营建与体系生成 |
6.1.3 显性系统对于地区建设的影响 |
6.2 产业更新与公共空间系统建构(梳头溪村规划) |
6.2.1 产业发展与公共空间布局相结合 |
6.2.2 公共空间体系与节点设置 |
6.2.3 梳头溪的经验 |
6.3 集体认同与显性公共空间节点设计( 彩陶源村“孝”广场) |
6.3.1 设计目标 |
6.3.2 设计解析 |
6.4 当代自建住宅的公共化(虎形山沈修毛住宅建设) |
6.4.1 设计背景 |
6.4.2 有层次的公共空间体系 |
结语 |
研究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论文发表及科研工作 |
(10)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生态环境危机和中国面临的挑战 |
1.1.2 我国的建筑能耗状况 |
1.1.3 博览建筑的建设与节能设计现状 |
1.1.4 被动式技术对我国建筑节能的价值 |
1.2 研究的起源、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起源 |
1.2.2 研究的目的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研究的界定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建筑气候适应性和被动式设计策略的研究 |
1.4.2 关于博览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被动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
2.1 被动式设计概述 |
2.1.1 被动式设计的定义 |
2.1.2 被动式设计的历史沿革 |
2.1.3 被动式设计的内容 |
2.2 被动式设计的基本原理 |
2.2.1 气候与城市气候 |
2.2.2 热舒适 |
2.2.3 被动式策略的气候调节与热舒适 |
2.3 被动式设计的工作过程和分析方法 |
2.3.1 被动式设计的工作过程 |
2.3.2 被动式设计的传统分析方法 |
2.3.3 被动式设计的计算机分析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地区的被动式设计策略适用性分析 |
3.1 岭南地区概述及地理气候特点 |
3.1.1 岭南地区概述 |
3.1.2 岭南地区地理特点 |
3.1.3 岭南地区气候特点 |
3.2 岭南地区被动式策略适应性研究基础 |
3.2.1 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历程 |
3.2.2 基于湿热地区建筑被动式策略实践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
3.2.3 基于气象数据分析的被动式策略适用性分区研究 |
3.2.4 上述研究和实践的比较和总结 |
3.3 岭南地区被动式策略适应性深化分析 |
3.3.1 气候分析软件WeatherTool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分析 |
3.3.2 典型城市被动式设计策略有效性图表分析过程 |
3.3.3 岭南地区各城市被动式策略有效性数据整理 |
3.3.4 岭南地区各城市被动式策略有效性数据深化分析 |
3.4 岭南地区被动式设计策略确定 |
3.4.1 被动式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
3.4.2 被动式隔热、蓄热设计策略 |
3.4.3 被动式遮阳设计策略 |
3.4.4 液体蒸发冷却设计策略 |
3.4.5 植物蒸发降温设计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的博览建筑物理特性分析 |
4.1 博览建筑概述 |
4.1.1 博览建筑定义和分类 |
4.1.2 博览建筑的发展历史 |
4.1.3 我国博览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
4.1.4 博览建筑的发展特点 |
4.1.5 博览建筑的发展瓶颈与趋势 |
4.2 基于岭南被动式策略引入的博览建筑物理特性分析 |
4.2.1 被动式策略引入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
4.2.2 博物馆建筑的空间特点分析 |
4.2.3 展览馆建筑的空间特点分析 |
4.3 岭南博览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框架体系的建构 |
4.3.1 被动式设计策略框架体系的建构原则 |
4.3.2 岭南地区博览建筑空间的被动式策略匹配 |
4.3.3 被动式设计策略框架体系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博览建筑规划布局层面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5.1 建筑策划、选址的策略 |
5.1.1 基于资源整合和功能高效的策划 |
5.1.2 基于气候利用和环境友好的选址 |
5.2 场地环境利用和改善的设计策略 |
5.2.1 场地室外环境分析 |
5.2.2 场地环境的利用 |
5.2.3 场地环境的改善 |
5.3 建筑布局的设计策略 |
5.3.1 博览建筑的布局特点 |
5.3.2 基于风环境的布局策略分析 |
5.3.3 基于热环境的布局策略分析 |
5.4 建筑朝向和间距设计策略 |
5.4.1 建筑朝向设计策略 |
5.4.2 建筑间距设计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岭南博览建筑单体设计层面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6.1 外在体形的优化 |
6.1.1 基于自然通风的形体策略 |
6.1.2 基于遮阳隔热的体形策略 |
6.1.3 基于蓄热性能的形体策略 |
6.1.4 基于自然采光的形体策略 |
6.2 内部功能的梳理 |
6.2.1 功能热环境分区原则 |
6.2.2 功能热环境分区模式 |
6.2.3 温度阻尼区的设置 |
6.2.4 特殊功能体的利用 |
6.3 庭院与中庭的植入 |
6.3.1 庭院和中庭的概念 |
6.3.2 庭院和中庭的被动式策略的原理 |
6.3.3 中庭和庭院的被动式策略分析 |
6.4 架空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利用 |
6.4.1 架空空间 |
6.4.2 地下空间 |
6.5 外墙缓冲空间的设计 |
6.5.1 遮阳降温型缓冲空间的被动式策略分析 |
6.5.2 通风导风型缓冲空间的被动式策略分析 |
6.6 内部风道和竖井的补充 |
6.6.1 风道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6.6.2 竖井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6.7 围护结构开口设计 |
6.7.1 基于自然通风的开口设计 |
6.7.2 基于自然采光的开口设计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岭南博览建筑构造及材料层面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7.1 屋顶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 |
7.1.1 传统屋顶保温隔热设计和倒置式屋顶 |
7.1.2 通风隔热屋顶 |
7.1.3 蓄水隔热屋顶 |
7.1.4 种植隔热屋顶 |
7.2 实体墙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 |
7.2.1 基础结构层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 |
7.2.2 附加缓冲层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 |
7.3 外窗和玻璃幕墙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 |
7.3.1 基础结构层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 |
7.3.2 附加缓冲层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 |
7.4 岭南绿色建筑材料 |
7.4.1 绿色建筑材料的定义 |
7.4.2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要点 |
7.4.3 适用于岭南地区的绿色建筑材料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 |
8.1 建筑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概述 |
8.1.1 建筑集成设计的概念 |
8.1.2 被动式集成设计原则 |
8.1.3 被动式集成设计内容 |
8.2 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模式 |
8.2.1 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的流程 |
8.2.2 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数字化平台 |
8.3 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实践 |
8.3.1 项目的解读及设计概念的形成 |
8.3.2 规划布局上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8.3.3 建筑设计上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8.3.4 构造材料上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四、关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兼论住宅建筑设计的群众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D]. 魏旭强.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比较视野下的建筑遗产登录保护制度研究[D]. 吴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D]. 郑璐阳. 重庆大学, 2019(02)
- [4]图们市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研究 ——以白龙村为例[D]. 杨明星.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8)
- [5]房地产市场赠送面积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石成良. 深圳大学, 2018(01)
- [6]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D]. 黄湾湾.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7]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D]. 陈易. 南京大学, 2016(08)
- [9]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导控研究[D]. 姜敏. 湖南大学, 2015(02)
- [10]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D]. 姜帆.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