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朗读回归语文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孙俊华,李培坤[1](2020)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文中指出随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的广泛运用,朗读教学也引起了一些学者、教师的关注。然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教师对于朗读的认识上存在误解外,最关键的还是缺少朗读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笔者以部编版教材中的具体文本为例,谈一谈自己在朗读教学中采取的策略。
徐洋[2](2020)在《肖培东课堂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课堂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与此同时也涌现出来许许多多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肖培东老师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语文教坛新秀也是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对“语文”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应用到他的课堂实践中,从而使他的语文课堂独具魅力。本文将主要通过研究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实录、教学着作等材料,深入探讨其语文教学理念及课堂阅读教学特色。本论文共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肖培东老师个人经历与成就及其“浅浅地教语文”、“老老实实的教语文”等语文教学理念。第二章主要分析肖培东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文本解读艺术。从注重朗读、重视字词、立足文本等几个方面,阐述肖培东老师课堂阅读教学文本解读艺术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第三章通过研究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导入、真实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几个方面来论述肖培东老师课堂阅读教学的设计艺术。第四章主要通过品析课例总结肖培东老师在执教过程中的语言特点。既包括肖培东老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简洁性、启发性还包括其语言的应变性。第五章通过总结肖培东老师个人语文教学理念及其课堂阅读教学艺术特色,从中得出对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给笔者及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带来教学实践和质量提高的启示。“结语”部分通过综合前面所述,概括总结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日后努力的方向。
孙筱[3](2020)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第四学段是小学与高中的衔接,对初中阶段朗读教学的研究不应忽视。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及访谈基础上分析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存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以部编教材为资料依据对朗读相关要求进行梳理,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着力探讨当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课题研究现状的综述、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第一部分为“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相关理论概述”。首先从朗读概念的界定入手,进而阐述朗读教学的概念,接下来区分朗读、朗诵、诵读和吟诵等概念的关系,最后探讨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正文第二部分为“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实习经历,肯定了当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进步之处,同时也发现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概括为:课堂朗读不足,效率低下;教师疏于示范,技巧缺位;教师指导不当,评价模糊;朗读流于形式,轻于内容。正文第三部分为“新课标与部编教材的朗读要求”。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朗读相关要求进行了概述,并对部编教材中朗读的相关要求进行归纳梳理,经过对教材要求汇总分析,确定了“朗读”“朗诵”“诵读”三个层级以及不同文体的分布情况。最终明确以初中的诗歌、文言文和现代散文三大类文体来进行基于文体的朗读指导与策略实施,是本论文朗读教学策略的重要主体内容之一。正文第四部分为“初中语文朗读指导教学与实施策略”。本部分是论文研究的重点。这一部分针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与部编教材朗读要求的汇总分析,从朗读过程指导、朗读技巧的指导策略、紧密参照教材进行朗读教学、基于文体的朗读指导与实施策略、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评价策略五个层面展开论述,同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
吴献[4](2020)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问题探究》文中指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味情感,提升写作,感受鉴赏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出现了“朗读腔”的困扰。“朗读腔”是指学生刻意做作的表情,装腔作势的语态,矫情夸张的语调,怪声的唱腔与拖腔,让人听起来觉得不正常、不自然,为世人诟病。本论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问题为研究重点,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对“朗读腔”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现朗读教学的最大价值。本论文以五个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朗读腔”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阐释了朗读及“朗读腔”的概念,重点分析了两者的差异。第三部分,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的成因。第四部分,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的消极影响。第五部分,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的教学策略,以期待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视“朗读腔”问题,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潘亚纳[5](2020)在《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年级至九年级增加了14篇背诵篇目,这无疑对学生的文言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文言文教学。然而,基于应试的现实状况,许多教师只关注词句翻译与文本分析,忽视了文言文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言素养。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文言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是探究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本研究的基础是课堂教学实践,以行动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准备阶段主要是一个探索阶段,在改进和应用阶段,每个阶段中包括了实施阶段和总结反思。