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协议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应用层协议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用层协议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应用层,总线,协议,网络,通信协议,报文,冗余。

应用层协议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宏巍,张文娟[1](2015)在《飞行器双冗余CAN网络调度策略及其应用层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飞行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案,通过采用冗余总线结构及优化的网络调度策略,保证了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实际数据传输需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层通信协议.通过搭建仿真平台验证该协议满足飞行器通信网络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等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章生平,郭晶晶,肖轩,康纪军[2](2015)在《1553B总线应用层协议可靠性机制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1553B总线协议标准只规定了链路层可靠性机制,缺少应用层面的可靠性指导,而航天器上应用的可靠性设计不严谨易导致总线通讯故障。根据目前多种航天型号的实践基础,提出一套针对总线应用层协议的总线通讯可靠性设计方法。应用层可靠性设计方法制定了总线通讯分类隔离、分时通讯控制、中断响应机制、矢量请求握手机制、通讯实时性策略、数据检错纠错反馈机制等可靠性规范,力图对航天器1553B总线通讯的应用层进行全面的可靠性设计,弥补总线链路层可靠性机制的不足,为航天器总线应用时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满足1553B总线通讯实时性、隔离性、信息反馈等可靠性要求。(本文来源于《遥测遥控》期刊2015年06期)

冯源,豆海利,闫海明[3](2015)在《面向机载机电管理系统的CAN应用层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飞机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通信需求和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和总线冗余的控制器局域网(CAN)的通信方法,以CAN2.0B协议为基础,制定CAN应用层通信协议。该协议完成报文结构设计,对每个功能段的含义和用法进行详细说明;系统各节点采用双滤波器模式,实现点对点和广播通信功能。基于本协议成功搭建面向机电管理系统的CAN总线通信仿真验证环境,实际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冗余CAN总线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应用层协议具有总线负载抖动较小、通讯实时性和可靠性较高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航空工程进展》期刊2015年02期)

龙昱程[4](2015)在《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太网中,TCP和套接字是一个可靠的数据传输方法。文章聚焦于套接字和TCP传输层协议,应用C++语言来完成这个目的。应用层在TCP协议之上,数据被封装和传输。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设计有必要对设备之间的数据提供有效的保护,文章将对自定义协议的设计与使用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5年05期)

廖威[5](2014)在《WOT网络中关于资源发现的应用层协议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Web技术逐渐转向为RESTfUl架构风格,以及物联网的普及与应用,WoT (Web of Things)泛在网技术的研究逐渐得到了研究界的关注与重视。WoT是在感知层的基础之上,利用比较完善的Web技术来搭建泛在网体系,最终实现物-物、人-物之间交互的构想。然而,当前对于WoT泛在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平台资源的整合以及应用的开发,而处于支撑地位的感知层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WoT的感知层研究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首先,当前WoT网络感知层中的设备管理还停留在静态管理阶段,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能够实现感知层设备的动态管理;其次,对于传感器设备的分类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不利于WoT网络资源的自描述。本课题是来源于实验室参与的国家重大专项“泛在网络下多终端协同的网络控制平台及关键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WoT泛在网络下感知层设备的资源发现与自组网。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包括设计了一套基于UDP通信的轻量级应用层协议,该协议将所有感知层设备都抽象为逻辑上的智能网关与智能节点,并能实现智能网关与智能节点之间的自动组网功能;同时,该协议采用基于操作类别的分类方法,将具体的传感器抽象为多个不同的控件,并按照RESTful风格对外开放Web服务,以供用户访问和控制。在此协议的基础之上,本课题还设计了一套“智能家居即插即用系统”,该系统作为WoT泛在网络感知层的一部分,为上层的WoT数据平台与WoT业务平台提供支撑。整个系统是通过使用开源硬件技术以及.Net Micro Framework技术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3-05)

商志刚,马晓川,朱昀,刘大鹏[6](2013)在《基于CAN总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应用层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智能传感器网络为背景,在CAN V2.0技术规范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层通信协议。首先根据传感器之间相互独立,数据传输量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扩展帧的数据传输格式。设计了方便快捷的设备管理机制、数据收发机制及测试界面,实现了智能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解决了针对智能传感器网络数据交互的问题。最后利用协议分析仪CANalyst-Ⅱ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协议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网络新媒体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龚军,王智晶,陈素梅[7](2013)在《纯电动汽车CAN通讯应用层协议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纯电动汽车CAN总线上信息交互,制定符合SAE J1939的CAN应用层通讯协议。(本文来源于《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9-27)

