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武夷山,亚热带,土壤,群落,结构,多样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论文文献综述
林捷,叶功富,黄石德,高伟,谭芳林[1](2019)在《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1年来对福建武夷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进行监测所积累的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带性植被演替过程中凋落物量动态变化格局及组成特征,并分析了米槠林和甜槠林群落凋落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凋落物总量的联系。结果表明: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平均年凋落物量为3 879.45 kg·hm~(-2),年际波动显着;凋落物的季节变化规律是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变化曲线为双峰形,夏季和冬季为两个峰值季;树枝、树叶、花果、树皮、碎屑等5个组成部分以落叶占比最大,年平均落叶量占凋落物总量的72.15%。(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杜燕,刘鑫,张瀚曰,李辉,包维楷[2](2019)在《红灵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弄清四川天全县红灵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在红灵山中山地段(海拔1700~2000 m)设置6个20 m×30 m的代表性样地,采用典型群落调查法,对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物量和自然更新能力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样地内调查到182个物种,属72科117属,显示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组成特征;(2)以扁刺栲群系为主,可分为3个群丛组、5个群丛;(3)乔木层密度为2583~5383株/hm2,生物量为2.42×105~4.26×105kg/hm2,冠层藤本植物地上生物量为1.01×103kg/hm2,死木质残体生物量为1.65×105kg/hm2,次生性特征明显;(4)幼苗丰富,其种类组成与乔木层的相似度为88.89%,说明其自然更新良好,群落结构正渐趋稳定。综合分析表明,红灵山的常绿阔叶林以扁刺栲群系为主,虽次生性明显,但目前保存较为完好,值得进一步强化生态保育。(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吴妙丽,王世琪,祝旖波,吴莉莉[3](2019)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到国家公园,你的眼前是不是立刻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无垠沙漠、连绵山脉、静谧湖泊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动植物?从1872年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建立后,国家公园的设置已发展到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解各国自然风貌和多样生态的视窗。2013年,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于2016年迈出第一步,先后有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获批。(本文来源于《绿色中国》期刊2019年18期)
吴妙丽,王世琪,祝旖波,吴莉莉[4](2019)在《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19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开幕。说到国家公园,你的眼前是不是立刻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无垠沙漠、连绵山脉、静谧湖泊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动植物?从1872年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建立后,国家公园的设置已发展到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成(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9-08-20)
葛晓敏,陈水飞,周旭,徐辉,胡亚萍[5](2019)在《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的季节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武夷山地区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样地,分析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季节动态特征,探讨了土壤氮矿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该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研究提供基础科研资料,也为武夷山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植被保护与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研究区土壤铵态氮含量占总矿质氮含量90%以上,表明铵态氮是该地区土壤矿质氮的主要组成。土壤铵态氮、矿质氮、MBN含量与铵化速率、净氮矿化速率均表现为7月(夏季)或10月(秋季)较高,4月(春季)次之,1月(冬季)较小;表土层(0-10cm)的年净氮矿化量42.4-131.4kg·hm-2·a-1大于深土层(10-20 cm)的44.0-93.0 kg·hm~(-2)·a~(-1);随着坡位的上升土壤铵态氮、矿质氮、年净氮矿化量与铵化速率、净氮矿化速率总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坡位和季节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均有显着的影响(P<0.05)。夏、秋两季上坡土壤的MBN含量(24.16-73.60 mg·kg~(-1))均显着高于中坡或下坡(7.49-38.39 mg·kg~(-1))(P<0.05),但坡位与采样季节的交互作用对土壤MBN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氮矿化过程存在明显的坡位和季节效应,土壤温度和湿度与土壤矿化速率存在显着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温湿度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氮矿化的关键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桂旭君,练琚愉,张入匀,李艳朋,沈浩[6](2019)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群落结构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构建机制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的研究核心。群落结构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物种分布格局,还包括垂直方向上的物种分层结构。本文基于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塔吊样地,利用林冠塔吊和测高杆精准测量样地内每个个体(胸径大于1cm)的树高,并划分群落的垂直层次,研究了每层的群落多样性特征(α多样性)和林层间的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β多样性)。结果表明:(1)样地群落垂直层次由下至上分为5层:灌木层、亚冠层、林冠下层、林冠中层和林冠上层。(2)随林层向上,物种丰富度、多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下降,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林冠下层最大。(3)利用POD法计算并分解β多样性,发现随林层向上,β多样性在灌木层与其他各层间呈递增趋势,在相邻林层间呈单峰型,不同林层间的物种组成差异主要由丰富度差异造成。但在林冠下层与林冠中层间丰富度差异较小,物种替换组分增大,可能与林冠下层所处特殊位置有关。(4)各林层内微环境从灌木层向上,趋于高温、强光照和低空气相对湿度,但林冠下层平均日光强最低。综上,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冠下层可能存在强烈的环境筛选作用,且光照可能是影响群落垂直结构形成的限制因子。(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6期)
