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银证保合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洋[1](2019)在《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分析——基于金融业态关联性视角》文中认为本文从金融业各个类型业态的关联度视角出发,以中国上市金融机构为研究样本,使用股票交易数据,在剔除系统风险因子后,测度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类型上市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实证结论表明,证券公司之间的关联度风险显着高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组合会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风险,而对于证券公司来讲,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融合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关联度风险。
丁萍媛[2](2019)在《混业经营视角下我国保险公司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保险“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保险业经营主体的保险公司,其经营效率状况备受关注。自1995年起我国金融业开始实行分业经营,但伴随着金融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机构相继进入,严格的分业经营已不利于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发展,故从1999年起我国金融业开始出现混业经营的迹象。200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金融控股集团试点标志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开始,2003年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的相继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2018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组建标志着我国金融混业监管的初步形成,混业监管既是满足混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也将促进混业经营进一步深化。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分析探讨混业经营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混业经营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我国混业经营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11家保险公司的数据运用DEA模型进行效率测算,分析探讨混业经营与单一经营、各类混业模式的产、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保险公司均存在资源浪费,产险公司表现略好于寿险公司。我国混业经营寿险公司的各项效率值均低于单一经营的寿险公司,而产险公司的情况恰好相反。在各类混业模式中,保险为主型产、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为最高,说明该类公司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最强。第二,从整体上看,我国保险公司均未实现产、寿险之间的良好互动。银行牌照对产、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证券牌照对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具有显着负向影响,而对产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不显着;信托牌照仅与产险公司规模效率正相关。此外我国保险公司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中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显着优于外资,而外资产险公司在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方面表现更好。第三,从各模式的寿险公司上看,保险为主型对金融牌照的整合能力较强,其可以充分利用非保险金融业务的优势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实业为主型也具有一定的牌照整合能力,但当其涉足产险、证券业务时会降低自身经营效率水平。银行为主型、非银行金融为主型只能利用自己主导业务的优势对公司经营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从各模式的产险公司上看,各混业模式均对非保险金融牌照具有一定的整合能力,其中保险为主型、实业为主型的整合能力稍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为主型稍弱。
李润民[3](2016)在《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加上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以及快速进步的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出现良好的增长状态。银行开展金融同业业务一方面可以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另一方面银行收入的来源得到实现,在银行内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加上不断发展的金融同业业务,如今同业业务已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发展之中开始出现问题,同业业务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凸显,国家政府部门开始对各大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监督管理,不断对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进行规范和优化,引导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持续发展。研究选取中信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环境以及深入探究中信银行内部环境,分析该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优势和劣势,据此制定发展战略目标和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研究认为根据中信银行所处竞争地位,银行应选择竞争战略、合作战略和整合战略作为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风险管控、构建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强化金融同业业务人才管理等保障实施战略。研究有利于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发展,能够为其未来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提供指导,有效提升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效率和增强竞争力,研究亦可为其他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同业业务提供一定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肖崎,黄翠敏[4](2015)在《我国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及风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以来,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成为我国银证合作的主要形式,并呈现爆发式增长。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如规模、运作模式和特点等,发现目前证券公司在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中缺乏自主权,收益过低且不可持续。未来的合作中,证券公司应利用专业化投资优势提高盈利能力。另外,作为我国影子银行的组成部分,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也隐藏着风险,应当引起监管当局的重视。