为了将完整的行动研究过程展示出来,每个研究阶段中都有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来对该阶段的实验进行说明,这三个研究阶段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以江苏省A市B学校,八年级两个班的8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历时四个多月。首先,对学生做了文言文测试以及调查问卷的前测,调查问卷围绕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朗读策略以及文本理解能力三个方面,探究学生的文言文能力,发现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待加强。通过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来探讨朗读运用于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为了提高实验班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在实验班采用朗读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该班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朗读的方法,从而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在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和文言文成绩的后测,并把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本研究将朗读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当中,在经过了四个多月的教学实验之后,对于研究过程中的调查问卷和成绩测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SPSS 21.0统计工具对实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两个班级成绩的结果数据,来讨论朗读教学法是否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水平;通过对两个班级调查问卷的分析,来探讨朗读教学是否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文言文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张明珠[6](2020)在《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余映潮是我国中学语文界较有名望的一名特级教师,他以自创的独特教学风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着一批又一批语文教师,为中学语文界带来了新的风向。余映潮从中学语文教研员的角度切入课堂教学实践,并且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所以他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更加务实,所提出来的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思路对当代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余映潮阅读教学思想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且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本文中将着重对余映潮阅读教学的“目标观”、“朗读观”、“提问观”进行阐述,深入分析这些阅读教学观点的内涵、提出背景、落实方案和价值意义等,并对观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正。本文有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正文共有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余映潮阅读教学目标观,从“强化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落实人文性要求”这三个方面行进阐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余映潮阅读教学的朗读观,主要从“朗读设计要追求创新”、“朗读指导应扎实有效”、“朗读点评应注重生成性”、“对余映潮阅读教学朗读观的客观评价”这四个方面出发进行了细致的阐述;第三章主要介绍余映潮阅读教学的提问观,从“提问应注重创新设计”、“提问要重点关注语文能力提升”、“提问应重视评价反馈”、“余映潮阅读教学提问观的不足”这四个小节展开了分析。结语部分则是对余映潮先生的阅读教学思想以及本文的研究进行的总结。
薛垒垒[7](2020)在《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开展朗读是帮助初中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方法,也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对初中生朗读能力应达到的要求。朗读教学不仅可以陶冶师生情操,还可以提高师生审美情趣。重要的是,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听说与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近年来,全国在实施统编教材后,各地各学校越来越重视朗读教学,各学校各种性质的朗读公开课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然而在我国部分农村基层地区,教学条件与市县级学校仍存在较大差距,朗读教学既没有被充分认识,也没有被校领导和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堂朗读也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全面且深入落实,鲜有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进行课题研究,因而朗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论文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等资料,以陕南地区西照川镇两所初中学校为调研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该镇初中学校朗读教学中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尝试给出相应建议。文章共有五部分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问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现状,确定研究范围与方法,界定了朗读以及朗读教学的含义。第二章为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第三章为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对该镇初中语文教师实施朗读教学调查和对学生的情况调查。第四章为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取得的成效,同时从语言环境、学校教学、学生朗读三个角度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尝试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章为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建议,重点从三个方面给出建议,首先大力改善语言环境,包括推广普通话,宣传朗读的价值;家校合力,营造朗读的氛围。其次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包括正确认识朗读价值,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创建朗读展示平台,创新课堂朗读教学形式与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朗读教学水平。最后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包括激发朗读动机,积极创建平台激励机制;注重心理疏导,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加强语言训练,科学教授朗读表达技巧。希望对这个地区的朗读教学研究能够帮助当地学生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学习体验,能够增强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效果,使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更有针对性。
