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期权激励的博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唐莹[1](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成为最热门的话题,高新技术企业在新时代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员工流失率高与创新投入风险大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难题,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其有效实施能起到留住并吸引优秀人才、激励管理层制定高风险研发策略的作用。然而,我国股权激励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未成熟,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存在局限性,股权激励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效果。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类高投入、高增长、高风险的企业,发展变化远远不同于传统类型企业,其不同生命周期呈现明显不同的特点,“一刀切”式的方案设计难以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引入生命周期视角来探究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不同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方案,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股权激励要素的动态设计,适应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本文首先全面剖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现状,分析其激励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生命周期设计激励方案的必要性。接下来,梳理高新技术企业方案设计的原则及要求,合理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结合不同生命周期的特征、目标及人力资本需求就股权激励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合理的方案设计思路。然后选取中兴通讯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分别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两期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探讨其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并得出本文的结论。
何玲雁[2](2020)在《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研究》文中提出国有上市公司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运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员工的薪酬体系与员工激励机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因而探索有效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针对高管薪酬的研究总体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锦标赛理论以及管理权力理论、公平理论等相关理论。由于关于高管薪酬的研究的历史背景、样本类型、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诸多研究在一些方面达成共识并得出了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也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现状,应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当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问题。通过对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的分析,取得如下结论:第一,政府政策对两种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均具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第二,企业经营业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要因企业而异,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对高管薪酬具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高管薪酬没有显着性关系。第三,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两种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均有显着性的负向影响。第四,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没有显着性关系。通过实证分析也发现,其一,对于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公共管理部门发现该类型高管营造虚假绩效行为所带来的收益越高,公共管理部门不检查所带来的损失就越大,那么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的概率就会提高,受其影响,高管的营造虚假绩效行为的概率就会减少;公共管理部门在发现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营造虚假绩效行为时对其的惩罚越大,高管营造虚假绩效的行为的概率就会降低,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的概率就会相应降低。其二,对于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而言,该类型高管增加在职消费行为所带来的收益越高,不检查会带来的损失就越大,那么,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的概率就会提高,受其影响,高管的增加在职消费行为的概率就会减少;公共管理部门在发现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营造虚假绩效行为时对其的惩罚越大,高管增加在职消费行为的概率就会降低,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的概率就会相应降低。基于研究取得的结论,分别对商业性与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提出了管理建议。
朱春辉[3](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文中提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严重的治理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变相福利、企业生产率低下、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究其根源在于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管理层的人力资本价值及企业家才能在薪酬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即管理层的薪酬激励存在扭曲的结构。事实上,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比其他企业更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而传统的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因为本身过度强调资本要素的分配地位,存在较大缺陷,不能照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中,从而不能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来发生的华为事件业已证明,充分尊重劳动力价值的作用,以按劳分配为主结合要素贡献的企业收入分配机制是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实践指导方针。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一是理论研究。首先,基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合约理论、企业家理论和市场竞争结构理论的多学科视角,对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理论进行论述,阐明了国企管理层薪酬激励的理论前提。继而,本文由宏观增长理论切入,探讨国企依据管理层的异质性劳动和人力资本进行多元化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并说明了激励方式与结构对消费和企业产出的影响效应。紧接着从微观理论角度,把市场主体分为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按市场竞争结构分为共同竞争、国有企业领导和国有企业跟随等不同模式,借助多阶段博弈均衡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不同薪酬激励方式及结构对企业产出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效应。最后,通过宏微观互补的理论分析结果及寓义,设计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改革实践的实证检验和分析思路。二是实证和案例分析。首先,本文利用我国上市企业的数据,使用倾向匹配倍差法和倍差法研究了不同属性、竞争模式和混合所有制试点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及结构对企业投融资、生产规模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及背后的经济逻辑;其次,为了考察薪酬激励对非上市混改试点企业的影响效应,引入我国中央和地方非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分析了混改前后的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变化对地区国有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再次,本文以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试点企业为依据,分别考察了几家中央国有企业子公司以及万华化工、云南白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生产规模、投融资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在与昆明制药进行比较后,讨论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经验和不足。三是在总结前述理论研究、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新时期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本文尝试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理论,阐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论逻辑,揭示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与激励效应之间的内在逻辑。本文尝试把异质性劳动的理念引入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中,基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企业理论,探索和总结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收入分配理论。本文尝试构建了宏微观理论模型将国有企业分配机制及效应研究拓展到规范的理论分析中来。其中,宏观理论模型尝试把异质性劳动引入到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并讨论异质性劳动对国有企业分配机制的影响效应;微观双寡头竞争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效应模型中,尝试把委托代理关系和管理层薪酬激励引入到产业竞争模型中。同时,本文尝试从不同的维度探讨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分析观点:一是国有企业管理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管理劳动,这类劳动既包括高密集的劳动时间,也包括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劳动内容,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具有独特的人力资本,他们既是劳动者参与按劳分配,又是管理要素的提供者,获得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并在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参与企业当前和未来利润的分配。二是根据以上的分配机制,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支付应当是包括普通的工资、奖金和股权的结构形式。国有企业依据管理人员自身的禀赋水平确定固定工资等级。国企管理人员的奖金激励与企业的绩效及经营指标联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产出和利润。同时,以上两个部分的管理人员薪酬应当随企业的盈亏进行联动。三是企业管理层可获得股权激励分享企业的利润,管理层获得股权激励比重应与其付出的劳动时间及面对的风险进行匹配,建立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而股权激励的定价应当在多元化股权环境下完成。另外,企业应当设计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合理薪酬差距及管理层之间的合理薪酬差距,差距的合理性体现在给予股权合理的资本回报率,不然激励过度和激励不足都会对企业的产出和绩效产生不良影响。四是在国企与民企竞争的微观环境下,少量的产量奖金激励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较小,但较大比重的产量奖金会激励国有企业管理层做出过度投资决策,导致产能过剩,从而挤出民营企业的利润,减少社会福利水平。