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槽体、搅拌装置、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的内置换热器,所述槽体底部呈W形状,所述槽体中部设有导流筒;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推进式搅拌器、电机,所述推进式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导流筒中;所述内置换热器包括两端中空的环形管板、中间环状折流板、贯穿于所述两端环形管板与所述中间环状折流板的环状分布换热列管束。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均质混合及换热一体的功能,可提供较大的换热面积,适用于冷却结晶、矿浆的加热、均质混合等作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槽体、搅拌装置、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的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底部呈W形状,所述槽体中部设有导流筒;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推进式搅拌器、电机,所述推进式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导流筒中;所述内置换热器包括两端中空的环形管板、中间环状折流板、贯穿于所述两端环形管板与所述中间环状折流板的环状分布换热列管束。
设计方案
1.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槽体、搅拌装置、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的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底部呈W形状,所述槽体中部设有导流筒;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推进式搅拌器、电机,所述推进式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导流筒中;所述内置换热器包括两端中空的环形管板、中间环状折流板、贯穿于所述两端环形管板与所述中间环状折流板的环状分布换热列管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折流板包括外环折流板、内环折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壁与所述导流筒外壁作为所述内置换热器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列管束由碳钢、不锈钢材质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
背景技术
一般搅拌槽内液体进行冷热交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搅拌槽体内自带的盘管式换热器进行冷热交换,换热面积不大;另一种是通过搅拌槽体外的换热器进行冷热交换,具体是通过管道及泵将槽体内液体输送到外置的换热器中,与其他换热介质进行冷热交换,增加了管道、泵等额外设备,且冷热交换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具有均质混合及换热一体的功能,可提供较大的换热面积,适用于冷却结晶、矿浆的加热、均质混合等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槽体、搅拌装置、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的内置换热器,所述槽体底部呈W形状,所述槽体中部设有导流筒;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推进式搅拌器、电机,所述推进式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导流筒中;所述内置换热器包括两端中空的环形管板、中间环状折流板、贯穿于所述两端环形管板与所述中间环状折流板的环状分布换热列管束。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折流板包括外环折流板、内环折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内壁与所述导流筒外壁作为所述内置换热器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列管束由碳钢、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均质混合及换热一体的功能,可提供较大的换热面积,适用于冷却结晶、矿浆的加热、均质混合等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内置式换热器搅拌槽中的换热列管束俯视分布图;
其中: 1是进料口、2是出料口、3是槽体、4是搅拌装置、5是壳程进口、6是壳程出口、7是槽体底部、8是导流筒、9是推进式搅拌器、10是电机、11是环形管板、12是环状折流板、13是换热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搅拌槽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设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2的槽体3、搅拌装置4、设有壳程进口5和壳程出口6的内置换热器,所述槽体底部7呈W形状,所述槽体中部设有导流筒8;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推进式搅拌器9、电机10,所述推进式搅拌器9设置在所述导流筒8中;所述内置换热器包括两端中空的环形管板11、中间环状折流板12、贯穿于所述两端环形管板11与所述中间环状折流板12的环状分布换热列管13束。
这里,所述环形管板11中空位置安装所述导流筒8。
这里,所述推进式搅拌器9在导流筒8中搅拌产生压力推动上端环形管板11上方的液体集中到中间位置经过导流筒8向下流动。
这里,所述槽体底部7呈W形状,当所述推进式搅拌器9推动槽体内液体从槽体上部经导流筒8向下流动,到达槽体底部7时,W形状的槽底将向下流动的液体引向周边流动,起到导流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折流板包括外环折流板、内环折流板。
这里,设置外环折流板、内环折流板增加了流体绕动,起到很好地传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内壁与所述导流筒外壁作为所述内置换热器的内壁。
这里,内置换热器为列管环形分布的换热器,所述内置换热器的内壁由槽体内壁与导流筒外壁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列管束由碳钢、不锈钢材质制成。
这里,槽体内液体由于搅拌装置的作用,在上端环形管板上方两侧产生负压区,使上端环形管板上方的液体集中流到中间位置的导流筒内,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液体继续沿着导流筒向下流动,到达槽底时,W形状的槽底将向下流动的液体引向周边流动,起到导流作用,由于搅拌压力的作用,在槽体底部的液体会流入所述换热列管中,此时换热列管外壁充盈着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会与换热列管内流经的液体进行冷热交换,并在搅拌压力的作用下换热列管内的液体继续流向上端环形管板的上方,到达上端环形管板上方的液体再次被集中到中间位置的导流筒内。
上述换热介质优选为液体或者蒸汽,所述换热介质通过设置在内置换热器侧壁上的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来进行进出流通。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内置式换热器搅拌槽中的换热列管束俯视分布图,如图2所示,所述换热列管束由许多个换热列管13竖直环状排列组成,所述换热列管13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供外部的换热介质流通,所述换热列管束两边的环形侧壁由槽体内壁和导流筒外壁构成,所述换热列管束俯视图中间部位为导流筒8区域。
使用本实用新型,位于槽体中心的搅拌装置和导流筒配合推动槽体上部两侧的液体集中流到中间位置的导流筒内,经过W形槽底的导流及搅拌压力作用,液体转向为流进内置换热器的换热列管内,此时换热列管外壁充盈着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会与换热列管内流经的液体进行冷热交换,并在搅拌压力的作用下换热列管内的液体继续流向上端环形管板的上方,液体到达上端环形管板的上方后,再被搅拌导流筒上口吸入,液体完成一个循环,在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液体得到了搅动、混合,经过换热列管束时,与换热列管外壁充盈的换热介质又完成冷热交换。该换热列管环状分布的内置换热器相对于常规的盘管式换热器,具有可提供较大的换热面积的特点,该带内置式换热器搅拌槽具有均质混合及换热一体的功能,适用于冷却结晶、矿浆的加热、均质混合等作业。
以上所涉及器件的具体型号不作限制及详细描述,以上所涉及器件的深入连接方式不作详细描述,作为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2693.5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89437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F28D7/16
专利分类号:F28D7/16;F28F9/24;F28F9/02;F28F13/12
范畴分类:35F;
申请人: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5700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南镇科技园区创业大道南侧
发明人:陈爱民;胡爱华;庄高明
第一发明人:陈爱民
当前权利人: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蔡天敏
代理机构:32249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