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副变质岩论文_程亮开,许冠军,杨伟彬,梁武,李康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底副变质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变质岩,基底,地块,地球化学,寒武纪,锆石,环境。

基底副变质岩论文文献综述

程亮开,许冠军,杨伟彬,梁武,李康宁[1](2019)在《粤中地区基底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粤中地区经历了多期次的区域变质作用改造,形成一套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局部有序总体无序的地质体,其中以浅变沉积岩类为代表的云开岩群构成了该地质体的主体。本文对粤中地区基底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变质基底具有比上地壳平均成分更高的Al_2O_3、TiO_2以及更低的SiO_2、Fe_2O_3、Na_2O、CaO,岩石成熟度中等。Zr,Hf,Th,U等高场强元素轻度富集,说明沉积物的源区以长英质组分为主或主要由再循环物质组成。综合本文和前人的锆石U-Pb定年数据,认为区内云开岩群的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在锆石年龄频率直方图上,3个样品均出现~1 000 Ma的峰值,年龄峰值相对较单一而且年龄谐和性较好,表明原岩主要为格林威尔(Grenville)期碎屑物质组成,综合华夏地块其他地区以往的研究资料,本文认为华夏地块南缘可能存在或极其靠近一个Grenvillian期的造山带,其时代可以与全球性的Grenville造山运动对比。(本文来源于《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2019年02期)

郝连成,王卫国,胡延斌,韩明洋[2](2018)在《冀西北怀安地区基底变质岩系构造变形序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怀安地区构造变形强烈,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该区基底变质岩系构造形迹进行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同位素年龄数据,将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序列划分为4期:新太古代阜平晚期(D1),桑干岩群韧性变形,形成片麻理、无根褶皱和韧性剪切带;新太古代五台晚期(D2),在新太古代TTG/花岗岩中形成区域性片麻理和条带状构造,并在桑干岩群中形成近EW向的复式背形和向形构造;古元古代吕梁中期(D3),集宁岩群沙渠村岩组形成区域性片麻理,并形成与片麻理一致的NE向韧性剪切带,在新太古代地质体中迭加近SN向的开阔复式背形和向形构造;古元古代吕梁晚期(D4),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形成片理和片麻理,尚义—平泉断裂形成。建立了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模式,并将其划分为新太古代陆壳增生阶段和古元古代碰撞造山阶段,对理解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期刊2018年04期)