在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或者业务领域,允许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激励,针对总股本10%股份进行激励通常能取得最优效果,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比重不宜超过20%。五是股权激励权重太高或者某些高级管理层的权重过高,会导致过度重视企业的未来利润,引起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损害社会福利。薪酬激励应当在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占比较多,而其他激励模式(如晋升)则应当在垄断性较强的行业的国有企业实施,或者薪酬激励在国有企业中市场化较明显的管理岗位上比重较大,而在市场化较小和负有国有资本监督人或代理人的角色中则可突显其它激励模式(如晋升或公务员待遇)。在实践方面,本文首次尝试分析和检验不同竞争类型和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与激励效应,并提出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改进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形式和结构的政策指导意见。本文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在薪酬压抑下,国有企业实施高奖金激励更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提升企业业绩和社会福利,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较强的行业及国有企业的混改进程中,扩大奖金占薪酬比重更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在缓解融资约束、扩大企业规模及绩效层面上存在一定的正向作用。国企管理层的薪酬结构中,股权比重较高有助于避免过度奖金的负面作用。在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中,一定要避免以股权激励计划变相的充当延迟发放奖金的工具,增强激励计划设计的灵活性和合理性,以进一步突显出股权激励的正向效应;国有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股权激励差距过大,会导致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问题,促进营收增长,却减少了社会福利。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间股权激励差距较大有利于改进企业的绩效、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国有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限薪政策减弱,改善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水平,同时拉开了企业内管理层薪酬的差距,改进了地区企业的产出和社会福利。本文从经典案例分析中发现:非上市国企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促进了企业股权多元化及治理结构完善,破除了限薪机制,激活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机制,中短期的奖金和长期的股权激励占比增加。但是,奖金机制不确定性较大,更具有激励合理性的股票期权计划也未引起重视;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获得固定薪酬、绩效奖金薪酬和员工持股及分红,显着提升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并促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然而,股权激励机制无法灵活调整,管理层间及管理层与员工间的激励差距过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上市非国企管理层的薪酬激励计划过度重视企业利润考核,而忽视更全面的绩效指标考核,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以上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改革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在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政府和企业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利于明确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身份。依据分类改革设计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是当前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的应有思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股权变得更加多元化,应当引入管理层的市场化薪酬激励考核机制。国有企业应当通过市场化机制确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水平,合理化企业内管理层间及管理层与员工的薪酬差距。在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要实现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与考核约束机制的匹配。通过税收、机制调整和增强国资力量的办法来处理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机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不均问题。应当实现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与建立国有企业“企业家”队伍的有机结合。
程德巧[4](2019)在《股票定价偏误对公司融资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融资是公司的一项重要行为,也是关联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在现实的资本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和套利限制等因素,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的现象长期存在。股票定价偏误的存在,给公司决策增添了复杂度,但也给他们提供了通过融资活动提升自身基本价值的机会。那么,股票定价偏误会对公司融资产生怎样的影响?资本市场又如何看待公司的融资活动?在我国当前正在实施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实现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政策大背景下,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已有关于股票市场错误估值如何影响公司融资的研究,大多基于权衡理论和市场择时理论,探讨股票定价偏误对股权融资与资本结构的影响,却较少研究股票定价偏误对公司留存收益、债务融资以及隐性股权融资的影响,结合代理问题考察股票定价偏误融资效应的亦鲜见。因此,本文基于股票错误定价在现实资本市场广泛存在的事实,在使用公司财务数据评估其股票基本价值的基础上构建股票定价偏误度量;应用A股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股票定价偏误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综合运用多种融资理论,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相关监管政策,研究股票定价偏误对上市公司留存收益、股权再融资、隐性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影响,以揭示资本市场运行与公司微观行为,以及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本文既有助于各界加深对公司融资与股票价格关系的认识,给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各种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也有助于推动价值评估模型与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丰富国内关于公司融资决策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以现金股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股票定价偏误对留存收益这种内源融资方式的影响。依据权衡理论、代理理论和市场择时理论,就现金股利与股票定价偏误的关系提出理论假设,并运用Probit回归和Tobit回归等实证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股票定价偏误对现金股利存在显着影响,且这种影响在股价高估状态与股价低估状态下表现不同。当股价低估时,现金股利与股价水平正相关;当股价高估时,现金股利与股价水平负相关;换言之,股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现金股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考察了现金分红的市场效应,发现股价低估时的短期市场效应要显着大于股价高估时的短期市场效应,表明市场并不支持股价高估的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现金股利只有在股价低估时,才有良好的信号传递功能。第二,研究了股票定价偏误对股权再融资的影响,并以股票定向增发为研究对象,对控制权理论的预期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股价高估时,股权再融资与股价水平显着正相关,且融资约束对这一正相关关系具有强化作用,民营公司和小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对股价水平的敏感系数,要分别大于国有公司和大公司。介于股票定向增发在我国公司新股增发中的核心地位,运用单变量分组检验与多元回归方法,考察了大股东参与对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和长期业绩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倾向于在股价较低时参与定向增发,并且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存在较好的持股异常收益,此外,大股东的国有属性对增发后的持股异常收益有影响。第三,介于股权激励具有隐性股权融资功能的特性,考察了股权激励的股权融资效应和股票定价偏误对股权激励的影响。首先考察了股权激励的股权融资功能,发现不管是采用限制性股票方式,还是采用期权方式,限制性股票认购或期权行权流向公司的现金,对公司资本支出存在显着影响,说明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存在股权融资的动机,股权激励发挥着股权融资功能。然后考察了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意愿与股票价格水平的关系,发现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意愿,总体上与股票价格水平负相关,但这种相关性只在股权被市场高估的情形下存在。接着又考察了股票定价偏误是否会影响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研究发现,股票定价偏误对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选择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概率随股票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国有控股公司相对非国有控股公司、两权合一公司相对非两权合一公司、以及高控股公司相对低控股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意愿与股票定价偏误相关性更弱。第四,研究了债务融资、债务率变化与股票定价偏误之间的关系。将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和债务水平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是否受股票定价偏误状况的影响时发现:净债务融资与股票价格水平在总体上正相关,但这种正相关关系只存在于股价被低估的公司,且受影响的只有短期债务融资;融资约束影响股票定价偏误的债务融资效应,股价水平对小公司和民营公司的债务融资存在正向影响,对大公司和国有公司的债务融资未产生显着影响;股票定价偏误对负债水平存在显着的负面影响。总体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变化与股票价格水平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会随股票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公司财务杠杆受到股票定价偏误的负向冲击,主要出现在股票高估情形。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研究视角方面。首先基于资本市场估值偏误的视角,从个股层面考察资本市场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其次,从股权融资工具的视角,研究了股权激励行权资金对公司资本支出的影响,以及股票定价偏误对股权激励实施意愿和激励方式的影响;最后,研究了股价低估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弥补了鲜有文献探讨股价低估对债务融资影响的不足。第二是理论拓展方面。把代理理论和控制权纳入到股票定价偏误对股权融资影响的研究中,拓展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关于股权融资与股票价格关系的结论与意义,发现大股东参与的股票定向增发、以及通过增发新股方式的股权激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和管理者权力干涉行为。第三是研究结论方面。首先,发现股价高估和股价低估,都会对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造成负面影响,但股价低估公司的现金分红公告效应,显着好于股价高估公司;其次,发现不管是限制性股票认购款,还是期权行权现金,均会对公司资本支出产生显着影响,且低融资约束公司的期权行权现金,对资本支出的影响比高融资约束公司更大;此外,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股票定价偏误的相关性,在股价高估与低估情形下表现不同,债务融资与股票定价偏误只在股价低估时显着正相关。