王亚辰[8](2020)在《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研究 ——以泰州市G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回归到书声琅琅的课堂,但仍有许多一线教师对朗读教学的指导存在一定问题。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G小学为例,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等途径,深入课堂,对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当下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识字写字,而忽视朗读的训练;其次,朗读教学的目标模糊,没有针对文本,针对学情制定明确的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朗读随意;再次,部分教师的指导存在缺乏针对性,对不同文本的教学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追根溯源,当下部分一线教师对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视不够,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也缺少对不同教材的钻研。课堂上,朗读训练时间不够,效果不佳,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大胆表达的自信,课后也罕见相应的朗读活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教学评价三个过程分别提出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具体有:首先,确保课堂朗读时间,学生在校每天固定朗读的时间,提高朗读教学效率,加强家校合作,课内精读延伸课外略读;其次,朗读教学设计要结合具体学情,依据文本风格,一课明确一个教学目标。课堂上加强范读指导,教师、多媒体、学生范读综合考量,充分调动学生朗读兴趣,采取生动活泼的朗读形式,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符合低年段学生爱游戏乐表演的心理特征;最后,课堂进行有效评价,坚持激励与肯定为先,尊重个性表达,建议与指导为重,巧用幽默童趣,师评与互评结合,丰富评价形式的原则,巧妙的个性化评价语,既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周蓉[9](2020)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以泰州市S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朗读教学是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以朗读为基本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并且提出了各学段的朗读要求,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来品味语言、体会文本的情感以及能以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自己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所以,朗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举足轻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感、了解文章大意、感悟语言文字特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然而,现如今的朗读教学不再是教师手里的“香饽饽”,他们采用花样繁多但华而不实的其他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渐低下。随着教师教学目标逐渐转向对课文文本的分析,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忽略了对朗读教学的认识,只将它作为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一个手段。如何合理定位朗读教学,尚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笔者以泰州市医药高新区S小学为对象,从朗读教学目标、朗读教学材料、朗读教学方式、朗读指导、朗读评价五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发现朗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朗读教学的策略。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论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概述,包括朗读教学内涵、作用以及朗读教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开展研究,在对现状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归纳了当今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缺乏朗读目标导向性意识;内容选择过于单一;朗读方式过于单一;朗读指导不具体;朗读评价宽泛。第四章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施的改进策略。根据所调研的现状及具体原因提出改善目前的朗读教学的策略,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丰富朗读材料的选择,全面拓展学生的视野;接着是要巧妙创设朗读情境,结合学情激发兴趣;然后是要重视教师示范,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最后是使用丰富的语言,进行针对性朗读评价。
刘昀[10](2020)在《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教师朗读指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朗读指导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随声音的流淌领会作品的内涵意蕴,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思想情感,同时朗读时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可以令学生揣摩文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秘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朗读指导界定不明,随意指导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明确朗读指导的内涵价值,探寻当前的朗读指导现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教师朗读指导为研究方向,考虑到中年段学生的朗读积累以及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故而将研究范围锁定在中年段。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根据朗读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小学语文中年段朗读指导的理论体系,其中涉及第一章的核心概念界定、中年段的朗读能力和朗读要求以及朗读指导在阅读学习、教师风格形成、学生人格发展三方面的价值意义;第二章朗读指导的基本要素,包括朗读指导的过程、朗读指导的内容、方式以及评价等。以此为依据,笔者采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进入真实的小学语文课堂,对于师生的朗读行为特别是教师的朗读指导展开研究,涉及朗读指导的内容、方式和评价等多个维度的研究,主要以质性观察为主、量化数据为辅,并就其中的问题展开原因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当前朗读指导在一线教学中颇受重视,但是在指导的有效性方面还有所欠缺,加之部编版教材的大力推广,笔者将结合具体的名师课例,提出自己的朗读指导应用建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基于指导内容的优化策略、基于指导方式的优化策略和基于评价的优化策略。朗读指导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朗读水平、学生的情况、文本的特点个性化地使用,本研究当中提出的应用建议仅供一般参考,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助益。