金腾瑞[3](2018)在《江西相山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熔融实验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华南已探明的13个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铀矿田中,有12个矿田的基底地层或岩体外围地层中分布有高铀含量的前寒武纪地层。因此,很多学者相信华南地区形成于白垩纪-古近纪的花岗岩型及火山岩型铀矿中的铀主要来源于地壳。此外,对江西相山盆地主要含矿岩石碎斑熔岩的产出状态的讨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停止过,争论的焦点在于石英碎斑的成因。本论文试图从高温熔融实验的角度,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探讨。相山铀矿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南缘,其基底是一套前震旦纪中-浅变质砂泥质复理石建造。采集相山火山盆地新元古代青白口纪神山组、库里组和上施组的主体变质岩样品千枚岩进行熔融实验,对熔融样品进行镜下及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分析,并与熔融前样品进行对比,结合该地区相关地质资料,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样品随着温度的上升,黏土矿物及云母最先发生熔融,分别发生颗粒变粗、微融、中融和强融;样品颜色及形态也发生改变:(a)暗灰色、无光泽、粗糙面;(b)暗灰色、无光泽、可见变粗颗粒;(c)灰黑色、有气泡孔洞、略微金属光泽;(d)灰黑色、大量气泡孔洞;样品在相同温度下,最先发生的是脱水熔融,由于样品含水量不同,导致同一温度下熔融程度具有一定差异。(2)微区X射线光谱下观察熔融样品,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矿物边界界面及裂隙界面变化特征为:(a)出现粗糙面(b)大量细粒物质发育(c)明显熔流体发育填充(d)大量熔流体发育并可见大量大小不均的气泡。(3)对熔融后样品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未熔部分与初始样本成分较一致,具有高硅富铝的特征;熔融体的Si含量明显下降,K_2O/SiO_2具有明显上升趋势。熔融样品的K_2O/SiO_2具有向矿体边缘样品倾斜的趋势,成分比例有逐渐与矿体边缘碱性的蚀变样品靠近的趋势;熔融体中Na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未熔融部分,但随着温度的增加,Na元素比例逐渐下降,K元素相对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熔融流体具有高Al、K、Na的特征。可见,变质基底的熔融为铀矿化作用的碱性蚀变环境提供了碱性物质,为后期形成富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熔融样品淬火后,石英发生破裂并且熔融流体填充至裂隙中,指示相山地区广泛发育的碎斑熔岩可能与温度的快速下降有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相山铀矿田变质基底在火山作用下,形成了有利于成矿成岩的空间以及环境条件,构造作用和火山作为铀的富集提供了断裂以及显微裂隙层面的成矿空间;在成矿环境上,变质基底的熔融为碱交代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后期形成富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张春晖[4](2016)在《赣中相山—玉华山地区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赣中相山-玉华山地区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分界线附近,产出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相山U矿。研究其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物质来源对认识地壳演化和揭示铀矿成因具有重要意义。白垩纪玉华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中包含丰富的高级变质岩捕虏体,矿物组合为Grt±Hyp+ Bt + Kfs+Q±Pl。捕虏体样品的黑云母以高Ti02(>3.5%)为特征,暗示了高温变质作用(623~778 ℃)。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显示: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880~887 ℃和0.64~0.70 GPa,是典型的低压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对其中一个长英质麻粒岩样品进行相平衡计算,获得峰期矿物组合的平衡条件为>0.6 GPa和>840 ℃,与温压估算结果相一致。结合矿物组合和反应关系构成了一个逆时针P-T-t轨迹。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玉华山侵入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变质作用发生在273.6±2.2Ma,其原岩沉积年代上限为683Ma。这是首次报道华南存在晚古生代(海西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结合以往地质资料,低压高温变质条件和逆时针P-T-t轨迹指示海西期变质作用很可能发生在后造山或板内伸展阶段,与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因此,这些高温低压麻粒岩的发现为华南晚古生代(海西期)构造热事件提供了最直接的物质证据。利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U-Pb-Hf研究,发现相山-玉华山地区的浅层次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822~750Ma)中浅变质沉积岩组成,中下地壳主要由新元古代(761~683Ma)长英质麻粒岩、片麻岩组成,同时下地壳存在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基底。深部捕虏体、地表变质岩和钻孔岩样存在明显的成分差异,在Si02/A1203-K20/Na20投影图中显示一定的分区,沉积物来自不同的源区或形成过程经历了不同程度发风化淋滤作用。它们具有与PAAS(澳大利亚后太古代页岩).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但相容元素Cr、Ni、Ti明显偏低,大离子亲石元素Ba、Cs呈弱的相对亏损,Sr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呈弱富集,而U含量变化较大。总体显示较高的Th/Sc比值(0.53~1.70)和较低的Cr/Zr比值(0.13~0.78),说明沉积物源区更加富集长英质组分。碎屑锆石组成指示深部捕虏体原岩主要由新元古代、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碎屑物质组成,不同于地表变质岩原岩,以新元古代碎屑物质为主,仅含少量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物质。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深部捕虏体样品的沉积物来源于华夏地块武夷地体,而地表变质岩的沉积物源区则为扬子南缘。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和区内地质事实,确定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深部界线在研究区北侧,即很可能沿绍兴-江山-萍乡一线。志留纪裂谷闭合,在华南加里东期陆内造山作用下,位于褶皱冲断前缘的深部捕虏体原岩被卷入到地壳深部,发生了变质作用,后期又经历了海西期变质作用。另一方面,地表变质岩地层在印支-燕山期挤压造山运动时从扬子南缘向南-南东逆冲推覆到相山-玉华山地区中深层基底之上,最终形成该区的特殊的构造格局。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过程中,研究区深部捕虏体样品的Th、U、K、Rb等含量没有降低,K/Rb、Rb/Cs比值也没有异常升高。而深部捕虏体样品的U含量明显高于地表变质岩和钻孔岩样,也高于中、上地壳平均值,说明深部的华夏基底具有更高的U背景值,它们为相山-玉华山火山岩母岩浆提供了丰富的U成矿物质。玉华山岩体主要出露次火山岩,具有较相山火山杂岩体更深的剥蚀深度,大部分火山岩型铀矿体可能已被剥蚀,找矿靶区限定在残存的火山岩出露地区。(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26)