孙磊[5](2015)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变革趋势,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实现结构转型和业务多样化的主要经营战略,中间业务在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得到了确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转型步伐在不断加快。综合经营的准合法化与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受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及国外商业银行创新思想的影响,为了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各商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中间业务。
张嘉[6](2015)在《我国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完善研究》文中认为银保合作产生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1971年法国里昂信贷银行收购专营健康险的保险公司,开始经营保险业务被视为银保合作的开端。随后,银保合作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我国的银保合作正式开始于1996年,然而受制于当时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我国最初的银保合作模式仅限于协议代理模式。随着我国在立法上对分业经营的逐渐松绑,实践中以战略联盟形式、资本合作形式、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表现的银保合作模式纷纷出现。银保合作作为一种较新的金融创新模式,它一方面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给保险公司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需要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监管。目前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对银保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法律监管措施,为我国银保合作的法律监管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也已出台了不少的规范性文件来规制银保合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基本监管制度上: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空白与重复监管并存、规范性文件效力层级低。其次在针对各种模式的具体监管上:我国现行的规范性文件大多只是针对非股权结合式中的协议代理模式制定的,对于战略联盟模式、资本合作模式以及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少有涉及。因此,我国对银保合作的法律监管,不仅要从基本监管制度上进行完善,还要加快构建和完善我国已有银保合作模式的法律监管制度,从而将银保合作全面纳入我国法律监管的体系内。
李梦方[7](2014)在《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进入了急速上升的阶段,2010到2013年间更是经历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现在同业业务已经成为与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比肩的三大主线资产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同业业务受到的监管约束小、承担的风险低,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条件下的优质业务,同时极大促进了行业内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了金融业的转型以及创新。然而,自2012年金融同业业务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银监会对同业业务监管力度逐步加大,2014年连续发布的127号、140号等文件都给同业业务的操作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的开展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基本理论研究出发,按照交易对手身份的不同,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划分为银银合作、银证合作、银保合作和银期合作四大类并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四类业务中的开展过程中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浦发银行海口分行银银合作交易对手有限;第二,浦发银行海口分行银证合作盈利能力较弱;第三,浦发银行海口分行银保合作产品种类单一;第四,浦发银行海口分行银期合作业务范围狭窄。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本文就内部条件提出了浦发银行海口分行现有问题的主要方面,包括竞争能力弱、同业业务人员配备少和市场反应速度慢等。又从外部环境出发分析出三点直接原因,包括金融监管力度加大、同业市场竞争加剧和风险控制难度增加三方面。为了扬长避短提升浦发银行海口分行整体竞争力,本文为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的发展提出了28条具体对策,对策内容可分为八大类,主要包括:推进银银同业合作深化、扩展银证合作业务领域、建立银保合作产品体系、扩大银期同业合作范围、加强同业业务创新能力、培养同业业务管理文化、健全人才培养与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同业业务风险防控能力。
笪何砚,郑又源,刘兰勇[8](2014)在《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机构多元化经营的价值链分析》文中指出金融控股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是获得范围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通过价值链分析的方法 ,以"银证合作"、"银保合作"为出发点,对我国金融机构合作的价值链进行延伸分析,测算了"银证保"合作模式、金融集团控股模式的协同效应、成本和风险值,认为在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采用金融集团统一协同控制的方式可以大大促进传统机构的合作,有利于业务的融合与创新。
