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汇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5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浇普通混凝土裂缝常见质量通病,混凝土塑料薄膜养护概述,塑料薄膜保湿养护的主要优缺点、选用以及养护工艺。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裂缝;薄膜保湿养护;施工工艺
前言: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最终破坏往往是从裂缝开始的,裂缝成为结构的破坏先兆,有些裂缝的继续扩展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严重时损害工程耐久性、缩短工程使用寿命,有些裂缝的出现造成工程渗漏,使钢筋锈蚀、保护层剥落、降低混凝土强度,对装修造成困难,影响正常使用,影响建筑美观、造成人们心理压力。
发展和推广混凝土薄膜保湿养护工艺,简单、易行、可控、降低成本,对防治混凝土裂缝和提高混凝土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现浇普通混凝土裂缝常见质量通病
在云南地区(云贵高原地区),由于高原昼夜温差大、气候相对干燥,季节性气候也比较明显,加上混凝土浇筑面暴露于空气中,水分蒸发量大,有风时更容易带走混凝土表面大量水分,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加剧,现浇底板或板面等平面结构构件较薄(大部分在100mm左右)、支模板一面(底面)由于接触模板和表面暴露于空气中失水不一致、差异明显,平面结构由于面积大失水较快,加上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不当,使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后常见现浇板面出现裂缝。
在温差大、多风天气,毛细孔水迅速蒸发,水泥不仅因缺水而停止了水化作用,还因毛细管引力作用在混凝土中引起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还很低,收缩引起的拉应力很快使混凝土开裂,破坏了混凝土结构,造成质量事故。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很快上升,表面由于散热条件较好,热量可向空气中散发,温度上升较少,而混凝土内部由于散热条件差,热量不易散发,因而温度上升较多,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表面温度低,这样的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产生的拉应力虽然绝对值不是很大,但由于混凝土刚浇筑不久,其获得的抗拉强度也小,抗拉强度不足以承担拉应力时,就会在构件表面产生裂缝,裂缝的出项会致使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酥松、剥落等加剧。表面裂缝虽不属于结构裂缝,但在混凝土收缩时,由于表面裂缝处的断面已削弱,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促使裂缝进一步发展、延展为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深层裂缝部分切断了结构断面,有一定危害性;贯穿裂缝切断了结构断面,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耐久性和防水性等,影响正常使用,危害严重,应尽一切可能坚决杜绝贯穿裂缝。
由于建筑材料来源多、参与人员多、过程控制点多,造成常见质量问题多发的情况,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有设计方面(设计中的“抗”与“放”以及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要注意容易开裂的部位处理、重视构造钢筋)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如材料方面(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等级,采用含泥量符合要求、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外加剂的适当运用)、配合比优化设计方面(控制好水泥用量、砂率、坍落度、水胶(灰)比等)、施工方面(控制好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多方面组合产生的,这么多年来很多施工项目中的混凝土裂缝依然普遍多见、久治不绝,由于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常见病”一样,而成为质量通病,发生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技术交底责任制、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2混凝土薄膜养护概述
经多年观察与实践,对混凝土的控制大多集中在控制原材料、优化配合比、控制模板及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面持续改进与完善方面,但混凝土裂缝依然普遍存在值得深思,经分析在混凝土养护这一块一直采用传统洒水养护、没有变化,与其它方面的改进没有一起同步进行、是个思考方向,特别是加强现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显得有尤为突出。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材料,在强度增长期必须保持构件表面湿润以保证混凝土充分水化,从而满足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性能指标。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习惯使用洒水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但是洒水养护的方式并不能解决混凝土表面开裂的常见问题,加上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因此,用水养护已是不合时宜的措施。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时的需水量比水泥水化的需水量要大得多,如果在构件表面或构件拆模后能在其表面覆盖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则可能使构件内部水分不蒸发到空气中,既保证了水泥的水化,又节省了用水,这就是塑料薄膜所具备的功效。