金泽洙[8](2013)在《支持车联网连接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着的。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直线上升,关于汽车的电子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的汽车电子在汽车总价中所占比例已高于30%,且有继续上涨趋势,因此,汽车行业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更加依赖于汽车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涉及到汽车的电子产品的研发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设计新型汽车的能力。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水平不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物联网通过现代电子通信科技,把各个车辆看作独立的信息源,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接入Internet,从而达到对所有汽车的统一控制与管理。因此,有必要研究车网连接的相关课题。具体而言,本文所言的相关内容有如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介绍支持车联网的车载信息系统,包括相关的涵义、研究现状等。第二,研究和分析基于IPv6协议的车载CAN总线应用层协议与实现,论述一种支持IPv6网络连接的控制器局域网络应用层协议的设计过程。第叁,研究基于物联网的车联网技术,研究总线各节点如何对其进行EPC编码并和CAN总线ID(节点)进行映射。第四,研究和分析EPC系统的结构,选出合适的编码标准。本文对应用层协议的分析与设计体现在相关应用的设计与实现中。首先,文章分析设计了基于车联网的EPC系统,我们可以通过降低EPC系统的成本来进一步促进整个车联网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次,文章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的车载系统,该车载信息系统是基于CDMA和IPv6技术的,通过对一些协议的分析与设计,保证了数据间相互传输的正确性,该应用系统对用户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同时也促进了车联网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4-01)

苗中华,褚剑钢,刘成良,韩增德,甘邦兴[9](2012)在《采棉机智能监控系统CAN应用层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MZ-6A型六行采棉机为应用对象,搭建了基于CAN总线的数字化智能监控系统。以CAN2.0B协议帧结构为基础,解析扩展帧ID报文标识符的组成和含义,研究了基于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制定原则、方法及其实现。该协议在六行采棉机样机上应用试验表明:该应用层协议不仅能满足实际需要,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移植性、扩展性,在其他大型农业机械或工程机械的监控系统中具有通用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王洪涛,李允俊[10](2011)在《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特性和控制理论,吸取现有CAN总线协议的优点,文章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用CAN总线协议-cCAN,主要从ID分配方案和通信方案两方面进行讨论,最后给出了一个负载模拟实验,表明cCAN协议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1年36期)

应用层协议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553B总线协议标准只规定了链路层可靠性机制,缺少应用层面的可靠性指导,而航天器上应用的可靠性设计不严谨易导致总线通讯故障。根据目前多种航天型号的实践基础,提出一套针对总线应用层协议的总线通讯可靠性设计方法。应用层可靠性设计方法制定了总线通讯分类隔离、分时通讯控制、中断响应机制、矢量请求握手机制、通讯实时性策略、数据检错纠错反馈机制等可靠性规范,力图对航天器1553B总线通讯的应用层进行全面的可靠性设计,弥补总线链路层可靠性机制的不足,为航天器总线应用时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满足1553B总线通讯实时性、隔离性、信息反馈等可靠性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用层协议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宏巍,张文娟.飞行器双冗余CAN网络调度策略及其应用层协议设计[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章生平,郭晶晶,肖轩,康纪军.1553B总线应用层协议可靠性机制设计方法[J].遥测遥控.2015

[3].冯源,豆海利,闫海明.面向机载机电管理系统的CAN应用层协议设计[J].航空工程进展.2015

[4].龙昱程.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设计[J].信息通信.2015

[5].廖威.WOT网络中关于资源发现的应用层协议设计与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4

[6].商志刚,马晓川,朱昀,刘大鹏.基于CAN总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应用层协议设计[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3

[7].龚军,王智晶,陈素梅.纯电动汽车CAN通讯应用层协议设计与实现[C].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8].金泽洙.支持车联网连接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3

[9].苗中华,褚剑钢,刘成良,韩增德,甘邦兴.采棉机智能监控系统CAN应用层协议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2

[10].王洪涛,李允俊.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

标签:;  ;  ;  ;  ;  ;  ;  

应用层协议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