潘静[9](2014)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文中提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呼声空前高涨,监管当局试图修正监管规则,以适应最新的金融产品结构和业务的变化。但是,影子银行凭借其创新性、自由化、复杂化,开创了一条“创新-监管制止-再创新”的监管套利模式,而政府监管总是滞后于金融创新。长此以往,影子银行体系可能促发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影子银行体系进行有效监管具有相当的难度:首先,监管当局对于影子银行体系内涵的界定尚处于探索阶段。2014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3]107号文),暂且不论此通知的法律层级如何,只就此内容而言,其并未给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确切定义,仅仅将影子银行体系粗略的分为三类。其次,这三类影子银行只是简单列举式的分类,其对于中国影子体系外延的涵盖并不全面。对于概念尚未界定清楚的金融机构,何谈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再次,影子银行体系本来就是金融创新的产物,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衍生,新型的影子银行机构和产品将不断衍生,而监管规则需要具有稳定性,其规则变动何以能够跟上影子银行体系更新的速度?此外,影子银行体系规模是如此的庞大,其囊括着庞杂的影子银行机构、业务以及产品,而且这些影子银行实体或准实体具有不同的金融属性,分属于不同的监管机构,甚至部分交叉性影子银行产品同时归属于多个监管当局。而中国实行分业监管,“一行三会”作为平行的监管机构,何以对纷繁复杂的影子银行业务和产品进行界分,对交叉性产品做出合理可行的应对策略?以上这些难题都不是监管当局出台几个“办法”或“通知”所能够解决的。本文将试图从内涵、外延、特征、演进、分类、监管等方面呈现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真实面貌,并以此为基础将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纳入合适的轨道。本研究试着分析和解答以上问题,正文部分共六章,具体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章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概念厘定,明确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外延、演进并对其进行现实性分析。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界定为:在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具有期限匹配、流动性服务、信用转换、杠杆功能,实体或准实体属性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体系作为现代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金融不稳定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挤提的风险,况且影子银行体系较之于传统金融行业更具专业性和复杂性。从金融脆弱性、公共利益与公共强制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认为规范影子银行体系不但需要金融监管,还需要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金融约束,并弥补法律不完备的缺陷。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理论不仅仅包括政府监管,还应将金融自我监管理论和市场约束理论囊入其中。第二章基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对其进行类型化研究。类型化可谓是复杂事物认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思考过程,从不同的分类目的切入会产生不同的归类标准,因此在划定标准之前,先要明确分类目的。本文的类型化目的是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有效的金融监管,进而在分类时要以便于监管当局执行监管职权为前提。影子银行体系的划分按主体分类,便于监管当局清晰判断出哪一类影子银行属自己监管。进而,可以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影子银行体系中交叉产品和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准金融机构。通过对于以上三类影子银行子体系的具体机构和产品的运行模式、分布状况、规范情况等事宜的详尽剖析,总括出三类影子银行子体系的突出风险特征,以便于开展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管。第三章开展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比较研究。选取美国、英国、欧盟,以及巴塞尔委员会、20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管政策进行历史考察,从中探讨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开展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经验。之所以选取以上主体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一方面美英和欧盟是目前国际影子银行体系最为成熟的地区,金融危机以来,针对影子银行立法改革最为充分,改革步伐迈得最大,充分反映了后危机时代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最新趋势。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组织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也相当关注,其中以巴塞尔委员会、20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和协议。由此可见,各监管主体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逐渐重视,监管新政也频频出台,给中国带来如下启示:正确引导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并鼓励金融创新,区分影子银行类别,实施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管。第四章找到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政府监管的缺陷并进行成因分析和制度完善。在庞杂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中,仅靠政府的力量将难以应对不断创新的影子银行经营模式,同时监管当局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实效不佳:交叉性影子银行出现监管无效、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违规造成监管困境、准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尚未形成。在深度剖析了传统政府监管模式缺陷的成因之后,本研究提出监管制度改革的三条路径,即激进式、渐进式、保守式改革,并结合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比较论证出渐进式改革更具优势。得出阶段性结论:为了有效规制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负外部性等行为,弥补影子银行机构经营和监管的专业性赤字,需对于传统监管模式进行渐进式改革,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健全影子银行协调机制,根据各类影子银行子体系的突出风险特征对其实施分类监管,实现全面监控和重点矫正相结合的监管策略。