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沈勤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沈勤

沈勤四川江安县桐梓镇中心校644200

【摘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朗读和默读”。并且我们不难发现基本每一篇小学语文课文中,在教学和学习的目标中都有“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所以说,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1-006-01

朗读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通过调动声音、情感和技巧的表现而进行的艺术性创造。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需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点拨之下实现。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分析,总结出了关于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方法和措施。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的探讨。

一、多种措施,激发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研究表明,进行朗读训练后,两个月内,学生朗读水平提高显著,到四个月后学生兴趣有所降低,到六个月后学生在掌握了朗读技巧后兴趣又有所回升。因此对学生实施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尽量避免学生朗读兴趣的波动或淡化,集思广义,积极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拓宽思路,挖掘训练中的多重效应,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持续发展。

二、教师示范引领

马卡连科曾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学生的诵读能否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效果,教师的范读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记得一次,我在听一位老师执教文言文《活见鬼》一课,在充分备课的情况下,以唱读的方式来演绎。她在进行唱读的时候,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老师读。老师在唱读的过程中,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表情,将文中两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看到老师范读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涨了,对学习更期待了。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不自主地模仿着老师的样子来读,全身心地投入读,慢慢地与文本产生了共鸣。其实,教师范读就是给学生提供了模仿对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个样子”,它能一下子把学生带进课本的情境中。当学生在全心地听读的时候,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韵律美,品味到了文言文的情趣美,还在听读的过程中想象了文言文的画面美。因此,教师示范朗读就是一种“引领”,教师深情并茂地朗读其实就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当然,示范朗读也要选择好的时机,一般情况下,我都会选择在孩子们读得不尽人意的时候,提出说:“让老师也来试试!”

三、组织学生形式多样朗读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过程中,不能只是依靠一味地“读”而进行教学。相反,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朗读的形式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几种朗读形式,并在教学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开火车式朗读。这是将一篇文章让几个学生接连朗读的方式。比如笔者指定坐在第一排的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当这名学生读到文章中途的任意某个位置时,笔者让学生立即停止阅读,让坐在该学生后排的学生继续朗读。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朗读兴趣,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欢乐和趣味。

2、错误接龙朗读。这个方法和开火车式朗读相似。笔者让坐在教室第一排门口的学生朗读课文,一旦该学生朗读课文发生错误则立即停止朗读,让坐在后面的学生进行朗读。按照接龙的方式以此类推,直至课文全部阅读完毕。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学生都集中了注意力,认真寻找同学在朗读时发生的错误,并随时做好自己朗读的准备,这种方法有效地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朗读。

3、比较式阅读。小学生好胜心强,希望在竞争之中充分地表现和展示自己。笔者根据小学生的这个性格特征进行男女生之间、任意两名学生之间,或者让学生推举出来朗读能力较高的学生之间的朗读比赛,看谁朗读得更加富有情感、谁在朗读时犯的错误最少。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竞争,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得到很好地训练和提升。

4、配乐式朗读。笔者根据课文内容,选取适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朗读时进行播放,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增加情绪的渲染。举例来说,在学生朗读《迷人的九寨沟》时,笔者通过播放《故乡的原风景》渲染出九寨沟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瑰丽;在学生朗读《海军将领邓世昌》时,笔者通过播放慷慨激昂、热情豪放的《themass》来展现邓世昌的英勇无畏、高风亮节。

5、表演式朗诵。这是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之上,根据文章的主旨内涵和角色的思想性格,加上自编自导的动作,把课文变成课本剧,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方式新颖有趣,可以有效烘托课堂气氛,受到很多学生的推崇。并且经过表演式朗读,学生几乎都可以对文章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保障,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得到提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1.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与技巧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朗读方法与技巧十分重要。有效的朗读方法与技巧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这些都是有效提升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朗读活动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2.通过学生在学校的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小学生一般都有语文早读,早读阶段就是培养小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关键环节,学生每天在学校朗读,使朗读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同时在学校朗读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的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更加科学,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3.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学生不仅要把握好课堂时间进行朗读,而且在课余时间也要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在课堂上掌握的朗读方法与技巧能够用来指导课余时间的朗读活动,那么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余朗读,家长也要为学生进行课余朗读提供条件,使朗读成为学生每天要进行的一种好习惯。在课余时间的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朗读很多教材以外的文章与内容,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不仅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而且对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主动参与,适当点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创造。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这时要充分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技巧,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读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激励创造,关键的时候还要“扶”一把,注意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最后实现不是读会而是会读的目标。

然而,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还是不难实现的。

标签:;  ;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沈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