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谷蛋白聚合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聚合体,面团,小麦,氮素,氮肥,扬州。
谷蛋白聚合体论文文献综述
阮雁春[1](2015)在《面粉麦谷蛋白大聚合体与扬州发酵包子面团品质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市售的7种小麦面粉为材料,对小麦面粉谷蛋白大聚合体与扬州发酵包子品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谷蛋白聚合体(GMP)含量的高低能够反映发酵面团的品质优劣,它与发酵包子面团品质呈正相关,测定GMP含量所需样品量少(5 g),效果优于其他品质指标,可以用来作为发酵包子品质预测的优先考虑。(本文来源于《江苏调味副食品》期刊2015年02期)
刘锐,唐娜,武亮,张影全,张波[2](2015)在《真空和面对面条面团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真空和面对低水分面条面团中谷蛋白大聚合体(glutenin macropolymer,GMP)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探讨真空和面改善面条质地的化学结构基础,该研究以3个小麦品种(郑麦366、宁春4号、济麦22)磨制的面粉为材料,在不同真空度(0、0.06、0.08 MPa)下和面,和面时间为8 min,测定面团中GMP含量及粒度分布,并采用Ellman试剂比色法分析蛋白质和GMP中游离巯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非真空和面相比,0.06 MPa制作的面团中GMP含量较高,而过高的真空度(0.08 MPa)会导致GMP含量降低。真空和面对面团中GMP粒度分布有显着影响,济麦22和宁春4号面团在0.06 MPa时大粒径GMP所占体积、表面积和数目百分比显着高于0和0.08 MPa(P<0.05),而郑麦366在0.08 MPa时大粒径GMP所占体积百分比显着较高。真空度为0.06 MPa时,济麦22和宁春4号面团中的游离巯基含量显着低于0和0.08 MPa(P<0.05);而对于郑麦366,0.08 MPa制作的面团中游离巯基含量显着低于非真空和面。对于2种中筋小麦粉(济麦22和宁春4号),适宜真空度和面会使GMP中更多的游离巯基参与二硫键交联。结论认为,适宜真空度和面可以提高面团中蛋白质聚合度;与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高、面团强度大的郑麦366相比,2种中筋小麦粉面团中GMP特性受真空度变化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揭示真空和面的作用机制、深入认识面筋蛋白在面条加工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阮雁春[3](2015)在《小麦面粉麦谷蛋白大聚合体与扬州包子面团品质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扬州发酵包子面团为研究对象,选用市场供应的7种小麦面粉为材料,对小麦面粉谷蛋白大聚合体与扬州发酵包子品质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谷蛋白聚合体(GMP)含量的高低能够较好地反映发酵面团的品质优劣,它与发酵包子面团品质的关系呈正相关,测定GMP含量所需样品量少(5g),效果优于其他品质指标,可以用来作为发酵包子品质预测的优先考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粮食》期刊2015年02期)
张平平,马鸿翔,姚金保,Joseph,M.AWIKA[4](2015)在《Glu-1位点缺失对小麦麦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及面团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Glu-1位点正常和部分缺失的小麦品系为材料,探讨HMW-GS和LMW-GS组成与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和面团特性的关系,为利用HMW-GS缺失系改良小麦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在20个供试硬白冬麦品系中,1个品系为Glu-A1位点缺失,5个品系为Glu-D1缺失,3个品系为Glu-A1和Glu-D1双缺失。所有品系的蛋白质含量皆较高(13.39%~14.12%),品系间无显着差异,缺失系与非缺失系间也无显着差异。Glu-1位点缺失显着降低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低分子量谷蛋白比(HMW/LMW)、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的含量和百分比。谷蛋白/醇溶蛋白比(GLU/GLI)在基因型间变幅较小,且在缺失系和非缺失系间无显着差异。Glu-1位点缺失显着降低了面团弹性,但显着提高了面团的延展性。部分Glu-1位点缺失系仍具有较高的面团强度和突出的延展性,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和面团特性受谷蛋白亚基组成和表达量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lu-1位点亚基缺失可能是改善面筋延展性,提高食品加工品质的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周晓燕,贾殿勇,代兴龙,贺明荣[5](2013)在《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间条件下,以两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济麦2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拔节期灌1次水、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次水、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灌3次水,每次灌水量675 m3·hm-2)对强筋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与粒度分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小麦品种的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包体积、籽粒产量、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以及体积加权平均粒径、表面积加权平均粒径、粒径>100μm的体积百分比和表面积百分比均以灌2水处理最高.