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尖峰辐射论文_李小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太阳尖峰辐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尖峰,射电,太阳,微波,偏振,小波,日冕。

太阳尖峰辐射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聪[1](2008)在《发生在5月16日太阳耀斑中的微波射电尖峰辐射》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991年5月16日发生在2.5GHz和2.6 GHz的射电尖峰辐射的持续时间,偏振和准周期振荡等特点作统计分析,详细报导了尖峰辐射的左旋偏振和右旋偏振在2.5,2.6 GHz和3.1 GHz上的贡献.在这3个频率上,大量尖峰辐射不仅迭加在微波爆发的上升和极大相上.还迭加在微波爆发的下降相上.值得注意的是,在2.5 GHz和2.6 GHz处,也迭加在发生在主微波爆发后的小爆发上.尖峰辐射持续了17分钟.描述了发生在2.5GHz和2.6 GHz上尖峰辐射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偏振反转.统计分析表明在2.5 GHz以及2.6 GHz频率上的尖峰辐射的偏振反转有不同特点,在2.5 GHz频率上的尖峰辐射偏振反转比2.6 GH早1.5分钟,并且在2.5 GHz上尖峰辐射偏振方向反转更多.(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李舒浩[2](2006)在《太阳耀斑微波尖峰辐射的观测特征提取及参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射电爆发通常发生在太阳耀斑期间,它携带着爆发源区的物理环境以及辐射机制等诸多重要信息,尤其是微波爆发的精细结构,持续时间短、变化快、结构复杂,可以反映重联过程复杂的磁场结构、高能粒子运动等许多特征。微波尖峰辐射的亮温度极高,持续时间极短,带宽极窄,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射电爆发短时标精细结构,对这类精细结构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弄清在太阳耀斑区域发生的基本物理过程。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太阳宽带射电动态频谱仪(SBRS)的投入正规观测,由于它的高时间分辨率(1ms左右)和高频率分辨率(1.37MHz),已获得了大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微波爆发精细结构数据,包括大量微波尖峰辐射数据。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微波尖峰辐射的观测特征。本文针对2003年10月27日的太阳射电微波尖峰辐射事件,深入地讨论了其尖峰辐射观测特征提取的计算方法,并用IDL语言设计了一套计算机自动搜索尖峰辐射的计算程序,主要包括用Fourier变换滤除频谱图中的背景辐射,计算机自动搜索尖峰辐射等,得到了420个尖峰辐射。对各个独立微波尖峰辐射的时间轮廓进行了拟合和研究,重点研究了尖峰时间轮廓的e指数上升和衰减趋势,计算了e指数上升/衰减时间;考察了微波尖峰辐射的持续时间与频率的关系,e指数上升时间与e指数衰减时间的关系,e指数衰减时间与尖峰持续时间及峰值流量的关系,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照:最后估算了源区的相关参量,讨论了可能的衰减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6-06-01)

朱艳鑫,王蜀娟,宋国乡,颜毅华[3](2005)在《太阳微波爆发中尖峰辐射的带宽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1.08~2.04GHz太阳射电频谱仪”所观测的2003年10月27日太阳射电爆发事件中,发现有非常明显的尖峰辐射群.在对这些尖峰辐射应用小波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用记录尺度和特征检测2种方法计算出其最小带宽和平均带宽,并对结果作了分析比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朱艳鑫[4](2005)在《小波变换在太阳微波尖峰辐射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波分析是一种高效的多尺度分析工具,具有良好的时频特性、局部特性和多分辨率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中。本文的工作是将小波变换应用到对太阳微波尖峰辐射的研究中。其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叙述了小波发展历史和小波基本理论,并介绍了太阳射电物理的研究对象及射电频谱仪等。尖峰辐射是太阳射电爆发中的一类重要的精细结构,其显着特征是频带窄,通过对尖峰带宽的计算,可以估计尖峰源尺度的大小以及辐射机制的特征参数,这对研究尖峰辐射的辐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3年10月底的太阳大爆发中,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的“1.08-2.04GHz太阳射电频谱仪”所观测到的两个典型的尖峰辐射事件,分别采用特征检测法和小波谱估算法对其进行带宽分析:特征检测方法是采用小波滤波结合高斯拟合,通过小波变换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去除尖峰群中的噪声,得到尖峰的频率强度曲线,进而对每一条含有尖峰的频率强度曲线分别进行高斯拟合,确定其带宽,从而得到所有尖峰的最小带宽和平均带宽;小波谱估算法是在通过数值模拟证实可行性的基础上,将含有尖峰辐射的信号的小波谱与噪声的小波谱相比较,得到估计的尖峰辐射的最小带宽和平均带宽。本文对两种方法的结果做了分析比较。最小相对带宽(0.38%,0.34%)与Messmer等人针对米波波段尖峰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最后,计算了两个事件的基于Fourier变换的频率功率谱和空间高度尺度功率谱,以及尖峰辐射的平均峰值流量,并分析了它们与带宽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5-01-01)

