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花,宋文娟,周艳华[1](2021)在《临床护理思维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临床思维能力是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核心要求,在护理人员的教育培养中,培养具备一定临床思维能力的护理人员颇为重要。本文通过介绍批判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概念,阐述了国内外常用的临床思维能力测评工具,这为未来开发和选择测评工具提供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开展护理教育改革研究,从而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
高雨榕[2](2021)在《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够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素养,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相对滞后,对批判性思维的测量研究,也主要是停留在翻译国外的测量量表。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以高中生为被试对象,针对高中生的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做了以下研究。一是理论研究。梳理国内外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发现主要以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内涵、现状调查、培养策略为主,而对批判性思维测量的研究较少。国外对批判性思维的测量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对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测量较少,就具体学科所展开批判性思维的测量也较少。因此,基于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问卷,制定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二是探索性研究。批判性思维有着“反思性、质疑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借鉴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的“分析、推理和评价”三大维度,突出其特征,即:在地理学习中,表现为学生能够理性、客观地分析地理现象及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能够反复地、深入地推敲地理问题的背后逻辑;能够对已有观点或解决方案提出质疑;能够系统地、辩证地、多角度地对地理事物进行辨析解释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进行评价。三是测试卷编制。通过两次编制、两次施测,形成了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初次编制测试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94,标准化克朗巴哈系数为0.744,分半信度分别为0.335和0.832,内部差异较大。第二次编制测试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49,标准化克朗巴哈系数为0.757,分半信度分别为0.580和0.579,内部较稳定。总体来说,第二次编制的测试卷更为理想。因此,将二次测试的240份有效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评分析。四是测评分析。对整体情况、被试学生性别、被试学校、被试地区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整体上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处于中等水平;被试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相差不大,性别差异的差距几乎不存在;被试市重点中学学生的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略高于区重点中学学生;被试上海学生的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比被试江西赣州学生要更强一些,但并不是每一道测试题都是上海学生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更强,江西赣州学生在部分测试题上也表现出批判性思维技能较好。对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各特征分析,可以发现:各特征等级均分在1.75-2.02之间,差距并不大;对各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有拿满分的同学,也有拿0分的同学,说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其中,开放性特征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反思性特征表现较好;再者为复杂性特征表现一般;质疑性特征表现最弱。五是原因分析。通过结果分析、访谈调查等方式,得出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偏低主要受到教育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学生基础、学习习惯、性别差异、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动态性等因素的影响。
赵丹[3](2021)在《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构建》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构建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明确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护士岗位所需具备的胜任力要素,从而更好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实践教学,以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客观的参考标准,进一步促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小组会议法形成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初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家函询问卷。2.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步形成的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进行要素筛选、修订与调整。通过德尔菲法的积极性系数、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等指标检验函询结果的可靠性,计算各级要素权重,最终形成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结果:1.文献资料分析结果基于文献分析法,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最终筛选出72篇相关文献,课题小组成员阅读全部样本文献,分别初步提取动机、技能、自我认知、社会能力、特质、伦理决策、知识、组织协调等8项一级要素,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44项二级要素。2.问卷调查结果基于问卷调查法明确一级要素内容,问卷中各选项重要程度按Likert 5级评分法表示,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各条目题项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小组讨论,按照重要性赋值均数≥4.0确定一级要素框架为知识、技能、社会能力、特质、动机等五项。3.专家小组会议结果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基础上,邀请10位护理行业内专家召开专家小组会议,探讨专硕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构成及各要素内涵,对专硕护士胜任力各二级要素条目按照知识、技能、社会能力、特质、动机等五个维度进行划分。最后,依据专家意见分析形成专硕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初稿,包括知识、技能等5项一级要素,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概念性思维等39项二级要素。4.专家函询结果基于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两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两轮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和0.873,变异系数分别在0.000-0.250和0.048-0.190之间,剔除要素得分<4或变异系数≥0.25的要素,并参照专家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最终确定知识、技能、动机、能力、个人特质等5项一级要素,护理学专业知识、科研和创新能力、概念性思维等31项二级要素,并根据对各要素的权重分析,明确各要素的重要性。结论:本研究对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护士岗位应具备的胜任力要素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及德尔菲法,最终确立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的要素体系,包括5项一级要素,即知识、技能、动机、能力、个人特质;一级要素下的31项二级要素,即护理学专业知识、科研和创新能力、概念性思维等。