余关美,时国[5](2015)在《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赣中相山铀矿田新元古代变质岩基底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总量较高,为(127.47~288.40)×10-6,平均为197.18×10-6;∑LREE/∑HREE比值为7.03~10.16,平均为8.66,明显富集LREE。δEu为0.57~0.79,平均0.70,显示中等或弱的负异常;δCe为0.44~1.04,平均为0.90,显示弱的负异常或无异常。叁组岩石稀土配分模式类似,表明具有相近的物源,其原岩应属于陆源碎屑岩,岩石的物源很可能来自华夏大陆;据稀土元素含量及其比值,推测该测区变质岩形成的沉积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环境。同时ΣREE-La/Yb图解表明,神山组样品原岩主要为页岩和粘土岩,上施组原岩主要为砂岩,库里组原岩大多为砂岩,同时含有页岩和粘土岩。(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张庆国,李姊桐,纪智,周嘉宇[6](2015)在《成像测井在大民屯凹陷基底变质岩裂缝性有利储集层段判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依据岩心、薄片、FMI成像测井资料对大民屯凹陷太古宇储集岩岩性及有利储集层段进行了分析研究,不仅从岩石成分角度分析了变质岩的主要储集岩岩性,还在应用成像测井识别裂缝及碎裂段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解析了裂缝性油藏的有利储集层段。研究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太古宇变质岩储集层岩性以混合花岗岩为主,混合花岗岩的碎裂段是良好的流体渗流通道,但不易储集油气,而在碎裂段上部及下部的裂缝发育段则是油气的有利储集层段。(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5年04期)

时国,郭福生,姜勇彪,周万鹏,朱志军[7](2015)在《相山铀矿田基底浅变质岩系原岩时代及其形成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为一套成层有序的中—浅变质的砂泥质复理石建造,根据岩性组合变化及前人资料划分为神山组、库里组和上施组。微古化石资料和碎屑锆石分析表明,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青白口纪,碎屑锆石年龄变化区间主要为780~2680Ma,表明源区岩石较为复杂,反映出测区及邻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事件。另外,本文分析了研究区变质岩的碎屑组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REE总量较大、轻稀土富集,同时Eu亏损的特征,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解中各样品的总体组成模式相当接近,稀土配分型式为右倾式,与后太古宙页岩和上陆壳相似。样品中Th/Sc(0.5~1.1)比值变化范围较小,而Zr/Sc(8~24)比值变化范围较大,揭示了变质岩源区成分复杂,可能经过多次沉积循环。在Th-Sc-Zr/10和La-Th-Sc图解中,大部分数据落入大陆岛弧区,说明该套岩石可能沉积于靠近大陆岛弧的相关盆地。La/Th-Hf图解表明原岩的物源大部分来源于古老地层的抬升剥蚀,酸性岛弧源区仅占少数,说明其沉积时期岩浆活动并不明显,而物源区伴有构造隆升,结合地化特征分析推测赣中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岛弧构造背景下的一套滨海—次深海环境的含有火山物质的陆缘碎屑建造组合体。(本文来源于《2015地学新进展——第十叁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期刊2015-11-01)