卜雪蕾[7](2019)在《极端干旱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N_2O通量的微生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型预测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程的加剧,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显着增加。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氧化亚氮(N_2O)排放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驱动的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然而目前尚不明确干旱影响森林土壤N_2O通量的微生物机制。本论文中,我们依托浙江天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极端干旱控制试验样地,通过静态箱法对土壤原位N_2O通量进行长期野外观测,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N_2O排放对极端干旱的响应特征;通过季节性土壤样品采集,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含水量、pH、总碳和总氮含量、NH_4~+-N和NO_3~--N含量),运用乙炔抑制法区分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相对贡献,阐明干旱影响土壤原位N_2O通量的微生物过程;通过定量PCR分析与N_2O排放相关的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amoA-AOA,amoA-AOB,narG和nosZ)多度变化,从而明确极端干旱情景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N_2O排放的微生物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原位N_2O通量观测的结果表明,极端干旱显着降低了土壤原位N_2O通量和年累积排放通量。(2)基于乙炔抑制法的室内培养实验发现,天童亚热带森林土壤N_2O排放主要来源于反硝化过程,其贡献率为48.4%-77.7%。极端干旱显着降低了反硝化过程N_2O产生潜势,而对硝化过程N_2O产生潜势及反硝化过程N_2O还原潜势均没有显着影响,表明极端干旱主要通过降低反硝化过程的N_2O产生,从而减少总的N_2O排放。(3)定量PCR的结果表明,极端干旱显着降低了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基因多度,但对硝化功能基因amoA-AOB和反硝化功能基因nosZ基因多度没有显着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硝化过程N_2O产生潜势主要受到NH_4~+-N含量的影响;而反硝化过程N_2O产生潜势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和pH的影响。综上所述,在未来极端干旱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天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土壤N_2O排放将减少,并且这主要是由于干旱降低了反硝化过程N_2O产生。与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多度相比,土壤环境因子对天童亚热带森林土壤N_2O排放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为预测未来极端干旱情景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N_2O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2)
刘瑞强[8](2019)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植物根系对土壤碳累积的影响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通常会因植物残体的不断输入而快速累积。在演替进程中,植物根系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研究仅关注演替过程中特定的根系功能性状与土壤碳含量的关系,对于根系如何影响土壤碳累积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为试验站点,选择了20-25年生灌木林、50-55年生木荷林(Schima superba)以及105-120年生的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和米槠林(Castanopsis carlessi)作为叁个森林演替阶段(分别为:早、中、后期),通过对土壤有机碳含量长期定位监测(2004~2018年)量化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累积速率;结合各阶段根系形态、养分性状、生物标志物、根系周转、凋落物年输入量和微生物分解过程,探讨根系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的相对贡献;通过区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方法,研究不同演替阶段根际效应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碳累积的影响;并以野外壕沟-围网法,分析菌根真菌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探明植物根系对于土壤有机碳累积的影响及潜在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通过对早-中-后期叁个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定位监测显示:土壤有机碳累积速率总体上表现为:早期>中期>后期。2004~2018年间,演替早期阶段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增长了41%,累积速率为0.82 mg g~(-1) y~(-1),而演替中后期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时间无显着变化。(2)对根系功能性状和周转量的研究显示:随着森林演替的进程,比根呼吸、比根长和细根氮含量显着提高,细根生物量和周转量降低,而凋落物生物量、土壤碳滞留时间和比微生物呼吸无显着变化。土壤有机碳累积速率与比根呼吸、根质量密度、比根长和吸收根/先锋根质量比等根系功能性状呈显着相关,与细根周转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凋落物生物量呈负相关,与土壤碳滞留时间和比微生物呼吸均无显着相关性。生物标志物(如角质素和木栓质化合物)分析的数据显示,演替早期和中期阶段根系来源碳输入对有机碳累积的相对贡献大于凋落物来源碳,演替后期阶段凋落物来源碳的相对贡献大于根系来源碳。综上所述,演替过程中根系功能性状和碳输入量的变化显着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速率。(3)对根际效应的研究显示:根际效应显着提高了演替早期阶段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但对森林演替后期的影响不显着。森林演替过程中,根际效应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碳氮比、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pH,但对土壤总磷含量无显着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阳离子交换量呈对数相关。主成分回归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是驱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细根根长密度和氮含量。这些结果表明,相对于演替中后期,演替早期根际对团聚体稳定性的效应更强,有利于增强早期阶段有机碳的团聚体物理保护能力,提高土壤碳累积速率。(4)菌根真菌对土壤碳分解的效应研究显示:菌根真菌显着抑制了森林演替早期阶段的土壤有机质分解(17.8%),但促进了演替中期和后期的土壤碳分解(分别为13.2%和29.2%)。