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位移论文_薛富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位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位移,荷载,桥梁,卡尔,挡墙,弹性模量,隧洞。

动位移论文文献综述

薛富春[1](2019)在《移动荷载下高速铁路轨道-路基的动位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精细化的足尺轨道-路基-地基耦合系统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考虑岩土材料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路基填筑完成后的静应力状态对其后动力计算的影响、底座板底面与路基基床表层表面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模拟轨道与路基系统的建造过程和与8辆编组动车组轮对相对应的荷载以350 km/h的速度的移动过程。结果显示,以实体单元模拟钢轨能获得更符合事实的钢轨空间振动响应,比采用梁单元更具优势;路基各层底面的动位移具有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征;沿路基断面横向,不同时刻的竖向动位移在轨道板宽度范围内的最大波动值约0.04 mm,可认为均匀分布;沿深度方向,竖向动位移在不同时刻的分布相似,按照指数函数衰减,最大值约为0.8 mm,小于我国高速铁路3.5 mm的控制标准;沿线路纵向,竖向动位移峰值出现的位置与该时刻移动荷载所处的空间位置对应,在同一深度条件下,不同时刻的竖向动位移分布形态相似;基床底层底面以上,同一转向架上前后轮对对应的荷载引起的竖向动位移具有可观的迭加效应。(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范术娟[2](2019)在《卡尔曼滤波在动位移测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影响因素和模型设计的方法,在建立桥梁振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噪声、量测噪声进行了统计,进而运用了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加速度信号进行了滤波及状态估计。(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3期)

王高新,丁幼亮,刘华,岳青[3](2019)在《基于支座动位移监测的高铁桥梁支座磨损状态安全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胜关长江大桥支座的纵向动位移监测数据,利用动位移监测值的累加概率特性拟合广义极值分布函数,通过蒙特卡洛抽样模拟得到在设计使用寿命内的动位移累积行程,基于支座超过磨损上限的失效概率进行支座磨损状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各个球型钢支座的动位移累积行程与列车通过次数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特性,且下游侧距固定支座最近支座的动位移累积行程的线性增长速率最大,在3495次列车作用下其动位移累积平均值最大(7.020mm),动位移累积行程可达到22 810mm,更容易磨损破坏;利用广义极值分布函数能够较好地模拟实测累加概率特性,下游侧距固定支座最近支座对应广义极值分布函数的形状参数、比例参数和位置参数分别为0.305 8,0.816 3和2.029 4;通过蒙特卡洛抽样得到的模拟累积行程与实测累积行程基本一致;在5%显着性水平上支座失效概率的计算值为0,说明支座在设计使用寿命内未达到磨损上限,处于安全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火坤,杜磊,梁萱,魏博文,黄锦林[4](2018)在《基于原型振动测试的泄洪闸闸墩动位移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泄洪闸闸墩振动的动位移均方差是评估其振动危害程度的控制指标之一。为获取闸墩泄洪振动的整体动位移场,从而对泄洪闸闸墩进行全面振动危害评价,以某水电站泄洪闸为工程实例,针对该工程泄洪闸闸墩在宣泄洪水期间发生强烈振动导致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开展了闸墩泄洪振动原型测试,并基于所观测的有限测点动位移,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OS)的闸墩整体动位移场反演方法。结果表明,仅利用闸墩顶部8个测点动位移响应就实现了该闸墩结构整体动位移场的反演,反演值与实测值拟合度较高。所提方法可为全面评价泄洪闸闸墩在宣泄洪水期间的振动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8年06期)

赵瀚玮,丁幼亮,李爱群[5](2018)在《高速列车作用下南京大胜关大桥动位移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南京大胜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速度监测数据,获取桥梁各部位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准静态位移响应和自由振动位移响应。讨论桥梁结构准静态位移响应、自由振动位移响应与位移动力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桥梁结构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准静态位移响应、自由振动位移响应与位移动力系数概率密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大胜关大桥的主梁横向、墩顶纵向的准静态位移响应幅值与自由振动位移响应幅值存在桥梁中部(中间墩处)响应最大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南京大胜关大桥各部位单次过车的准静态位移响应服从Log-Logistic分布,自由振动位移响应服从t Location-scale分布,位移动力系数服从Burr分布。(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徐鹏,蒋关鲁,雷涛,刘琪,王智猛[6](2019)在《考虑填土强度的加筋土挡墙动位移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加筋土挡墙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大小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显着。为了计算地震荷载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的位移,Newmark滑块法通常被用于设计中。由于传统的Newmark滑块法在计算中忽略了填土强度的变化,因而采用单一峰值或残余强度的计算将可能导致计算得到的位移小于或大于实际位移值。在二楔块破坏模式的假定条件下,根据楔块的力学平衡条件,建立了加筋土挡墙滑动安全系数计算式,同时通过引入位移阈值考虑了填土的应变软化特点。通过将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以下结论:相较于单楔块法,二楔块法更能真实地反映出墙体的实际破坏模式,且计算得到的屈服加速度系数更接近试验值;相较于采用单一峰值或残余强度计算的位移,考虑填土应变软化的计算解更接近于模型测试值。(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5期)

胡良明,孙奔博,胡云鹤,刘婷婷[7](2019)在《水深及衬砌弹性模量对水工隧洞动位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水工隧洞在不同的输水深度和衬砌弹性模量条件下的地震动力响应变化规律,对研究水工隧洞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非常重要。根据黏弹性人工边界和地下结构抗震计算理论,选取合理的材料参数和模型边界条件,应用ANSYS建立了某水工隧洞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对其施加拟合后的人工地震波,并采用瞬态分析法计算了隧洞结构模型在不同输水深度和衬砌弹模下的动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输水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水工隧洞抗震性能,水工隧洞随着输水深度的增加,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受影响的程度有明显的区别,水平位移先增加后减少,竖直位移无明显规律;衬砌弹性模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工隧洞的抗震性能,各参考点的水平位移随着衬砌弹性模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大部分参考点的竖直位移都在增加;水工隧洞在地震发生后其拱顶及拱肩受影响程度比较大,在水工隧洞设计中应特别关注。(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03期)