将确立的各要素进行权重分析,从而明确各要素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护士岗位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内容,为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教学阶段的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了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职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胡慧维[4](2021)在《护生翻转课堂下的师生交互行为及教学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专业学生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中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以及师生交互行为的特点,找出课堂行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对比分析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投入的影响,以期找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行为策略,为今后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深度学习。方法:方法1: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大学2018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2节翻转课堂(护理伦理学、内科护理学)和2017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1节《内科护理学》传统课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码设备将这3节课堂录制下来,随后将这些视频导入Nvivo11.0软件中,结合行为编码系统进行课堂行为分析。方法2:通过目的抽样抽取南昌大学本科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了传统课堂教学的2017级学生为对照组(n=45),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的2018级学生作为实验组(n=54),采用大学生学习调查量表(USES-S)和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量表,分析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3:采用访谈法对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分析教师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体验和建议。结果:1.内科护理学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言语比率、学生言语比率、技术行为比率以及课堂沉寂(无言语或技术行为)的比率均有差异(P<0.05)。内科护理学翻转课堂和护理伦理学翻转课堂中的教师言语比率、学生言语比率、技术行为比率以及课堂沉寂(无言语或技术行为)的比率均有差异(P<0.05)。2.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71.55±9.509)分、(69.80±9.3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前学生学习投入得分分别为(62.37±8.948)分、(63.11±13.9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76.06±10.864)分、(71.82±8.7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后学习投入得分分别为(77.80±11.006)分、(62.77±8.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翻转课堂教学前-后自主学习得分及学习投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课堂教学前-后自主学习得分及学习投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教师和学生均对翻转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认为其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结论:1.在课堂行为比率分布方面,翻转课堂比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师生交互行为更为活跃;教师和学生言语行为在课堂的占比更均匀;两种课堂中教师均缺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行为;教师在提问方面还有待提高。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和思考这些行为均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3.翻转课堂教学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沟通交流、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能力,增加护生的学习投入度,但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还有待提高。
刘燕[5](2021)在《网络共享学习与结构化反思培养本科护生临床判断能力的实践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探索基于多病共存老年个案的多学科共享学习与Tanner模式指导的结构化反思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判断能力的影响。[方 法]本研究采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阶段:收集多病共存老年案例,编写教案与测试案例。对附属教学医院长期从事老年护理且承担临床教学的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参考访谈结果拟定本次老年个案收集及情景设置的维度。根据上述维度,资料收集人员进入临床通过观察法有针对地收集临床近期多病共存老年案例,由学校专任教师、临床科室教学组人员、管床医护、资料收集者共同编写设计教学案例,案例收集与编写同时进行,课题组根据教学内容重新编撰2份测试案例。第二阶段:实施网络多学科共享学习与Tanner模式化反思的辅助教学。此阶段为类实验研究设计。从230名三年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招募16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80人)和试验组(80人),试验组学生再随机分在2个网络班级中并加入同一批临床医学生和药学专业学生各8名,每班分8小组,每组含5名护生,1名临床医学生和1名药学专业学生。对照组接受《老年护理学》常规课程,于2020年4—7月通过网络按章节学习30个学时理论课;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新增“临床案例学习与多学科讨论”的网络辅助课程,于2020年5—7月借助学习通和某会议平台学习,该课程包含6个多病共存老年个案,每个案例3—4学时,共计20个学时,学生分组展开多学科的案例学习,对案例中的典型情景按照Tanner临床判断模式进行讨论与反思。干预前发放护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Lasater临床判断评分量表和临床推理与反思自评量表了解两组护生一般资料和测量指标的基线水平,干预后发放Lasater临床判断评分量表、临床推理与反思自评量表以及教学反馈问卷,采用数理统计法进行统计分析,检验辅助教学干预的效果。[结 果]第一阶段:基线访谈提炼出5个主题及8个亚主题,确定了老年个案收集及情景设置的7个维度:日常生活护理、有效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安全管理与急救技能、老年综合评估、常见慢病护理与共病管理、常用康复护理技术与管道护理。基于上述维度在附属教学医院收集并编写了 6份老年案例及18个情景,首要诊断分别为原发性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骨质疏松、脊髓损伤。重新编撰了心肌梗死和脑卒中2份情景式案例用于临床判断能力的测评。第二阶段: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前两组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试验组学生临床判断能力得分在诠释、反应、反思三个维度及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察觉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结束后试验组临床推理自评得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多学科共享学习与Tanner模式的结构化反思教学的试验组中77.5%的人未来从事老年护理的自信心增强,87.5%的人对教学整体较为满意,93.8%的人认为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符合能力发展需要。[结 论]基于老年个案的多学科共享学习和结构化反思提升了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判断能力,但对临床推理能力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究;多学科的案例学习为在校护生提供多角度整合知识理解并解决多病共存老人临床问题的机会,有益于学生从学校过渡到老龄化的护理职业环境;培养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对今后实施老年个体化护理十分重要。