二、让朗读回归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朗读回归语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2)肖培东课堂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肖培东及其语文教学理念 |
第一节 肖培东简介 |
第二节 肖培东“浅浅地教语文”教学理念 |
一、浅入深出——大道至简,浅教无痕 |
二、深入浅出——碧波深处有奇珍 |
三、深深浅浅——回归语文本真 |
第二章 肖培东课堂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研究 |
第一节 注重朗读,以读悟意 |
一、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
二、朗读指导促能力提升 |
三、以读促思、以读悟意 |
第二节 细品字词,深入推敲 |
第三节 立足文本,谨慎拓展 |
第三章 肖培东课堂阅读教学的设计研究 |
第一节 多样的课堂导入 |
一、平实的“对话式”导入 |
二、智慧的“应变性”导入 |
三、踏实的“知识性”导入 |
第二节 真实的情境创设 |
第三节 巧妙的问题设计 |
第四章 肖培东课堂阅读教学的语言特色研究 |
第一节 语言的简洁性 |
一、简洁的导入语 |
二、简洁的提问语 |
三、简洁的评价语 |
第二节 语言的启发性 |
第三节 语言的逻辑性 |
第五章 肖培东课堂阅读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对课堂阅读教学的启示 |
一、关注文本解读中的问题 |
二、优化课堂设计 |
三、丰富课堂语言的运用 |
第二节 对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启示 |
一、在探究中转变阅读教学观 |
二、在思考中总结教学理念 |
三、在阅读中提升解读能力 |
四、在实践中提高课堂效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朗读 |
2.朗读教学 |
3.朗读与诵读、朗诵等的概念辨析 |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 |
(一)当前朗读教学的进步之处 |
1.朗读教学方式多样 |
2.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升 |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
1.课堂朗读不足,效率低下 |
2.教师疏于示范,技巧缺位 |
3.教师指导不当,评价模糊 |
4.朗读流于形式,轻于内容 |
三、新课标与部编教材的朗读要求 |
(一)新课标中的朗读要求 |
(二)部编教材中的朗读要求 |
1.单元导语的朗读要求 |
2.课前预习导读的朗读要求 |
3.旁批中的辅助朗读要求 |
4.课后研讨系统中的朗读要求 |
5.朗读层级分布及文体分布 |
四、初中语文朗读指导教学与实施策略 |
(一)朗读过程指导 |
1.读准字音、扫清障碍 |
2.明确立意、抓住作品灵魂 |
3.理清结构、把握文章脉络 |
(二)朗读技巧的指导策略 |
1.熟用停连 |
2.巧用重音 |
3.活用语气 |
4.调整节奏 |
(三)紧密参照教材进行朗读教学 |
(四)基于文体的朗读指导与实施策略 |
1.初中诗歌的朗读教学 |
2.初中文言文的朗读教学 |
3.初中现代散文的朗读教学 |
(五)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评价策略 |
1.具体深入评价 |
2.多元主体评价 |
3.建立朗读教学评价量表,促进长效习惯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 |
(二)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四)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
一、朗读及“朗读腔”的概念及差 |
(一) 朗读的概念 |
(二) “朗读腔”的概念 |
(三) 朗读与“朗读腔”的差异 |
1. 认知方面 |
2. 情感方面 |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的成因 |
(一) 对文本缺乏深入理解 |
(二) 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 |
1. 停与连 |
2. 轻与重 |
3. 抑与扬 |
(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错误认识 |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的消极影响 |
(一) 不利于深入品读文本 |
(二) 不利于提高语感能力 |
(三) 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
(四) 不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
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的矫正 |
(一) 深入理解文本,进入文本情境 |
(二) 转变固有的朗读模式,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
1. 恰当处理停连 |
2. 科学运用重音 |
3. 合理选择语速 |
4. 善于运用语调 |
(三) 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促进原有动力定型的消退 |
1. 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准确生动的指导示范 |
2. 开展课内课外朗读活动,加强朗读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
(二)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三)朗读在教学实践中的启发 |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朗读的内涵 |
(一)朗读的本质 |
(二)朗读与诵读、默读的概念辨析 |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
二、朗读的理论基础 |
(一)生理学依据 |
(二)心理学依据 |
(三)人本主义理论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三、朗读的研究综述 |
(一)朗读教学的发展、演变与现状 |
(二)朗读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三)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第三章 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问卷调查 |
(二)成绩测试 |
(三)访谈 |
四、研究思路 |
(一)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 |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阶段 |
(三)行动研究的结果讨论阶段 |
第四章 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过程 |
一、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 |
(一)分析实验班级文言文教学现状 |
(二)注意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
(三)制定行动研究实施阶段的方案 |
二、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
(一)第一阶段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案例 |
(二)第一阶段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三、第二阶段的行动研究 |
(一)第二阶段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案例 |
(二)第二阶段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五章 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研究结果与反思 |
一、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一)朗读教学法激发了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 |
(二)朗读教学法完善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策略 |
(三)朗读教学法提升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
(四)朗读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
