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控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控制

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并逐步推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保证。其结构方便流水线式的生产为建筑行业来了新的篇章。但是针对组昂配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进行科学化的规范,保证其结构的质量保证。本文就详细分析了装配式结构质量检测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为业界人士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控制;

前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是设计、制造、施工各环节高度关联,建筑、结构、安装、装修等内容高度关联。其核心技术是构件的拆分,关键工序是构件的连接,工作细节是施工的精度,基本保障是吊装的安全。认清这些特点有助于在工程质量管控时做到提前统筹谋划,过程中有的放矢。

1装配式结构验收及检测分析

1.1预制构件生产环节检验模式和方法分析

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基础材料,对于预制构件生产环节质量及检验内容应当包括:①构建成型所用的水泥、钢筋、配比添加剂、砂石等原材料和制剂的质量等方面。②模具的规范性、定位标准和技术等。③构件浇筑、养护方式,成品的外观、尺寸和保护层等方面的检验分析。主要检测项目是预制构件生产涉及到的原材料本身的质量,高性能混凝土、构架内部的密实性、构件结构性能以及专项项目等进行检验,每一个检测内容检验方法不同,对于原有的检测项目按照现行的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即可,对于混凝土原材料需要根据国家预拌混凝土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于高性能混凝土也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抽检。构件内部的密实性需要采用超声波技术等进行检测,性能按照国家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验,这些都需要第三方检验机构、驻厂监理以及生产厂家等共同监督完成。

1.2预制构件进场验收环节检验模式和方法分析

预制构件进场环节,针对结构实体和性能方面,可以按照国家标准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监理部门共同检验,对于外观质量和叠合面以及键槽、预留设施、构件尺寸等主要由监理部门、第三方检验机构按照分工对缺陷、成型的质量、规格和数量、尺寸偏差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得出。对于陶瓷类装饰面砖、保温墙板等由第三方检验机构和监理部门对低粘结强度、导热系数等进行计算检验。

1.3施工质量验收环节检验模式和方法分析

施工质量验收环节针对原有的项目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监理部门按照既定的规范标准对项目内容进行检测。针对现浇高性能混凝土构件,主要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监理部门分别对强度、工作性能、体积变化情况等进行检测,灌浆材料方面主要对灌浆材料的强度与变形进行检测,灌浆密实度方面采用超声技术和局部破损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由第三方和监理部门共同协调完成。

1.4工程验收环节检验模式和方法分析

该阶段针对原有的项目,按照现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对于节点和结合面以及主要受力构件,采用变形、开裂监控量测的方式进行检测,这些同样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监理部门联合开展完成。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

3.1PC构件的质量控制

PC工厂生产的构件究竟应视为施工现场的延伸,还是作为工业产品来对待,这是目前行业同仁都非常关心甚至疑惑的问题。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梁板类简支受弯预制构件和设计有专门要求的构件进场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对进场时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预制构件,可采取施工单位代表驻厂监造或监理单位代表驻厂监造,或进行实体检验。该规范的条文说明明确了应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明书、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及其他。当采取驻厂监造时,质量证明文件还宜增加构件生产过程检查文件,且所有的质量证明文件在进场前均须经驻厂代表确认。应该说,规范对构件的质量控制、监管措施、PC工厂的生产技术资料与建筑工程控制资料的衔接,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至于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如何介入,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由于规范规定的手段具有可选性,笔者建议,要求具体项目的参建主体在工程质量报监的同时,书面明确在本项目中选用的方法(施工企业驻厂、监理单位驻厂或实体检验),这样可以在后期质量监督时做到有据可依,以督促相应的责任方严格履职。

3.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因技术成熟、质量可靠,在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经受过强震检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被主要推广应用于装配式结构中。目前钢筋套筒灌浆的密实饱满性还无法有效地事后检测,所以其过程质量控制更为关键和重要。套筒灌浆应严格按照《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执行。首先应按要求进行原材料和接头的验收和试验,原材料包括灌浆套筒、灌浆料。接头试验具体为:型式检验、接头工艺试验和对中连接接头试验,三者缺一不可。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后上岗。按照笔者经验,各连通灌浆区域的封堵质量往往是灌浆成败的关键,施工企业应制定可靠的封堵措施避免漏浆。另外,环境温度也是决定灌浆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很大地影响灌浆料拌合物的流动度和强度形成,必须要保证环境温度符合灌浆料使用说明书要求。

3.3构件吊装的质量

构件吊装除了安全管理内容外,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对构件预留钢筋位置精度和构件安装精度的把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一般执行免抹灰技术标准,一旦形成实体,偏差的整改难度极大;构件预留钢筋偏位后,为了安装方便,工人甚至可能会擅自切断钢筋,威胁结构安全。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中心线位置和构件安装运行偏差应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和地方标准规定,当各级标准指标不一致时,应从严执行。构件预留钢筋位置出现偏差不但影响质量,也会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厂制造环节(钢筋定位和模具损耗)、现场施工环节和成品保护措施方面等。当超出允许偏差时,施工企业应能立即找到确切的原因并制定和落实对策。

3.4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现浇混凝土尺寸一般较小,须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现浇区域的钢筋连接:当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时,由于操作空间过小,应重点检查直螺纹连接接头的质量,同时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和箍筋的安装顺序应结合实际在方案中明确,以确保钢筋安装质量符合要求;当有叠合梁或现浇梁伸入现浇支座时,还要检查钢筋的锚固长度是否满足、是否存在钢筋冲突等质量问题。

(2)现浇混凝土模板工程和混凝土成型质量:由于模板尺寸小和出于对相邻预制构件扰动的考虑,模板的安装质量较难控制,通常导致混凝土成型质量差。工程实践表明,使用铝模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控制标准,对于规范行业的生产,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拓宽其研究思路,并在实际工作中多思考、所研究,所行动,定能把国家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宏伟大业扎实稳步地推进。

参考文献:

[1]曹诗定,王伟.装配式建筑优点、技术难点剖析与监管重点探索[J].工程质量,2015,33(11):24-27.

[2]陶明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风险分析和控制[J].安徽建筑,2014,5(199):293-295.

[3]顾泰昌.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8(29):48-51.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5]刘琼,李向民,许清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J].施工技术,2014,43(22):9-13.

参考文献添加JGJ355和GB50204标准

标签:;  ;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