景艳翠[6](2021)在《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描述沈阳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及学习风格现状,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继续教育培训者制定合理的学习培训对策,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选取沈阳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7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Kolb学习风格问卷(3.1版)以及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测量表。问卷调查方式采用现场自填法,共发放问卷161份,回收问卷157份,其中有效问卷154份,问卷有效率为95.65%。双人数据录入及核查整理采用Excel,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构成比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因素。结果:1.总的来说,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是317.26±32.94分,整体得分较高,且为正性;各特质均为正性倾向。其中求知欲得分(48.72±7.87)最高,认知成熟度得分(47.12±6.91)次之,自信心得分(41.18±8.05)最低,其他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分析能力(46.47±6.11)、系统化能力(45.40±6.51)、寻找真相(45.10±6.74)、开放思想(43.27±4.56)。2.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的构成现状为聚合型为56人(35.67%),同化型为45人(28.67%),发散型为38人(24.20%),顺应型为18人(11.46%)。3.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技能得分情况:具体经验得分为25.57±8.79,反思观察得分为29.45±4.74,抽象概念得分为30.71±5.89,主动实践得分为34.27±7.71。4.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在除开放思想维度得分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在开放思想维度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两两比较结果,在开放思想维度上聚合型和发散型得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聚合型得分高于发散型得分。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具体经验与自信心呈正相关(r=0.17),反思观察与分析能力(r=-0.28)、系统化能力(r=-0.26)、自信心(r=-0.25)、求知欲(r=-0.26)、认知成熟度(r=-0.20)以及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总分均呈负相关(r=-0.28),以上相关程度均较弱。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反思观察进入了回归方程(P<0.05),说明学历、职称、反思观察是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沈阳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为正性倾向,整体水平较高;各维度均为正性倾向,其中求知欲得分最高,自信心得分最低,说明他们总体上对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能不断地学习,但是仍需要提高其对推理能力的信任程度。2.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中同化型和聚合型构成比之和高于发散型和顺应型之和。3.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技能以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为主,更多运用抽象概念来感知信息,具体经验感知信息的相对较少。4.具体经验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反思观察与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以及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总分呈负相关,以上相关程度均较弱,未来可进一步探讨其他因素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性。5.反思观察、职称及学历是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乔慧子[7](2020)在《慕课联合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虚拟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慕课联合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虚拟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21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7名)和试验组(112名);对照组实施常规虚拟实验室教学模式,实验组实施慕课联合翻转课堂虚拟实验室教学模式。对比2组学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教学前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教学前2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教学前(P<0.05),且教学后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网络信息资源支持、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慕课联合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虚拟实验室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提高学生对教学模式认可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尚丹丹[8](2020)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专科胜任力为理论依据,结合我国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初步探讨社区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以期促进我国社区护理的专科化发展进程,为我国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回顾法:本研究对国内外数据库、护理院校及相关组织机构的网站进行检索,获取并筛选社区高级实践护士岗位胜任力、社区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相关的文献及网站资料,以文献检索结果为基础,初步拟定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相关条目。2.半结构式访谈法:以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为工具,对研究领域为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以及全科医学的6名专家进行访谈,以获取与社区高级护理实践需求现状、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及岗位胜任力情况等主题相关的信息,根据半结构访谈的结果对临床实践模式的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完善。3.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根据专家纳入标准,初步选取35名专家参与两轮专家函询。结合指标纳排标准以及专家和课题组的参考意见,最终确定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指标体系。4.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 2016及SPSS 22.0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其中,采用均数、标准差及构成比对专家一般资料进行描述;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对专家的积极性进行描述;采用专家权威系数(由专家学术水平、对研究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决定)对专家权威性进行描述;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对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进行描述;采用重要性赋值均数、满分比以及权重值对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描述。本次研究中指标的权重通过比例分配法进行计算。结果1.文献回顾法结果: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及网站信息,最终确定将社区护理高级实践护士的专科胜任力作为本研究中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的核心目标,并围绕此目标初步确定了实践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考核评价以及培养环节质量控制。2.半结构式访谈法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共确定了3个主题(MNS专科化培养的认可度、社区护理MNS专科化培养的理论要点、社区护理MNS临床培养质量控制)以及6个亚主题(角色定位、实践培养目标、社区专科特色实践安排、考核评价体系、实践基地与带教师资质量、院校与实践基地间的交流)。3.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27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两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5.71%和90.00%。本研究中的函询专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重庆等17个省市,其研究方向包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全科医学。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2±0.05)。