在演替后期菌根真菌使土壤呼吸速率提高了0.45?mol CO_2m~(-2) s~(-1),这一效应显着高于演替中期(0.2?mol CO_2 m~(-2) s~(-1)),可能是由于不同演替阶段菌根真菌类型的不同所导致。在森林演替早期阶段菌根真菌显着抑制了微生物生物量、碳分解酶活性,但对演替中后期的微生物活性无显着影响。植物根系和菌根真菌的存在显着抑制了森林演替早期阶段NH_4~+-N的矿化,对演替中期NH_4~+-N矿化无影响,但促进了后期NH_4~+-N的矿化。这些结果表明,在演替早期阶段菌根真菌与土壤异养微生物可能存在强烈的氮竞争,从而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而演替中后期氮竞争程度较弱,因而菌根真菌通过自身呼吸作用增加了土壤碳排放。本研究通过长期监测不同演替阶段的地上和地下碳输入、微生物分解过程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等,阐明了土壤碳累积过程随森林演替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根系性状和碳输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控制试验进一步探明了根系及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碳分解的影响及关键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亚热带森林有机碳累积过程及其机制的认识,并为全球模型有效模拟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循环提供可靠参数。(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康海军,李春光[9](2019)在《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对氮沉降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原位进行对照[N_0,0 kg/(hm~2·a)]、低氮[N_1,50 kg/(hm~2·a)]、中氮[N_2,100 kg/(hm~2·a)]和高氮[N_3,150 kg/(hm~2·a)]处理,对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氮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有效磷和有效氮含量起到一定的增加作用,对土壤全磷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而高浓度氮沉降会引起土壤养分的降低,其中土壤有效养分(有效磷和有效氮)对氮浓度的响应较大。(2)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致表现为:N_2>N_1>N_3>N_0,模拟氮沉降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磷差异均不显着(p>0.05)。(3)氮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土壤Bglu活性、Bxyl活性、NAG活性、Phos活性和Pero活性起到一定的增加作用,对对Phox活性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0—5 cm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R~2高于5—10 cm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土壤养分、酶活性与土壤温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0—5 cm土壤温度相关系数R~2高于5—10 cm土壤温度相关系数,说明表层(0—5 cm)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卓鸣秀[10](2019)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种樟科树种细根化学计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樟科树种的细根化学计量特征,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有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黄绒润楠Machilus grijsii;桂北木姜子Litsea subcoriacea;闽楠Phoebe bournei;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黄毛润楠Machilus chrysotricha)为研究对象,分析细根C、N、P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序级的变化规律及种间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树种、序级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细根C、N、P浓度及C/N、C/P和N/P均具有极显着影响(P<0.01)。(2)随序级增加,大部分树种的细根N和P浓度降低,而C/N和C/P比增大;随序级变化的变异系数C浓度最小,而P浓度最大。(3)不同序级的细根C浓度的种间变异系数均最低,而P浓度的则均最高,N/P比的种间变异系数亦低于C/N比和C/P比;不同序级细根的N、P浓度之间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弄清四川天全县红灵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在红灵山中山地段(海拔1700~2000 m)设置6个20 m×30 m的代表性样地,采用典型群落调查法,对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物量和自然更新能力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样地内调查到182个物种,属72科117属,显示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组成特征;(2)以扁刺栲群系为主,可分为3个群丛组、5个群丛;(3)乔木层密度为2583~5383株/hm2,生物量为2.42×105~4.26×105kg/hm2,冠层藤本植物地上生物量为1.01×103kg/hm2,死木质残体生物量为1.65×105kg/hm2,次生性特征明显;(4)幼苗丰富,其种类组成与乔木层的相似度为88.89%,说明其自然更新良好,群落结构正渐趋稳定。综合分析表明,红灵山的常绿阔叶林以扁刺栲群系为主,虽次生性明显,但目前保存较为完好,值得进一步强化生态保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论文参考文献
[1].林捷,叶功富,黄石德,高伟,谭芳林.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动态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9
[2].杜燕,刘鑫,张瀚曰,李辉,包维楷.红灵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J].植物科学学报.2019
[3].吴妙丽,王世琪,祝旖波,吴莉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J].绿色中国.2019
[4].吴妙丽,王世琪,祝旖波,吴莉莉.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N].浙江日报.2019
[5].葛晓敏,陈水飞,周旭,徐辉,胡亚萍.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的季节动态[J].生态环境学报.2019
[6].桂旭君,练琚愉,张入匀,李艳朋,沈浩.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J].生物多样性.2019
[7].卜雪蕾.极端干旱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N_2O通量的微生物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8].刘瑞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植物根系对土壤碳累积的影响及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康海军,李春光.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对氮沉降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9
[10].卓鸣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种樟科树种细根化学计量特征[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