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栽针保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枯落物,土壤,持水量,透光抚育
栽针保阔论文文献综述
董莉莉[1](2019)在《透光抚育对辽东山区“栽针保阔”红松林水文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不同透光强度对"栽针保阔"红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为充实和完善"栽针保阔"经营体系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不同透光抚育强度辽东山区"栽针保阔"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特性,结果表明:中度透光抚育和全透光抚育林地枯落物储量分别高于对照(未栽红松)65.67%、28.49%,但全透光抚育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表现为中度透光>全透光抚育>对照;中度透光抚育的土壤容重显着低于其他两块样地(P<0.05),最大持水量显着高于其它两个样地,分别为全透光抚育样地的1.46倍和对照的1.50倍。土壤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3块样地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3块样地表层土壤的初渗速率3.79~5.33 mm·min~(-1),稳渗速率1.00~2.75 mm·min~(-1),中度透光样地表层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高出对照26.60%、175%。全透光样地初渗速率略低于对照,但其稳渗速率明显高于对照。从枯落物持水性能和土壤层的蓄水和渗透性能评价透光抚育对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认为中度透光抚育更有利于林分贮蓄降水,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亮,牟长城,张小单,韩阳瑞,庄宸[2](2015)在《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土壤碳储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采伐试验方法,研究上层透光抚育(对照为栽针未采伐、轻度透光抚育(25%)、中度透光抚育(50%)、强度透光抚育(75%)、全透光(100%),透光抚育强度是指蓄积比例)对长白山中期(33年生)"栽针保阔"红松林土壤碳储量及凋落物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土壤密度((0.83±0.02)~(1.15±0.03)g/cm3)与土壤碳含量((43.36±1.60)~(70.26±1.94)g/kg)具有影响。中度透光抚育显着降低了其土壤密度(8.4%,P<0.05),但显着提高了其土壤碳含量(14.9%,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显着提高了土壤密度(23.3%和27.1%,P<0.05),但也显着降低了土壤碳含量(23.7%和29.1%,P<0.05);而轻度透光抚育对土壤密度与土壤碳含量均无显着影响。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土壤碳储量((13.12±1.57)~(23.46±2.03)kg/m2)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中度透光抚育使其土壤碳储量显着提高了12.8%(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使其显着降低了29.9%和36.9%(P<0.05),而轻度透光抚育对其并无显着影响。透光抚育对于其凋落物碳储量((2.13±0.39)~(2.82±0.37)t/hm2)的影响相对较大;轻、中度透光抚育较对照提高了8.1%和19.5%,但仅有中度透光抚育提高显着(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样地较对照样地降低了3.8%和9.8%,仅有全透光降低显着(P<0.05)。因此,中度透光抚育能够提高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土壤碳储量及凋落物碳储量,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则会降低其土壤碳储量(皆伐也会降低其凋落物碳储量),故从维持或提高"栽针保阔"红松林土壤碳储量考虑,采取中低度透光抚育方式比较适宜。(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韩阳瑞,吴平,张伟艳,陈晓梅[3](2015)在《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建群种含碳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干烧法对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下红松林建群种含碳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下,红松各组分含碳系数分布在(405.91±12.64)~(459.31±5.73)g·kg-1之间,不同透光抚育强度均降低了红松树干的碳含量,皆伐和强度择伐方式使红松枝叶含碳量显着提高;蒙古栎各组分含碳系数分布在(404.53±1.28)~(475.47±5.41)g·kg-1,上层皆伐显着提高了蒙古栎树干的含碳系数,中、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显着降低其树枝与树叶的含碳系数;紫椴各组分含碳系数分布在(414.24±6.85)~(479.64±7.22)g·kg-1,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显着降低了紫椴树干的含碳系数,中、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显着降低了其树叶的含碳系数;榆树各组分含碳系数分布在(421.18±2.94)~(476.37±2.89)g·kg-1,中、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显着降低了榆树树干含碳系数,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显着降低其树叶含碳系数。