第一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87(P<0.05),第二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95(P<0.05)。4.指标修改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共删除指标13项,增加指标19项,修改指标36项。最终形成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共包括一级指标4项(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考核评价、培养环节质量控制),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171项。在一级指标中,培养目标所占权重最高。在培养目标中,权重排名为前三位的指标分别为“社区全科护理实践能力”、“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及“教育指导能力”。结论本次函询的专家积极性与权威性较高,地域代表性较好,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体现社区高级护理实践的特点,可以为我国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环节的设置提供思路,对提高社区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社区护理服务水平,促进社区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随着国内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完善及社区高级护理实践人才角色范畴的改变,该临床实践体系的内容仍需不断调整与更新。
韩丽[9](2020)在《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从临床护士、护理教育者的体验以及护理本科生的需求为导向,探讨可以影响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因素,以便为下一步的量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横断面调查,分析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及其未来就业能力的现状和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高校改革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以及滚雪球抽样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选取山东省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护理本科生、护理教师、临床护士和临床护理管理者为访谈对象,根据访谈提纲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 11.0软件和Colaizzi 7分析法管理和提炼访谈的质性资料。2.量性研究:于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内5所高校中大二到大四的377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本科生参与科研问卷、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大学生可雇佣性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共提炼出影响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三大主题。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科研参与能力:包括探究式思维、批判性思维、规划执行能力和反思性学习;综合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基本技能。2.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中377名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的总得分为(40.16±14.38)分,总均分为(3.10±1.10)分;创新意识总得分为(141.73±18.41)分,总均分为(3.68±0.47)分;创新能力总得分为(79.30±15.03)分,总均分为(3.76±0.72)分;创新人格总得分为(68.79±12.56)分,总均分为(3.81±0.70)分。未来就业能力总得分为(116.57±21.66)分,总均分为(3.76±0.70)分。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得分各不相同。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未来就业能力均呈两两正相关(r=0.481-0.818,P<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一般资料中,不同年龄、年级、成绩排名、个人规划对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科研的深入度、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求真务实和机敏独特是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74.6%(F=222.052,P<0.01)。结论1.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得分呈中等水平,未来就业能力和创新素质得分呈中等偏高水平,高年级优于低年级。说明低年级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能力、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密切相关,说明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的得分越高,其未来就业能力也就越高。2.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参与科研的深入度、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求真务实和机敏独特。研究提示护理教育者应该为护理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参与的科研教育体系,并注重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从而提升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
王露[10](2020)在《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设计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和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2.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评价其应用效果。3.探讨护理本科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体验,收集反馈意见,为完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以探究社区理论模型为导向,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与师生代表、妇产科及护理教育类专家共同设计适用于妇产科护理学的混合式教学方案。2.设置资源提供组、网络平台设计组和网络平台维护组,借助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构建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3.课程开始前,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护理本科生53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进行调查,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4.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个班级为对照组(n=124),1个班级为试验组(n=126)。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对照组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即创建教学存在感、发挥社会存在感中介作用以实现认知存在感。5.课程结束后,利用理论考试、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及探究社区量表中文版(Community of Inquiry-Chinese Version,CoI-CV)对两组进行效果评价。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6.采用目的抽样法,招募试验组的护理本科生24名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探讨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真实感受和建议。借助计算机软件程序NVivo 12.0,采用定性内容分析法分析数据,提炼升华主题。结果:1.形成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完成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2.课程开始前,2016级护理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7.72±27.22)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求知欲(44.08±6.41)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36.62±6.07)分。每周参加课外活动不同次数的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得分在寻找真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探究社区中三种存在感的水平都较高,均接近于4分。4.对焦点访谈内容定性分析,提炼出3个关于护理本科生对妇产科护理学的混合式学习体验的主题:角色促进、被动与选择性学习、推荐与建议。结论:1.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仍有待改善,应重构护理专业混合式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2.实施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批判性思维影响还需长期观察。3.教师和同伴角色在促进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混合式教学环境仍需改善,建议教育机构将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推广到护理专业发展的各阶段。