第五章论述影子银行体系监管中引入嵌入式自我监管的必要性、结构性条件以及实施路径。嵌入式自我监管的核心要义是不脱离政府监管,自我监管是嵌入在政府监管之中,而不是纯粹的经济领域的私人规则或完全脱离任何政府监管。其具有政府监管威慑力和自我监管内发性的特点,对于影子银行这种带有套利性、隐蔽性的金融体系而言,应当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作为政府监管的良好补充和配合。本章首先对于嵌入式自我监管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嵌入式自我监管的信息优势、应对跨界风险能力以及政府监管失灵和专业化赤字、管制俘获、规则导向监管弊端等正反方面,对引入嵌入式自我监管机制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然后,研讨嵌入式自我监管在影子银行体系中实施路径,从影子银行机构层面和体系层面设计符合嵌入式自我监管特性的实施工具。在影子银行机构层面引入原则监管和“自我承诺”类监管工具;在影子银行体系层面首先根据风险程度区分影子银行子体系,然后对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影子银行子体系施行强制性“共同自我保险”机制。第六章论证市场约束机制优化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效率。市场约束机制在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弥补传统政府监管的缺陷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以市场约束理论切入,将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套利行为给出具有制度实践意义的学理回应:影子银行凭借其创新性、灵活性实施监管套利,而政府监管又存在固有的滞后性,制度设计上应充分利用市场约束的高效性弥补政府监管的缺陷,借助市场约束机理,激发及利益相关人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监督的动机,以降低监管成本并提高监管效率。在论证市场约束在影子银行监管中的必要性之后,接下来探讨,中国语境下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即信息要件、能力要件、时间要件,并做出缺失要件的分析。最后,针对信息要件的严重缺失,从制度层面促进市场约束机制在影子银行体系中作用的发挥。
鲁篱,潘静[10](2014)在《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与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提出影子银行对于金融体系带来的主要威胁是监管套利,而监管套利诱发系统性风险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为了有效规制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行为,需对于传统监管模式进行变革,引入原则导向监管模式和"自我承诺"类监管工具,健全影子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并提高监管实效。
二、我国银证保合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银证保合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分析——基于金融业态关联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二)实证方法 |
(三)样本数据 |
四、实证结果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2)混业经营视角下我国保险公司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混业经营与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一、效率及效率影响因素 |
二、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其评价方法 |
三、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混业经营影响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理论分析 |
一、混业经营及其模式 |
二、混业经营影响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作用机制 |
第二章 我国混业经营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保险混业经营的现状分析 |
一、保险业与银行业之间的混业 |
二、保险业与证券业之间的混业 |
三、保险业与实业之间的混业 |
第三章 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测算及其分析 |
第一节 数据与指标选择 |
一、样本公司与数据选择 |
二、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 |
第二节 我国保险公司整体经营效率的测算及其分析 |
一、我国寿险公司整体经营效率的测算及其分析 |
二、我国产险公司整体经营效率的测算及其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各类混业模式下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测算及其分析 |
一、各类混业模式下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测算及其分析 |
二、各类混业模式下产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测算及其分析 |
第四节 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比较分析 |
一、我国保险公司整体经营效率的比较分析 |
二、我国混业经营与单一经营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比较分析 |
三、我国各类混业模式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混业经营视角 |
第一节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选择与构建 |
第二节 混业经营视角下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测算及其分析的相关结论 |
二、我国混业经营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相关结论 |
第二节 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 |
一、合理进行业务拓展,理性追求金融牌照 |
二、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促进产寿互动经营 |
三、培养混业经营人才,健全人才管理体制 |
四、完善混业经营立法,建立伞形监管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 |
1.2.1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
1.2.2 风险管理 |
1.2.3 竞争优势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概述 |
2.1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内涵和特点 |
2.1.1 金融同业业务的内涵 |
2.1.2 金融同业业务的特点 |
2.2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范畴 |
2.3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必然性 |
2.3.1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