张璇[5](2019)在《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合约的不完备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边界都不十分清楚。就企业剩余控制权而言,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中普遍存在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侵占问题。此类问题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同样存在。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控制企业向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选择管理层、管理层负责经营企业的过渡中,民营企业面临两方面控制权侵占:一方面,因担心企业拱手他人,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和管理层,挤占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剩余控制权;另一方面,由于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施展才华受限、职业操守欠缺等原因,管理层也会侵占大股东或董事会的控制权。特别是在大股东或董事会缺乏监督或消极监督的企业中,管理层能够成功实施职务侵占。现实中的类似案例比比皆是,比如,保护创始人控制权的阿里合伙人制度、国美CEO陈晓通过让渡企业利益给董事会而操纵控制权侵占大股东的资产和限制大股东的投票权、宝能联合万科大股东通过持续增持股票而挤占管理层的控制权等。本研究发现,这些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创始人控制权保护措施缺失、大股东或管理层把控董事会、控制权与所有权边界不清、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不统一等重要问题。因此,中国民营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这个代理链条中各主体控制权的制衡,进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不仅是流行理论认为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搭便车问题。前辈学者关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控制权、区分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探讨,为企业内部控制权安排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权安排与侵占的难点在于:一是验证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并揭示其控制权转移行为;二是在“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框架下建立一种稳健的制衡机制,降低包括大股东在内的内部人实施侵占行为的“效率”,保护外部股东。为了突破以上难点,本文作了以下研究:首先,在对企业剩余权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根据 Berle,Means、Fama、Jensen、Hart 和 Shleifer,Vishny 的分类方法,将控制权安排分为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三个层次,衡量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相互攫取和侵占控制权的情况。其次,基于Grossman,Hart的控制权收益理论,运用大宗股权转让溢价估计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私利水平,并探讨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因素对控制权私利水平的影响;从控制权的角度审视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再次,董事会和管理层为实现控制权收益而进行控制权争夺可能导致控制权转移。因此,运用企业内部控制权转移行为及其转移路径来间接考察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私利。第四,对MBO和合谋的形成机理和实现机制进行梳理。通过国美和万科两个案例分析不同的控制权结构为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争夺控制权私利提供了不同渠道:或利用资本市场排除异己,或管理层与董事会合谋侵占大股东利益,或大股东因利益分歧罢免管理层等。分析在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过程中董事会和管理层可挤占的控制权及可攫取的控制权收益。第五,围绕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及既定侵权状态,归纳内部人控制治理方案,构建企业控制权治理的一般数理和实证模型。同时就股权激励和报酬激励进行回归,揭示这两种治理方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验证治理方案的效率,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产权理论、合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①,对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的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做出理论解释,据此逻辑关系提出假设并构建计量模型。根据计量模型的结果验证理论推断的真实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和政策建议。本文样本数据来自于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抽样,依据统计学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确定合理的样本数量,确保样本数据真实有效,以保证得出可靠的经验研究结论。采用面板模型考察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次数、董事会持股比例、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前5大股东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股权激励、高层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分别对样本数据回归和检验,进行参数估计以确定变量系数及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数学模型建立变量之间的数理关系,为实证计量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采用典型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解剖国美控制权纠纷和万科宝能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进一步验证理论结论的可靠性。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控制权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其逻辑顺序为第三章先衡量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第四章再衡量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收益及由争夺控制权收益引发的控制权转移,第五章考察内部控制权侵占、治理方案及其有效性。第六章为结语。第一章,主要讨论论文的概要及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界定相关概念、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对企业合约结构和权利安排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指出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贡献及其未解决的问题,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奠定研究基础和研究方向。企业合约学派将企业看成是一组不完全合约关系的集合。委托代理理论认为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逐步分离,企业内部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三类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利益不一致性、监督的公共品性质和搭便车问题,代理人并不总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代理人有攫取企业控制权、挤占委托人利益的倾向。委托代理理论的结论是代理成本最小化的所有权结构是最优的。以科斯、威廉姆森、GHM、张维迎和周其仁等为代表的企业合约理论学派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因此缔约各方无法在事前(签约前)详细规定履约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尽管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明确各方的所有权,但控制权因其状态依存性而无法在事前进行安排和约定。企业合约为事后(签约后)控制权的再安排或再谈判留出了空间。剩余控制权正是来源于合约的不完备性和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合约理论的结论是企业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组织,它大量节约了第三方裁决和敲竹杠的成本。签订企业合约前的权利分配影响着签约后各方讨价还价(争夺控制权)的能力,并且签约后的控制权安排存在着结构主导型和制度主导型路径依赖,所以说,权利安排或治理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沿着GHM、Aghion、Tirole等学者关于控制权理论的思路,企业的控制权安排会影响签约各方未来的谈判能力进而影响财务决策和管理者激励。当企业绩效变差时,控制权将从管理层转移至外部人。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主动权之间呈负向变动关系。控制权理论更关注于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剩余控制权的转移与争夺过程,得出利益相关者应当共享控制权的结论。另外,第二章还将控制权安排分为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三个层次,界定他们的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第三章,根据控制权收益理论,对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展开研究。首先区分了控制权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其次,揭示了关联交易、占资、人事控制等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主要方式。再次,基于国内外对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测算方式的比较,改进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并归纳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因素。通过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估计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收益,并对控制权私利水平和其影响因素建立计量模型。计量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私利水平较高。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对控制权私利水平具有抑制作用;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次数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不相关。董事会持股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水平正相关;前5大股东股权集中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第四章,继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研究之后,对董事会和管理的控制权收益和转移进行研究,揭示了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收益的表现形式、为获取控制权收益而进行的控制权转移行为及两类典型的企业内部控制权转移路径(MBO和合谋),分析了 MBO和合谋的形成机理和实现机制。本章利用国美和万科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进行经验验证,诠释了不同控制权结构安排下控制权争夺和转移的发生以及如何应用公司制度解决内部人控制权侵害问题。第四章的结论是控制权争夺过程中,容易造成大股东、董事会(创始人通常担任董事会主席)和管理层之间的权利挤占。合理的公司制度能够有效保护委托人财产权利,降低控制权转移发生的可能性,避免效率损失。在签订融资协议时,完善创始人股东保护条款,设立创始人股权底线,保护创始人股东权益。创始人为了保持和强化控制权应当掌握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否则大股东极有可能利用股权优势罢免管理层。在订立公司章程时,完善创始人保护条款,在重大事项上给予创始人一票否决权。创始人应保留对董事的提名权,并在公司章程中设立相关条款防止举牌者罢免现任董事。避免过度信任管理层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使用合约框定管理层的权责利,为管理层发挥主动性和施展才能提供制度保障。合理确定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的重要作用在于决策、评估和监督。如果赋予董事会过大的权利,则有可能导致董事会“以权谋私”,逃避诚信责任。第五章,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权的侵占及治理。本章揭示了隧道行为、大股东占资、扭曲的红利分配和控制公司资产等内部人控制问题,归纳了股权激励、报酬激励、控制权激励及其他治理方案,使用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验证股权激励、报酬激励治理方案的有效性,并对股权激励、报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建立激励模型。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董事会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董事及管理层前三名年薪总额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作用。本章得出结论,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对董事会进行股权激励是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案,大股东持股的利益侵占效应大于利益趋同效应,目前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报酬激励方案效率较低。第六章,结语。本章提出有关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中国企业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制衡机制的建立和剩余控制权安排提供改革方向,对完善控制权市场、证券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最后,将未来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如何防范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及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控制权安排。
