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一种管路连接装置。所述管路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通道和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外周侧的抵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通道、第一隔离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外周侧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隔离部设于第二通道和第一容纳槽之间;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至少部分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并抵接所述密封件;所述第一容纳槽具有位于内周侧的第一侧壁和位于外周侧的第二侧壁;其中,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不大于0.3mm。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及密封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包括第一通道(111)和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11)外周侧的抵接部(113),所述第二连接件(12)包括第二通道(121)、第一隔离部(12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通道(121)外周侧的第一容纳槽(124),所述第一隔离部(123)设于第二通道(121)和第一容纳槽(124)之间;所述密封件(1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24)内,至少部分所述抵接部(11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24)并抵接所述密封件(13);所述第一容纳槽(124)具有位于内周侧的第一侧壁(1241)和位于外周侧的第二侧壁(1242);其中,所述抵接部(113)与所述第一侧壁(124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L1),所述第一间隙(L1)不大于0.3mm。
设计方案
1.一种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及密封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包括第一通道(111)和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11)外周侧的抵接部(113),所述第二连接件(12)包括第二通道(121)、第一隔离部(12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通道(121)外周侧的第一容纳槽(124),所述第一隔离部(123)设于第二通道(121)和第一容纳槽(124)之间;
所述密封件(1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24)内,至少部分所述抵接部(11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24)并抵接所述密封件(13);
所述第一容纳槽(124)具有位于内周侧的第一侧壁(1241)和位于外周侧的第二侧壁(1242);其中,所述抵接部(113)与所述第一侧壁(124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L1),所述第一间隙(L1)不大于0.3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05mm~0.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13)与所述第二侧壁(1242)之间设有第二间隙(L2),所述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05mm~0.3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1mm~0.25mm,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1mm~0.3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15mm~0.25mm,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15mm~0.0.25mm;或,
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1mm~0.2mm,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1mm~0.2mm;或,
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05mm~0.15mm,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05mm~0.1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设有位于所述抵接部(113)外周侧的第二容纳槽(114),所述抵接部(113)的外壁面为所述第二容纳槽(114)的内壁面(1141),所述第二连接件(12)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24)外周侧的第二隔离部(125),所述第一容纳槽(124)的外壁面为所述第二隔离部(125)的内壁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离部(125)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114)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13)的厚度为1.5mm~3mm;和\/或,所述第一容纳槽(124)的宽度为1.7mm~3.55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部(125)的厚度为1mm~2.5mm,所述第一隔离部(123)的厚度为1mm-2.5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1)包括位于中部的通道主体(1120)和邻近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通道容纳部(1110),所述通道容纳部(1110)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道主体(1120)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隔离部(123)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11)的通道容纳部(11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第一连接面(1121),所述第二连接件(1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面(1121)相对的第二连接面(1221);
所述抵接部(113)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面(1121)更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12);所述第一隔离部(123)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面(1221)更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11)。
11.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第一连接面(1121),所述第二连接件(1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面(1121)相对的第二连接面(1221);
所述抵接部(113)凸出所述第一连接面(1121)设置,所述第一容纳槽(124)由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部分自所述第二连接面(1221)向内凹陷所形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系统的管路多采用可拆卸的管路连接装置来对制冷系统的管路进行连接。对于一些受压易碎材质的密封件,避免碎屑等杂质进入制冷剂系统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通道和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外周侧的抵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通道、第一隔离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外周侧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隔离部设于第二通道和第一容纳槽之间;
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至少部分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并抵接所述密封件;