2.3.2 同业业务能降低经济资本的占用 |
2.3.3 混业经营格局的初步形成 |
2.3.4 外资银行进入加深合作深度 |
2.3.5 市场化运作下的目标多元化 |
2.4 国内外同业业务发展经验 |
2.4.1 国外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经验 |
2.4.2 国内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经验 |
第3章 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银行同业企业竞争激烈 |
3.2.2 同业业务呈综合性与交叉性 |
3.2.3 同业业务受政策规范影响较大 |
3.2.4 股份制商业银行买入返售类同业资产占比最高 |
3.2.5 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以同业存放类占比最高 |
3.2.6 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增速高于资产增速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同业资产规模 |
3.3.2 同业资产占比 |
3.3.3 同业资产收益率 |
3.4 内部环境分析 |
3.4.1 中信银行概况 |
3.4.2 金融同业业务发展历程 |
3.4.3 金融同业业务服务内容 |
3.4.4 金融同业合作模式 |
3.4.5 金融同业风险管控机制 |
3.5 同业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5.3 机遇分析 |
3.5.4 威胁分析 |
第4章 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战略 |
4.1 战略目标制定 |
4.2 发展战略选择依据——SWOT矩阵 |
4.3 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战略制定 |
4.3.1 竞争战略 |
4.3.2 合作战略 |
4.3.3 资源整合战略 |
4.4 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战略的保障实施策略 |
4.4.1 加强金融同业业务的精细化管理 |
4.4.2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客户选择偏好 |
4.4.3 加强同业业务风险管控 |
4.4.4 构建基于客户关系导向的同业合作网络 |
4.4.5 强化同业业务人才管理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的结果讨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及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 |
二、我国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运作模式 |
(一)银证合作型 |
1、票据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2、特定收益权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3、委托贷款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4、应收账款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5、银行间市场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1)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2)债券正回购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6、券商主动管理赚取差价类 |
(二)银证信合作型———信托贷款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三)银证保合作型。 |
三、我国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 |
四、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 |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
(5)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
( 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
1、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和比重比较低 |
2、中间业务创新成果显着 |
(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1、社会公众对银行业务的观念存在误差 |
2、中间业务品种少、规模小、层次低 |
3、中间业务服务水平差,缺乏技术与人才支持 |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
( 一) 因地制宜地开展中间业务 |
( 二) 加强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
1、产品创新 |
2、技术创新 |
( 三)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 |
( 四) 建全法律法规,构建良性外部环境 |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 |
( 一) 银保合作的趋势 |
( 二) 银证合作的趋势 |
( 三)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协同发展 |
五、结论 |
(6)我国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银保合作及其法律监管相关概念之界定 |
2.1 银保合作的含义及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1 银保合作的含义 |
2.1.2 银保合作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 银保合作的模式 |
2.3 银保合作法律监管的含义、意义与原则 |
2.3.1 银保合作法律监管的含义 |
2.3.2 银保合作法律监管的意义 |
2.3.3 银保合作法律监管的原则 |
第3章 国外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3.1 国外几种典型的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 |
3.1.1 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 |
3.1.2 法国的一体化监管 |
3.1.3 美国的伞形监管 |
3.2 国外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1 分别建立适应我国银保合作模式的法律监管制度 |
3.2.2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3.2.3 营造宽松的有促于银保合作发展的监管环境 |
第4章 我国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银保合作监管基本制度不健全 |
4.1.1 监管体制与银保合作实践不相适应 |
4.1.2 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备 |
4.2 非股权结合式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不完善 |
4.2.1 协议代理模式法律监管存在缺陷 |
4.2.2 战略联盟模式法律监管缺失 |
4.3 股权结合式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不全面 |
4.3.1 资本合作模式法律监管不完备 |
4.3.2 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监管缺乏明确法律规范 |