何妍[6](2019)在《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股权激励是公司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行权价格的数值直接决定经理人的股权激励收益大小,行权定价是股权激励合约设计的核心环节。目前股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经理人公告日择时、激励期高送转以及高管操纵每股盈余等现象,本质是通过非合理方式操控行权价格提高股权激励的行权收益的行为。然而股权激励合约普遍采用的固定行权定价法无法匹配公司股价变化和经理人工作投入的关系,也无法实现股权激励收益与风险的对等。激励期过于刚性的行权价格表现不能确保管理者不受超出其控制的共同因素影响,违背了相对绩效评价原理,使得股权激励无法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指数化定价方案能够较好地去除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但实践中并未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对于指数化行权定价的影响因素、激励机制和激励效果的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本文重点研究股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中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激励机制、激励效果和应用推广等问题。在指数化定价机制分析中,首先,构建单指数绝对行权价格、单指数相对行权价格、多指数绝对行权价格和多指数相对行权价格模型,在此基础上把公司股票价格进行指数化分解以揭示指数化定价的内在机理;然后,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相关系数、无风险利率、股价波动率、指数波动率、股票红利率和指数红利率等参数对行权价格的影响;接着,对B-S期权定价公式和指数化股票期权定价公式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35)值对比分析不同定价方法的激励强度大小和特征。最后,对相关权威文献中多次用到的算例,进行了相同条件不同行权期限,单指数绝对(相对)行权价格与多指数绝对(相对)行权价格的测算和结果对比。从经理人和公司两种视角对激励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股权激励投入阶段经理人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的变化,以及产出阶段行权价格对公司业绩、创新能力和盈余管理等方面的影响。针对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不易量化的特征,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在Holmstrom-Milgrom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植入股权激励项的委托-代理模型。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条件下,对比分析经典模型和改进模型中经理人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的解析形式,从理论上展现了股权激励对经理人工作投入的激励效果。研究表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经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小于等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经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风险厌恶,经理人也要承担一部分的风险。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引入股权激励不仅会增加经理人的努力水平,也会增加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比例,同时,经理人的收益也会通过股权激励的行权得到相应补偿。在行权价格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中,构建行权价差比作为行权价格指标,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一起从不同角度反映股权激励的强度,弥补了已有研究中激励强度只考虑数量而忽视单位激励强度的不足。对于公司产出效果的影响,选择公司业绩是因为它是衡量激励效果最直接和最广泛使用的指标。因为行权价格过高和过低时都会阻碍公司业绩的提升,所以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构建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非线性面板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创新能力是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和行业地位的决定要素,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应该采取有效举措以实现持续性的创新产出。本文通过面板Logit模型来检验现阶段股权激励行权定价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胜算率(odds ratio)解读回归结果。另一方面,由管理者防御理论可知,股权激励有可能会诱发或加大经理人的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是高管利用信息优势选择有利于自身收益的财务披露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信息扭曲行为。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从股权激励负效应的角度来审视股权激励的效果,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更全面。中国股权激励起步比较晚,行权价格的确定以模仿国外经验为主,目前尚未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推行中采用指数化行权定价方法的情况,说明指数化行权定价的应用推广明显滞后于理论研究。因此,本文在上述定价理论研究、定价效果的博弈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科大讯飞公司已经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改进。研究发现,单指数行权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波动率,增大了夏普比,说明指数化行权价格在去除系统性因素对于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后,有利于激励对象获取相对稳定而高额的激励收益。双指数行权价格由于更好地剔除了股票价格中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波动率更小、夏普比更大。指数化行权价格能够改善行权价格过于刚性的表现和行权价格与业绩倒挂的现象。即使对于已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案例,指数化行权价格的运用也能够改善激励效果,规避经理人采用高送转等方式单向下调行权价格获取不当收益的情况。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一)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股权激励有助于增加激励对象工作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水平,有助于改善激励投入效率,提供公司激励产出和个人收益提升的原始动能。股权激励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的公司来说,选择推行股权激励是明智的。(二)股权激励存在最优行权价格区间,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倒“U”型二次曲线关系。股权激励行权定价不当存在诱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对于公司创新产出有显着影响,但是目前阶段对于创新产出的正向作用还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三)指数化行权定价可以较好地剔除公司股票价格中的系统性风险。与B-S传统期权定价方法相比,在授予相同股权激励数量时,指数化期权定价方法的激励强度较低,但在授予总金额相同的股权激励时,对应的指数化期权数量高于传统期权数量,总体来说,指数化期权定价的激励强度大于B-S定价。(四)公司股价与指数间的相关系数、市场的无风险利率、股票和指数的瞬时波动率、连续红利率等参数通过影响系统性风险系数?和公司成长能力η影响行权价格,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数值大小与?和η均成正比,而?的影响作用大于η。(五)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也存在行权价格改进的空间。指数化定价对行权价格的平滑处理有效解决了固定行权价格激励期表现过于刚性的问题,改善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倒挂,激励期单边阶梯下调的情况,有助于上市公司实现激励与监管并重、收益与投入相匹配的公平薪酬激励目标。本文从股权激励行权定价问题出发,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指数化行权价格应用和激励效果测度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着眼于股权激励行权定价问题,弥补了单纯地从持股数量来衡量激励强度的片面性。股权激励强度由激励数量和行权价格共同决定,激励效果的分析需要从股权激励合约本身着手,行权定价就是直接关系到合约双方收益的关键一环。(二)植入股权激励项改进了委托代理模型,在经典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用股权激励数量×(股票价格-行权价格)来代表经理人薪酬中的股权激励收益,这种把激励与一般奖金区别开的处理有助于独立分析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对于经理人努力程度、风险分担的影响。(三)构建行权价差比作为股权激励行权价格指标,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业绩、创新能力以及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在满足充足信息量原则的前提之下,股权激励强度不仅包含股权激励数量,还增加了代表单位激励强度的行权价格指标,丰富了已有激励效果的研究结论。(四)指数化行权定价不仅针对定价机制、激励强度进行数理推导和数值模拟,还对指数化行权价格在股权激励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实例测算和案例分析,发挥定价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侯仰攀[7](2019)在《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计划及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接受,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所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股权激励的产生,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式。信息化的社会进程加快,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倚赖更加的突出,股权激励在为企业留住人才上又有发挥的余地。股权激励在二十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一直缓慢。2005年,我国实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自2006年1月1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到2016年8月13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正式落实,我国上市公司中实行股权激励的数量上显着增加,企业也不断的尝试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发展以及更好的留住人才。这其中,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占据了绝大多数,整体方式比较单一。本文就针对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案例进行研究,来分析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等,并进行原因探究,为其他企业在实行股权激励上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首先阐述了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和概念,通过理论的分析来奠定研究的基础,梳理我国股权激励的方式,以及各种方式特征。通过美的集团实施的股权激励案例,解析整个激励计划的具体内容,实施的动因等,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种组合激励方案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针对原因进行探究,最后根据案例研究做出结论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股权激励案例。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根据不同激励方式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方式,如美的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业绩股票的组合方式,来采取激励措施。其次,要完善整个激励方案的设计,从行权价格、业绩要求、行权安排等方面,要避免短期化福利化的激励方案设计,才能更好达到激励效果和留住人才的目的。最后,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和监督体系,从制度上来确保股权激励的良好发展,避免成为利益输送工具而加深委托代理问题。
