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包括平台、设置在平台下方的底板、设置在平台和底板之间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以及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以及与第一移动杆,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杆沿第一固定杆移动;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杆以及第二移动杆,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移动杆沿第二固定杆移动;控制机构控制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同时移动相同的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行程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操作人员可随时根据需要调节,操作灵活方便省力;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设置在所述平台(1)下方的底板(2)、设置在所述平台(1)和底板(2)之间的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6),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6)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二驱动机构(5),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的第一固定杆(32)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杆(32)配合的第一移动杆(3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杆(31)沿所述第一固定杆(32)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的第二固定杆(62)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杆(62)配合的第二移动杆(6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杆(61)沿所述第二固定杆(62)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32)外侧的第一气缸(41)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41)连接的第一调节杆(42),所述第一调节杆(42)设置在所述平台(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62)外侧的第二气缸(51)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51)连接的第二调节杆(52),所述第二调节杆(52)设置在所述平台(1)的下端面;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控制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51),进而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杆(31)和所述第二移动杆(61)同时移动相同的距离。
设计方案
1.一种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设置在所述平台(1)下方的底板(2)、设置在所述平台(1)和底板(2)之间的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6),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6)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侧;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二驱动机构(5),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的第一固定杆(32)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杆(32)配合的第一移动杆(3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杆(31)沿所述第一固定杆(32)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的第二固定杆(62)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杆(62)配合的第二移动杆(6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杆(61)沿所述第二固定杆(62)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32)外侧的第一气缸(41)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41)连接的第一调节杆(42),所述第一调节杆(42)设置在所述平台(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62)外侧的第二气缸(51)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51)连接的第二调节杆(52),所述第二调节杆(52)设置在所述平台(1)的下端面;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控制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51),进而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杆(31)和所述第二移动杆(61)同时移动相同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3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固定杆(3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移动杆(61)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二固定杆(62)的上端设置有第四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端面、第二限位部的下端面、第三限位部的上端面以及第四限位部的下端面均设置有缓冲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62)上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截面为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31)和第二移动杆(61)上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截面为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62)之间设置有加强杆(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2)上的脚踏开关,或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启动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31)通过第一紧固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平台(1)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二移动杆(61)通过第二紧固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平台(1)的下端面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衣服制作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缝纫机,缝纫机设置在工作台上,传统的缝纫机工作台包括台面、底板、支架和缝纫机,通常高度的工作台仅能适用普遍身高的人进行作业,而对身材比较高或比较矮的员工则导致操作难度增大,在作业时间较长情况下,工作效率明显降低,进而影响产品质量。传统的方法是用扳手调节工作台高低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员工,操作费时费力,易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包括平台、设置在所述平台下方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平台和底板之间的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固定杆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杆配合的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杆沿所述第一固定杆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固定杆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杆配合的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杆沿所述第二固定杆移动;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杆和所述第二移动杆同时移动相同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外侧的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设置在平台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外侧的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设置在平台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第四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端面、第二限位部的下端面、第三限位部的上端面以及第四限位部的下端面均设置有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截面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上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截面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脚踏开关,或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启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a.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行程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操作人员可随时根据需要调节,操作灵活方便省力;
b.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作台可适用于更多工序,可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提高幅度为30%以上,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平台,2-底板,3-第一升降机构,31-第一移动杆,32-第一固定杆,4-第一驱动机构,41-第一气缸,42-第一调节杆,5-第二驱动机构,51-第二气缸,52-第二调节杆,6-第二升降机构,61-第二移动杆,62-第二固定杆,7-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缝纫机工作台,如图1所示,包括平台1(平台上表面放置缝纫机)、设置在所述平台1下方的底板2、设置在所述平台1和底板2之间的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6,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6分别设置在底板2的左右两侧,且均与所述底板2连接,即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6设置在底板2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二驱动机构5,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板2上的第一固定杆32以及与第一固定杆32配合的第一移动杆3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杆31沿所述第一固定杆32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杆3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固定杆32内,所述第一移动杆31可沿朝向第一固定杆32的方向移动也可沿向远离第一固定杆32的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杆31和第一固定杆32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包括第二移动杆61和设置在底板2上的第二固定杆6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杆61沿所述第二固定杆62移动,优选地,第二移动杆61的一端设置第二固定杆62上,所述第二移动杆61可沿朝向第二固定杆62的方向移动也可沿向远离第二固定杆62的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杆61和的第二固定杆62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杆31和所述第二移动杆61同时移动相同的距离,以带动平台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32外侧的第一气缸41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41连接的第一调节杆42,第一调节杆42设置在平台1的下端面,在所述第一气缸41的推动下,第一调节杆42移动,以带动第一移动杆31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62外侧的第二气缸51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51连接的第二调节杆52,所述第二调节杆52设置在平台1的下端面,在所述第二气缸51的推动下,第二调节杆52移动,以带动第二移动杆61移动,进而带动平台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为行程可调气缸或限位可调气缸。
控制机构可以为设置在底板2上的脚踏开关,通过脚踩脚踏开关来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以调节平台的高度,当达到需要的高度后,脚脱离脚踏开关;控制机构也可为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启动开关,通过手按压启动开关来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以调节平台的高度,当达到需要的高度后,手脱离启动开关,均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快捷安全操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杆3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优选为与第一移动杆垂直设置的板件),所述第一固定杆3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优选为与第一固定杆垂直设置的板件),当第一移动杆31移动至预设的最大高度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接触,可限制第一移动杆31脱离第一固定杆32,从而起到限位作用;同样地,所述第二移动杆61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优选为与第二移动杆垂直设置的板件),所述第二固定杆62的上端设置有第四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优选为与第二固定杆垂直设置的板件),当第二移动杆61移动至预设的最大高度时,所述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接触,可限制第二移动杆61脱离第二固定杆62,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当第一移动杆31和所述第二移动杆61均移动至预设的最大高度时,为防止第一移动杆31和第一固定杆32接触以及第二移动杆61和第二固定杆62接触时碰撞损坏,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端面、第二限位部的下端面、第三限位部的上端面以及第四限位部的下端面均设置有缓冲垫,从而起到防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62上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截面为方形结构,使得第一移动杆31在第一固定杆32上的凹槽内移动,第二移动杆61在第二固定杆62上的凹槽内移动,所述凹槽内可设置橡胶垫,减小第一移动杆31和第一固定杆32之间的滑动摩擦,并减小第二移动杆61和第二固定杆62之间的滑动摩擦;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杆31和第二移动杆61上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截面为方形结构,以便于分别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62配合,并节约材料。
所述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62之间设置有加强杆7,加强杆7用于连接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起到稳固工作台的作用。
所述第一移动杆31通过第一紧固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平台1下端面上,第一紧固件为优选紧固板件,起牢固连接第一移动杆31与所述平台1的作用;所述第二移动杆61通过第二紧固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平台1下端面上,第二紧固件为优选紧固板件,起牢固连接第二移动杆61与所述平台1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的行程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定的行程(即高度),因此操作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涉及两组升降机构和对应的驱动机构,也可根据平台大小设计大于两组的升降机构和对应的驱动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42142.5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22481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D05B75/00
专利分类号:D05B75/00
范畴分类:24E;
申请人:苏州爱慕内衣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爱慕内衣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22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美佳路1号
发明人:方晓敏
第一发明人:方晓敏
当前权利人:苏州爱慕内衣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仿卫;吴芳
代理机构:32103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