(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韩阳瑞,牟长城,庄宸,张晓亮,佟静秋[4](2014)在《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碳收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采伐试验与碳通量测定方法,研究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碳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使土壤呼吸、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速率分别降低34.1%~39.2%、37.2%~42.4%和31.5%~37.3%(P<0.05),轻、中度透光抚育对叁者无显着影响(P>0.05);中、轻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对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并无显着影响(P>0.05),而强度透光抚育却使两者降低24.7%和27.0%(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降低了其生态系统净碳排放41.5%和84.1%(P<0.05),而中、轻度透光抚育无显着影响(P>0.05)。从维持森林碳汇与加速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恢复进程考虑,对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采取强度透光抚育或上层皆伐方式比较适宜。(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牟长城,庄宸,韩阳瑞,张晓亮,佟静秋[5](2014)在《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植被碳储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采伐试验与相对生长方程法,设定5个处理,分别为:未透光(对照)、轻度择伐(25%)、中度择伐(50%)、强度择伐(75%)、全透光(100%)(抚育强度指蓄积量采伐比例)研究了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的植被碳储量。结果表明:①透光抚育使其植被生物量(154.86±9.84~217.56±4.90 t·hm-2)显着降低,轻、中、强度择伐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且相近(21.1%~28.8%),全透光降低幅度相对较小(12.5%);②透光抚育对其乔木层(404.53±1.28~479.64±7.22 g·kg-1)、灌木层(454.87±9.82~474.52±5.82 g·kg-1)、草本层(401.24±8.65~419.52±7.98 g·kg-1)和凋落物层(348.91±13.21~376.03±12.36 g·kg-1)碳含量的影响并不同,降低了红松、家榆、紫椴树干碳含量(2.3%~6.1%,P<0.05)和蒙古栎、紫椴与家榆树枝与树叶碳含量(2.6%~12.7%,P<0.05)及灌木层碳含量(3.5%~3.6%,P<0.05),但提高了红松树枝与树叶碳含量(5.4%~7.7%,P<0.05);③透光抚育使其植被碳储量(68.38±1.78~97.40±2.98 t·C/hm-2)显着降低,轻、中、强度择伐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且相近(22.5%~29.8%),全透光降低幅度最小(16.1%)。因此,从维持其植被碳库考虑,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采取中低强度择伐或小范围上层全透光方式比较适宜。(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张晓亮[6](2014)在《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构与土壤碳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阔叶红松林为我国东北温带地带性顶极森林植被,具有蓄积量高、生态功能强、生物多样性丰富及系统稳定等特点,但由于过度利用及干扰破坏,目前已经退化为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故如何恢复东北阔叶红松林受到学术界与生产单位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采伐试验方法,研究了透光抚育方式(对照-未透光、轻度透光抚育-25%、中度透光抚育-50%、强度透光抚育-75%、全透光-100%,透光强度是指伐除上层林木蓄积比例)对长白山中期(33a)“栽针保阔”红松林的群落树种组成结构、蓄积量、土壤碳储量及凋落物碳储量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机制,以便完善“栽针保阔”恢复理论体系,并为阔叶红松林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透光抚育方式均能够维持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针阔混交林结构,但改变了其群落的优势种组成结构。其对照、轻中度、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样地依次以红松、蒙古栎、紫椴、家榆;红松、蒙古栎、紫椴;红松、蒙古栎、家榆;红松、家榆为群落的共优种。随着上层透光抚育强度增大,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0.364~0.732),而一些阔叶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却有所下降(0.231-0.012),进而使群落优势种组成发生了改变。故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能够巩固与提高顶极种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而且更有助于加速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的恢复进程。(2)轻、中、强度透光抚育使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群落蓄积量(151.3±11.8-226.2±16.2m3/hm2)显着降低21.0%~26.3%(P<0.05),而全透光方式却能够维持其群落蓄积量(10.1%,P>0.05);透光抚育16年后,轻度透光抚育使林分年均蓄积生长量(2.76±0.17~6.85±0.49m3/a·hm2)显着降低22.3%(P<0.01),全透光却使其显着提高93.0%(P<0.01),而中、强度透光抚育对其并无显着影响(-10.40~11.0%,P>0.05)。