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蛋白质折叠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难点问题。目前,关于新生肽链折叠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在体内,已明确分子伴侣是调控新生肽链非折叠肽的疏水表面快速、准确的完成折叠的关键。其功能是识别新生肽段折叠过程中暂时暴露的错误结构的,与没有折叠或部分折叠的多肽链的疏水表面结合生成复合物,阻止不正确的非功能的折叠途径,抑制不可逆聚合物产生,诱发多肽链折叠形成正确构象,并调节折叠过程能量。但是,在体外,大肠杆菌(E.coli)所表达的绝大多数真核细胞蛋白缺少自我复性能力,在溶液中不能自发形成有活性功能的构象,成为不可溶、无活性聚集体的包涵体(Inclusion body)。包涵体复性仍然是大规模获得有活性功能蛋白的“瓶颈”问题。近年来,模拟体内的蛋白质折叠过程和环境,添加剂辅助的稀释法和液相色谱法已显示出在蛋白折叠中所具有的潜力。研究发现,复性缓冲液或色谱流动相中添加一定的变性剂在辅助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通过在复性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或盐酸胍以抑制变性蛋白聚集体的形成。不但能破坏蛋白错误折叠中间体的稳定性,还可增加折叠中间体和未折叠分子的可溶性以及折叠产率。但是,不同的蛋白质对其添加变性剂的浓度大不相同,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添加脲和盐酸胍对变性蛋白达到正确折叠效果,探讨不同变性剂对蛋白折叠过程构象、微环境、主要作用力变化以及热力学状态的影响。在本论文中,以模型蛋白和大肠杆菌表达包涵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法和一种新型以色氨酸为配基的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进行研究,通过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并结合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分析手段,分别从光谱性能和热力学的变化探究目标蛋白折叠过程中添加不同变性剂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将对寻找适合于蛋白质高效复性以及大规模生产蛋白质的新手段,快速推动重组蛋白等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对科学研究与生产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论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文献综述近十年来,生物体内蛋白质折叠和致病蛋白聚集体过程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说,蛋白质折叠实际上是自然界一个基本的生物过程。所以,体外蛋白折叠要使之处于一个适当的环境,如低浓度变性剂抑制其聚集,含二硫键蛋白还必需有适当的氧化还原条件等形成天然蛋白。因此,本部分将对蛋白质的变性与折叠的研究与发展,蛋白质主要折叠的方法与分析手段的进展等进行综述。2.脲和盐酸胍在稀释法辅助蛋白质折叠中作用的分析研究表明,稀释添加剂法在辅助蛋白质折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以含有二硫键碱性蛋白-溶菌酶(Lys)和不含二硫键酸性蛋白-碳酸酐酶(Car)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作为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不同浓度的变性剂(脲和盐酸胍)对非还原和还原变性Lys/Car复性效果,包括变性剂浓度对构象、折叠微环境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发现胍的变性能力比脲强,复性过程氨基酸微环境极性减弱,疏水性增强,相反,在变性过程中微环境极性增强,疏水性减弱;复性缓冲液中变性剂浓度过低时不利于Lys/Car二级结构的形成。3等温滴定量热法对变性剂辅助蛋白质折叠作用的分析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的最大优势是通过一次滴定便可提供被研究体系的热力学参数。因此,以溶菌酶(Lys)和碳酸酐酶(Car)为研究对象,利用ITC的多滴实验体系模拟变性蛋白在线稀释复性的热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在脲和胍浓度为4.0-5.0 mol/L时,其?H>0,?S>0,对Lys/Car的复性作用以疏水作用力为主;在3.0 mol/L脲中,?H<0,?S<0,对Lys/Car的复性作用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但是,在胍浓度3.0 mol/L时,?H<0,?S>0,Lys的复性作用以静电作用力为主;Car在胍浓度3.0 mol/L时,出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H<0,?S<0,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第二阶段?H<0,?S>0,以静电作用力为主。利用ITC并结合圆二色谱、荧光光谱分析在不同脲浓度下柱上Lys和Car复性效果的结果显示,一步色谱可以使Lys/Car构象符合天然态的特征,达到了热力学平衡态。4.