汪敏,王昆山,许春,施硕彪,李维华[5](2003)在《太阳分米波尖峰辐射最小带宽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天文台0.6~1.5GHz太阳射电快速动态频谱仪,在2001年6月24日的射电爆发中观测到大量尖峰。由于观测仪器有相当高的频率分辨率,使我们可以对尖峰的绝对带宽进行更精细的统计分析。由于尖峰数量很大,特别编制了识别尖峰并测量其带宽的软件来进行统计工作。结果发现76%的尖峰的绝对带宽达到仪器频率分辨率1.4MHz,其相对带宽达到0.1%。这比以前关于尖峰辐射带宽的统计结果要小很多。统计结果支持用ECM机制解释尖峰辐射。(本文来源于《云南天文台台刊》期刊2003年02期)

刘玉英,傅其骏,秦志海,黄光力,汪敏[6](2001)在《1997年11月2日太阳射电尖峰辐射对》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天文台2.6~3.8 GHz太阳射电频谱仪首次观测到微波毫秒尖峰(microwave millisecond spike(MMS))辐射对,并测出MMS的频漂率,得到MMS对的分界频率大约在2900MHz附近,对应辐射层的高度约在光球之上2×10~4 km.它的偏振度为左旋圆偏振(LCP),其平均值为25%,随频率的变化是波纹形,并随频率增加而变小.MMS对与Ⅲ型爆发对之间有明显不同,在分界频率周围一定频率范围内Ⅲ型爆发对没有射电辐射存在,但是在MMS对中没有这一特征.这一现象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MMS的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A辑)》期刊2001年S1期)

汪敏,傅其骏,谢瑞祥[7](2000)在《太阳微波尖峰辐射的高时间、高频率分辨率偏振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北京天文台 2.6—3.8 GHz频谱仪的观测资料,找到 11个微波尖峰辐射事件.尖峰一般具有数十毫秒的寿命,数百个sfu的流量密度和数十至数百MHz的带宽,这与以前的报道类似.尖峰的偏振度各式各样,有的尖峰还有数千MHz/s的频率漂移.某些尖峰在二个偏振态之间有8毫秒的时间延迟(最大延迟可达16毫秒).另外,还发现了尖峰的偏振度随频率剧烈变化的偏振反转现象.(本文来源于《天体物理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曹莹[8](2000)在《太阳米波尖峰辐射与耀斑、CME相互关系的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文中 ,我们对米波太阳射电爆发的观测和研究 (Spikes以及各类爆发 )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对Spikes、米波射电爆发及其和太阳耀斑、CME (日冕物质抛射 )的相互关系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并加以概括 ;针对米波射电的未来观测和研究、米波Spikes与广泛的其它太阳耀斑现象的关系、太阳米波射电爆发和耀斑及CME的关系和米波射电辐射的理论问题 ,在理论和观测两方面提出了未来工作的设想和建议。主要观点和结论有 :1 )利用太阳射电爆发 (流量、峰值流量到达的时间等参数 )是预报太阳活动尤其是质子事件的一条途径 ;2 )对于CME、日冕激波和米波Ⅱ、Ⅳ型爆发之间的界限如何在观测或理论上加以确定作了初步探索 ;3)在米波Spikes的观测中发现许多非对称现象 ,急需进一步研究 ;4)多波段观测 :利用云台的高分辨率AOS并联系其他观测资料和各种理论模型 ,有可能对电子密度、CME的叁维结构、日冕磁场以及射电爆发源 (激发源 )的速度等进行研究 ;5)鉴于目前的Spikes理论普适性较差的现状 ,应从单独考虑辐射过程逐步过渡到在现有的耀斑理论框架下构造Spikes的模型 ;6 )特殊类型的Spikes (如双峰和叁峰结构 )是检验理论、提出更严格约束的重要手段 ;我们对云南天文台的米波声光频谱仪 (AOS :2 30~ 30 0MHz;最好的时?(本文来源于《云南天文台台刊》期刊2000年01期)

