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芯,阀座,顶杆,弹簧筒,其中,阀座的下方设有进油口P,进油口P上端设置阀芯,所述阀芯用于堵住进油口P,出油口T设置在阀芯两侧,阀芯的上端设有顶杆,顶杆设置在阀壳内,弹簧筒内设有芯轴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芯轴外壁,弹簧底部的弹簧座与芯轴底部连接,顶杆的顶部贴近弹簧座,所述阀壳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弹簧筒下半部分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上半部分顶端设有调节螺套,弹簧筒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调节螺套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内部芯轴外壁上部分设有调压套,调压套设置在弹簧的顶端与调节螺套内壁之间,此直动式溢流阀,结构简单,油压可以调节,调节操作简单,密封效果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芯(12),阀座(13),顶杆(11),弹簧筒(7),其中,阀座的下方设有进油口P,进油口P上端设置阀芯(12),所述阀芯(12)用于堵住进油口P,出油口T设置在阀芯(12)两侧,阀芯(12)的上端设有顶杆(11),顶杆(11)设置在阀壳(17)内,弹簧筒(7)内设有芯轴(4)和弹簧(6),所述弹簧(6)设置在芯轴(4)外壁,弹簧(6)底部的弹簧座与芯轴(4)底部连接,顶杆(11)的顶部贴近弹簧座,所述阀壳(1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弹簧筒(7)下半部分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7)上半部分顶端设有调节螺套(1),弹簧筒(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调节螺套(1)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7)内部芯轴(4)外壁上部分设有调压套(2),调压套(2)设置在弹簧(6)的顶端与调节螺套(1)内壁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芯(12),阀座(13),顶杆(11),弹簧筒(7),其中,阀座的下方设有进油口P,进油口P上端设置阀芯(12),所述阀芯(12)用于堵住进油口P,出油口T设置在阀芯(12)两侧,阀芯(12)的上端设有顶杆(11),顶杆(11)设置在阀壳(17)内,弹簧筒(7)内设有芯轴(4)和弹簧(6),所述弹簧(6)设置在芯轴(4)外壁,弹簧(6)底部的弹簧座与芯轴(4)底部连接,顶杆(11)的顶部贴近弹簧座,所述阀壳(1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弹簧筒(7)下半部分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7)上半部分顶端设有调节螺套(1),弹簧筒(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调节螺套(1)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7)内部芯轴(4)外壁上部分设有调压套(2),调压套(2)设置在弹簧(6)的顶端与调节螺套(1)内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2)靠近进油口P的底端为圆锥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为碟形弹簧,碟形弹簧围绕芯轴(4)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1)靠近弹簧座的顶部为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7)顶端设有通槽,通槽设有密封套(8),密封套(8)设置在阀壳(17)内部靠近顶杆的内壁顶端,密封套(8)与通槽的台阶面设有第一密封圈(10),密封套(8)与顶杆(11)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筒(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处还设有圆螺母(5)配合,圆螺母(5)与靠近调节螺套(1)最外边缘贴合固定调节螺套(1)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说进油口P的底座两侧设置第三密封圈(1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3)的外壁设有第四密封圈(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7)外壁设有第五密封圈(1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套(1)上设有手柄(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溢流阀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动式溢流阀。
背景技术
直动式溢流阀主要由阀体、阀芯、调压弹簧和调压螺钉(或称手柄)组成。在常态下,阀芯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紧贴在阀座上,进油口P和出油口T是不通的(即溢流阀为常闭型)。当将溢流阀接入系统时,液压油就在阀芯上产生一个作用力,力的方向与弹簧力的方向相反,当进油口压力低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则阀芯不开启,此时进油口压力主要取决于外负载。当油液作用力大于弹簧力时,阀芯开启,油液从溢流口流回油箱。弹簧力随着溢流阀的开口量的增大而增大,直至与液压作用力相平衡。当溢流阀开始溢流时,其进油口处的压力基本稳定在调定值上,从而起到溢流稳压的作用。通过调压螺钉调节弹簧的预压缩量,可以调定溢流阀溢流压力值的大小。
