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论文和设计-侯经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包括基柱以及基柱下方连接的基座,所述基柱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开设有添加孔,加强筋贯穿进所述添加孔的内部,所述基座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锥钉旋合进螺纹孔的内部与外部底面相连接,所述基座中间向内凹陷设有基底,所述基底的表面开设有与添加孔相对应的限位孔,在基柱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添加孔,还在基柱的内部设有钢板组件,在每块钢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将加强筋从上至下依次贯穿进添加孔、通孔和限位孔内部,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内部加强筋的个数进行增减,从而使得该基桩能够适用于承重不同的压力,该新型还将基柱与基座分开,便于组装和拆卸。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柱(2)以及基柱(2)下方连接的基座(3),所述基柱(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开设有添加孔(5),加强筋(1)贯穿进所述添加孔(5)的内部,所述基座(3)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锥钉(4)旋合进螺纹孔的内部与外部底面相连接,所述基座(3)中间向内凹陷设有基底(6),所述基底(6)的表面开设有与添加孔(5)相对应的限位孔(7),所述基柱(2)的内部固定有钢板组件(8)。

设计方案

1.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柱(2)以及基柱(2)下方连接的基座(3),所述基柱(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开设有添加孔(5),加强筋(1)贯穿进所述添加孔(5)的内部,所述基座(3)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锥钉(4)旋合进螺纹孔的内部与外部底面相连接,所述基座(3)中间向内凹陷设有基底(6),所述基底(6)的表面开设有与添加孔(5)相对应的限位孔(7),所述基柱(2)的内部固定有钢板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组件(8)包括第一钢板(81)、第二钢板(82)和第三钢板(83),其中,所述第一钢板(81)、第二钢板(82)和第三钢板(83)等间距分布在基柱(2)的内部,所述第一钢板(81)、第二钢板(82)和第三钢板(83)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限位孔(7)和添加孔(5)为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加强筋(1)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添加孔(5)、通孔(9)和限位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中间设有凹槽,且基柱(2)的底端与凹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的底端贯穿进限位孔(7)的内部,并与限位孔(7)底面相抵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

背景技术

原有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在搭建的过程中,首先得进行一个测量,然后对基桩的承受压力进行一个计算,然而现有的基桩在搭建的过程中,其会出现计算偏差,需重新对基桩内的加强筋进行一个添加和删减的设计,改变起来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具有便于重新设计安装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包括基柱以及基柱下方连接的基座,所述基柱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开设有添加孔,加强筋贯穿进所述添加孔的内部,所述基座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锥钉旋合进螺纹孔的内部与外部底面相连接,所述基座中间向内凹陷设有基底,所述基底的表面开设有与添加孔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基柱的内部固定有钢板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板组件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其中,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等间距分布在基柱的内部,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限位孔和添加孔为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加强筋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添加孔、通孔和限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的中间设有凹槽,且基柱的底端与凹槽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的底端贯穿进限位孔的内部,并与限位孔底面相抵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基柱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添加孔,还在基柱的内部设有钢板组件,在每块钢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将加强筋从上至下依次贯穿进添加孔、通孔和限位孔内部,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内部加强筋的个数进行增减,从而使得该基桩能够适用于承重不同的压力,该新型还将基柱与基座分开,便于组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强筋;2、基柱;3、基座;4、螺纹锥钉;5、添加孔;6、基底;7、限位孔;8、钢板组件;81、第一钢板;82、第二钢板;83、第三钢板;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包括基柱2以及基柱2下方连接的基座3,基柱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开设有添加孔5,加强筋1贯穿进添加孔5的内部,基座3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锥钉4旋合进螺纹孔的内部与外部底面相连接,基座3中间向内凹陷设有基底6,基底6的表面开设有与添加孔5相对应的限位孔7,基柱2的内部固定有钢板组件8,本实施方案中,将基柱2底部与基座3卡合固定在一起,然后根据需求将加强筋1逐个插入进添加孔5内部,待添加完毕后,用混泥土将加强筋1于基柱2浇筑成型,成型之后通过螺纹锥钉4将基桩与外部底面连接固定在一起。

具体的,钢板组件8包括第一钢板81、第二钢板82和第三钢板83,其中,第一钢板81、第二钢板82和第三钢板83等间距分布在基柱2的内部,第一钢板81、第二钢板82和第三钢板83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9,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钢板81、第二钢板82和第三钢板83表面上的通孔9,对插入进的加强筋1,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使得加强筋1能够迅速贯穿基柱2上下两个端面。

具体的,通孔9、限位孔7和添加孔5为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加强筋1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添加孔5、通孔9和限位孔7,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依次贯穿添加孔5、通孔9和限位孔7,实现了加强筋1快速装配,节约了安装的时间。

具体的,基座3的中间设有凹槽,且基柱2的底端与凹槽相匹配,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基座3的中间设有凹槽,便于基座3和基柱2的组装和拆卸,同时也便于运输。

具体的,加强筋1的底端贯穿进限位孔7的内部,并与限位孔7底面相抵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3398.6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1(陕西)

授权编号:CN209555913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E02D 5/24

专利分类号:E02D5/24;E02D5/30;E02D5/72

范畴分类:36D;36C;

申请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发明人:侯经文;帅珍珍

第一发明人:侯经文

当前权利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杨蕾

代理机构:61248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论文和设计-侯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