二、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护理思维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临床思维能力测评工具 |
1.1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2](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Inventory,CCTDI) |
1.2 加利福尼亚临床思维技能测试问卷[4](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st,CCTST) |
1.3 沃森-格雷瑟批判性思维测试量表(Watson-Glaser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WGCTA)[6] |
2 国内临床思维能力测评工具 |
2.1 彭美慈[7]修订的中文版批判性量表(CTDI-CV) |
2.2 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 |
2.3 全国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工具 |
2.4 其他测评工具 |
3 评价工具的应用建议 |
4 结语 |
(2)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批判性思维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思维 |
2.1.2 批判性思维 |
2.2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杜威的反思理论 |
2.2.2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理论 |
第3章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的初次编制 |
3.1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维度 |
3.2 初次测试的设计 |
3.2.1 测试的总框架 |
3.2.2 测试题的选择范围 |
3.2.3 测试题的选择内容 |
3.2.4 测试题的确立 |
3.2.5 测试卷的评分标准 |
3.3 初次测试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 初次测试的结果分析 |
3.4.1 成绩分析 |
3.4.2 信度分析 |
3.4.3 相关性检验 |
3.4.4 因子分析 |
3.5 初次测试的访谈 |
3.5.1 专家同行访谈 |
3.5.2 学生访谈 |
3.5.3 访谈小结 |
3.6 对初次测试的思考 |
第4章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的二次编制 |
4.1 二次测试的出发点 |
4.2 二次测试的设计 |
4.2.1 对初次测试卷选择题的修改 |
4.2.2 对初次测试卷综合题的修改 |
4.2.3 新编测试题 |
4.2.4 二次测试的确立 |
4.2.5 二次测试的评分标准 |
4.3 二次测试卷的发放与回收 |
4.4 二次测试的结果分析 |
4.4.1 成绩分析 |
4.4.2 信度分析 |
4.4.3 相关性检验 |
4.4.4 因子分析 |
4.5 二次测试的访谈 |
4.5.1 专家同行访谈 |
4.5.2 学生访谈 |
4.5.3 访谈小结 |
4.6 对二次测试的思考 |
第5章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二次测试分析 |
5.1 总体情况的统计分析 |
5.1.1 基本情况 |
5.1.2 被试学生性别的统计分析 |
5.1.3 被试学校的统计分析 |
5.1.4 被试地区的统计分析 |
5.2 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特征的统计分析 |
5.2.1 基本情况 |
5.2.2 反思性特征分析 |
5.2.3 质疑性特征分析 |
5.2.4 复杂性特征分析 |
5.2.5 开放性特征分析 |
5.3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统计结果 |
5.3.1 总体情况小结 |
5.3.2 各特征情况小结 |
5.4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原因分析 |
5.4.1 教学方面影响 |
5.4.2 学生自身影响 |
5.4.3 地理学科本身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关于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含义 |
6.1.2 关于测试卷 |
6.1.3 关于测试结果 |
6.1.4 关于原因分析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初次编制) |
附录B 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二次编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护生翻转课堂下的师生交互行为及教学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翻转课堂来源 |
1.2.2 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教学交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翻转课堂下的师生交互行为研究现状 |
1.2.5 交互行为研究工具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翻转课堂 |
1.3.2 教学交互 |
1.3.3 深度学习 |
1.4 理论基础 |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1.4.3 三元交互理论 |
1.4.4 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 |
第2章 交互行为研究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观察法 |
2.4 研究工具 |
2.4.1 行为观察工具 |
2.4.2 行为分析工具 |
2.4.3 统计学方法 |
2.4.4 质量控制 |
2.5 研究结果 |
2.5.1 课堂交互行为节点覆盖率 |
2.5.2 课堂行为矩阵 |
2.5.3 课堂行为比率对比结果 |
2.5.4 课堂师生言语曲线 |
2.6 讨论 |
2.6.1 课堂交互行为特点 |
2.6.2 课堂行为比率特点 |
2.6.3 课堂言语行为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
2.6.4 合理的设计课堂行为比率可以促进课堂教学 |
2.7 小结 |
第3章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统计学方法 |
3.3.4 质量控制 |
3.4 研究结果 |
3.4.1 一般资料 |
3.4.2 教学前两组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投入的比较 |
3.4.3 教学后两组学生自主学习的比较 |
3.4.4 教学后两组学生学习投入的比较 |
3.4.5 对照组传统教学前-后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投入比较 |
3.4.6 实验组教学前-后自主学习比较 |
3.4.7 实验组教学前-后学习投入比较 |
3.5 讨论 |
3.5.1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
3.5.2 翻转课堂教学对护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
3.5.3 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
3.6 小结 |
第4章 学生及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 |
4.3.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4.4 质量控制 |
4.5 研究结果 |
4.5.1 学生访谈结果 |
4.5.2 教师访谈结果 |
4.6 讨论 |
4.6.1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
4.6.2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4.6.3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 |
4.6.4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 |
第7章 研究创新与不足 |
7.1 研究创新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堂交互行为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网络共享学习与结构化反思培养本科护生临床判断能力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方法与工具 |
3 教学设计与实施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护理临床判断能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 |
1.2.2 学习风格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抽样方法 |
2.2.2 样本量 |
2.3 研究工具 |
2.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3.2 Kolb 学习风格问卷 |
2.3.3 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测量表 |
2.4 资料收集 |
2.5 资料的整理与数据分析 |
2.5.1 资料的整理 |
2.5.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一般性调查资料 |