在申请号为:CN201420670979.9,申请日为:20141111,名称为:一种直动式溢流阀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阀盖,所述阀体具有阀腔以及连通所述阀腔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于所述阀腔内的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腔内,且与所述阀芯连接的阻尼杆;套设于所述阻尼杆上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阀芯相抵;一端与所述阀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尼杆连接的调压弹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动式溢流阀,通过增设阻尼器,在压力作用下,阀芯上移时,压缩该阻尼器,从而能够减小油压对阀体的冲击振动。同时由于阻尼杆的存在,使共振腔的容积减小,油液在负压时刚度增加,根据刚度大的元件不易发生共振的原理,就能减少发生共振的可能性,因此降低了噪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直动式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芯12,阀座13,顶杆11,弹簧筒7,其中,阀座的下方设有进油口P,进油口P上端设置阀芯12,所述阀芯12用于堵住进油口P,出油口T设置在阀芯12两侧,阀芯12的上端设有顶杆11,顶杆11设置在阀壳17内,弹簧筒7内设有芯轴4和弹簧6,所述弹簧6设置在芯轴4外壁,弹簧6底部的弹簧座与芯轴4底部连接,顶杆11的顶部贴近弹簧座,所述阀壳1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弹簧筒7下半部分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7上半部分顶端设有调节螺套1,弹簧筒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调节螺套1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7内部芯轴4外壁上部分设有调压套2,调压套2设置在弹簧6的顶端与调节螺套1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阀芯12靠近进油口P的底端为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弹簧6为碟形弹簧,碟形弹簧围绕芯轴4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杆11靠近弹簧座的顶部为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阀壳17顶端设有通槽,通槽设有密封套8,密封套8设置在阀壳17内部靠近顶杆的内壁顶端,密封套8与通槽的台阶面设有第一密封圈10,密封套8与顶杆11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
优选的,所述弹簧筒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处还设有圆螺母5配合,圆螺母5与靠近调节螺套1最外边缘贴合固定调节螺套1的位置。
优选的,所说进油口P的底座两侧设置第三密封圈14。
优选的,所述阀座13的外壁设有第四密封圈15。
优选的,所述阀壳17外壁设有第五密封圈16。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套1上设有手柄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此直动式溢流阀,结构简单,油压可以调节,调节操作简单,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直动式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芯12,阀座13,顶杆11,弹簧筒7,其中,阀座的下方设有进油口P,进油口P上端设置阀芯12,所述阀芯12用于堵住进油口P,出油口T设置在阀芯12两侧,阀芯12的上端设有顶杆11,顶杆11设置在阀壳17内,弹簧筒7内设有芯轴4和弹簧6,所述弹簧6设置在芯轴4外壁,弹簧6底部的弹簧座与芯轴4底部连接,顶杆11的顶部贴近弹簧座,所述阀壳1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弹簧筒7下半部分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7上半部分顶端设有调节螺套1,弹簧筒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与调节螺套1设置的内螺纹连接,弹簧筒7内部芯轴4外壁上部分设有调压套2,调压套2设置在弹簧6的顶端与调节螺套1内壁之间。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阀芯12靠近进油口P的底端为圆锥形。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弹簧6为碟形弹簧,碟形弹簧围绕芯轴4设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杆11靠近弹簧座的顶部为圆弧面。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阀壳17顶端设有通槽,通槽设有密封套8,密封套8设置在阀壳17内部靠近顶杆的内壁顶端,密封套8与通槽的台阶面设有第一密封圈10,密封套8与顶杆11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簧筒7上半部分设置的外螺纹处还设有圆螺母5配合,圆螺母5与靠近调节螺套1最外边缘贴合固定调节螺套1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说进油口P的底座两侧设置第三密封圈14。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阀座13的外壁设有第四密封圈15。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阀壳17外壁设有第五密封圈16。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调节螺套1上设有手柄3。
进油口P进油,当油压力增大时,油压大于弹簧的弹力,阀芯12被顶上去,油从出油口T流出,顶杆11顶部对弹簧座施加压力,弹簧座带动芯轴像调节螺套1内壁移动。调节螺套1可以通过螺纹调节位置,协同调压套2共同调节弹簧6的压缩情况,使得溢流阀的其实弹簧压力可调可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而所附权利要求意在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中的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854.1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38128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F15B 13/02
专利分类号:F15B13/02;F16K31/60
范畴分类:27J;27F;
申请人:无锡灵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灵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扬名高新技术产业园D区031号
发明人:华国清
第一发明人:华国清
当前权利人:无锡灵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华
代理机构:32262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