相关分析显示,两个小麦品种的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面包体积与粒径<10μm和10~100μm的谷蛋白大聚合体颗粒体积百分比呈显着负相关,而与粒径>100μm的谷蛋白大聚合体颗粒体积百分比、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和表面积加权平均粒径呈显着正相关.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改善,灌溉水平可通过改变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影响小麦籽粒品质.(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李文阳,闫素辉,时侠清,张从宇,邵庆勤[6](2013)在《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特征及对氮素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弱筋小麦品种山农1391为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水平,研究了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及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麦籽粒GMP颗粒粒径范围为0.375~200μm。GMP颗粒体积分布总体上呈双峰曲线变化,<12μm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为11.2%~45%,>12μm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为55.0%~88.8%。与弱筋小麦山农1391相比,强筋小麦藁城8901有较高比例的>12μm颗粒。GMP颗粒数目分布表现为单峰分布,<4μm和<12μm的颗粒数目百分比分别为97.5%~98.0%和99.9%,表明小麦GMP颗粒中绝大多数为<4μm的小颗粒。在施氮0~240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2μm颗粒体积百分比显着降低,12~90μm、>90μm颗粒体积百分比增加,说明适量施氮能够显着提高GMP大、中颗粒比例。过量氮素不利于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卢红芳[7](2013)在《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淀粉粒度分布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两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郑麦366和豫农949)为材料,连续2年采用盆栽方式与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灌浆期不同时段(前期和中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布、谷蛋白大聚合体(Glutenin macropolymer, GMP)粒度分布及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不同逆境胁迫下小麦淀粉组成与特性、蛋白质含量与组成和产量的变化,旨在探讨逆境胁迫影响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品质的内在机制与范围,为小麦抗逆调优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淀粉粒数目分布表现为单峰曲线,而体积和表面积均表现为双峰分布。逆境胁迫主要影响小麦籽粒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对淀粉粒数目分布的影响较小。在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下,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的>9.9μm淀粉粒(A型)体积百分比显着下降,<2.8μm的淀粉粒表面积百分比显着下降,而2.8-5.8μm和5.8-9.9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显着升高。中筋小麦豫农949的>9.9μm(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显着升高,2.8-5.8μm和5.8-9.9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显着降低。两品种比较,强筋小麦郑麦366籽粒淀粉粒体积分布受逆境胁迫的影响较大。不同处理比较,前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HT1+DS)>前期高温胁迫(花后8~11d,HT1)>干旱胁迫(DS)>中期高温胁迫(花后18~21d,HT2)>中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HT2+DS)。结合电镜扫描观察发现,前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淀粉粒明显变形、体积减小。二、灌浆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显着影响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组成和淀粉特性:使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均下降,但对直链淀粉的影响较小,因此使直/支比升高。不同胁迫处理对淀粉糊化特性参数(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终结粘度、稀懈值和回生值)及膨胀势的影响存在差异:干旱胁迫使强筋小麦郑麦366的糊化特性参数显着升高、膨胀势降低,而使中筋小麦豫农949的糊化特性参数显着降低,膨胀势升高;但高温处理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两品种的糊化特性参数及膨胀势均降低。