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色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络色情,淫秽,信息,物品,色情,效应,扫黄打非。
网络色情论文文献综述
金虹伶[1](2019)在《浅谈我国儿童网络色情犯罪防治问题——与境外防治对策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时代,因信息的驳杂和多样而出现很多信息犯罪现象。而其中儿童网络色情犯罪问题得到了社会多方人士的关注,同时也提醒了我国对于儿童网络色情犯罪防治上的欠缺。本文将从我国儿童网络色情犯罪的现状,结合境外在此方面探索实践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建设性的建议。从立法、社会职能、校园以及制度层面细化防治措施,逐步解决儿童网络色情犯罪问题。(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4期)
向青平[2](2019)在《治理儿童网络色情信息传播路径何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有关儿童性侵的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此引发学界对“通过网络传播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特别是持有、传播儿童色情信息的违法行为”是否要加重处罚的大讨论。近年来,一件件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敲打着社会的神经。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9-09-08)
陈侃[3](2019)在《刑法应当如何打击网络色情直播》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的飞速发展,如何净化网络环境愈发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网络直播中,除了有一些我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一部分低俗甚至不堪入目的内容。翻阅过往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诸如"大尺度直播""直播造人"等博人眼球的标题屡见不鲜,不断挑战公众的容忍底线。记者近日从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金山区检察院")处了解到,该院在前不久就办理过几起类似案件,对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检察风云》期刊2019年17期)
杨云,吴恋,邱南亚,罗集景,黄小朝[4](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色情图片识别算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的技术上对网络色情图片进行识别及过滤进行研究与探讨。在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上的一个新兴的探讨方向就是深度学习,其技术可以实现在图像中辨别出异类的目标和对象的效果,为实现这种效果此技术运用了多种算法对图像进行必要的操作。图像识别技术的核心在于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和分类,其中图像识别技术中最主要的技术是图像的特征的提取,也是用来权衡一个图像识别算法的好与坏。本文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进一步对色情图片的识别及其过滤的模型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高觅[5](2019)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浅谈澳大利亚网络色情暴力信息净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虚拟世界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海量的信息资源在丰富、帮助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同时,也有不少导致人们思想混乱、身心受损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叁观"还未完全形成、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这些不良信息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我国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具体案例,结合澳大利亚网络色情暴力信息净化策略,为保护我国未成年人免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库木斯古丽[6](2019)在《网络色情直播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形式层出不穷,而在面临接连不断的网络犯罪新形式时,传统刑法的滞后性也渐渐显现出来,也使得愈来愈多的违法犯罪分子在网络色情犯罪巨大利益的诱招前甘愿以身试险。网络直播在2016年迅速崛起并占领了大众市场,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社交新媒体。网络直播产业潮起云涌地发展使得网络色情直播成为网络色情犯罪新类型,与以往的网络色情犯罪较短量长后不难看出,网络色情直播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本源就在于其面向群体更为广阔、传播速度及范围也更快。不少学者认为,在面临网络色情直播这种新型犯罪模式的规范上,须对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完善补充。本文从刑法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色情直播行为的规制进行探讨分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网络直播的现状、概念及特点等;第二部分主要对与网络色情直播行为相关的两个罪名进行要件认定分析;第叁部分主要探究了目前我国刑法在规制网络色情直播时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刑法固有条文范围狭隘、刑事司法认定标准不统一、惩治力度不足等;第四部分主要对规制网络色情直播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时下网络直播行业乱象丛生,违法违规现象层出迭见,因网络直播涉及范围较大、传播迅速、也使其带来更为严重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更应尽快通过补充修改刑法相关条文,健全处罚方式,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来预防惩治网络色情直播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净化网络直播空间。对于网络直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和治理,做到兴利剔弊以发挥网络直播所蕴涵的正能量。(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5)