时国,郭福生,谢财富,余关美[8](2015)在《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古化石资料和前人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对这套变质岩的原岩组成和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大部分变质碎屑岩样品以中等Si O2含量、高的K2O/Na2O值和较高的Fe2O3T+Mg O及低的Ca O含量为特征。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REE总量较大、轻稀土富集和Eu亏损的特征。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解中各样品的总体组成模式相当接近,稀土配分型式为右倾式,与后太古宙页岩和上地壳相似。西蒙南图解和涅洛夫图解表明,神山组原岩主要为复矿物砂岩和长石砂岩,库里组原岩主要为石英岩质砂岩及长石砂岩;上施组原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及少量硅质泥灰岩、泥质砂岩。结合变余构造特征分析认为,这套变质碎屑岩形成于滨浅海—陆棚沉积环境。所有样品中Th/Sc比值变化范围较小(0.5~1.1),而Zr/Sc比值变化范围较大(8~24),揭示了变质岩源区成分复杂,可能经过多次沉积循环。在Th-Sc-Zr/10和La-Th-Sc图解中,大部分数据落入大陆岛弧区,说明该套岩石可能沉积于靠近大陆岛弧的相关盆地。Hf-La/Th图解表明,原岩的物源大部分来源于古老地层的抬升剥蚀,酸性岛弧源区仅占少数,说明其沉积时期岩浆活动并不明显,而物源区伴有构造隆升,结合地化特征分析推测赣中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形成于华夏地块与扬子板块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残留海盆。(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5年02期)

周雪瑶,于津海,王丽娟,沈林伟,张春晖[9](2015)在《粤西云开地区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开地块被认为是华南西南部一个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出露区,但对其基底组成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云开地块内基底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Hf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开地块的基底主要由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变质沉积岩组成。它们具有比上地壳平均成分更高的Si O2和相对更低的Al2O3、Ca O、Na2O,岩石成熟度中等。微量元素与PAAS相似,但Sr、Cr、Ni等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轻度亏损,而大多数样品的Zr、Hf、Th、U等轻度富集,说明源区更富集长英质组分而贫镁铁组分。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组成指示这套沉积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源区既有古老的再循环物质,也有大量未经明显改造的新元古代岩浆物质。综合本文和前人的锆石U-Pb定年数据,云开地块基底变质岩原岩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样品形成较早(时代上限为850~522Ma),总体年龄谱特征显示出与华夏南岭地区的亲缘性。这组样品的源区主要有4次岩浆作用(2700~2400Ma、1800~1400Ma、1150~900Ma、850~700Ma),均涉及到古老地壳再循环以及新生地壳的加入,但以再循环的物质为主。最主要的新生地壳生长发生在新太古代和Grenville期。而第二组样品的沉积时代在517Ma之后,具有与扬子南缘新元古代沉积岩的相似性。这组亲扬子沉积物的源区具有不同的4次岩浆事件(2600~2350Ma、2000~1750Ma、1700~1500Ma、900~750Ma),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早期岩浆主要涉及古老基底再循环。古元古晚期-中元古早期岩浆大多起源于新生地壳物质,而新元古代是最重要的新生地壳生长期,同时也涉及大量古老地壳物质的再循环。不同时代沉积岩的碎屑物质组成变化表明大概在<522~517Ma之间云开沉积盆地和物源区受到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源区由华夏地块变成扬子地块。这期构造事件很可能是早古生代造山事件的初始阶段。根据本文资料和其他证据我们认为云开地块归属于华夏板块,扬子与华夏地块的分界线至少在云开地块以北,且很可能在平乐与平南之间。(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李敏业[10](2014)在《桂北基底变质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桂北龙胜地区新元古代丹洲群、震旦系、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和晚古生代泥盆系沉积岩进行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对比研究。与澳大利亚后太古代页岩(PAAS)相比,桂北地区沉积岩主微量元素总体上以低CaO、Cr、Nb高Ba为特征。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中度富集,轻稀土分异较大而重稀土分异较小,Eu呈中等负异常。该地区样品的平均CIA值为63.9,风化程度为中等。某些样品偏离风化趋势线移向K端元,表明这些沉积岩可能经历过沉积后的K质交代作用。本次研究测定了 6个沉积岩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定了丹洲群的沉积晚于716 Ma,震旦系沉积岩形成晚于650 Ma,另外4个沉积岩样品分别形成于早寒武纪(<523 Ma),早奥陶纪(<483 Ma),晚志留系(<422 Ma)和晚泥盆系(<379 Ma)。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对比显示,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砂岩含有大量Grenville期锆石,还有2.5-2.4Ga的年龄峰,相似于华夏地块,指示碎屑物主要来自华夏地块。丹洲群、震旦纪和泥盆纪砂岩都具~800Ma的碎屑结石年龄峰,缺少Grenville期年龄,而含有相当数量的2.0 Ga碎屑物,相似于扬子地块,指示其物源区可能为扬子地块。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从新元古代到晚古生代,桂北沉积岩的物源区发生了多次明显的改变,其中四堡群与丹洲群之间的变化对应于晋宁运动,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的变化对应于加里东运动,而新元古代晚期(震旦纪)与早古生代(早寒武世)之间的变化很可能暗示存在另外一次构造运动。另一方面,物源区的频繁变化也表明研究区应该接近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分界线。(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6-01)