黄璐[8](2019)在《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研究 ——以保利地产为例》文中提出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经营管理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旨在以公司股权为利益载体,趋同公司股东与公司高管之间的利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具有自利动机的管理层可能会通过股权激励来谋取利益,违背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初衷。在我国实施的股权激励中,行权业绩条件是决定管理层能否行权,以及管理层需要付出何种程度的努力来实现行权的关键要素,所以行权业绩条件的制定往往是股东和管理层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通过分析行权业绩条件,能够看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是受到了负面因素的影响进行管理层寻租,还是受到了正面因素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激励。我国房地产行业具有强政策性、强周期性等特点,业内诸多房地产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对股权激励的应用颇为成熟,所制定的股权激励计划具有激励水平高、激励范围广等特点,并且多次实施股权激励的倾向较为明显,其中非首次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全部都对行权业绩条件进行了调整。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调整行权业绩条件的因素较为复杂多元,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解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股权激励的运作机制,也对分析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完善股权激励信息披露机制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保利地产作为研究案例,该公司2011年制定的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于第三期(2015年)行权失败,2016年在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中对行权业绩条件进行了调整。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本文先从数量、选择、性质、标准四个方面对保利地产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业绩条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利地产对行权业绩条件的调整没有受到明显的高管自利动因影响,影响其调整行权业绩条件的主要因素并不明朗,影响的过程也不清晰,可见以往的特征分析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的因素,本文基于最优契约等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利地产行权业绩条件的调整实际上是受到了政策法规、行业背景、企业战略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主要从房地产上市公司在非首次股权激励计划中调整行权业绩条件的现象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拓展了目前国内学者对股权激励研究的范围;同时,针对个案进行了更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工作,发现影响因素的不同会促使公司管理层做出不同的决策、制定不同的行权业绩条件。本文对研究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的分析体系提出了改进建议,也对我国规范股权激励相关准则的制定和信息披露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不过,文章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第一,由于信息披露的不足,在研究过程中难以掌握更多的信息,部分论证依据直接引用了公司年报内容,缺乏具体的证明过程。第二,文章只选取了单个案例进行研究,在广度上较为欠缺,得出的研究结论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上市公司。
东升[9](2019)在《我国股权激励税收制度的分析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公司制度逐渐被大多数公司认可、采用。与此同时,如何解决现代公司制度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公司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股权激励,这种被视为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长期提升企业效益的一种机制,逐渐被我国企业认可、实践。不仅公司治理相对成熟的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权激励实践,广大非上市公司也纷纷运用股权激励模式助力企业发展。在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中,税收政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规范了在激励计划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所得,而且对于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做出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明晰税收政策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理论机理。结合近些年来我国股权激励的实践和税收政策的调整,以财税[2016]101号文为视角,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税收政策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是否有显着影响。再辅以国外相关制度的借鉴与比较,尝试对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可行、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提供些许参考。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在现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梳理股权激励及其税收政策的理论机理,为税收政策对股权激励的影响做出理论分析。从理论层面上肯定税收政策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其次,针对近些年出台的新的税收政策,对新时期下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现状做出归与总结,以期更好地梳理和评析我国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通过收集2015年-2018年新三板公司有关数据,以财税[2016]101号通知所产生的税制调整为切入点,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税收政策的调整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对此次政策调整做出测度和评价。通过实证分析,本文验证了税制调整影响了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这一基本假设。财税[2016]101号通知所产生的税收优惠,提升了新三板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政策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实证结果表明,此次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并没有表现出差异,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无论选取股票期权还是选取限制性股票,税收政策均表现出正向作用,没有显着差异。最后,本文对美国、英国、法国的股权激励税收制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比较分析,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这包括:建立统一、完善的股权激励税收制度,整合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对上市公司实施多层次的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计划给予税收优惠,以期发挥股权激励对公司的长期激励作用。
王颢[10](2017)在《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选题缘起于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三大特点。“脱实就虚”、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长期困扰和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亟待着力解决,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因其资本特性和运作模式能有效地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并很好地匹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夹层投资为其资金运用开辟了新的渠道并提供了新的投资收益。因而,保险资金夹层投资不啻为国家、市场、企业三方多赢的战略选择。论文通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等理论,保险资金运用、夹层投资等知识体系,遵循“保险姓保”、“稳健投资”等价值理念,从我国现实出发,在实践基础上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监管创新,致力于科学前沿,服务于保险主业,贡献于社会发展。在研究目标的引领之下,论文从构建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基础入手,选择典型国家展开国际视野,剖析制约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现实因素,在相关政策支持和监管规定之下开展博弈分析和定价研究,进而提出完善路径和改进措施。全文共七章。除第一章绪论之外,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分别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找寻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支撑。第三章是国际视野,选择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从中发现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第四章是我国的运作实践,从运作依据、运作现状、典型案例和制约因素进行考察。第五章是对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博弈分析,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参数检验和数值模拟。第六章是对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产品的定价分析,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对偏债型和偏股型夹层产品开展了定价研究。第七章是完善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对策建议,分别从法律、政策、监管、市场和企业等层面提出,并勾画了后续研究设想。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其一,夹层投资缘起于企业的融资需求,该类投资与保险资金具有多重的匹配性:夹层投资的长期特征与保险资金的长期性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夹层投资的股债双性与保险资金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夹层投资的交易特征与保险资金的灵活性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夹层投资为保险资金运用描绘了新的美好愿景,但实现这一愿景尚需克服重重障碍。其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已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主要特征体现在:其一,低利率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推动了夹层投资的发展;其二,夹层投资一般通过专业化平台来开展;其三,夹层投资一般采取间接投资模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模式和资本市场成熟程度上的差异,决定了国外模式不能照搬照抄,需找寻到可复制的经验和可推广的做法。其三,我国夹层投资市场从2005年开始萌芽,2014年以来投融资市场的环境变化促使夹层投资增长加速,但保险资金运用于夹层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外部环境来看,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监管规定等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内部运作来看,夹层投资的运作模式、博弈决策、定价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同时运作过程中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违约风险、协议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需要审慎防范。其四,保险资金夹层投资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投资策略受制于博弈参与人的理性程度和学习能力。博弈模型发现了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若干发展规律,如保险机构投资的资金额与夹层投资的成交额成正比;银行存款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与夹层投资的成交额成反比;等等。本文依托博弈模型所做出的理论推导基本符合目前夹层投资发展情况,也说明保险机构开展夹层投资需综合考量各利益方的博弈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的制约程度。其五,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模型丰富而多彩,为夹层投资产品的定价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从偏债型工具来看,以白云可转债和中信银行次级债为例测算的两种产品定价,结果表明无论是西方经典模型还是我国学者的优化模型,实际价值与理论价值都被低估,原因可能是模型所需的利率市场化、市场卖空机制等前置条件的缺失。从偏股型工具来看,以优先股为案例的定价分析表明,作为优先股股东,并不能一味地追求清算优先股的最大化,而是要综合考虑,做到双方达成的交易条款清单符合自己投资所希望的风险收益特征。其六,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应采取“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法律法规与政策措施相配套、监管机构与保险机构相配合的方式,多管齐下多方发力。而保险机构的夹层投资决策不仅来自盈利模式多元化的内在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练好内功,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二、股票期权激励的博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票期权激励的博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股权激励 |
