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论文和设计-沈滨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腔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底部连接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吊秤,所述电子吊秤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所述固定架的内腔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导绳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绕线器,所述绕线器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该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减少电机的工作负荷,轻松的实现提升物品的综合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内腔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8),所述拉力传感器(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滑轮(13),所述定滑轮(13)的底部连接有动滑轮(9),所述动滑轮(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挂钩(10),所述第一挂钩(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吊秤(11),所述电子吊秤(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12),所述固定架(6)的内腔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导绳轮(7),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绕线器(4),所述绕线器(4)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5),所述钢丝绳(5)穿过所述导绳轮(7)、所述定滑轮(13)和所述动滑轮(9),所述底座(1)中部开有通孔(17),所述固定架(6)的左侧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报警灯(15)、显示器(18)、控制器(16)和喇叭(14),所述控制器(1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所述电机(3)、所述拉力传感器(8)、所述报警灯(15)、所述显示器(18)和所述喇叭(14),所述控制器(16)为PLC控制器。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内腔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8),所述拉力传感器(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滑轮(13),所述定滑轮(13)的底部连接有动滑轮(9),所述动滑轮(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挂钩(10),所述第一挂钩(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吊秤(11),所述电子吊秤(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12),所述固定架(6)的内腔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导绳轮(7),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绕线器(4),所述绕线器(4)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5),所述钢丝绳(5)穿过所述导绳轮(7)、所述定滑轮(13)和所述动滑轮(9),所述底座(1)中部开有通孔(17),所述固定架(6)的左侧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报警灯(15)、显示器(18)、控制器(16)和喇叭(14),所述控制器(1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所述电机(3)、所述拉力传感器(8)、所述报警灯(15)、所述显示器(18)和所述喇叭(14),所述控制器(16)为PLC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固定脚杯(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为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灯(15)为LED报警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吊秤(11)为蓝牙电子吊秤,所述控制器(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蓝牙接收模块。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提升设备是用于提升矿(岩)石和生产物资及人员的设备。探矿浅井掘进时使用简易绞车和浅井提升机;竖井掘进用提升机及其相应的井架结构物、提升吊桶、罐笼、箕斗;斜井提升用串车、斜井罐笼、斜井箕斗及斜井人车等。

现有技术当中的提升装置电机的负荷一般较大,容易导致电机的损坏,同时拉力较大,需要较大的电机相配合,其次当负荷过载时能不能及时的报警,常常会损坏设备,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不具有显示物品的重量,电机的工作负荷较大等特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腔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底部连接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吊秤,所述电子吊秤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所述固定架的内腔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导绳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绕线器,所述绕线器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导绳轮、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所述底座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固定架的左侧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报警灯、显示器、控制器和喇叭,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所述电机、所述拉力传感器、所述报警灯、所述显示器和所述喇叭,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固定脚杯。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报警灯为LED报警灯。

优选的,所述电子吊秤为蓝牙电子吊秤,所述控制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蓝牙接收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设置了滑轮组,利用滑轮组能减少电机工作负荷,能有效的保护电机,同时利用拉力传感器能及时的监测拉力的大小,当拉力过载时及时的通过报警装置及时的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左视图。

图中:1底座、2固定脚杯、3电机、4绕线器、5钢丝绳、6固定架、7 导绳轮、8拉力传感器、9动滑轮、10第一挂钩、11电子吊秤、12第二挂钩、 13定滑轮、14喇叭、15报警灯、16控制器、17通孔、18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用于显示物品的重量,减少电机的工作负荷,轻松的实现提升物品,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四角焊接有固定脚杯2,利用固定脚杯2将底座1 与地面隔空,防止底座1与地面接触防止上锈腐蚀,底座1的顶部固定左右两侧焊接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内腔顶部中央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8,拉力传感器8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定滑轮13,定滑轮13的底部通过钢丝绳5卡接有动滑轮9,动滑轮9的底部销接有第一挂钩10,第一挂钩10的底部通过卡扣卡接有电子吊秤11,电子吊秤11为蓝牙电子吊秤,控制器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蓝牙接收模块,利用电子吊秤11进行称重,然后利用蓝牙接收模块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通过显示器18进行显示重量,电子吊秤11的底部销接有第二挂钩12,固定架6的内腔顶部左侧焊接有导绳轮7,钢丝绳5穿过导绳轮7、定滑轮13和动滑轮9,请参阅图2,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绕线器4的转动,电机3的前侧壁焊接有绕线器4,绕线器4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5,利用电机3控制绕线器4的转动,绕线器4带动钢丝绳5在绕线器4表面进行缠绕或放线,底座1中部开有通孔17,实现物品通过通孔17进行上下的提升,请参阅图3,固定架6的左侧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报警灯15、显示器18、控制器16和喇叭14,控制器1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机3、拉力传感器8、报警灯15、显示器18和喇叭14,报警灯 15为LED报警灯,控制器16为PLC控制器,利用PLC控制器控制各部件的配合运转。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利用电机3 带动绕线器4的转动,绕线器4带动钢丝绳5在绕线器4的表面进行缠绕,实现钢丝绳5的拉动作用,钢丝绳5带动动滑轮9通过定滑轮13和导绳轮7 进行向上移动,将第二挂钩12与物品相连接,利用电子吊秤11称物品的重量,通过显示器18进行显示,当物品过重时,利用喇叭14和报警灯15进行报警,及时的通知相关人员,同时利用控制器16控制电机的上升和下降的速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9073.2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668662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6D 1/58

专利分类号:B66D1/58;B66D1/12;B66C13/16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武汉东湖学院

第一申请人:武汉东湖学院

申请人地址: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大桥社区汤逊湖经费发展园

发明人:沈滨;于鑫

第一发明人:沈滨

当前权利人:武汉东湖学院

代理人:周俊华

代理机构:42240

代理机构编号:湖北高韬律师事务所 4224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提升装置论文和设计-沈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