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治作战论文_成晓鹏,齐锋,王枭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自治作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作战,模型,通信,算法,对空,理性,层次。

半自治作战论文文献综述

成晓鹏,齐锋,王枭[1](2016)在《电子对抗作战仿真分层半自治Agent系统框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电子对抗作战仿真系统中真实地复现现实作战过程,设计了基于分层半自治Agent的系统框架。从设计电子对抗作战仿真实体Agent的现实意义出发,提出了基于BDI框架的仿真实体Agent设计方法,着重探讨了半自治Agent技术应用于作战仿真领域的巨大优势,明确了个体Agent的设计方法。根据电子对抗作战仿真系统的实体分类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半自治Agent的系统结构,并分析了不同层次的Agent的功能,为半自治Agent技术应用于电子对抗作战仿真领域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指挥控制与仿真》期刊2016年03期)

施帆,缪旭东,陈行军[2](2009)在《半自治作战agent在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中舰艇具有受制性,层次性等特点,引入了半自治防空作战agent的概念,设计构建了基于多个半自治防空agent的编队对空防御的层次体系模型,并初步研究了半自治防空agent的结构模型,使其更加适合于描述编队防空各作战实体,为完善编队防空作战研究提供了更多一项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09年02期)

魏阳,薛青,王建伟,刘广洋[3](2008)在《虚拟环境中半自治作战智能体技术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战争系统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作战模拟是研究现代战争系统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符合作战环境的半自治智能体模型,介绍了半自治作战智能体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其结构组成,详细讨论模型中的规划、通信和决策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通过在虚拟环境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模型在使用中的优点与不足,证明了此模型能更加有效地对作战过程进行模拟仿真.(本文来源于《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叁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4-01)

赵云峰,杨克巍,陈英武[4](2007)在《半自治Agent通信模型及在作战仿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半自治Agent是在一般智能Agent基础上,由面向军事、交通等领域研究对象的特殊共性——非完全自主自治性而提出来的。半自治Agent同时具有自治性和受制性两方面特性,使用黑板模式和KQML相结合的Agent通信机制,针对环境中不同层次的Agent的功能以及其目标,研究同级半自治Agent之间协作、协商机制;上下级半自治Agent之间传递命令、任务分配、共享信息等与传统Agent通信的不同特点,建立基于半自治Agent的通信模型(SACM)。并将此模型应用于一个装甲作战模拟的实例研究中。(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07年05期)

杨克巍[5](2004)在《半自治作战agent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军事仿真成为了部队作战模拟训练、武器装备设计、定型、评估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面向军事作战仿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中,围绕着如何建立贴近现实战场环境,以全面描述作战单元的战场活动为出发点,提出了半自治作战agent的概念,它综合了agent的自治性、主动性、社会性、智能性和作战过程中接受上级指挥控制的“受制性”两方面的特性,逼真的反映了作战单元在战场上的活动特点。利用半自治作战agent描述战场作战单元,结合现代作战样式和战场组织模式,建立了基于半自治作战agent的作战仿真系统模型。 本文提出了半自治作战agent概念:一种为完成自身任务活动于动态战场环境中,具有较高自治能力但又受到环境中其它实体制约或部分控制,并可主动或被动的与环境中其它agent发生交互的agent。在此基础上设计半自治作战agent的内部模块结构,并详细分析每个组成模块所完成的功能。重点研究了构成半自治作战agent的通信、学习和有限理性决策模块,针对每个模块结合半自治作战agent的“受制性”特点,在分析传统智能agent的相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型算法。面向战场通信和“受制性”特点,扩展KQML作为半自治作战agent的通信原语,以黑板通信和消息传送通信方式相结合为主要的通信模式,给出了基于半自治作战agent的通信模型SCACM(Semi Autonomous Combat Agent Communication Model)。并根据具体的作战单元的通信过程,提出了主动信息传送的通信方法,满足了战场通信实时、准确和减少冗余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在以agent通信作为保障的前提下,以集合覆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任务分配协作模型,并给出了具有共同目标的agent单对单的协作请求模型,均给出了实现算法。 Agent具有学习属性是agent在活动过程中动态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agent具备适应性的重要表现,在比较Profit-sharing增强学习算法和Q-learning算法的奖励机制原理和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半自治作战agent的profit-sharing增强学习模型,避免了一般学习模型中可能导致的感知混淆(perceptual aliasing)和学习一致性(concurrent learning)问题。利用半自治作战agent的“受制性”特点,将战场环境中agent间的角色分配与活动交互应用于该学习模型中,通过具有学习能力的agent之间的共享经验知识、上级agent发布命令传递有效信息等方式,带动整个系统中agent能力的提升,从而显着提高整个作战agent系统完成任务的能力。 现实的战场环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环境状态的转移不是一个完全的马尔可夫过程,据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期望效用决策模型。一方面使用有限理性agent来处理对于环境的不完全认识,并结合使用定量化的期望效用理论模型代替一般智能agent使用的逻辑推理决策方法,更加适合于战场作战过程中的行为决策。 文章最后介绍了正在研究开发的一个坦克作战效能评估系统,将半自治作战agent作战模型应用于坦克作战仿真子系统中,建立了基于HLA架构上的坦克对抗作战联邦,利(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4-09-01)

半自治作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中舰艇具有受制性,层次性等特点,引入了半自治防空作战agent的概念,设计构建了基于多个半自治防空agent的编队对空防御的层次体系模型,并初步研究了半自治防空agent的结构模型,使其更加适合于描述编队防空各作战实体,为完善编队防空作战研究提供了更多一项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自治作战论文参考文献

[1].成晓鹏,齐锋,王枭.电子对抗作战仿真分层半自治Agent系统框架设计[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6

[2].施帆,缪旭东,陈行军.半自治作战agent在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中的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09

[3].魏阳,薛青,王建伟,刘广洋.虚拟环境中半自治作战智能体技术及应用[C].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叁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4].赵云峰,杨克巍,陈英武.半自治Agent通信模型及在作战仿真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

[5].杨克巍.半自治作战agent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一1半自治作战agent间的通信内...一3基于半自治作战agent作战系...一2半自治作战agent间的通信模...一9HAL结构下不同级别的联邦成员相结...一3叁种不同类型agent构成的系统使用...一协同武器联邦成员作战环境(网格gri...

标签:;  ;  ;  ;  ;  ;  ;  

半自治作战论文_成晓鹏,齐锋,王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