两品种比较,中筋小麦豫农949淀粉含量及淀粉特性更易受逆境胁迫的影响。不同处理相比,高温胁迫的影响明显大于干旱处理,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具有明显的迭加效应。从不同时期高温处理看,前期影响大于中期。叁、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淀粉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淀粉、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与>9.9μm(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与2.8-5.8μm的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表明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对淀粉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较大,淀粉粒数目百分比主要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淀粉糊化特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淀粉粒数目分布与糊化特性的关系较密切。研究结果还表明,膨胀势、糊化特性参数(峰值粘度、终结粘度、稀懈值和回生值)与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但与直/支比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逆境胁迫通过改变籽粒淀粉粒度分布发生改变,影响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改变淀粉直/支比,进而影响了淀粉品质特性。四、灌浆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均使两品种总蛋白质含量显着提高,灌浆前期高温、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和干旱胁迫均导致谷/醇比显着下降,而中期高温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使谷/醇比显着升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成对面粉色泽有重要影响,L*与总蛋白质含量、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与谷/醇比显着正相关。a*与总蛋白质和谷蛋白含量均极显着正相关,b*与总蛋白质和球蛋白、谷蛋白含量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谷/醇比显着负相关。可见逆境胁迫下,总蛋白质含量升高及组成变化,影响面粉L*、a*和b*值,并最终影响面粉色泽。五、灌浆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使两品种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升高。相关分析表明,籽粒GS和GPT活性与醇溶蛋白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籽粒GPT活性与总蛋白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籽粒GS活性与谷/醇比显着负相关。表明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下,籽粒GS和GPT活性变化影响醇溶蛋白含量及谷/醇比,从而影响蛋白质含量。六、灌浆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影响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积累,使成熟期籽粒GMP含量升高。不同胁迫对GMP粒度分布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强筋小麦郑麦366GMP小颗粒(<10μm)所占比例(体积、表面积)降低,大颗粒(>100μm)所占比例升高;而中筋小麦豫农949则相反。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两品种籽粒GMP数目分布的影响均较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MP含量、蛋白质含量与<10μm的GMP颗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及<100μm的GMP颗粒表面积百分比呈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与10-100μm和>100μm的GMP颗粒表面积百分比呈极显着或显着的正相关。说明逆境胁迫主要通过影响GMP大小颗粒体积、表面积分布,从而影响GM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七、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使小麦灌浆速率降低,从而降低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籽粒灌浆期缩短6d,对产量的影响较单一因子胁迫严重,表现出明显的迭加效应。同时,逆境胁迫亦导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产量下降。其中郑麦366更易受高温胁迫的影响,豫农949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大。蛋白质和淀粉是小麦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盆产量与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蛋白质产量均极显着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极显着负相关。因此,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下,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受抑制是造成粒重和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3-05-30)
