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霞(大名县河北大名056900)
初中生作为英语初学者,其认知特点决定了培养其文化意识的特殊重要性。以往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过度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等的语言教学,而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文化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文化教育只是附加和补充,可有可无,尤其是在“中考”冲击下,教师更是无暇顾及文化教学;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也难以胜任文化教学。
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必须结合英语文化教学,不应把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而应加强文化教学的自觉性、计划性、系统性,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和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1.初中英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英语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缺乏了解异质文化,可能就会产生误会,妨碍正常沟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文化背景不同所导致的词语内涵的差异;传统习惯的不同所导致的价值观上的差异;社会文化的不同所导致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习惯的不同所导致的表达方式的差异;社会礼仪的不同所导致的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英语语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方面,即语法性(grammaticism)、可接受性(fitness)、得体性(appropriateness)、实际操作性(practicability)。Canale与Swain认为,交际能力包含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下,语言使用者听懂并根据话题、身份、交际目的等得体地进行表达。以上两种观点对于可接受性和得体性(实为社会文化能力)具有相似的理解。只有培养文化意识,将文化整合于外语教学中,才能使学生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初中英语文化教育有助于达到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上的。而文化意识是能够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新课标还对达到文化目标进行具体的细化。三级(七年级):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四级(八年级):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五级(九年级):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计划、分阶段地安排文化教学内容。
2.初中英语文化教育文化教学的原则
层次原则;文化教学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初级阶段应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包括在语言形式与运用中的具体表现;在中级阶段应主要介绍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的意义以及运用方面的差异;在高级阶段应主要立足于较深层次的英汉文化差异,介绍英汉思维方式、交际和言语表达方式的差异,进一步深入了解西方人际关系中深层次的交往模式。
合适原则;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文化。文化教学应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语言教学的框架下进行,服务于语言教学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交际技能。初中层次的英语文化教学其内容不应占过大的份额,这样有益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主流原则;每种文化都有不同类的亚文化。在众多的文化中,教师应关注众多文化之中常见的精华,即关注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主流文化。这是因为在英语中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的绝大部分都能在主流文化中获得解释。
系统原则;文化教学中最大问题是缺少系统安排。这表现在教材文化内容的编排上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上。改变这种情形的办法是编写文化教学大纲。大纲应对文化教学的原则、内容、方法以及学生在文化学习上所应达到的水平作出规定。只有这样,文化才能被系统引入,语言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3.初中英语文化教育的方法
有学者提出三种典型的文化教学法:文化旁白,文化同化和文化仓。文化旁白是指教师发掘利用每一条可能的文化信息并进行简要介绍和讨论。文化同化是指教师首先指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文化误解,然后解释这些误解的产生,最后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文化仓是一个比喻,是指先用一篇短文介绍文化,接着让学生进行文化对比和讨论。除了以上三种文化教学法,还包括错误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案例研究法、主体教学法等五种方法。
错误分析法;通过测试学生的文化知识与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可将学生易犯的文化错误进行归类。这样,教师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就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文化教学。但是测试只不过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一种方式。教师应多关注日常英语教学中课堂内外的口语练习,这样教师才会有一个清晰的文化教学目标,并做到事半功倍。
对比分析法;这是指比较母语和目标语文化间的相似和不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文化规则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了解相似点是为了加强外语学习中的正面迁移,而意识到差异则能够减少负迁移。因为它在方法上具有重要性且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该方法已被证明有效。
角色扮演法;对于国内绝大多数英语学生来说,唯一能够接触到英语的地方只有教室,且语言环境缺乏真实性。基于此,角色扮演就可以创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在该环境下,学生可以将自己视为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这种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经历英语文化的差异,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加深了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宽容度。对于初中生而言,该方法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学生会在无意识中习得英语文化并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
案例研究法;该方法指通过一个例子来教授一个文化点。如在教授有关英语国家打招呼的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中国人和英国人之间关于产生文化误解的故事。之后,教师可以就这个误解产生的根源向学生提问。学生则可分组讨论。最后学生们达成一致意见:因为中英两国存在不同的招呼用语。类似的案例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避免交际中类似的语用错误。
主体教学法;这是通过语言教学引入文化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倡导采用以文化为核心的教材。使用主题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分析能力,同时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该方法关键就在于选择合适的文化主题,这将决定最终的教学成效。要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消除民族中心主义,中英文化的对比应占文化主题的一定比例。
收稿日期:20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