随透光抚育强度逐渐增大,上层阔叶树蓄积量与年均蓄积生长量均呈线性递减趋势,而林下红松蓄积量与年均蓄积生长量则均呈指数递增趋势,两者削涨关系决定着各透光抚育抚育强度对其群落蓄积量与年均蓄积生长量的最终影响效果。(3)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土壤容重(0.83±0.02-1.15±0.03g·cm-3)与土壤碳含量(43.36±1.60-70.26±1.94g·kg1)也具有影响。中度透光抚育显着降低了其土壤容重(8.4%,P<0.05),但显着提高了其土壤碳含量(14.9%,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显着提高了土壤容重(23.3%和27.1%,P<0.05),但也显着降低了土壤碳含量(23.7%和29.1%,P<0.05);而轻度透光抚育对土壤容重与土壤碳含量均无显着影响。(4)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土壤碳储量(13.12±1.57~23.46±2.03kg·m-2)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中度透光抚育使其土壤碳储量(13.12±1.57~23.46±2.03dg·m-2)显着提高了12.8%(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使其显着降低了29.9%和36.9%(P<0.05),而轻度透光抚育对其并无显着影响。其影响机制为: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显着降低了土壤碳含量并提高了土壤容重,两者综合作用导致其土壤碳储量显着降低;中度透光抚育择伐显着提高了土壤碳含量及降低了土壤容重,两者综合作用导致其土壤碳储量有所提高;轻度透光抚育对土壤碳含量与土壤容重均无影响,导致使其对土壤碳储量也无显着影响。(5)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凋落物量(6.11±0.42~7.45±0.79t/hm2)与凋落物碳含量(348.91±23.21-376.03±27.36g·dg-1)的影响并不大。透光抚育16年后,轻、中度透光抚育提高了其凋落物量(8.6%-13.7%),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降低了其凋落物量(1.2%~6.7%);中度择伐提高了其凋落物碳含量(4.3%),轻、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降低了其凋落物碳含量(0.4%~3.2%)。但各透光抚育方式对凋落物量及其碳含量的影响均不显着(P>0.05)。其影响机制为:上层阔叶树凋落物量随透光抚育强度增大而递减,但下层红松凋落物量随上层透光抚育强度大而递增,两者削涨关系决定了各透光抚育强度对凋落物输入量的影响程度相近。(6)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凋落物碳储量(2.13±0.39-2.82±0.37t.hm-2)的影响也不大。其中,轻、中度透光抚育提高了其凋落物碳储量(8.1%-19.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降低了其凋落物碳储量(3.8%-9.8%),但各透光抚育方式对其凋落物碳储量并无显着影响。说明透光抚育16年后,各透光抚育强度的凋落物碳储量均得到了有效恢复(轻、中度透光抚育略高于对照,强度透光抚育和全透光略低于对照)。其影响机制为:透光抚育16年后,各透光抚育强度对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凋落物量与凋落物碳含量均无显着影响,进而导致各采伐方式对凋落物碳储量也无显着影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2种经营模式,即采取中等强度透光抚育方式的森林土壤碳汇维持经营模式(能够维持或提高森林土壤碳储量)与采取高强度透光抚育方式的顶极植被恢复促进经营模式(能够较大限度地促进顶极种红松的生长及复位,并维持或提高其森林蓄积量)。(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庄宸[7](2014)在《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植被碳储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恢复问题是我国林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采伐试验与相对生长方程方法,研究了不同透光抚育方式(未透光-对照、轻度择伐-25%、中度择伐-50%、强度择伐-75%、全透光-100%)(抚育强度指伐除上层阔叶树蓄积量比)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群落树种组成结构、红松生长过程和植被碳储量的影响规律,以便为阔叶红松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各透光抚育方式均能够维持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针阔混交林结构,但由于随着上层透光抚育强度增大,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36.4%~-73.2%),而一些阔叶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则有所下降(23.1%~-1.2%),使其群落优势种发生了改变。其对照、轻中度择伐、强度择伐、全透光样地依次形成以红松、蒙古栎、紫椴、家榆;红松、蒙古栎、紫椴;红松、蒙古栎、家榆;红松、家榆为共优种的红松阔叶混交林。(2)透光抚育能够显着提高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建群种红松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的树高(11.0%~148.2%、58.5%~275.3%、52.3%~177.0%,P<0.05)、胸径(6.6%~162.6%、53.7%~304.9%、45.0%~250.0%,P<0.05)和单株材积(14.3%~1083.3%、203.0%~3045.5%、150.0%~2150.0%,P<0.05)的生长量,且均呈现出随透光抚育强度增大其提高幅度也增大的规律性;此外,透光抚育对红松平均木与被压木生长的促进作用一般要强于其对红松优势木生长的促进作用。(3)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蓄积量(151.3±11.8-226.2±16.2m3/hm2)与群落总蓄积量(205.4±19.2-359.6±16.2m3/hm2)的影响规律有所不同。