二、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丰富语文朗读方式 |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完善朗读教学模式 |
三、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验前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验后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附录四 :实验前测试卷 |
附录五 :实验后测试卷 |
致谢 |
(6)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余映潮阅读教学目标观 |
第一节 强化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 |
一 语言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追求 |
二 强化语言基础符合课标理念 |
三 多途径落实语言基础培养 |
四 强化语言基础培养的价值意义 |
第二节 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 |
一 学生消极参与课堂的现实背景 |
二 主动性的激发须有创新意识 |
三 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的启示意义 |
第三节 落实人文性要求 |
一 人文性缺失的语文教学现状 |
二 人文性的落实要立足于情感 |
三 落实人文性要求目的观的启示意义 |
第二章 余映潮阅读教学朗读观 |
第一节 朗读设计要追求创新 |
一 朗读设计创新的提出背景 |
二 创新朗读设计真正落实“生本理念” |
三 朗读设计创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第二节 朗读指导应扎实有效 |
一 指导内容力求全方位覆盖 |
二 指导语言凸显教学智慧 |
三 指导方式讲求灵活多变 |
第三节 朗读点评应注重生成性 |
一 生成性点评符合动态教学过程 |
二 生成性评价检验学习效果 |
三 评价的生成性促进学生发展 |
第四节 对余映潮阅读教学朗读观的客观评价 |
一 为朗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
二 体现了朗读教学的系统性 |
三 情感启发落实不到位 |
第三章 余映潮阅读教学提问观 |
第一节 提问应注重创新设计 |
一 创新提问设计符合语文教学需求 |
二 提问设计的创新在阅读教学中的落实 |
三 创新提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二节 提问要重点关注语文能力提升 |
一 当下课堂提问低效的现实背景 |
二 课堂提问体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
第三节 重视评价反馈 |
一 评价反馈体现针对性 |
二 评价反馈注重分寸 |
第四节 余映潮阅读教学提问观的不足 |
一 过于强调预设性 |
二 合作探究没有得到落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 |
2.1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和建议 |
2.2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 |
2.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2.2 培养学生的语感 |
2.2.3 增强学生的听说与写作能力 |
2.2.4 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第三章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数据分析 |
3.1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 |
3.1.1 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
3.1.2 教师的朗读教学态度及自身朗读能力调查 |
3.1.3 朗读教学内容及方法调查 |
3.1.4 教师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评价及其它方面的调查 |
3.2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学生情况调查 |
3.2.1 学生朗读兴趣及态度调查 |
3.2.2 学生朗读相关情况调查 |
3.2.3 学生对教师朗读教学的反馈及评价调查 |
3.2.4 学校开展朗读活动及家长关注情况调查 |
第四章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4.1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取得的成效 |
4.1.1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朗读氛围渐趋浓厚 |
4.1.2 善于利用资源优势,基本落实课标要求 |
4.1.3 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语言表达能力增强 |
4.2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4.2.1 语言环境问题 |
4.2.2 学校教学问题 |
4.2.2.1 对语文朗读重视不够 |
4.2.2.2 缺少展示平台 |
4.2.2.3 教师朗读水平有限 |
4.2.3 学生朗读问题 |
4.2.3.1 兴趣不浓,配合度不高 |
4.2.3.2 缺乏自信,有抵触情绪 |
4.2.3.3 水平较低,缺乏朗读技巧 |
4.3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语言环境问题的原因 |
4.3.1.1 农村推广普通话难度极大 |
4.3.1.2 农村家庭缺乏对孩子语言环境的熏陶 |
4.3.2 学校教学问题的原因 |
4.3.2.1 对朗读的认识存在误区 |
4.3.2.2 应试教育的影响 |
4.3.2.3 教师朗读水平成因分析 |
4.3.3 学生朗读问题的原因 |
4.3.3.1 朗读动机不足 |
4.3.3.2 缺乏锻炼、羞于表达 |
4.3.3.3 长期养成的不良朗读习惯的影响 |
第五章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
5.1 大力改善语言环境 |
5.1.1 推广普通话,宣传朗读的价值 |
5.1.2 家校合力,营造朗读的氛围 |
5.2 强化学校主体责任 |
5.2.1 正确认识朗读价值,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
5.2.2 创建朗读展示平台,创新课堂朗读教学形式与方法 |
5.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的朗读教学水平 |
5.3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
5.3.1 激发朗读动机,积极创建平台激励机制 |
5.3.2 注重心理疏导,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
5.3.3 加强语言训练,科学教授朗读表达技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査(教师卷) |
附录B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査(学生卷) |
附录C 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査(教师访谈提纲) |
(8)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研究 ——以泰州市G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朗读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朗读教学 |
二、小学低年段 |
第二节 课程标准对低年段朗读的要求 |
一、读准字音,流利朗读 |
二、展开想象,感受语言 |
三、体验情感,审美感受 |
第三节 朗读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 |
一、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教师访谈 |
一、访谈对象及访谈提纲设计 |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朗读教学的课堂观察 |
一、诗歌朗读教学案例分析 |
二、记叙文朗读教学案例分析 |
三、童话朗读教学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当前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训练时间无法保障 |
二、学生朗读随意性强 |
三、课堂朗读形式陈旧 |
四、朗读教学评价单一 |
第三章 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提高朗读地位,保证朗读教学时间 |