2.1.2 生命周期 |
2.1.3 高新技术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最优契约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博弈论 |
2.2.5 激励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股权激励要素设计研究 |
2.3.2 不同生命周期股权激励效应及模式研究 |
2.3.3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效果研究 |
2.3.4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2.4 股权激励作用路径分析 |
2.4.1 股权激励对于研发创新的作用路径 |
2.4.2 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素分析 |
3.1.1 激励模式分析 |
3.1.2 有效期分析 |
3.1.3 激励额度分析 |
3.1.4 激励对象分析 |
3.1.5 激励价格分析 |
3.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方案设计较为单一 |
3.2.2 激励力度较为不足 |
3.2.3 缺乏针对性、灵活性与长效性 |
3.3 基于生命周期设计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方案的必要性 |
3.3.1 契合生命周期的激励方案针对性、灵活性及适用性更强 |
3.3.2 科学的方案设计能够充分发挥激励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机理分析 |
4.1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原则 |
4.1.1 动态原则 |
4.1.2 适度原则 |
4.1.3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
4.1.4 核心技术人员是激励主体的原则 |
4.2 股权激励方案要素设计基本要求 |
4.2.1 激励对象 |
4.2.2 激励价格 |
4.2.3 激励额度 |
4.2.4 激励条件 |
4.2.5 有效期 |
4.3 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 |
4.3.1 基于现金流的生命周期划分 |
4.3.2 基于销售收入的生命周期划分 |
4.4 高新技术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动态设计 |
4.4.1 成长期特点、目标、人力资本需求及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4.4.2 成熟期特点、目标、人力资本需求及相应的方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1 中兴通讯基本情况 |
5.1.1 公司简介 |
5.1.2 股权结构 |
5.2 中兴通讯生命周期判定 |
5.2.1 基于现金流的生命周期判定 |
5.2.2 基于销售收入的生命周期判定 |
5.3 选择中兴通讯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的原因 |
5.3.1 生命周期的更迭具有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征 |
5.3.2 股权激励的推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战略意义 |
5.4 中兴通讯两期股权激励方案的主要内容与实施结果 |
5.4.1 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4.2 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4.3 基于生命周期的两期激励方案对比与合理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兴通讯基于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效果分析 |
6.1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设计效果分析 |
6.1.1 市场表现分析 |
6.1.2 人员变动分析 |
6.1.3 研发能力分析 |
6.1.4 财务绩效分析 |
6.2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设计效果综合评价 |
6.2.1 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之处 |
6.2.2 股权激励计划的不足之处 |
6.3 改善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
6.3.1 采取滚动激励方式增强股权激励的适应性及长效性 |
6.3.2 激励条件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企业特征及所处生命周期 |
6.3.3 成长期采用股票期权模式可以适当增加惩罚性条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贡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高管薪酬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国有上市公司 |
1.4.2 高管人员 |
1.4.3 高管人员薪酬 |
1.4.4 薪酬激励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管薪酬激励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高管薪酬与激励的基本理论 |
2.1.1 经济学激励理论 |
2.1.2 管理学激励理论 |
2.1.3 高管薪酬激励的基本理论 |
2.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现状 |
3.1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演变 |
3.1.1 计划时期的高管薪酬方案 |
3.1.2 过渡时期的高管薪酬制度 |
3.1.3 探索时期的高管薪酬制度 |
3.1.4 规范时期的高管薪酬制度 |
3.1.5 深化改革时期的高管薪酬制度 |
3.2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现状 |
3.2.1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概况 |
3.2.2 国有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概况 |
3.2.3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地区差异 |
3.2.4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企业类型差异 |
3.2.5 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差异 |
3.3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2 研究假设 |
4.1.3 变量选取 |
4.1.4 模型构建 |
4.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4.2.1 国有上市公司描述性统计 |
4.2.2 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描述性统计 |
4.2.3 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描述性统计 |
4.3 单位根检验与Hausman检验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Hausman检验 |
4.4 相关性分析 |
4.5 回归分析 |
4.5.1 高管薪酬政策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 |
4.5.2 公司业绩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 |
4.5.3 高管薪酬政策、公司业绩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模型一稳健性检验 |
4.6.2 模型二稳健性检验 |
4.6.3 模型三稳健性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国企分类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与公共管理部门博弈 |
5.1 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
5.2 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与公共管理部门博弈 |
5.2.1 博弈过程以及期望效用 |
5.2.2 博弈结果分析 |
5.3 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与公共管理部门博弈 |
5.3.1 博弈过程以及期望效用 |
5.3.2 博弈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政策建议 |
6.1 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建议 |
6.1.1 增强薪酬的业绩敏感性 |
6.1.2 实施高管薪酬组合激励 |
6.1.3 政府薪酬管制 |
6.1.4 完善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披露 |
6.2 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建议 |
6.2.1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
6.2.2 加强政府薪酬管制 |
6.2.3 健全高管绩效考核体系 |
6.2.4 发挥非物质激励与福利激励的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范围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1.3.2 管理层薪酬水平和管理层薪酬差距的测度 |
1.3.3 管理层薪酬的决定因素 |
1.3.4 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效应 |
1.3.5 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效应 |
1.3.6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管理层薪酬激励 |
1.3.7 简要评析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 |
1.4.2 管理层薪酬结构 |
1.4.3 股权激励 |
1.4.4 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2.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不完全合约理论 |
2.1.4 企业家理论 |
2.1.5 市场竞争结构理论 |
2.2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3.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理论分析 |
3.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多角度的审视 |
3.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
3.1.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理论的拓展 |
3.1.3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理论的拓展 |
3.1.4 不同竞争模式和股权结构下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分析 |
3.2 基于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
3.2.1 经济个体及经济行为的前设条件 |
3.2.2 经济个体的效用需求及资源配置 |
3.2.3 经济个体的生产劳动过程 |
3.2.4 经济个体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 |
3.2.5 模型求解 |
3.2.6 理论模型的讨论 |
3.3 基于双寡头竞争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理论模型 |
3.3.1 基于工资和产量奖金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递减 |
3.3.2 基于工资和产量奖金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不变 |
3.3.3 基于工资和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递减 |