透光抚育16年后,轻、中、强度择伐均显着降低了其群落蓄积量(21.0%-26.3%,P<0.05),而上层皆伐却能够维持其群落蓄积量(提高10.1%,P>0.05);轻、中度择伐仅能够维持其群落总蓄积量(加上采伐量),而强度择伐与上层皆伐却显着提高了其群落总蓄积量,且全透光提高幅度(较对照提高3/4)大于强度择伐(仅较对照提高1/4)。因此,强度择伐与上层皆伐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红松生长潜力及显着提高了其群落总蓄积量,而且更有助于加速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的恢复进程。其主要影响机制为:上层阔叶树蓄积量随采伐强度增大呈线性递减趋势,而林冠下红松蓄积量随采伐强度增大呈指数函数递增趋势,两者的削涨关系决定着各采伐方式对其群落蓄积量的影响效果。(4)透光抚育显着降低了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植被生物量(154.86±9.84-217.56±4.90t.hm-2),轻、中、强度择伐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且相近(21.1%~28.8%,P<0.05),而皆伐降低幅度却相对较小(12.5%,P<0.05)。(5)透光抚育对其乔木层(404.53±1.28-479.64±7.22g·kg-1)、灌木层(454.87±9.82-474.52+5.82·kg-1)、草本层(401.24±8.65~419.52±7.98·kg-1)和凋落物层(348.91±13.21~376.03±12.36·kg·-1)碳含量的影响并不同,降低了红松、家榆、紫椴树干碳含量(2.3%-6.1%,P<0.05)和蒙古栎、紫椴与家榆树枝与树叶碳含量(2.6%~12.7%,P<0.05)及灌木层碳含量(3.5%~3.6%,P<0.05),但提高了红松树枝与树叶碳含量(5.4%-7.7%,P<0.05)。(6)透光抚育使其植被碳储量(68.38~1.78-97.40±2.98t·C-hm-2)显着降低,轻、中、强度择伐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且相近(22.5%-29.8%,P<0.05),全透光降低幅度最小(16.1%,P<0.05)。因此,从维持其植被碳库考虑,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采取小范围上层皆伐透光抚育方式比较适宜。其主要影响机制为:次生林林冠下栽植红松的碳储量(4.74±0.17-73.21±6.33t·C/hm2)随透光抚育强度增大呈递增规律性(0.6~14.4倍),而阔叶树种的碳储量(5.23±1.13~88.31±3.99t·C/hm2)却随透光抚育强度增大呈递减规律性(36.2%~94.1%),两者综合作用导致了择伐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及上层皆伐降低幅度却相对较小。即透光抚育对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冠下红松与上层阔叶树碳储量的削涨关系。(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韩阳瑞,牟长城,张晓亮,庄宸,张晓单[8](2014)在《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红松林中红松生长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长白山地区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下"栽针保阔"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的生长情况,揭示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红松林中红松生长过程的影响规律,旨在为阔叶红松林的恢复、经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研究5种透光抚育(未采伐对照、低度择伐、中度择伐、强度择伐及上层皆伐)对红松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随着透光抚育强度的增大逐步得到提升,同时透光抚育能够显着提高"栽针保阔"红松林内红松优势木(63.4%~146.5%、64.6%~158.6%)、平均木(57.9%~271.1%、42.5%~261.7%)和被压木(56.5%~182.6%、95.5%~245.5%)的树高和胸径,且呈现出随透光抚育强度的增大而递增的规律性。[结论]透光抚育能显着提高红松树高和胸径生长。(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8期)
韩阳瑞[9](2014)在《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碳收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全球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森林中碳收支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因此,应该探寻有效的森林经营管理途径,将更多的碳固定在森林生态系统之中,进而提高或维持森林碳汇功能以期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阔叶红松林作为我国东北温带地带性顶极森林植被,具有蓄积量高、生态功能强、系统稳定等特点。但由于历史原因遭到严重的破环,因此如何恢复阔叶红松林受到林业科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我国东北长白山林区的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即1979年次生林林冠下栽植红松,目前红松林龄33年故称其中期;1996年对该批红松开展透光抚育试验,2012调查时透光抚育试验已达16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5种透光抚育强度下(对照-栽针未采伐0.0%、轻度透光抚育-25%、中度透光抚育-50%、强度透光抚育-75%及上层皆伐-100.0%)(采伐强度指伐除上层阔叶树蓄积比)红松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层、土壤层及凋落物层)、土壤呼吸碳排放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及其生态系统净碳收支,揭示透光抚育对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规律,以期筛选出能够提高森林碳汇的经营管理方式。