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安装于汽车外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净化系统、通风系统及电路连接系统;净化系统至少由滤网组件及净化层组件构成,通风系统由风机构成,电路连接系统用于向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提供电能,壳体朝向车头的端部为壳体前端,则净化系统、通风系统由前至后依次安装于壳体内,且滤网组件设于净化层组件前方。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充分利用形成的空气正压和\/或风机吸力,对通过净化系统的空气进行及时、高效的净化,实现沿着车辆行驶轨迹形成一条道路空气净化长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安装于汽车外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的净化系统、通风系统及电路连接系统;所述净化系统至少由滤网组件及净化层组件构成,通风系统由风机构成,电路连接系统用于向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提供电能,壳体朝向车头的端部为壳体前端,则净化系统、通风系统由前至后依次安装于壳体内,且滤网组件设于净化层组件前方。
设计方案
1.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安装于汽车外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的净化系统、通风系统及电路连接系统;所述净化系统至少由滤网组件及净化层组件构成,通风系统由风机构成,电路连接系统用于向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提供电能,壳体朝向车头的端部为壳体前端,则净化系统、通风系统由前至后依次安装于壳体内,且滤网组件设于净化层组件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至少包括粗滤网及细滤网,所述粗滤网安装于壳体前端,在壳体内靠近前端的内壁固定有细滤网卡槽,所述细滤网插接于细滤网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层组件由一组或多组高效净化层构成,所述高效净化层通过固定于壳体内壁的净化层卡槽安装固定于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滤网卡槽及净化层卡槽焊接固定于壳体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多只风机,所述风机通过多组连接螺栓固定于壳体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由壳体本体及检修盖构成,在壳体本体上开设有与检修盖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检修盖通过多组连接螺栓安装在壳体本体上,且所述检修盖的内壁与滤网组件及净化层组件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检修盖内壁与滤网组件及净化层组件对应相接的位置粘接有减震密封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本体上开的与检修盖相配合的通孔上套接有密封胶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连接系统包括线束、电器盒、开关,所述线束的一端与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相连,线束的另一端连接电器盒并外接电源,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外壳体的顶部或底部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由各种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造成了空气的严重污染;尤其汽车工业的科技未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多,特别是以PM2.5和PM10为代表的微小颗粒物对人类的呼吸健康威胁日趋严重。
虽然微小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微小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微小颗粒物进入人体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影响自身健康的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要求身边的空气质量越来越高。近年来雾霾天气的频发,空气环保压力不断加大;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政府通过工矿企业减排、车辆限行、道路洒水、安装室外固定除霾设备等手段来降低大气中的PM2.5、PM10等微小颗粒物。
同时,有研究表明,道路周边100M范围内受机动车尾气扩散和汽车扬尘影响最为严重,而上述措施对这些地方的空气净化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及一种汽车,通过在汽车的外部配置空气净化装置,从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充分利用形成的空气正压和\/或风机吸力,对通过净化系统的空气进行及时、高效的净化,实现沿着车辆行驶轨迹形成一条道路空气净化长廊。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安装于汽车外部,包括壳体,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的净化系统、通风系统及电路连接系统;所述净化系统至少由滤网组件及净化层组件构成,通风系统由风机构成,电路连接系统用于向净化装置提供电能,壳体朝向车头的端部为壳体前端,则净化系统、通风系统由前至后依次安装于壳体内,且滤网组件设于净化层组件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通风系统的风机的吸力带动汽车周边的大量空气通过本装置进行净化,或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正压使得汽车周边的大量空气通过本装置进行净化,或同时利用上述两种方式对周边空气进行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组件至少包括粗滤网及细滤网,所述粗滤网安装于壳体前端,在壳体内靠近前端的内壁固定有细滤网卡槽,所述细滤网插接于细滤网卡槽内,其中,粗滤网主要用于过滤进气中的树枝、树叶等体积较大杂质,粗滤网可直接焊接或铆接到壳体前端,细滤网可由纺织纤维或金属过滤材料制作,细滤网主要用于过滤和吸附进气中的PM50以上细小颗粒物,且在本实用新型中,细滤网是插接安装于相应的卡槽内,非常便于抽插更换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层组件由一组或多组高效净化层构成,所述高效净化层通过固定于壳体内壁的净化层卡槽安装固定于壳体内,高效净化层也是插接安装于相应的卡槽内,从而便于抽插更换和固定,高效净化层采用高效物理过滤、负离子净化、等离子净化、静电净化、臭氧净化和光触媒净化中的一种或几种净化方式,用于过滤、吸附和分解PM2.5及以上微小颗粒物,高效降解甲醛、苯系物、TVOC等多种气态污染物。