3.3.4 基于工资和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不变 |
3.3.5 理论模型的讨论 |
3.4 理论研究结论的经验检验思路 |
4.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
4.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历史变迁 |
4.1.1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回顾 |
4.1.2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历史变迁 |
4.2 我国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
4.2.1 数据和变量的说明 |
4.2.2 基于上市企业管理层薪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基于上市企业管理层个体薪酬汇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
4.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和股权激励 |
4.3.2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描述性统计 |
5.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效应 |
5.1.1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影响效应 |
5.1.2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差距的影响效应 |
5.1.3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奖金激励的影响效应 |
5.2 非上市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 |
5.2.1 管理层薪酬水平对各地区国有企业营收和利润的影响效应 |
5.2.2 管理层薪酬差异及变化对各地区国有企业营收、利润增速的影响效应 |
6.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案例分析 |
6.1 中央国企子公司的员工持股激励方案试点分析 |
6.1.1 试点企业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特征 |
6.1.2 股权激励试点企业的激励效应 |
6.2 万华化学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
6.3 云南白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
6.4 昆明制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
6.5 案例分析的启示 |
7.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总结 |
7.1.1 关于理论分析内容的总结 |
7.1.2 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改革的实证分析总结 |
7.1.3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改革案例分析总结 |
7.2 研究结论 |
7.2.1 理论层面 |
7.2.2 实证分析层面 |
7.2.3 案例分析层面 |
7.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股票定价偏误对公司融资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股票定价偏误 |
1.3.2 公司融资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股票定价偏误对公司融资影响的研究进展 |
2.2 股票定价偏误与公司内源融资 |
2.3 股票定价偏误与公司股权融资 |
2.4 股票定价偏误与公司债务融资 |
2.5 股票定价偏误与公司资本结构 |
2.6 股票定价偏误影响公司融资的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公司融资的基础理论 |
3.1.1 传统金融框架下的融资理论 |
3.1.2 行为金融框架下的融资理论 |
3.2 股权估值理论与方法 |
3.2.1 股权估值的基础理论与模型 |
3.2.2 剩余收益模型估值技术 |
3.2.3 股票定价偏误的度量 |
4 股票定价偏误与留存收益——以现金股利为研究对象 |
4.1 引言 |
4.2 文献回顾 |
4.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1 股票定价偏误影响现金分红的模型分析 |
4.3.2 理论假设的提出 |
4.4 研究设计 |
4.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4.2 变量定义 |
4.4.3 检验模型及思路 |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 |
4.5.2 股票定价偏误对现金分红的影响 |
4.5.3 现金分红的市场效应 |
4.5.4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股票定价偏误与股权再融资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股权融资的市场择时 |
5.4.2 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择时 |
5.4.3 产权性质对定向增发的影响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股票定价偏误与隐性股权融资——以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 |
6.1 引言 |
6.2 文献回顾 |
6.2.1 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及影响因素 |
6.2.2 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 |
6.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1 股权激励的股权融资效应 |
6.3.2 股票定价偏误与股权激励意愿 |
6.3.3 股票定价偏误与股权激励方式选择 |
6.4 实证研究设计 |
6.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4.2 实证模型 |
6.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1 股票授予与期权行权对资本支出的影响 |
6.5.2 股票定价偏误对公司股权激励意愿的影响 |
6.5.3 股票定价偏误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 |
6.5.4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 股票定价偏误与债务融资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1 股票定价偏误影响债务融资的内在机理 |
7.2.2 股票定价偏误与债务融资 |
7.2.3 股票定价偏误与债务水平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2 模型设定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股票定价偏误与债务净融资 |
7.4.2 股票定价偏误与债务水平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政策含义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控制权收益 |
1.4.2 控制权转移 |
1.4.3 控制权安排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剩余权利 |
1.5.2 内部人和内部人控制 |
1.5.3 人力资本产权和非人力资本产权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数据来源和处理 |
1.6.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企业合约的结构和权利安排 |
2.1 企业的合约属性 |
2.2 委托代理合约中的两权分离 |
2.2.1 两权分离及其后果 |
2.2.2 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 |
2.2.3 委托代理合约的所有权结构 |
2.3 企业合约中的权利分配 |
2.3.1 不完备性 |
2.3.2 事前的权利安排 |
2.3.3 事后的权利安排 |
2.3.4 所有权结构 |
2.4 控制权合约中的权利安排 |
2.4.1 控制权的来源 |
2.4.2 第一和第二代控制权理论 |
2.4.3 控制权安排的层次 |
3 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 |
3.1 共享收益与私人收益 |
3.2 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 |
3.3 大股东的控制权私利 |
3.4 实证研究 |
3.4.1 国内外关于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的缺陷及改进 |
3.4.2 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因素 |
3.4.3 样本选取和研究设计 |
3.4.4 实证结果 |
4 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转移 |
4.1 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 |
4.1.1 董事会的控制权收益 |
4.1.2 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 |
4.2 控制权转移行为 |
4.3 控制权转移路径之一: MBO |
4.3.1 形成机理 |
4.3.2 管理层收购的实现机制 |
4.3.3 中国MBO的融资障碍及解决途径 |
4.4 控制权转移路径之二: 合谋 |
4.4.1 形成机理 |
4.4.2 实现机制 |
4.5 控制权转移的案例研究 |
4.5.1 国美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控制权之争 |
4.5.2 万科与宝能的控制权之争 |
5 企业内部控制权的侵占与治理 |
5.1 内部人控制问题 |
5.1.1 管理层多元化经营掩饰隧道行为 |
5.1.2 大股东占资 |
5.1.3 大股东和董事会扭曲红利分配 |
5.1.4 公司高管对资产的控制 |
5.2 内部人控制的治理方案 |
5.2.1 股权激励 |
5.2.2 报酬激励 |
5.2.3 控制权激励 |
5.2.4 其他激励 |
5.3 数学模型分析 |
5.3.1 公司高层的股权和报酬激励 |
5.3.2 大股东的股权激励 |
5.4 实证研究 |
5.4.1 理论基础 |
5.4.2 样本选取和研究设计 |
5.4.3 实证结果 |
6 结语 |
6.1 结论与启示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五、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代理成本理论 |
四、行为金融理论 |
第二节 期权定价理论 |
一、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 |
二、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定价方法 |
三、B?S期权定价方法 |
四、有限差分方法 |
第三节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
一、股权激励的信息量及原则 |
二、股权激励投入效果与产出效果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 |
二、股权激励的发展 |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基本模式及特点分析 |
一、股票期权模式 |
二、限制性股票 |
三、股票增值权 |
四、股权激励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法则 |
第四节 行权定价现存的问题及改进 |
一、相关条例中有关行权价格修订前后的对比 |
二、股权激励行权定价中的现存问题 |
三、行权定价研究的改进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权价格、努力程度与风险承担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经典委托代理模型 |
一、模型假设和参数设定 |
二、已有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引入股权激励项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 |
一、模型改进的思路 |
二、模型假设 |
三、参数的设定 |
四、博弈模型分析 |
第三节 经典模型和改进模型结果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股权激励行权定价模型与测算运用 |
第一节 现有的行权定价方法 |
一、固定价格定价法 |
二、基于EVA的相对业绩可变价格定价法 |
第二节 单指数化行权定价模型 |
一、单指数期权行权定价模型 |
二、单指数相对化期权定价 |
第三节 指数化定价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股票价格的指数化分解 |
二、指数化定价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参数对行权价格的影响规律分析 |
一、相关系数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二、无风险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三、股票价格波动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四、指数波动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五、股票红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六、指数红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第五节 定价公式的敏感性分析 |
一、敏感性分析公式 |
二、△值的对比分析 |
三、关于指数相关性的新的敏感性指标 |
第六节 多指数行权定价模型 |
一、多指数绝对定价模型 |
二、多指数相对定价模型 |
第七节 多种定价方法的实例结果对比 |
一、实例回顾 |
二、实例结果计算与输出 |
三、结果分析 |
四、实例启示 |
五、相关系数对多指数定价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权定价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的处理 |
二、行权价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行权价格的构建、激励效果指标的选取与控制变量的设定 |
第二节 行权价格指标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