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透光抚育使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植被碳储量(68.38±1.78~97.40±2.98t·C/hm2)显着降低16.1%-29.8%(P<0.05),且3种透光抚育方式降低幅度相近(22.5%~29.8%)并大于上层皆伐(16.1%)。其影响机制为:次生林冠下红松碳储量随透光抚育强度增大而递增(0.6~14.4倍),而上层阔叶树种碳储量却随透光抚育强度增大而递减(-36.2%--94.1%),两者的削涨关系导致各强度透光抚育降低幅度相近并大于上层皆伐。(2)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使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土壤碳储量(131.2±15.7~234.6■20.3t·C/hm2)显着降低29.9%-36.9%(P<0.05),中度透光抚育使红松林碳储量显着提高(12.8%,P<0.05),而轻度透光抚育对其土壤碳储量并无显着影响(2.4%,P>0.05)。其影响机制为: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显着降低了土壤碳含量,但同时也显着提高了土壤容重,两者综合作用导致土壤碳储量显着降低;中度透光抚育显着提高了其土壤碳含量,但同时也显着降低了土壤容重,前者增加的趋势大于后者降低的趋势,两者综合作用导致土壤碳储量显着提高;而轻度透光抚育对土壤碳含量与土壤容重均无显着影响,进而对土壤碳储量也未产生显着影响。(3)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使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212.90±19.59~310.06±23.40t·C/hm2)显着降低29.8%-30.3%(P<0.05),而轻、中度透光抚育对其生态系统碳储量并无显着影响(-7.8%-1.5%,P>0.05),即轻、中度透光抚育能够维持其生态系统碳储量。且透光抚育也改变了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配格局,对照样地与强度透光抚育样地相一致,土壤碳储量约占2/3,植被碳储量约占1/3;轻、中度透光抚育样地土壤碳储量约占3/4,植被碳储量约占1/4;上层皆伐样地土壤碳储量约占3/5,植被碳储量约占2/5。其影响机制为:轻、中度透光抚育显着降低了植被碳储量,但对土壤碳储量并无显着影响,结果导致两者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并无显着影响;而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均显着降低了植被碳储量与土壤碳储量,进而显着降低了两者的生态系统碳储量。(4)强度透光抚育显着降低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6.74±0.69~8.96±0.64t·hm-2-a-1)与年净固碳量(2.97±0.11~4.07±0.30t-C·hm-2·a-1)24.7%和27.0%(P<0.05),而轻、中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对两者并无显着影响(-10.5%-0.1%和-16.0%--2.5%,P>0.05)。其影响机制为:强度透光抚育显着降低了乔木层与灌木层的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轻、中度透光抚育显着降低了乔木层的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但同时也显着提高了草本层的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上层皆伐仅显着降低了灌木层的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5)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显着降低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生长季节土壤呼吸C02排放量(24.00±4.15~39.48±5.43t·hm-2·yr-1)34.1%~39.2%(P<0.05),而轻、中度透光抚育对其并无显着影响(-4.0%--0.3%,P>0.05)。其影响机制为: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显着降低了各季节(春、夏、秋季)的土壤呼吸、自养呼吸及异养呼吸C02排放量;轻度透光抚育仅显着降低了春季的土壤异养呼吸C02排放量;中度透光抚育对其各季节的土壤呼吸、自养呼吸及异养呼吸C02排放量均无显着影响。(6)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经过透光抚育16年后表现为碳的吸收汇(0.64±0.17~2.00±0.31t C·hm-2·yr-1),其中,上层皆伐能够显着降低其生态系统的碳排放源强(111.5%,P<0.05),而中度、强度择伐对其生态系统的碳排放源强并无显着影响(P>0.05)。轻度择伐显着提高了其生态系统的碳排放源强(32.6%,P<0.05)。总之,上层皆伐16年后,不同择伐条件下的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均表现为碳的吸收汇,且上层皆伐能够显着增加其碳汇效应。因此,从维持我国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考虑,对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应采取中、轻度择伐比较适宜,但两者并不能完全释放冠下红松的生长潜力,将延迟阔叶红松林的恢复进程;若从加速东北温带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的恢复进程并兼顾维持我国东北森林碳汇功能考虑,则对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应采取强度择伐或上层皆伐(两者能够充分发挥红松的生长潜力),且随着新一代阔叶红松林的不断成长壮大,其碳汇功能也必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故从长时间尺度上来看,对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采取强度择伐或上层皆伐也具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4-03-01)