宣晶[7](2019)在《上海启动“净网”“秋风”“护苗”专项行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短视频、直播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可缺少的日常娱乐,学习类App也是许多家长辅导孩子功课的必备,可是你是否想过,这些网络产品和应用也会成为淫秽色情内容的载体,这会对用户特别是中小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昨天通报的六起典型案例(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4-19)
刘斌志,赵茜[8](2019)在《我国青少年网络色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虚拟社会全面来临,网络互动与网络交往已全面融入社会生活。青少年在享受网络生活所带来的学习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频繁地受到网络色情信息的负面影响,甚至参与到网络色情服务当中。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和发展起来,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网络色情的概念性、描述性、相关性、影响性和对策性研究五个方面。面临新时代和新形势的新挑战,已有研究的理念、内容、范式、维度仍然存在局限和不足。因此,未来要不断更新青少年网络色情的研究的理念和思路,深化研究的领域与内容,拓展研究的范式与方法,丰富研究的经度和纬度,最终提升研究的水平与质量。(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9年02期)
安白[9](2019)在《向网络色情说“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网络色情信息引发的案件层出不穷,屡屡见诸报端,而每一个案件背后,受害的多是毫无防范能力的青少年,他们的成长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他们的命运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然而网络色情的出现却使无数青少年为之沉迷,他们的青春也因此荒芜,前程因此葬送。(本文来源于《青春期健康》期刊2019年05期)
陈丽君,蒋销柳,苏文亮[10](2019)在《性感觉寻求、第叁人效应和性别对大学生网络色情活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网络色情活动的现状,并探讨性感觉寻求、第叁人效应和性别对网络色情活动的影响,了解网络色情活动的预测因素及在何种条件下起作用。方法 2016年9—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6所高校808名大学生进行网络色情活动问卷(OSA)、性感觉寻求量表(SSSS)和第叁人效应调查。结果 79.58%(643/808)的大学生报告最起码体验过1种网络色情活动,男生网络色情活动总平均频率明显高于女生(1.92±1.04 vs 1.38±0.65,F=70.88,d=0.63,P <0.001)。性感觉寻求对网络色情活动有显着的预测作用,且会受到大众传媒中第叁人效应的调节,整体调节模型拟合指标为χ2=257.75,df=33,CFI=0.93,TLI=0.89,AIC=18 128.07,BIC=18 292.38,RMSEA=0.092(95%CI=0.082~0.102),各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内。第叁人效应的调节作用体现在:对于高第叁人效应的大学生,性感觉寻求对网络色情活动有显着的预测作用,β=0.82(t=5.26,P <0.001);而对于低第叁人效应的被试,性感觉寻求的预测作用不显着,β=0.09(t=1.17,P> 0.05)。多群组分析显示调节模型的路径系数在男女生群体存在差异,即整体模型受性别的调节,具体表现为第叁人效应对网络色情活动的预测系数及与性感觉寻求二者的交互作用上女生显着高于男生。结论我国大学生普遍有网络色情活动经历,性感觉寻求对大学生网络色情行为的作用受第叁人效应的调节,且调节效应因性别而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网络色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来,有关儿童性侵的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此引发学界对“通过网络传播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特别是持有、传播儿童色情信息的违法行为”是否要加重处罚的大讨论。近年来,一件件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敲打着社会的神经。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色情论文参考文献
[1].金虹伶.浅谈我国儿童网络色情犯罪防治问题——与境外防治对策对比[J].法制博览.2019
[2].向青平.治理儿童网络色情信息传播路径何在[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
[3].陈侃.刑法应当如何打击网络色情直播[J].检察风云.2019
[4].杨云,吴恋,邱南亚,罗集景,黄小朝.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色情图片识别算法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5].高觅.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浅谈澳大利亚网络色情暴力信息净化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
[6].库木斯古丽.网络色情直播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9
[7].宣晶.上海启动“净网”“秋风”“护苗”专项行动[N].文汇报.2019
[8].刘斌志,赵茜.我国青少年网络色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前沿.2019
[9].安白.向网络色情说“不”[J].青春期健康.2019
[10].陈丽君,蒋销柳,苏文亮.性感觉寻求、第叁人效应和性别对大学生网络色情活动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