一、固定朗读时间 |
二、加强家校合作 |
第二节 依据教学要求,明确朗读教学目标 |
一、制定目标要切合学情 |
二、制定目标要依据文本 |
第三节 加强方法指导,丰富朗读形式 |
一、教师提高素养,加强范读指导 |
二、针对不同文本,选择恰当方式 |
三、强化课外拓展,延伸朗读效果 |
第四节 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多元评价 |
一、激励与肯定为先,尊重个性表达 |
二、建议与指导为重,巧用幽默童趣 |
三、师评与互评结合,丰富评价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以泰州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我国新课改要求强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
(二)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种种困难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朗读 |
(二) 朗读教学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语文朗读教学意义和作用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朗读教学指导和评价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朗读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相关研究 |
(四) 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访谈法 |
(三) 课堂观察法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概述 |
一、朗读教学的内涵和作用 |
(一) 朗读教学的内涵 |
(二) 朗读教学的作用 |
二、朗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二) 叶圣陶“三步读书”朗读教学理论 |
(三) 朱自清“诵吟读说”朗读教学理论 |
(四) 王尚文“语感中心说” |
第二章 小学语文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 |
(一) 师生对朗读目标认知的情况 |
(二) 对朗读材料选择的情况 |
(三) 对朗读方法应用的情况 |
(四) 教师朗读指导的情况 |
(五) 朗读评价情况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 在朗读前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
(二) 朗读材料来源单一 |
(三) 朗读形式单调 |
(四) 朗读指导不到位 |
(五) 朗读评价空泛 |
二、原因分析 |
(一) 教师自身的朗读素养不高 |
(二) 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
(三) 教学评估的影响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施的改进策略 |
一、转变思想,提高教师及学校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
二、丰富朗读材料选择,全面拓展学生视野 |
三、巧妙创设朗读情境,结合学情激发兴趣 |
四、重视教师示范,教给朗读的方法、技巧 |
五、使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教师朗读指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年段与朗读指导概述 |
第一节 朗读指导相关概念 |
一、阅读教学 |
二、朗读 |
三、朗诵、吟诵、诵读 |
四、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
第二节 中年段朗读指导依据 |
一、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
二、中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
三、课标和教材相关要求 |
第三节 小学语文中年段朗读指导的价值 |
一、基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学习的价值 |
二、基于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价值 |
三、基于中年段学生人格发展的价值 |
第二章 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朗读指导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朗读指导的过程 |
一、理解作品 |
二、形之于声 |
三、声及听众 |
第二节 朗读指导的内容 |
一、感情色彩 |
二、语言奥秘 |
三、读者身份 |
四、表情状态 |
五、声音技巧 |
第三节 朗读指导的方式 |
一、具体感受 |
二、对话讨论 |
三、联想想象 |
四、自读感悟 |
五、教师范读 |
第四节 朗读指导的评价 |
一、针对性 |
二、阶段性 |
三、多元性 |
第三章 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实践现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观察对象 |
二、观察量表的设计 |
三、记录和统计方法 |
第二节 朗读指导的实践观察结果 |
一、朗读指导内容的观察分析 |
二、朗读指导方式的观察分析 |
三、朗读指导评价的观察分析 |
四、观察结论 |
第三节 朗读指导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于朗读指导的认识存在偏差 |
二、教师自身朗读能力有限 |
三、对学情了解不足 |
四、文本解读能力欠缺 |
第四章 小学语文中年级朗读指导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基于指导内容的优化策略 |
一、找准感情基调 |
二、挖掘语言趣味 |
三、明确读者身份 |
四、优化朗读状态 |
五、渗透朗读技巧 |
第二节 基于指导方式的优化策略 |
一、强化真实感受 |
二、助力联想想象 |
三、鼓励自读尝试 |
四、提升范读水平 |
第三节 基于朗读指导评价的优化策略 |
一、加强反馈的针对性 |
二、鼓励个性化朗读 |
三、关注评价的阶梯性 |
结语 |
附录一 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教师朗读指导情况的观察表 |
附录二 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教师朗读指导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三 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教师朗读指导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四 课堂观察样本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让朗读回归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 孙俊华,李培坤.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10)
- [2]肖培东课堂阅读教学研究[D]. 徐洋.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D]. 孙筱.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腔”问题探究[D]. 吴献.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5]朗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 潘亚纳. 江苏大学, 2020(05)
- [6]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思想研究[D]. 张明珠.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陕南地区西照川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 薛垒垒. 延边大学, 2020(05)
- [8]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研究 ——以泰州市G小学为例[D]. 王亚辰. 扬州大学, 2020(04)
- [9]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以泰州市S小学为例[D]. 周蓉. 扬州大学, 2020(05)
- [10]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教师朗读指导的研究[D]. 刘昀.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