张晓亮,牟琦,牟长城,张小单,庄宸[10](2014)在《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构和凋落物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加快阔叶红松林恢复,完善"栽针保阔"恢复理论体系,并为阔叶红松林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采伐试验方法,研究上层透光抚育(对照-栽针未采伐、轻度采伐-25%、中度采伐-50%、强度采伐-75%、皆伐-100%,采伐强度是指蓄积比例)对长白山中期(33年)"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构、群落蓄积量及凋落物的影响规律。[结果]①随着择伐强度增大,红松的重要值逐渐上升(0.364%~0.732%),红松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上升,而阔叶树种重要值却不断下降。②轻、中度择伐较对照凋落物量(6.11±0.42~7.45±0.79 t/hm2)显着提高了8.6%和13.7%(P<0.05),强度择伐和皆伐降低1.2%和6.7%,但仅皆伐降低显着(P<0.05);对于凋落物碳储量,中度择伐使其凋落物碳储量(2.13±0.39~2.82±0.37 t/hm2)较对照提高19.5%(P<0.05),皆伐使其降低9.8%(P<0.05)。③皆伐、强度择伐、中度择伐和轻度择伐蓄积量(221.2~260.6 m3/hm2)较对照群落分别提高了26.9%、19.5%、15.9%和7.7%,且均与对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对于红松蓄积量(36.6~184.4 m3/hm2),皆伐、强度择伐、中度择伐、轻度择伐依次较照样地提高了5.0、4.1、2.8、1.9倍,且均与对照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从促进林分稳定性、维持凋落碳储量及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综合考虑,采伐强度应以中低度透光方式为宜。(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栽针保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采伐试验方法,研究上层透光抚育(对照为栽针未采伐、轻度透光抚育(25%)、中度透光抚育(50%)、强度透光抚育(75%)、全透光(100%),透光抚育强度是指蓄积比例)对长白山中期(33年生)"栽针保阔"红松林土壤碳储量及凋落物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土壤密度((0.83±0.02)~(1.15±0.03)g/cm3)与土壤碳含量((43.36±1.60)~(70.26±1.94)g/kg)具有影响。中度透光抚育显着降低了其土壤密度(8.4%,P<0.05),但显着提高了其土壤碳含量(14.9%,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显着提高了土壤密度(23.3%和27.1%,P<0.05),但也显着降低了土壤碳含量(23.7%和29.1%,P<0.05);而轻度透光抚育对土壤密度与土壤碳含量均无显着影响。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土壤碳储量((13.12±1.57)~(23.46±2.03)kg/m2)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中度透光抚育使其土壤碳储量显着提高了12.8%(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使其显着降低了29.9%和36.9%(P<0.05),而轻度透光抚育对其并无显着影响。透光抚育对于其凋落物碳储量((2.13±0.39)~(2.82±0.37)t/hm2)的影响相对较大;轻、中度透光抚育较对照提高了8.1%和19.5%,但仅有中度透光抚育提高显着(P<0.05),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样地较对照样地降低了3.8%和9.8%,仅有全透光降低显着(P<0.05)。因此,中度透光抚育能够提高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土壤碳储量及凋落物碳储量,强度透光抚育与全透光则会降低其土壤碳储量(皆伐也会降低其凋落物碳储量),故从维持或提高"栽针保阔"红松林土壤碳储量考虑,采取中低度透光抚育方式比较适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栽针保阔论文参考文献
[1].董莉莉.透光抚育对辽东山区“栽针保阔”红松林水文效应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9
[2].张晓亮,牟长城,张小单,韩阳瑞,庄宸.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土壤碳储量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
[3].韩阳瑞,吴平,张伟艳,陈晓梅.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建群种含碳系数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
[4].韩阳瑞,牟长城,庄宸,张晓亮,佟静秋.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碳收支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4
[5].牟长城,庄宸,韩阳瑞,张晓亮,佟静秋.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植被碳储量影响[J].植物研究.2014
[6].张晓亮.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构与土壤碳储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
[7].庄宸.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植被碳储量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
[8].韩阳瑞,牟长城,张晓亮,庄宸,张晓单.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红松林中红松生长过程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
[9].韩阳瑞.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碳收支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
[10].张晓亮,牟琦,牟长城,张小单,庄宸.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构和凋落物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