3.2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现状 |
3.2.1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情况 |
3.2.2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得分分类情况 |
3.3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的现状 |
3.3.1 不同学习风格的组成情况 |
3.3.2 Kolb学习技能得分情况 |
3.3.3 学习技能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
3.4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3.5.2 多因素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分析 |
4.2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学习风格现状分析 |
4.3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性分析 |
4.4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学历 |
4.4.2 职称 |
4.4.3 反思观察 |
4.5 启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录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技能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和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慕课联合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虚拟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考核成绩比较 |
2.2 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比 |
2.3 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对比 |
3 讨论 |
(8)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
3.1 胜任力(Competency) |
3.2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
3.3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 |
3.4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 |
3.5 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与专科护士(Specialist Nurse,SN) |
3.6 临床实践模式(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s)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
2.2 文献回顾法 |
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
2.4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 |
3 统计学方法 |
3.1 专家一般资料 |
3.2 专家积极性 |
3.3 专家权威系数 |
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 |
3.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6 指标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7 指标权重 |
4 技术路线图 |
5 质量控制 |
5.1 问卷编制阶段 |
5.2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阶段 |
5.3 数据统计阶段 |
结果 |
1 文献回顾法结果 |
2 半结构式访谈法结果 |
2.1 访谈专家基本资料 |
2.2 专家访谈结果 |
3 预函询结果 |
3.1 专家基本资料 |
3.2 预函询指标修改情况 |
4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果 |
4.1 函询专家基本资料 |
4.2 专家积极性 |
4.3 函询专家权威程度 |
4.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 |
4.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4.6 第一轮指标体系函询结果 |
4.7 第二轮指标体系函询结果 |
讨论 |
1 本研究中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
1.1 课题研究小组对MNS教育领域的研究经验丰富 |
1.2 实践模式目标明确,内容量化,可操作性强 |
1.3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保障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
2 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成 |
2.1 培养目标明确,指标全面,充分体现社区护理MNS的专业角色特点 |
2.2 培养内容详细,要求具体,可操作性强 |
2.3 考核体系科学,可动态反馈培养效果 |
2.4 严抓培养环节,全面保障培养质量 |
结论 |
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9)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操作性定义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 |
5 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6 伦理原则 |
7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访谈结果 |
讨论 |
1 关于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访谈的意义 |
2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
第二部分 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收集 |
4 统计学分析 |
5 伦理原则 |
6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现状 |
3 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 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现状 |
2 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3 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 |
研究的局限性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原则 |
6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混合式教学方案的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 |
1 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介绍 |
2 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介绍 |
3 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 |
第二部分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应用 |
第一节 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护理本科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体验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护理思维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 吴小花,宋文娟,周艳华.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03)
- [2]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测评研究[D]. 高雨榕.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构建[D]. 赵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护生翻转课堂下的师生交互行为及教学效果研究[D]. 胡慧维. 南昌大学, 2021(01)
- [5]网络共享学习与结构化反思培养本科护生临床判断能力的实践探究[D]. 刘燕.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6]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习风格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性研究[D]. 景艳翠.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慕课联合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虚拟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J]. 乔慧子.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04)
- [8]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D]. 尚丹丹. 青岛大学, 2020(01)
- [9]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D]. 韩丽. 青岛大学, 2020(01)
- [10]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露.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