第5章 我国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 |
5.1 完善我国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基本制度 |
5.1.1 加快监管方式的转变 |
5.1.2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
5.2 建立健全非股权结合式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 |
5.2.1 完善现行协议代理模式的法律监管制度 |
5.2.2 构建战略联盟模式法律监管制度 |
5.3 规范股权结合式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 |
5.3.1 完善资本合作模式的法律监管制度 |
5.3.2 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法律监管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一 主要内容 |
二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概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类型 |
一 银银合作业务 |
二 银证合作业务 |
三 银保合作业务 |
四 银期合作业务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开展同业业务的意义 |
一 开展同业业务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 |
二 开展同业业务有利于中国金融行业转型 |
三 开展同业业务拓宽互联网交易渠道 |
四 开展同业业务有利于优化宏观金融环境 |
第三章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 |
一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基本情况 |
二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环境 |
三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各类同业业务开展现状 |
第二节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市场影响力较弱 |
二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人员配备少 |
三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管理体制不适应 |
四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主要同业业务发展受限 |
第四章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推进银银同业合作深化 |
一 丰富与当地农商行合作的代理业务品种 |
二 拓展与省农信联社合作的非授信业务范围 |
三 优化面向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的授信方案 |
第二节 扩展银证合作业务领域 |
一 稳固综合理财业务合作 |
二 开发固定收益合作产品 |
三 试行银证创新业务合作 |
第三节 建立银保合作产品体系 |
一 合力开发银保优势产品 |
二 建立银保产品信息平台 |
三 扩大银保产品宣传渠道 |
第四节 扩大银期同业合作范围 |
一 扩大合作期货公司范围 |
二 发展银期合作共同客户 |
三 拓展银期合作业务方式 |
第五节 加强同业业务创新能力 |
一 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目标 |
二 建立完整的先期调研模式 |
三 建立可靠的创新保障体系 |
四 及时调整同业业务创新点 |
五 加强创新产品的后期营销 |
第六节 培养同业业务管理文化 |
一 形成同业合作理念 |
二 建立长期合作意识 |
三 树立诚信合作观念 |
四 更正同业风险观念 |
第七节 健全人才培养与绩效评价机制 |
一 培养复合型人才 |
二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
三 培养员工的文化共识 |
第八节 提高同业业务风险防控能力 |
一 采用名单管理防范信用风险 |
二 加强期限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 |
三 提高技术实力防范市场风险 |
四 实行垂直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机构多元化经营的价值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范围经济看金融控股集团的多元化发展 |
二、银证合作的价值链分析 |
(一) “互为客户”银证合作模式价值链分析 |
(二) 挖掘“共同客户”银证合作模式价值链深化 |
三、银保合作的价值链深化分析 |
(一) “协议代理”模式下银保合作价值链分析 |
(二) “战略联盟”模式下银保合作价值链深化 |
四、金融控股集团协同下银、证、保合作的价值链分析 |
五、结论 |
(9)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和目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目的 |
0.4 论证结构和主要创新 |
0.4.1 论证结构 |
0.4.2 主要创新 |
1. 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基本理论分析 |
1.1 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厘定 |
1.1.1 现有理论对于影子银行内涵的表述 |
1.1.2 影子银行体系内涵的构成要件厘定 |
1.1.3 影子银行体系的外延 |
1.1.4 中外影子银行体系比较 |
1.2 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及其现实性分析 |
1.2.1 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历程 |
1.2.2 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条件 |
1.2.3 影子银行体系对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 |
1.2.4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1.3 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必要性的理论阐释 |
1.3.1 金融脆弱性理论 |
1.3.2 公共利益与公共强制理论 |
1.3.3 金融约束理论 |
1.3.4 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 |
1.4 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相关理论 |
1.4.1 市场约束监管理论 |
1.4.2 金融自我监管理论 |
2. 监管制度构建视角下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类型化分析 |
2.1 影子银行体系的现有分类 |
2.1.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分类 |
2.1.2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分类 |
2.2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类型化:从监管的角度入手 |
2.2.1 类型化研究的必要性 |
2.2.2 影子银行体系的分类标准 |
2.2.3 从监管角度分类的意义 |
2.3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具体类型 |
2.3.1 影子银行体系中交叉产品和业务 |
2.3.2 影子银行体系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