李豪邦,梁云峰[8](2018)在《建筑震害的主导物理量应是震时地面动位移速度的反复冲撞输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为害建筑结构的物理量是多元的,其中能造成结构破坏的主导物理量是动位移速度的冲撞输能。对输能是可以采取技术手段隔断或减轻,这就为减轻震害开辟了途径。但当前规范认定主导作用是(力),无法隔断,这使出自我国经验的墩柱自隔震,虽然比橡胶隔震施工简便,能无限耐久。可少建一层地下室,造价低廉。但因规范不推荐,亦难以实施。(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五:其他结构及现代土木技术》期刊2018-07-20)

黄宛昆,吴庆雄,陈宝春[9](2018)在《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技术,建立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基于Lab VIEW程序开发平台,编制单相机测定多测点动位移的程序,开发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系统.通过与激光位移计进行室内试验比较,验证该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多目标测定的实用性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讨论相机拍摄角度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系统对泉州晋江大桥的拉索动位移进行实桥测量,验证了该测定方法应用于实桥测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罗素娟[10](2017)在《基于数据融合的未知力下的卡尔曼滤波新方法及结构动位移实时估计与分散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在结构安全及可靠度评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结构动荷载是结构设计和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工程结构中,直接通过传感器测量结构的动荷载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风荷载等分布荷载的测量。因此,研究通过测量结构响应获取结构动荷载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在未知激励的条件下进行系统识别(包括结构动位移识别)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构动位移是描述结构振动特性非常必要的物理参数,许多理论方法都是先获得结构位移,然后通过位移获取其他响应信息。因此,动位移识别对于结构健康监测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本论文的研究主线是基于数据融合的未知力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旨在解决结构健康监测中需要已知结构外荷载的局限性。不仅如此,还将基于数据融合的未知力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扩展应用于结构动位移和加速度偏差的识别、风荷载识别。最后,将提出的方法扩展到广义的未知力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针对现有的未知力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观测位置有要求且会产生位移“漂移”问题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未知力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该方法能够在部分观测结构响应的情况下,且对观测的响应的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实现结构状态和激励的实时识别,且能在噪声污染的条件下,限制位移“漂移”问题。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将提出的方法扩展运用于结构动位移和加速度偏差的识别,其主要思想是:将未知的加速度偏差看作是“未知激励信息”,基于数据融合的未知力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进一步提出基于多频率数据融合的动态位移和加速度偏差识别方法,能够实现在识别出结构动位移的同时,识别加速度偏差。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常数偏差的识别,也适用于非常数偏差的识别。本论文的第叁部分将提出的方法扩展运用于分布风荷载识别,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结构上集中荷载的识别。其主要思想是:假设分布荷载是由关于位置的分布函数和关于时间的函数组成,且两者相互独立,并将分布函数用关于振型的正交多项式展开,结合未知力下的模态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对分布风荷载的识别。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将本论文的激励识别方法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广义的未知力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在部分观测结构响应,且无需观测激励处响应的情况下实现结构状态、参数以和外激励的实时准确识别。不仅如此,将广义的未知力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与分散控制相结合,实现了结构识别与分散控制的一体化。本论文的内容围绕未知激励下的结构系统识别和振动控制展开,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未知力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并用了相关的数值算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在部分观测结构响应的情况下,实时识别结构的状态和未知的外激励,并有效地解决了位移“漂移”问题。不仅如此,将该方法扩展应用于结构动位移识别、结构风荷载识别以及结构分散控制中,亦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4-01)

动位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了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影响因素和模型设计的方法,在建立桥梁振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噪声、量测噪声进行了统计,进而运用了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加速度信号进行了滤波及状态估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位移论文参考文献

[1].薛富春.移动荷载下高速铁路轨道-路基的动位移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9

[2].范术娟.卡尔曼滤波在动位移测试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

[3].王高新,丁幼亮,刘华,岳青.基于支座动位移监测的高铁桥梁支座磨损状态安全评估[J].中国铁道科学.2019

[4].李火坤,杜磊,梁萱,魏博文,黄锦林.基于原型振动测试的泄洪闸闸墩动位移反演[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8

[5].赵瀚玮,丁幼亮,李爱群.高速列车作用下南京大胜关大桥动位移响应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6].徐鹏,蒋关鲁,雷涛,刘琪,王智猛.考虑填土强度的加筋土挡墙动位移计算[J].岩土力学.2019

[7].胡良明,孙奔博,胡云鹤,刘婷婷.水深及衬砌弹性模量对水工隧洞动位移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9

[8].李豪邦,梁云峰.建筑震害的主导物理量应是震时地面动位移速度的反复冲撞输能[C].第十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五:其他结构及现代土木技术.2018

[9].黄宛昆,吴庆雄,陈宝春.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罗素娟.基于数据融合的未知力下的卡尔曼滤波新方法及结构动位移实时估计与分散控制[D].厦门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静态标定实物...熨平板位移曲线(f=10Hz,f0=30Hz)熨平板位移曲线(f=10Hz,f0=40Hz)第一排锚杆锚固段位移响应有限元模型二层结构加载制度图前液压悬置与后液压悬置的动特性曲线

标签:;  ;  ;  ;  ;  ;  ;  

动位移论文_薛富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