马媛[9](1999)在《太阳射电米波毫秒快速尖峰辐射事件的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声光频谱仪在22周峰年期间记录到的米波尖锋事件与光学活动及相关事件的关系。从它们的观测特征:短寿命,窄频带,频率快速漂移,及尖峰事件与磁结构复杂的大黑子活动区密切相关等,认为这些事件的辐射机制可能是电子回旋脉泽不稳定直接放大电磁波所致。(本文来源于《云南天文台台刊》期刊1999年02期)

曹莹,陈敬英,夏志国[10](1999)在《太阳射电米波中的尖峰辐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回顾了太阳射电米波爆发中尖峰事件的研究现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作了介绍,同时,我们也提出了研究设想和展望(本文来源于《紫金山天文台台刊》期刊1999年02期)

太阳尖峰辐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阳射电爆发通常发生在太阳耀斑期间,它携带着爆发源区的物理环境以及辐射机制等诸多重要信息,尤其是微波爆发的精细结构,持续时间短、变化快、结构复杂,可以反映重联过程复杂的磁场结构、高能粒子运动等许多特征。微波尖峰辐射的亮温度极高,持续时间极短,带宽极窄,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射电爆发短时标精细结构,对这类精细结构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弄清在太阳耀斑区域发生的基本物理过程。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太阳宽带射电动态频谱仪(SBRS)的投入正规观测,由于它的高时间分辨率(1ms左右)和高频率分辨率(1.37MHz),已获得了大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微波爆发精细结构数据,包括大量微波尖峰辐射数据。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微波尖峰辐射的观测特征。本文针对2003年10月27日的太阳射电微波尖峰辐射事件,深入地讨论了其尖峰辐射观测特征提取的计算方法,并用IDL语言设计了一套计算机自动搜索尖峰辐射的计算程序,主要包括用Fourier变换滤除频谱图中的背景辐射,计算机自动搜索尖峰辐射等,得到了420个尖峰辐射。对各个独立微波尖峰辐射的时间轮廓进行了拟合和研究,重点研究了尖峰时间轮廓的e指数上升和衰减趋势,计算了e指数上升/衰减时间;考察了微波尖峰辐射的持续时间与频率的关系,e指数上升时间与e指数衰减时间的关系,e指数衰减时间与尖峰持续时间及峰值流量的关系,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照:最后估算了源区的相关参量,讨论了可能的衰减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阳尖峰辐射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聪.发生在5月16日太阳耀斑中的微波射电尖峰辐射[J].天文学报.2008

[2].李舒浩.太阳耀斑微波尖峰辐射的观测特征提取及参量估算[D].西南交通大学.2006

[3].朱艳鑫,王蜀娟,宋国乡,颜毅华.太阳微波爆发中尖峰辐射的带宽计算[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

[4].朱艳鑫.小波变换在太阳微波尖峰辐射分析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5].汪敏,王昆山,许春,施硕彪,李维华.太阳分米波尖峰辐射最小带宽的探讨[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

[6].刘玉英,傅其骏,秦志海,黄光力,汪敏.1997年11月2日太阳射电尖峰辐射对[J].中国科学(A辑).2001

[7].汪敏,傅其骏,谢瑞祥.太阳微波尖峰辐射的高时间、高频率分辨率偏振观测[J].天体物理学报.2000

[8].曹莹.太阳米波尖峰辐射与耀斑、CME相互关系的观测研究[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0

[9].马媛.太阳射电米波毫秒快速尖峰辐射事件的统计分析[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9

[10].曹莹,陈敬英,夏志国.太阳射电米波中的尖峰辐射[J].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9

论文知识图

卜SO.OGH:频率范围微波爆发的时间...一1PSH等效方法年10月27日的太阳爆发尖峰辐射群...年4月15日太阳爆发事件的一系列尖峰...

标签:;  ;  ;  ;  ;  ;  ;  

太阳尖峰辐射论文_李小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