由于塑料薄膜隔气防水,凡覆盖的灌浆料面没有发生裂缝,即使有时水灰比稍大,由于塑料薄膜对灌浆有较强的防水功能,也不会使灌浆料表面产生裂缝,从而保证了灌浆料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经采用塑料薄膜保湿养护的混凝土、特别是现浇混凝土板面、平面结构构件,与传统洒水养护方式对比,塑料薄膜养护工艺可大量避免裂缝产生,解决了多年常见混凝土裂缝防治不绝的问题,采用塑料薄膜养护工艺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由于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是用防蒸发材料将混凝土表面予以密封,阻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使混凝土保持或接近饱水状态,保证水泥水化反应正常进行的一种养护方式,是比较经济、有效的养护工艺。
塑料薄膜保湿养护分类可分为:1)塑料薄膜保湿养护,2)薄膜养护剂养护;本文着重介绍塑料薄膜保湿养护。
3混凝土薄膜养护的主要优缺点
3.1优点:1)大面积的杜绝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可以达到根治的标准;2)增加了材料使用费,节约劳动力和机械台班费,一个1800m2的混凝土板面需要6~7人在收面(二次收面压实或压光,机械配合)、1.5个班次结束,采用塑料薄膜工艺后只需要1~2人在铺盖薄膜即可、1.5个班次结束,每个班次每100平米节约0.25个劳动力(师傅),施工面积越大经济效益越凸现,分析表见表01;3)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4)由于混凝土覆盖有塑料薄膜,遇雨天施工时能保证混凝土面的水泥浆不被雨水大面积冲涮,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5)由于塑料薄膜具备柔韧性好、质量轻等特点所以施工起来便于操作、简单易行。
1800m2的混凝土板面投入资源分析表表01
3.2缺点:1)大量使用塑料薄膜,会造成白色污染,应加强白色污染的控制与管理;2)塑料薄膜覆盖后所有施工人员就不能在面上行走、材料不得在上面堆放,施工时作好施工顺序安排;
4塑料薄膜的选用以及养护施工工艺
4.1塑料薄膜的选用:
塑料薄膜的优点:柔韧性好、工作强度大、不易破裂、体积小、质量轻,易于操作等特点,更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塑料薄膜的缺点:不耐高温、不易降解、易燃、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由于养护结束揭膜后膜的损坏比例较高,在工程上无回收再次使用价值,所以该薄膜是一次性的投入使用,选用时可选择农业上推广使用的相对比较薄一点、价格低一点的薄膜,塑料薄膜规格为:200m长/(卷.1m宽),单价在50~60元/卷。
针对塑料薄膜的缺点,重视白色污染的防治,加强废旧塑料薄膜的处理:
1)放弃填埋或焚烧的常规做法:由于废旧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填埋会占用较大空间,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添加剂等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对于使用过废旧的塑料薄膜应当放弃填埋或焚烧的处理方式。
2)提倡节能环保采用回收再生利用的做法:近年来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技术取得了很多可喜的发展,如分离分选技术、熔融再生技术、裂解回收燃料和化工原料等,因此每个使用塑料薄膜的建设项目应当建立专人管理废旧塑料薄膜的收集、统一向废品中心处理的机制。
3)将废弃塑料薄膜的管理纳入标化工地管理范围、明确责任、有效管理。
4.2塑料薄膜的养护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混凝土浇筑、振捣、整平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后即可揭膜→湿水养护
4.3实践与规范结合的几点要求:
1)混凝土整平完成后10~20分钟之内(终凝前)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做保湿养护,确保混凝土凝结初期的用水要求,以及水分完整保留参与养护进程;
2)覆盖时一般横向向前推进、每次2m左右、边浇灌、边覆盖,应坚持边覆盖、边收平踩踏脚印、继续覆盖直至完成;敞露的部分应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包裹应完好、彼此搭接完整(短向搭接100~200mm、长向搭接30~50mm),薄膜应与混凝土完整的接触,以便充分利用水的张力使薄膜紧贴混凝土面、特别是边缘部分应加强复查工作;
3)遇有预埋管件和柱子钢筋可戳破薄膜,用原薄膜四周压实;
4)混凝土上面覆盖完成塑料薄膜后至拆除前不得上人或堆放材料、工具等,防止成型混凝土下陷或损坏薄膜造成养护失效,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之前,不得揭膜,强度达到1.2N/mm2之后即可揭膜;
5)薄膜覆盖期间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只要膜内有凝结水即没有问题,薄膜覆盖期间不宜浇水,防止水泡着膜漂起无法形成严密遮盖,影响养护效果;
6)混凝土养护是采用第一阶段的塑料薄膜养护+第二阶段的湿水(洒水)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方式,只是第一阶段的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显得尤为重要与突出作用。
7)湿水(洒水)养护的时间按:“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执行;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与拌制用水相同或用自来水均可。
5结语
养护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措施,必须充分重视,塑料薄膜保湿养护工艺操作简单易行、质量可控、成本不增反降,在防治混凝土裂缝方面具有特点鲜明的现实意义,具备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地区可作强制推广的措施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