基底副变质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怀安地区构造变形强烈,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该区基底变质岩系构造形迹进行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同位素年龄数据,将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序列划分为4期:新太古代阜平晚期(D1),桑干岩群韧性变形,形成片麻理、无根褶皱和韧性剪切带;新太古代五台晚期(D2),在新太古代TTG/花岗岩中形成区域性片麻理和条带状构造,并在桑干岩群中形成近EW向的复式背形和向形构造;古元古代吕梁中期(D3),集宁岩群沙渠村岩组形成区域性片麻理,并形成与片麻理一致的NE向韧性剪切带,在新太古代地质体中迭加近SN向的开阔复式背形和向形构造;古元古代吕梁晚期(D4),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形成片理和片麻理,尚义—平泉断裂形成。建立了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模式,并将其划分为新太古代陆壳增生阶段和古元古代碰撞造山阶段,对理解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底副变质岩论文参考文献

[1].程亮开,许冠军,杨伟彬,梁武,李康宁.粤中地区基底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9

[2].郝连成,王卫国,胡延斌,韩明洋.冀西北怀安地区基底变质岩系构造变形序列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18

[3].金腾瑞.江西相山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熔融实验及其地质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8

[4].张春晖.赣中相山—玉华山地区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D].南京大学.2016

[5].余关美,时国.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张庆国,李姊桐,纪智,周嘉宇.成像测井在大民屯凹陷基底变质岩裂缝性有利储集层段判别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2015

[7].时国,郭福生,姜勇彪,周万鹏,朱志军.相山铀矿田基底浅变质岩系原岩时代及其形成环境[C].2015地学新进展——第十叁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2015

[8].时国,郭福生,谢财富,余关美.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J].中国地质.2015

[9].周雪瑶,于津海,王丽娟,沈林伟,张春晖.粤西云开地区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J].岩石学报.2015

[10].李敏业.桂北基底变质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西藏定结地区基底副变质岩与淡色...基底副变质岩中发育的似层状(...淡色花岗岩囊状体,左图萨尔囊状体较...西藏定结地区地质简图紫苏辉石暗色麻粒岩(左图中含淡色花岗岩...定结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Burchfiel...

标签:;  ;  ;  ;  ;  ;  ;  

基底副变质岩论文_程亮开,许冠军,杨伟彬,梁武,李康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