所述第一容纳槽具有位于内周侧的第一侧壁和位于外周侧的第二侧壁;其中,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不大于0.3mm。
可选的,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05mm~0.25mm。
可选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05mm~0.3mm。
可选的,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1mm~0.25mm,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1mm~0.3mm。
可选的,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15mm~0.25mm,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15mm~0.0.25mm;或,
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1mm~0.2mm,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1mm~0.2mm;或,
所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为0.05mm~0.15mm,所述第二间隙的范围为0.05mm~0.15mm。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抵接部外周侧的第二容纳槽,所述抵接部的外壁面为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内壁面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外周侧的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外壁面为所述第二隔离部的内壁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离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可选的,所述抵接部的厚度为1.5mm~3mm;和\/或,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宽度为1.7mm~3.55mm。
可选的,所述第二隔离部的厚度为1mm~2.5mm,所述第一隔离部的厚度为1mm-2.5mm。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位于中部的通道主体和邻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通道容纳部,所述通道容纳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道主体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隔离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容纳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的第二连接面;
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更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隔离部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面更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的第二连接面;
所述抵接部凸出所述第一连接面设置,所述第一容纳槽由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自所述第二连接面向内凹陷所形成。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在第一连接件设置抵接部,第二连接件设置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位于内周侧的第一侧壁和抵接部间设置第一间隙。且将该间隙的范围设置为0.05mm~0.25mm,能够很好的阻止其它物质进入管路内,比如,密封件被挤压所产生的碎屑或者连接装置外的杂质等,有利于保证制冷系统的有效运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管路连接装置组装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连接装置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管路连接装置组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图1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管路连接装置组装的剖视图。请参照图1,并在必要时结合图2至图7所示。该管路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及密封件13,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1包括第一通道111和设于第一通道111外周侧的抵接部113,第二连接件12包括第二通道121、第一隔离部123,以及设于第二通道121外周侧的第一容纳槽124,第一隔离部123设于第二通道121和第一容纳槽124之间。密封件13设于第一容纳槽124内,至少部分抵接部113设于第一容纳槽124并抵接密封件13。第一容纳槽124具有位于内周侧的第一侧壁1241、位于外周侧的第二侧壁1242以及底壁1243。发明人(们)通过大量试验,得出抵接部113与第一侧壁124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L1,第一间隙L1不大于0.3mm时,能够很好的阻止其它物质进入管路内。比如,能够很好地阻止密封件(比如石墨垫片或其它材料的密封件)被挤压所产生的碎屑或者连接装置外的其它杂质等进入管路,从而避免由于其它物质进入管路内而导致制冷系统堵塞的现象发生,有利于保证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
进一步,发明人们通过大量试验,得出第一间隙L1的范围为0.05mm~0.25mm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拆装时不易卡死,容易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固定连接,可理解为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在组装时是固定的,且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连接是可拆卸的。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部113与第二侧壁1242之间设有第二间隙L2。发明人(们)通过大量试验,得出当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05mm~0.3mm时,较有利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拆装。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明人(们)通过大量试验,得出当第一间隙L1的范围为0.1mm~0.25mm,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1mm~0.3mm时,该管路连接装置既很好地保证了密封件13(比如石墨垫片)不会从第一间隙挤出而流到冷凝通道,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同时,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配合松,不会出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卡死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管路连接装置的拆装。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隙L1的范围为0.15mm~0.25mm,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15mm~0.25mm时,该管路连接装置既保证了密封件13(比如石墨垫片)不会被挤出到第一间隙而流到冷凝通道,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同时,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配合也松,使得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拆装也较为轻松。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隙L1的范围为0.1mm~0.2mm,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1mm~0.2mm时,该管路连接装置既保证了密封件13(比如石墨垫片)不会被挤出第一间隙而流到冷媒通道,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同时,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配合也松,使得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拆装也较为轻松。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隙L1的范围为0.05mm~0.15mm,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05mm~0.15mm时,该管路连接装置既保证了密封件13(比如石墨垫片)不会被挤出第一间隙而流到冷凝通道,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拆装也较为轻松。