段有强,李友军,黄明,李强,孙华尊[8](2012)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不同品种小麦蛋白质组分及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郑麦9023,洛旱23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即硝态氮/铵态氮为N1:100:0、N2:75:25、N3:50:50、N4:25:75、N5:0:100五种处理下下不同小麦品种蛋白质组分、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响应的差异,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17)
李勇[9](2011)在《水氮互作对小麦谷蛋白亚基以及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籽粒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种类、含量决定着谷蛋白大聚合体(GMP)的粒度,GMP的粒度分布是决定小麦烘焙品质的重要指标。本实验选用了强筋小麦藁城8901(GC8901)、中筋小麦泰山23(TS23)和弱筋小麦山农1391(SN1391)叁个小麦品种,探讨了水氮互作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HMW-GS的含量和籽粒GMP粒度分布的影响。在灌溉条件下,随着氮肥量(0,120,240,360 kg hm~(-2))的增加,叁个小麦品种均表现为籽粒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含量增加,GMP大颗粒的体积分布变大,产量提高,烘焙品质变优。旱作条件下增施氮肥,提高了叁小麦品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强筋小麦GC8901籽粒的H-、LMW-GS相对含量降低,H/L值升高,大颗粒GMP所占的表面积分数,体积分数降低;而中筋小麦TS23和弱筋小麦SN1391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两者产量显着降低。同时,相互连锁的同一亚基对的相对表达量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且其表达具有协同性,但单位面粉亚基的含量受栽培措施影响显着。增施氮肥能明显改善小麦的谷蛋白品质,主要表现为两条调控途径:一方面,增加GMP大颗粒的数目,另一方面,GMP大颗粒的数目没有明显增加,但其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增加。水氮互作效应对叁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不显着,说明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互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农民应首先考虑水分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施肥等栽培措施来进一步改善作物的品质。叁小麦品种的全长序列分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前30个氨基酸是信号肽,决定着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空间表达。1Ax可读框内仅含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但形成20个潜在的α螺旋结构,1Dx2,1Bx7可读框内含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9个潜在的α螺旋结构。1Dx5亚基含有5个半胱氨酸残基可以形成潜在的9个α螺旋。1Bx14可读框内仅含有2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11个潜在的α螺旋结。1Dy10,1By8,1By15,1Dy12可读框内均含有7个半胱氨酸残基,分别形成9,11,11,11个潜在的α螺旋结构。虽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碱基序列的变异,但是其序列的同源性结构决定了它们的蛋白序列和空间结构是类似的,因而在面粉中行使的的功能也是类似的。因此,对形成HMW-GS分子结构有贡献的叁个重要氨基酸残基脯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含量也是优质面团粘弹性形成的重要参考标准。亚基含量的HP-HPLC分析灌溉条件下,强筋小麦GC8901和中筋小麦TS23籽粒的HMW-GS含量和H/L值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LMW-GS的含量在施氮量为120 kg ha~(-1)时达到最大,弱筋小麦品种SN1391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旱作栽培模式下,中、高氮肥使用量(240 kg N ha~(-1),360 kg N ha~(-1))均提高了叁小麦品种的H-、LMW-GS含量,SN1391提高量尤为显着,不施氮和低氮施用量(120 kg ha~(-1))显着降低了叁小麦品种的H-、LMW-GS含量。水氮互作条件下,叁小麦品种的1Dx2和1Dx5亚基的相对含量最高,约占总HMW-GS含量的42%和38%。1Bx7和1Dy12亚基相对含量次之,约占31%和26%,1Ax1和1By8亚基的相对含量最小,仅占14%和12%。相互连锁的亚基对的相对含量在不同氮水平上变化不显着,但单个亚基的相对含量对水旱处理的反应不一。1Dy10亚基、1By15亚基在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占HMW-GS的比值是稳定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在非灌水条件下,7亚基、8亚基、1亚基的比值在GC8901中是稳定的,氮肥处理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与水地相比较,旱作处理使GC8901的1Ax1亚基的相对含量增加了10%,1Bx7亚基的相对含量增加了26.5%,1By8增加了85.7%,然而1Dx5和1Dy10亚基的相对含量保持不变。