等温滴定量热法对变性剂辅助包涵体复性与同时纯化作用的分析在前述实验基础上,利用ITC的多滴实验体系分别对重组人Notch配体Delta-like 1(rhDll1)、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TV)、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在线稀释复性的热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在脲浓度为4.0 mol/L和5.0 mol/L时,?H>0,?S>0,三种溶解于强变性剂的包涵体复性过程作用均以疏水作用力为主;在脲浓度为3.0 mol/L时,STV复性过程的?H>0,?S>0,以疏水作用力为主;rhDll1复性过程的?H<0,?S<0,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rhG-CSF复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H<0,?S<0,以氢键、范德华力为主,第二阶段?H<0,?S>0,以静电作用力为主。利用圆二色谱并结合ITC法分析不同色谱模式下对STV、rhG-CSF、rhDll1包涵体复性的效果,结果显示,经一步色谱可以实现STV、rhG-CSF、rhDll1复性与同时纯化,目标蛋白符合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特性和达到了热力学平衡态。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思尧
导师: 王骊丽
关键词: 蛋白质折叠复性,变性剂,稀释法,液相色谱法,等温滴定量热法,包涵体
来源: 西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西北大学
分类号: Q51
总页数: 95
文件大小: 3968K
下载量: 200
相关论文文献
- [1].酿酒酵母基因组蛋白质折叠速率和寿命的关系分析[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不同类氨基酸的使用度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8(03)
- [3].蛋白质折叠识别方法综述(英文)[J]. 生物信息学 2015(04)
- [4].α类蛋白质折叠类型自动化分类研究[J]. 生命科学研究 2016(05)
- [5].α/β类蛋白质折叠类型的分类方法研究[J]. 生物信息学 2014(02)
- [6].模拟蛋白质折叠过程的新算法研究[J]. 生物信息学 2011(02)
- [7].基于云计算的蛋白质折叠模拟计算[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6)
- [8].蛋白质折叠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7(12)
- [9].mRNA序列中回文密度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6(03)
- [10].神经网络在蛋白质折叠预测中的应用[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4)
- [11].朗之万方程及其在蛋白质折叠动力学中的应用[J]. 物理学报 2011(06)
- [12].复杂网络在蛋白质折叠中的应用[J]. 德州学院学报 2008(02)
- [13].面向云环境的蛋白质折叠模拟计算并行化算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5)
- [14].蛋白质折叠速率预测模型的鲁棒性分析[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5].基于序列特征组合与核非线性回归预测蛋白质折叠速率[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7(04)
- [16].从量子跃迁观点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统计分析[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5(01)
- [17].mRNA的二级结构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影响[J]. 生物物理学报 2014(07)
- [18].蛋白质折叠速率数据集的构建及分析[J]. 生物物理学报 2012(06)
- [19].蛋白质折叠类型的分类建模与识别[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12)
- [20].基于相关向量机的多类蛋白质折叠识别[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3)
- [21].蛋白质折叠,突破癌症的关键密码 电源分布式运算满载横向测试[J]. 电脑爱好者 2010(02)
- [22].极限学习机优化方法在蛋白质折叠类型识别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11)
- [23].同义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影响[J]. 生物物理学报 2013(08)
- [24].基于打分矩阵的多类蛋白质折叠子的预测[J]. 生物信息学 2011(01)
- [25].27类蛋白质折叠子的识别及其位点的统计分析[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6].70种蛋白质折叠类型的单模型识别[J]. 生物物理学报 2009(S1)
- [27].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识别蛋白质折叠类型[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07)
- [28].蛋白质折叠的不可逆热力学理论与能级相图理论[J]. 生命的化学 2010(03)
- [29].动力学接触序:基于量子跃迁的蛋白质折叠速率参数[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09)
- [30].玩物丧志? 你思维里的墙该拆掉了[J]. 作文与考试 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