此外,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间隙L1的范围为0.15mm~0.25mm,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25mm~0.3mm时,第二缝隙L2处可能会有少量密封件13(比如石墨垫片)被挤出,而第一缝隙L1处不会有密封件13(比如石墨垫片)被挤出,能够很好地保证管路连接装置的密封性,且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配合松,容易拆装。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间隙L1的范围为0.25mm~0.3mm,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25mm~0.3mm时,在第一间隙L1和第二缝隙L2处均可能会有少量密封件13(比如石墨垫片)被挤出,但被挤出的少量的密封件的材料不会进入管路中,因而不会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且第一间隙L1和第二间隙L2选用该范围,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配合松,容易拆装。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间隙L1的范围为0~0.1mm,第二间隙L2的范围为0~0.1时,第一间隙L1和第二间隙L2处均无密封件被挤出,因而,第一缝隙L1处不会有密封件的碎屑等进入管路中,从而可避免由于其它物质进入管路内而导致制冷系统堵塞的现象发生,有利于保证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
进一步,请结合图2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设有位于抵接部113外周侧的第二容纳槽114。第二容纳槽114包括内壁面1141、底壁1143及外壁面1142。抵接部113的外壁面为第二容纳槽114的内壁面1141。相应地,第二连接件12设有位于第一容纳槽124外周侧的第二隔离部125。第二隔离部125包括外壁面1252及端面1251。该第二隔离部125的端面1251与上述第一隔离部123的端面1231可位于同一平面,也可不位于同一平面。第一隔离部123的端面1231高于密封件13的高度,能够使得密封件13完全容纳与第一容纳槽124内,避免密封件13直接暴露于第二通道121内。第一容纳槽124的外壁面(即第二侧壁1242)为第二隔离部125的内壁面。至少部分第二隔离部125设于第二容纳槽114内。第一容纳槽124具有位于内周侧的第一侧壁1241、位于外周侧的第二侧壁1242以及底壁1243。其中,第二隔离部125的端面1251可与第二容纳槽的底壁1243抵接,也可不与第二容纳槽的底壁1243接触。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进一步,发明人(们)研究发现,抵接部113的厚度如果太小,会使得抵接部113与密封件的接触面积变小,导致密封效果变差;而如果抵接部113的厚度太大,则会导致安装螺栓的预紧力增大,密封难度加大。关于螺栓的,在下述实施例中会详细描述,具体可参见下述相关描述。请结合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明人们通过大量试验得出,抵接部113的厚度D1为1.5mm~3mm,第一容纳槽124的宽度D2为1.7mm~3.55mm时,能够很好的保证管路连接装置密封性的同时,还便于安装。
进一步,请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离部123的厚度D3为1mm-2.5mm。
请接续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离部125的厚度D4为1mm~2.5mm。
进一步,请继续结合图2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1包括位于中部的通道主体1120、邻近第二连接件12的通道容纳部1110及远离第二连接件12的管路容纳部1130。其中,通道容纳部1110的径向尺寸大于通道主体1120的径向尺寸。相应地,第一隔离部123的外径尺寸也大于通道主体1120的径向尺寸,使得第一隔离部123的至少部分能够设于第一通道111的通道容纳部1110。该通道容纳部1110包括底壁1113、侧壁1112及开口1111。抵接部113具有朝向第二连接件12的抵接面1131,该抵接面1131位于开口1111的外周侧,并与开口1111可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隔离部123包括朝向第一连接件11的端面1231。第一隔离部123的端面1231可抵接于通道容纳部1110的底壁1113,也可不与通道容纳部1110的底壁1113接触。管路容纳部1130的径向尺寸也大于通道主体1120的径向尺寸,以便于管路容纳部1130内安装及固定管道。
第二通道121包括靠近第一连接件11的通道主体1210及远离第一连接件11的管道容纳部1220。该管道容纳部1220的径向尺寸大于通道主体1210的径向尺寸,以便于管路容纳部1220内安装及固定另一管道。第二通道121包括靠近第一连接件11的开口1211。上述第一隔离部123的端面1231位于开口1211的外周侧,并与开口1211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包括朝向第二连接件12的第一连接面1121,第二连接件12包括与第一连接面1121相对的第二连接面1221。抵接部113的端面相对于第一连接面1121更远离第二连接件12。第一隔离部123的端面相对于第二连接面1121更靠近第一连接件11。即,抵接部113凹设于第一连接件11,第一隔离部123凸设于第二连接件1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示,第一连接件11包括朝向第二连接件12的第一连接面1121,第二连接件12包括与第一连接面1121相对的第二连接面1221。其中,抵接部113凸出第一连接面1121设置,第一容纳槽124由第二连接件12的部分自第二连接面1221向内凹陷所形成。即,抵接部113凸设于第一连接件11,第一隔离部123凹设于第二连接件12。
进一步,第一连接件11包括第一通孔116,第二连接件12包括与第一通孔116相对的第二通孔126。
相应地,管路连接装置包括紧固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装置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6和所述第二通孔126,螺母紧固所述螺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紧固装置包括螺栓。第一通孔116设置有内螺纹,螺栓自第二通孔126远离第一通孔116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126而延伸入第一通孔116,而与第一通孔116的内螺纹配合,以实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紧固。当然,也可在第二通孔126的内壁设置内螺纹(可结合图7所示),螺栓14自第一通孔116远离第二通孔126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16而延伸入第二通孔126,而与第二通孔126的内螺纹配合,以实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紧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进一步,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台阶部,以使靠近螺栓一侧的密封面和远离螺栓一侧的密封面受到的预紧力一致,从而实现该管路连接装置的均匀密封。结合图2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2设有台阶部128。台阶部128设于第二通道121的相对一侧,即第二通孔126设于台阶部128与第二通道121之间。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件11设有台阶部118。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471.1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743815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F16L19/02
专利分类号:F16L19/02;F16L19/025
范畴分类:27G;
申请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2号大街289-2号
发明人:王美;李理;董军启
第一发明人:王美
当前权利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林祥
代理机构:1141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间隙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