TS23旱作栽培条件下,1Ax亚基的相对含量下降了25%,1Bx7增加了12.2%而1By8增加了38.7%。SN1391各个亚基的相对含量在水肥料处理间则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亚基对之间相比较,1Bx7+1By8亚基对对环境反应更敏感,在中筋和弱筋小麦籽粒中,亚基对1Dx2+1Dy12往往表达量较高。相互连锁的亚基对的相对表达量表现持一定的互补和协同效应。水、氮栽培措施主要通过增加单位籽粒中的亚基含量来改善小麦的谷蛋白质量。小麦籽粒GMP含量变化3个小麦品种的GMP含量的大小依次顺序为:GC8901>TS23>SN1391。在灌水条件下,GMP含量都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非灌水条件下,强筋小麦GC8901GMP含量随氮肥水平的增加呈抛物线状,在施氮量为240 kg ha~(-1)时GMP含量最高。与灌溉相比较,TS23和SN1391的GMP含量在不施氮时最高,分别增加了6-15.4%和30.9-8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GMP含量下降,中、高氮肥(240 kg N ha~(-1)、360 kg N ha~(-1))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在灌水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GMP在小麦籽粒中的积累,旱作栽培模式有利于中筋、和弱筋小麦籽粒的GMP的积累,但不同氮肥水平之间差异不显着。小麦籽粒GMP的粒度分布小麦成熟期的GMP粒度分布趋势相似,粒径范围为0.375~256.9μm。小麦GMP颗粒的体积分布为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出现在3.5~4.5μm之间,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16~140μm之间,不同品种间及处理间差异较大。GMP颗粒的表面积分布亦呈双峰曲线,数目分布为单峰曲线。小麦GMP数目主要由<10μm颗粒组成(约占99.8%以上),体积分布的47.57%~69%集中在12-100μm,而GMP表面积分布< 12μm,12-110μm和> 110μm百分数分别占72.3-89.4%, 9.5-21.5%和1.1-10.1%。灌水条件下,强筋小麦GC8901籽粒GMP的12-110μm、< 110μm的表面积分布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下降后显着上升。与旱作相比较,强筋小麦GC8901 < 12μm的GMP表面积分布比例显着下降。弱筋小麦SN1391表现出与GC8901完全相反趋势。灌溉条件下,中筋小麦TS23 < 12μm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12-110μm和> 110μm的GMP表面积分布比例升高,而旱作条件下,TS23不施氮水平的GMP表面积分布比例最高。叁小麦品种D4.3和D3.2的变化趋势与GMP > 110μm颗粒的表面积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旱作、低氮栽培条件能显着提高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籽粒的体积分布比例。与旱作相比较,灌溉使TS23和GC8901 < 4.5μm的GMP颗粒的数目分布增加,4.5-12μm和> 12μm的数目分布降低,而增施氮肥使>12μm的GMP颗粒的数目增加。SN1391 <4.5μm的GMP颗粒的数目比例随施氮量而增加,4.5-12μm颗粒的数目比例降低, > 12μm颗粒的数目比例保持不变。增施氮肥有利于GC8901籽粒HMW-GS的积聚和小粒径GMP的成长为大粒径GMP,调节了弱筋小麦GMP中等粒径颗粒和小粒径GMP颗粒数目的分布,从而形成更大的表面积分布,而不是大粒径的GMP颗粒,水分亏缺可以加速这两个调节过程。小麦籽粒GMP的电镜观测通过SEM电镜照片可以看出,GC8901籽粒的GMP颗粒的体积明显大于SN1391和TS23的GMP颗粒的体积,且SN1391GMP多为粒径<1.5μm小颗粒,这与激光粒度分析仪的结果相一致。这应当是由于GC8901(1、5+10、7+8)比SN1391(2+12、14+15)的亚基种类多出了1亚基且所含亚基种类的分子量较大,所以形成的GMP体积也较大的原因导致的。而从GC8901籽粒中的GMP在不同蔗糖浓度梯度下离心、分层后的所得的SDS-PAGE电泳图片看出,各层GMP所含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种类没有差别,但无法确定其亚基的比例。可见,GMP大颗粒是有许多GMP小颗粒包裹形成,而TEM和SEM图像也表明大的GMP颗粒是由小GMP颗粒聚合而成的,较小的GMP颗粒是由H-和LMW-GS以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水氮互作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无论是在灌溉还是雨养条件下,增施氮肥均增加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籽粒的千粒重。在高氮水平下(360kg ha~(-1)),相比灌溉条件,旱作栽培模式下的GC8901的蛋白质含量下降4.8-22.9%,而TS23和S1391则提高了45.6%和36.7%。灌水条件下叁个小麦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9-9.9 mt ha~(-1),而旱作模式下叁个小麦品种的产量下降了2.0-38.2%,当施氮水平高于240kg N ha~(-1),产量增加不显着。DDT是反映面团的烘烤品质的重要指标,叁小麦品种的DDT和籽粒GMP含量变化表现出的趋势,表明DDT和GMP含量之间密切的关系。同时,D3.2和D4.3与谷蛋白含量、HMW-GS含量、LMW-GS含量、DDT、H/L值、GMP含量和淀粉与蛋白质的比值均显着正相关,与单粒重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籽粒淀粉含量相关不显着,但是在旱作栽培条件下D4.3与这些性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H-、LMW-GS的含量和GMP的粒度分布决着面团烘焙品质的好坏。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小麦倾向于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产量,而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则倾向于提高单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以储存较多的能量。(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1-05-01)