进一步地,所述细滤网卡槽及净化层卡槽焊接固定于壳体内壁,以保障安装的牢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多只风机,所述风机通过多组连接螺栓固定于壳体后端,风机采用大风量、低噪音风机,可带动空气加速通过本装置的净化系统,提高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由壳体本体及检修盖构成,在壳体本体上开设有与检修盖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检修盖通过多组连接螺栓安装在壳体本体上,且所述检修盖的内壁与滤网组件及净化层组件相接,打开检修盖便可进行净化系统及通风系统的相关组件的维护和更换,非常便于日常管理。
进一步地,在检修盖内壁与滤网组件及净化层组件对应相接的位置粘接有减震密封条,通过减震密封条可起到密封和减震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本体上开的与检修盖相配合的通孔上套接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可保障壳体整体的密封性,避免雨水等渗入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连接系统包括线束、电器盒、开关,所述线束的一端与净化装置相连,线束的另一端连接电器盒并外接电源,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优选将开关安装在车前仪表台,以便驾驶员控制空气净化器是否通电工作,电器盒安装在车内便于取电和检修的地方,线束则沿车身合理布置和固定。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在汽车外壳体的顶部或底部安装有上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具体安装时可根据车辆的具体结构布置安装位置,安装时,可直接通过多组固定螺栓将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固定于汽车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可安装于各种汽车外部,且不需对汽车进行复杂的改造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实现空气净化,且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方式多样,可利用风机吸力带动汽车周边的大量空气通过本装置进行净化,或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正压通过本装置进行净化,或同时利用上述两种方式对周边空气进行净化,可实现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充分利用形成的空气正压及风机吸力,对通过净化系统的空气进行及时、高效的净化,沿着车辆行驶轨迹形成一条道路空气净化长廊,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汽车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汽车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1-汽车,2-空气净化装置,3-固定螺栓,4-壳体本体,5-第一连接螺栓,6-第二连接螺栓,7-密封胶条,8-检修盖,9-第一减震密封条,10-第二减震密封条,11-第三减震密封条,12-粗滤网,13-细滤网,14-细滤网卡槽,15-第一净化层卡槽,16-第一高效净化层,17-线束,18-第二净化层卡槽,19-第二高效净化层,20-风机,21-电器盒,2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2,包括净化系统、通风系统、电路连接系统和壳体。
本实施例中,净化系统包括粗滤网12、细滤网13、第一高效净化层16、第二高效净化层19,壳体朝向车头的一端为前端,则粗滤网12、细滤网13、第一高效净化层16、第二高效净化层19由前至后依次安装于壳体内。
其中,粗滤网12通过焊接或铆接到壳体前端,且粗滤网12为带大网孔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可有效过滤掉进气中的树枝、树叶等体积较大杂质。在壳体内靠近前端的内壁焊接有细滤网卡槽14,细滤网13插接于细滤网卡槽14内,细滤网13为带细小网孔的纺织纤维或金属过滤材料,主要用于过滤和吸附进气中的PM50以上细小颗粒物。高效净化层通过焊接于壳体内壁的净化层卡槽安装固定于壳体内,本实施例中,高效净化层是由两组组成,且第一高效净化层16可通过焊接在壳体内的第一净化层卡槽15进行抽插更换和固定,第二高效净化层19可通过焊接在壳体内的第二净化层卡槽18进行抽插更换和固定。若还需增加高效净化层的数量,则可如图1所示的方式,仍然采取平行排列的方式,依次增加高效净化层。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高效净化层采用膜分离技术纯物理过滤材料的高效净化滤芯,其一次性净化率达80%。
本实施例中,通风系统包括三只风机20。每只风机20通过多组第一连接螺栓5固定在壳体后端,电路连接系统则包括具体线束17、电器盒21、开关22,开关22优选安装在车前仪表台,以便驾驶员控制净化装置是否通电工作;电器盒21安装在车内便于取电和检修的地方,线束17沿车身合理布置和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壳体具体由壳体本体4及检修盖8构成,壳体本体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检修盖8的孔,孔四周带翻边用于卡密封胶条7,检修盖8通过多组第二连接螺栓6安装在壳体本体4上,在检修盖8的内面具体是在细滤网13、第一高效净化层16、第二高效净化层19正对的位置分别粘贴有第一减震密封条9、第二减震密封条10、第三减震密封条11,三个减震密封条可起到密封和减震固定的作用,设置检修盖8也更加便于细滤网13、第一高效净化层16、第二高效净化层19及风机20的维护和更换。
通过试验得知,本实施例中,安装的三只风机20均工作时,净化总风量可达5400m3<\/sup>\/h。若某城市现有10000辆公交车,若都安装该空气净化装置2,若空气净化装置2随公交车每天运行12小时,每小时净化空气量为5400m3<\/sup>\/h,那么每天可净化空气总量为V=10000×12×5400=648×106m3<\/sup>。
有颗粒物监测结果显示,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在高度7米处呈现最大值;如果按可净化空气层高为10m来算,每天可净化面积S=648×106÷10=64.8×106<\/sup>m2<\/sup>=64.8平方公里。
实施例二
如图2及图3所示,一种汽车1,在汽车1的外壳体的顶部通过多组固定螺栓3安装有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2。
实施例三
如图4及图5所示,一种汽车1,在汽车1的外壳体的底部通过多组固定螺栓3安装有车载移动式外部空气净化装置2。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84549.9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719208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0H3/00
专利分类号:B60H3/00;B60H3/06
范畴分类:32B;35C;
申请人: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红光镇成灌路西段1098号
发明人:刘刚;黄德富;王栋泉;罗华山;卢正义;沈贞;羊衣志;阚亮伟
第一发明人:刘刚
当前权利人: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郭会
代理机构:51213
代理机构编号: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