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观测数据论文_王海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强震观测数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震,数据,土层,自由度,岩土,场地,实时。

强震观测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云[1](2014)在《基于强震观测数据的土层场地反应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层作为一个多自由度体系,当地震波从基岩传播到其中时,其多个振型被激励,放大作用随深度的变化是按照不同振型的特征而有规律地变化。按照不同振型的自振频率分析场地放大作用的特征,可以从本质上揭示场地的固有特性。基于大量相关文献,从场地反应的估计方法、场地反应的机制、非线性场地反应和盆地中沉积物厚度对地震动的影响四个方面综述了基于强震观测数据的土层场地反应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4年04期)

卢滔,杜振宇,霍敬妍[2](2010)在《强震观测辅助教学与数据分析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强震观测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该项工作中涉及的部分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对于本科教学而言,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MATLABGUI,开发了可视交互式的辅助教学与数据分析系统。算例表明,该系统可较好的满足强震观测相关的辅助教学和常规数据分析工作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0年07期)

李文文[3](2006)在《强震观测数据的存储与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强震观测仪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强震观测信号持续时间长、报告实时性强、幅值动态范围大的特点,本文提出并开发了一种基于ARM7系列芯片、采用USB-host存储方式和MODEM远程传输方式的嵌入式数据操作模块,用以支持强震记录仪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任务。数据存储格式采用FAT32文件方式,存储介质采用U盘,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嵌入式数据操作模块中实现U盘操作功能的硬件电路和固件程序,前者是通过ARM7控制USB芯片SL811HS构建的硬件平台;后者则重点讨论了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对USB总线的驱动和对FAT32文件系统的支持。论文讨论了利用公用电信网上的智能调制解调器实现数据远程传输的方法,阐述了通信的工作原理、接口规范、XMODEM协议实现,以及具体固件程序的编制,并开发了远程监控中心的PC软件。此外,本文还构建了一个具有Σ-Δ结构的A/D模块作为SPI总线的数据源,用于验证嵌入式数据操作模块支持外部数据采集的能力。最后论文以示例的方式完成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乃至数据传输的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嵌入式数据操作模块的功能全面、工作可靠、使用方便,可望成为一种自动化设备的通用模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6-06-01)

马强[4](2002)在《强震观测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突破性的进展而地震又在不断的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背景下,基于实时强震观测台网、具有智能应急控制功能的各种重大工程与城市的地震预警系统日益引起政府和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地震动参数实时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简要归纳了地震预警的基本思想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后,讨论了地震预警中要解决的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指出地震动参数的实时处理技术是实现地震预警的基础。 2.对强震观测数据的实时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在Kanamori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套强震观测数据的实时处理技术,分析了递归滤波器设计参数q与所对应的低频截止频率f_c以及相位校正的定量关系。利用此套技术可对实时传输的加速度记录同步进行长周期基线校正、积分求速度及积分求位移。这为大批量、快速处理强震记录奠定了基础。 3.基于地震动参数如反应谱及Wood-Anderson地震图的计算可归结为单自由度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这一基本思想,本文分析了计算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动力反应的单边差分方法。从递归公式传递函数与理论传递函数比较的角度研究了计算中的精度及所存在的问题。单边差分方法在计算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动力反应中引入了较大的人为阻尼,随着采样间隔及自振频率的增大而不能生成窄频带反应,系统的相位也会发生较大的畸变。为了生成窄频带反应,本文根据Kanamori等人的方法调整了计算时的阻尼比及自振周期,调整后的单边差分方法能在共振区域生成很好的窄频带反应,但是对一些周期点的阻尼比调整成为了负值,这从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是难以解释的。调整后的单边差分方法在有效的计算频带内仍然不能较好的模拟理论传递函数尤其是相位特征,这说明Kanamori等人的方法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4.为了搞清目前常用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动力反应时域算法的精度及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比较了四种常用算法,即中心差分方法、Newmark方法、Z变换方法及Duhamel逐步积分法。本文把四种方法统一写成递归格式,从理论上研究其共性特征,然后从递归公式所构造的数字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与理论传递函数比较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心差分方法,Newmark中点加速度方法、Z变换方法及Duhamel逐步积分法在精度范围内其计算相位是没有畸变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顷土学位论文一但是中心差分方法,Newmark中点加速度方法随着采样间隔及系统自振频率的增大,系统的固有自振周期被改变,其传递函数的共振区域与理论传递函数的共振区域会发生分离。Z变换方法及Duhaln逐步积分法的精度较高,但是在一定的有效频带范围内仍有较大的误差。本文证明了递归系数b;和 b。与传递函数极点的理论关系,得到了传递函数低频约束条件和传递函数相位不发生畸变的补充条件。通过动力方程的不变性说明了相对位移、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叁个递归公式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一套计算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动力反应递归公式。 5.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找到了一种在计算精度上与频域方法相当的时域递归方法。本文对所推荐的计算单自由度系统地M眨动力反应的递归公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这套公式只有一个待定参数6,通过动力平衡方程本文得到了5的理论公式,并与用谱比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6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分析表明谱比方法得到的sng好些,进而得到了5的统计关系式。通过大量的计算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优于比较研究过的其他时域算法。利用本文方法可实现对地震动参数如反应谱和WodAntw地震图的实时计算。 最后,作者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讨论了今后应该进行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02-12-01)

王亚勇[5](1983)在《“北京地区强震观测台网”数据处理中心的软件应用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情况简介建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的"北京地区强震观测台网"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的合作援助项目之一,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台网在北京地区和河北省设有地面及结构台站约叁十个.这些台站按所配置的仪器又分为常规台站和遥测台站.常规台站设有国产RDE1-66(12分量)、GQⅡ(9分量)、RES-2(12分量)(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动态》期刊1983年01期)

强震观测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强震观测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该项工作中涉及的部分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对于本科教学而言,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MATLABGUI,开发了可视交互式的辅助教学与数据分析系统。算例表明,该系统可较好的满足强震观测相关的辅助教学和常规数据分析工作的需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震观测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云.基于强震观测数据的土层场地反应的研究现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

[2].卢滔,杜振宇,霍敬妍.强震观测辅助教学与数据分析系统开发[J].国际地震动态.2010

[3].李文文.强震观测数据的存储与传输[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4].马强.强震观测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2

[5].王亚勇.“北京地区强震观测台网”数据处理中心的软件应用和发展[J].地震工程动态.1983

论文知识图

强震记录的常规处理及产品数据入库流...强震观测辅助教学和数据分析系统构成衰减关系(Fixed-Kappa)与强震记录对...台阵观测系统框图一5中的剖面位置1断层、震中和地电台站分布图

标签:;  ;  ;  ;  ;  ;  ;  

强震观测数据论文_王海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