蔡铁,王振林,尹燕枰,李勇,陈晓光[10](2011)在《氮硫肥配施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优质小麦品种山农15为材料,研究了氮硫肥配施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含量、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含量和谷蛋白大聚合体(GMP)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提高籽粒GMP含量、HMW-GS含量和LMW-GS含量。增施硫肥对籽粒GMP含量无显着影响,但降低了HMW-GS含量和D区LMW-GS含量,提高了B区和C区LMW-GS含量。增施氮肥和硫肥均降低小粒径(d<12μm)GMP颗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提高大粒径(d≥12μm)GMP颗粒体积百分比和表面积百分比,但对GMP颗粒数目百分比无显着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C区LMW-GS含量与小粒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和表面积百分比均呈显着负相关。说明增施氮肥能改变籽粒GMP的绝对含量,增施硫肥却改变籽粒GMP亚基的相对含量。增施氮肥和硫肥对大粒径GMP颗粒的体积及表面积分布均有正向效应;LMW-GS,特别是C区LMW-GS在大粒径GMP颗粒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谷蛋白聚合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确真空和面对低水分面条面团中谷蛋白大聚合体(glutenin macropolymer,GMP)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探讨真空和面改善面条质地的化学结构基础,该研究以3个小麦品种(郑麦366、宁春4号、济麦22)磨制的面粉为材料,在不同真空度(0、0.06、0.08 MPa)下和面,和面时间为8 min,测定面团中GMP含量及粒度分布,并采用Ellman试剂比色法分析蛋白质和GMP中游离巯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非真空和面相比,0.06 MPa制作的面团中GMP含量较高,而过高的真空度(0.08 MPa)会导致GMP含量降低。真空和面对面团中GMP粒度分布有显着影响,济麦22和宁春4号面团在0.06 MPa时大粒径GMP所占体积、表面积和数目百分比显着高于0和0.08 MPa(P<0.05),而郑麦366在0.08 MPa时大粒径GMP所占体积百分比显着较高。真空度为0.06 MPa时,济麦22和宁春4号面团中的游离巯基含量显着低于0和0.08 MPa(P<0.05);而对于郑麦366,0.08 MPa制作的面团中游离巯基含量显着低于非真空和面。对于2种中筋小麦粉(济麦22和宁春4号),适宜真空度和面会使GMP中更多的游离巯基参与二硫键交联。结论认为,适宜真空度和面可以提高面团中蛋白质聚合度;与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高、面团强度大的郑麦366相比,2种中筋小麦粉面团中GMP特性受真空度变化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揭示真空和面的作用机制、深入认识面筋蛋白在面条加工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谷蛋白聚合体论文参考文献
[1].阮雁春.面粉麦谷蛋白大聚合体与扬州发酵包子面团品质相关性的研究[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5
[2].刘锐,唐娜,武亮,张影全,张波.真空和面对面条面团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
[3].阮雁春.小麦面粉麦谷蛋白大聚合体与扬州包子面团品质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粮食.2015
[4].张平平,马鸿翔,姚金保,Joseph,M.AWIKA.Glu-1位点缺失对小麦麦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及面团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5
[5].周晓燕,贾殿勇,代兴龙,贺明荣.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和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
[6].李文阳,闫素辉,时侠清,张从宇,邵庆勤.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特征及对氮素的响应[J].麦类作物学报.2013
[7].卢红芳.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淀粉粒度分布和品质性状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3
[8].段有强,李友军,黄明,李强,孙华尊.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不同品种小麦蛋白质组分及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的影响[C].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2
[9].李勇.水氮互作对小麦谷蛋白亚基以及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11
[10].蔡铁,王振林,尹燕枰,李勇,陈晓光.氮硫肥配施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