2.3.3 影子银行体系中准金融机构 |
2.4 各类型影子银行体系的主要风险特征 |
2.4.1 交叉产品和业务的监管套利明显 |
2.4.2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的负外部性突出 |
2.4.3 准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监管的专业化赤字 |
3. 美欧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法律借鉴 |
3.1 美欧国家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措施 |
3.1.1 美国 |
3.1.2 英国 |
3.1.3 欧盟 |
3.2 国际金融组织建构监管框架 |
3.2.1 巴塞尔委员会 |
3.2.2 20国集团及其金融稳定委员会 |
3.2.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3.3 对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改革的评价 |
3.3.1 各国监管方向大体一致 |
3.3.2 各国改革重点不尽相同 |
3.3.3. 现有监管改革框架仍存在弊端 |
3.4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监管变革对中国的启示 |
3.4.1 正确引导影子银行体系发展,鼓励金融创新 |
3.4.2 厘定和监测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和风险 |
3.4.3 区分影子银行类别,实施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管 |
4.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政府监管的现状及模式选择 |
4.1 政府监管影子银行体系的现状 |
4.1.1 交叉经营性影子银行存在部分监管无效问题 |
4.1.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违规造成监管困境 |
4.1.3 准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尚未形成并产生监管套利空间 |
4.2 传统金融监管模式缺陷的成因分析 |
4.2.1 分业监管存在监管盲区 |
4.2.2 微观审慎监管产生监管真空 |
4.2.3 影子银行信息披露监管不力 |
4.3 政府监管模式改革的可选路径及其比较 |
4.3.1 监管模式改革的可选路径 |
4.3.2 政府监管模式的优劣比较 |
4.4 政府监管模式的改革重点 |
4.4.1 健全影子银行协调机制 |
4.4.2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 |
4.4.3 实施全面监控和重点矫正相结合的策略 |
4.4.4 针对各类别影子银行体系特点实施分类监管 |
4.4.5 科学拟定影子银行的政府监管边界 |
5.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嵌入式自我监管制度设计 |
5.1 嵌入式自我监管理论 |
5.1.1 一种新治理范式:嵌入式自我监管 |
5.1.2 嵌入式自我监管的界定 |
5.1.3 嵌入式自我监管的目标定位:预防系统性风险 |
5.2 引入嵌入式自我监管机制的必要性 |
5.2.1 政府监管失灵 |
5.2.2 政府监管专业化滞后 |
5.2.3 金融监管当局易受到管制俘获 |
5.2.4 规则导向监管模式激发影子银行套利动机 |
5.2.5 嵌入式自我监管具有信息优势 |
5.2.6 嵌入式自我监管能够应对跨界风险 |
5.3 嵌入式自我监管在影子银行体系效能发挥的结构性约束条件 |
5.3.1 以政府监管作为威慑 |
5.3.2 行业内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 |
5.3.3 防止金融安全网产生的道德风险 |
5.4 嵌入式自我监管机制的实施路径 |
5.4.1 影子银行体系引入原则导向监管 |
5.4.2 引入“自我承诺”类监管工具,实现分类监管 |
5.4.3 对高风险影子银行引入强制性“共同保险”机制 |
5.4.4 引导准金融机构完善行业协会强化自我约束 |
6. 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优化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绩效 |
6.1 市场约束机制实施的必要性 |
6.1.1 政府监管效率低下 |
6.1.2 公共执法资源稀缺 |
6.1.3 市场约束提高影子银行政府监管效率 |
6.2 市场约束机制有效性的结构性条件及中国现状 |
6.2.1 结构性条件 |
6.2.2 金融安全网对于市场约束的影响 |
6.2.3 金融安全网减弱市场约束的作用机理 |
6.3 在中国语境下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
6.3.1 信息要件 |
6.3.2 能力要件 |
6.3.3 时间要件 |
6.3.4 社会条件的缺失要件分析 |
6.4 制度完善 |
6.4.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6.4.2 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 |
6.4.3 消解金融安全网对市场约束的反功能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10)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与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套利行为 |
(一) 银信合作中的监管套利 |
(二) 银证、银保合作中的监管套利 |
(三) 金融控股公司中的监管套利 |
二、影子银行监管套利的制度原因 |
(一) 规则导向监管模式激发影子银行套利动机 |
(二) 微观审慎监管产生监管真空 |
(三) 分业监管存在监管盲区 |
三、监管制度的回应与变革 |
(一) 在影子银行领域引入原则导向监管 |
(二) 引入“自我承诺”类监管工具实现分类监管 |
(三) 实施全面监控和重点矫正相结合的监管策略 |
(四) 健全影子银行金融协调机制 |
(五)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 |
结语 |
四、我国银证保合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分析——基于金融业态关联性视角[J]. 刘志洋. 金融发展研究, 2019(12)
- [2]混业经营视角下我国保险公司效率研究[D]. 丁萍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3]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李润民. 南华大学, 2016(07)
- [4]我国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及风险分析[J]. 肖崎,黄翠敏. 西部金融, 2015(11)
- [5]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探讨[J]. 孙磊. 金融经济, 2015(20)
- [6]我国银保合作法律监管制度完善研究[D]. 张嘉. 湖南大学, 2015(03)
- [7]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D]. 李梦方. 郑州大学, 2014(12)
- [8]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机构多元化经营的价值链分析[J]. 笪何砚,郑又源,刘兰勇. 当代经济管理, 2014(04)
- [9]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D]. 潘静.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10]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与法律规制研究[J]. 鲁篱,潘静. 社会科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