一、理论分析、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二、确定价等价分析 |
三、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设定 |
四、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
五、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六、回归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行权价格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二、盈余管理的计算 |
三、行权价格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四、回归结果分析及模型稳健性说明 |
第四节 行权价格与公司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 |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二、模型选择 |
三、行权价格与创新能力的回归及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安徽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案例 |
第一节 安徽科大讯飞公司股权激励 |
一、科大讯飞公司概况 |
二、科大讯飞公司股权激励方案 |
三、股权激励期权数量及行权价格的调整办法 |
第二节 指数化行权定价的改进与对比 |
一、行权价格指数化改进的原因 |
二、指数化定价的参数计算 |
三、指数化行权价格表现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一、已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项目 |
附录 |
附录A:敏感性分析(R程序) |
附录B:单指数、多指数分析(R程序) |
附录C: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及内生性检验(STATA) |
附录D:盈余管理(参与行业特征回归方程的行业、年行业样本数) |
附录E:盈余管理计算(R程序) |
致谢 |
(7)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计划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
四、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股权激励与绩效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股权激励方式 |
二、股权激励要素 |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理论 |
四、激励理论 |
第三节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制 |
一、股权激励作用机制 |
二、不同方式的作用机制 |
第二章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美的集团简介 |
一、美的集团发展历程 |
二、美的集团的股权结构 |
三、主营业务及构成 |
第二节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背景及动因 |
一、实施背景 |
二、股权激励实施动因 |
第三节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案例及分析 |
一、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二、业绩股票 |
三、限制性股票 |
四、股权激励整体分析 |
第三章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效果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股权激励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 |
一、经济增加值 |
二、美的集团经济增加值分析 |
第二节 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一、偿债能力分析 |
二、盈利能力分析 |
三、营运能力分析 |
四、成长能力分析 |
第三节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其他影响 |
一、创新能力变化 |
二、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性与员工结构分析 |
第四节 股权激励有效性原因分析 |
一、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具有科学性 |
二、股权激励模式灵活性 |
三、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研究 ——以保利地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贡献与不足 |
1.3.1 研究贡献 |
1.3.2 研究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股权激励的研究 |
2.2 行权业绩条件的研究 |
2.3 影响行权业绩条件设置的因素研究 |
2.3.1 影响行权业绩条件设置的正面因素 |
2.3.2 影响行权业绩条件设置的负面因素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3.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的理论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股权激励 |
3.1.2 股权激励的要素 |
3.1.3 股权激励的分类 |
3.1.4 股权激励行权条件 |
3.2 理论基础 |
3.2.1 期望理论 |
3.2.2 委托代理理论 |
3.2.3 博弈理论 |
3.2.4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
3.2.5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3.2.6 企业战略理论 |
3.3 影响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的理论分析 |
4.房地产行业股权激励及行权业绩条件的调整现状 |
4.1 房地产行业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现状 |
4.2 房地产行业调整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的现状 |
5.案例分析——保利地产 |
5.1 公司基本情况 |
5.1.1 保利地产简介 |
5.1.2 保利地产股权结构 |
5.2 保利地产两期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业绩条件达标及调整情况 |
5.3 保利地产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业绩条件的特征分析 |
5.3.1 行权业绩条件指标的数量分析 |
5.3.2 行权业绩条件指标的选择分析 |
5.3.3 行权业绩条件指标的性质分析 |
5.3.4 行权业绩条件指标的标准分析 |
5.4 保利地产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的影响因素 |
5.4.1 影响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的宏观因素 |
5.4.2 影响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的中观因素 |
5.4.3 影响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的微观因素 |
5.5 案例小结 |
6.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业绩指标的选取应契合企业需要 |
6.2.2 考核标准的制定应合理有效 |
6.2.3 行权业绩条件的研究应系统全面 |
6.2.4 股权激励信息披露机制应完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9)我国股权激励税收制度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2 股权激励与税收政策的理论分析 |
2.1 股权激励的有关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2.1.4 博弈论 |
2.1.5 股权激励理论分析小结 |
2.2 税收政策影响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税收筹划理论 |
2.2.3 税收效应理论 |
2.2.4 税收政策影响股权激励的理论小结 |
3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股权激励问题的相关安排 |
3.1 我国股权激励的历史进程与现状 |
3.2 我国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介绍 |
3.2.1 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发展脉络 |
3.2.2 我国股权激励中的现行税收政策 |
3.2.3 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小结 |
4 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基于财税2016[101]号通知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假设 |
4.3 样本选取 |
4.4 变量设计与模型选取 |
4.4.1 被解释变量 |
4.4.2 解释变量 |
4.4.3 控制变量 |
4.4.5 模型选取 |
4.5 研究过程 |
4.5.1 描述性统计 |
4.5.2 实证分析 |
4.6 研究结果分析 |
5 股权激励税收制度的国外借鉴 |
5.1 美国 |
5.1.1 美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 |
5.1.2 美国限制性股票税收政策 |
5.2 英国 |
5.2.1 英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 |
5.2.2 英国限制性股票税收政策 |
5.3 法国 |
5.3.1 法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 |
5.3.2 法国限制性股票税收政策 |
6 对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改革建议 |
6.1 建立更加完善、系统的税收政策体系 |
6.2 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对股权激励实践的促进作用 |
6.2.1 建议早日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多层次的税收优惠 |
6.2.2 加强税收征管,建立更加智能的征税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情况表 |
致谢 |
(10)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基础 |
2.1 作为核心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2.2 作为重要理论基础的西方主流经济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国际视野 |
3.1 全球夹层投资市场概况 |
3.2 美国 |
3.3 欧洲 |
3.4 日本 |
3.5 国际经验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实践 |
4.1 我国夹层投资市场概况 |
4.2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依据 |
4.3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模式 |
4.4 典型案例 |
4.5 发展制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博弈分析 |
5.1 博弈主体分析 |
5.2 博弈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定价分析 |
6.1 定价模型构建 |
6.2 可转债定价分析 |
6.3 次级债定价分析 |
6.4 优先股定价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发展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对策建议 |
7.1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宏观政策建议 |
7.2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监管建议 |
7.3 保险机构夹层投资的策略建议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股票期权激励的博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D]. 唐莹. 苏州大学, 2020(03)
- [2]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研究[D]. 何玲雁. 华北电力大学, 2020(02)
- [3]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D]. 朱春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股票定价偏误对公司融资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程德巧.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5]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D]. 张璇.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6]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 何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计划及效果研究[D]. 侯仰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调整研究 ——以保利地产为例[D]. 黄璐.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我国股权激励税收制度的分析与优化研究[D]. 东升.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 王颢.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股票论文; 薪酬激励论文;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论文; 股权激励行权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