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身份证:14062119611003xxxx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在施工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成本管理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从完善施工制度、直接控制成本、优化组织设计、抓好合同管理四方面,提出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提升企业经济利益,避免资金流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成本管理;工程造价

引言:在建筑行业中,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方式是进行成本管理,而工程预结算审查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但是其容易受到工程各环节影响,出现预期与审核结构的差异,致使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出现问题。因此相关人员需要采取有效手段,提升成本控制水平。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在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工作会对成本管理起到积极作用,技术人员常要根据工程整体情况与制定的施工设计图纸,通过全方位的评估与考察,对项目工程进行初步预算,规划出建筑整体费用。而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预结算审查工作至关重要,其作为成本管理的前提与基础,与建筑工程各环节息息相关。科学有效的预结算审查利于促进国家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提高施工精准度,为工程实施提供保障性的资金,同时还可以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合理控制,避免企业资金流失和浪费[1]。因此,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把控预结算审查工作,对工程装饰、造价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监督,从而有效控制各环节,通过准确的数据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和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逐年增多,而在预结算审查与成本管理方面会出现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筑企业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没有资源节约与成本管理意识,不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部分建筑企业对于财务预算不够重视,整体工作流于表面化,预算结果不科学,无法发挥作用,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第三,项目开展期间,数据信息逐渐增多,此类信息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内部环节不协调,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传递数据,传输效率慢,信息准确度降低,无法及时为成本预算提供数据支持。第四,部分企业过于注重施工进度,在材料选购时未将预算与实际价格相比对,导致所用成本超出预算。第五,在项目造价期间,部分企业未深入市场,进行价格考察,并且预算方法落后,致使预算定额出现偏差,企业支出超过预期。第六,企业预结算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水平低,也会导致成本管理出现问题。

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施工制度

科学合理的施工制度是建筑企业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在项目施工之前,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制度,为后续的预结算审查及成本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了提高管理效果,施工单位可制定奖惩制度与成本管理公开制度,对材料选购、财务计算等各环节进行控制。由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较分散,不同项目有差异性的成本考核方式,也需制定统一的预结算制度,在财务管理权责分明,避免工作上出现偏差,从而提高控制的准确性与效果。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开展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资源保护、成本节约意识。尤其要对预结算人员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帮助其了解预算政策,强化预算管理力度,充分发挥预结算审查作用,对企业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依托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更新建筑施工的预算成本工作,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直接对成本进行控制

为了给企业节约资金,避免其支出超过预算,可以直接对成本进行控制。在施工期间,可控制员工费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规定劳动力数量,减少辅助员工人数,并且与其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通常情况下,材料费用会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建筑企业需对材料价格进行严密控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价格信息网络,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从而深入市场,了解各地区不同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及价格。在此基础上,按进度工程实现采购与计划同步,通过严格选购采购材料的单价,降低成本支出,从而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另外,企业还要对购买情况及各项材料使用程度做好记录,避免出现大量浪费情况,并利用互联网系统提高内部信息数据传输速度,为成本预算提供数据支持。

(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企业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其与预结算审查和成本控制关联密切,工程造价的高低会受施工组织设计情况的影响,不同设计方案也能够反映出差异性造价问题。因此企业需提前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各环节,从每道工序入手,节约资金,降低施工成本与费用[2]。在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后,财务预结算人员可以根据施工文件进行准确的评估与预算,制定成本控制范围。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施工的组织设计,加强施工组织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为了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不断优化施工的工序流程,严格按照施工单位的施工设计方案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同时,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作为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不断优化施工材料的造价成本,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抓好合同管理

合同是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要想提高预结算审查与成本管理水平,企业需科学选择合同类型,根据工程情况签订施工合同,从而保证双方权利,减少纠纷。同时,要提及建筑造价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合同效应,有效控制资金。对于重要会议纪要类的补充合同,企业也需将其作为延伸资料完好保存,并建立技术档案针对性管理,从而为投资控制提供主要依据。为了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把握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进度,应该严把施工合同管理关,在实际的操作环节相关的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因为建筑工程的合同类型具有多样性,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合同。在管理施工合同工作中应该坚持公平的原则,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合同内容,对合同的科学性进行分析,保证施工合同的完整性。各个建筑施工部门做好施工合同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对拟定施工合同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预结算审核工作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的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企业需及时发现自身在预结算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各部门力量,团结一致,从工程的各环节入手,全面节约成本,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逐步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汤汉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261.

[2]夏晓雪.试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视角下的成本管理对策[J].门窗,2016(11):54+58.

标签:;  ;  ;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