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孔隙论文_马永平,王国栋,张献文,潘树新,黄林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次生孔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孔隙,碎屑岩,致密,成因,沙河,鄂尔多斯,文昌。

次生孔隙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平,王国栋,张献文,潘树新,黄林军[1](2019)在《粗粒沉积次生孔隙发育模式——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夏子街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源扇叁角洲粗粒砂砾岩体往往沉积规律复杂,具有块状构造、砾石大小混杂、粒径变化大、泥质杂基含量高、物性整体偏差且横向变化快等特征,导致对该类致密砂砾岩油气富集规律的区带评价及勘探目标的落实难度大。基于井-震一体化研究方法,通过叁维地震、铸体薄片、岩石物性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组沉积相划分、岩石学特征、物性规律、孔隙类型及成岩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夏子街组砂砾岩储层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均低,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蚀孔,保留少量残余粒间孔,物性整体较差。利用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组粗粒沉积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组孔隙的演化先后经历了快速压实、早期胶结、有机酸溶蚀及晚期碳酸盐胶结等4个成岩阶段。在快速压实阶段,强烈的机械压实导致原始孔隙急剧减少,孔隙度由29.8%下降至15.1%;成岩早期形成的黏土、杂基及沸石类胶结物对储集空间造成破坏,孔隙度平均减小6.5%;有机酸溶蚀是对储层物性起关键改善的成岩作用,主要是对沸石类胶结物形成溶蚀,孔隙度由早期胶结后的8.6%增至12.1%,同时溶蚀作用与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相吻合,有利于油气的有效充注;成岩晚期随埋深加大,压溶作用增强,硅质及碳酸盐胶结物相继沉淀,使颗粒支撑方式由点—线接触演变为线接触为主,储层物性再次变差,孔隙度损失约3.4%,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下演变为现今的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度约8.7%。该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夏子街组储层预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5期)

李佳思,付磊,张金龙,陈静,牛斌[2](2019)在《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迭统碎屑岩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迭统碎屑岩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以次生孔隙为主,成岩作用是影响中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最主要因素。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微观研究表明乌夏地区中上二迭统储层碎屑岩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次生孔隙发育,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的平均孔隙度分别为8.15%和7.85%,其中次生孔隙分别占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总孔隙的77.18%和80.90%,孔隙增生量平均值分别为6.49%和4.74%。研究区碎屑岩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B期,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为主,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约为24.5%,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约为6.14%,溶蚀作用以长石和岩屑颗粒的溶蚀为主,其产生的孔隙增生量对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7.62%和55.86%。研究区受大气水溶蚀、断裂带及有机酸溶蚀作用的影响,在纵向上形成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次生孔隙发育带是研究区在低孔低渗条件下寻找相对有利储层的重要区带。(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6期)

师晶,黄文辉,汪远征,王雅婷,吕晨航[3](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盒8段-山1段砂岩次生孔隙特征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盒8段-山1段砂岩储层中长石缺乏的现象,在野外露头与岩芯观察基础上,通过薄片的微观观察与定量统计,并结合XRD射线衍射分析及岩心物性资料等,对研究区次生孔隙发育情况、成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本区主要发育溶蚀孔、高岭石晶间孔和破裂孔,其中溶蚀孔是本区最主要的孔隙类型。溶蚀孔主要是长石、岩屑等不稳定组分受煤系地层广覆式生烃排出的有机酸溶蚀造成。通过对本区广泛发育的高岭石特征进行剖析并结合长石溶蚀机理等发现有机酸结合晚古生代周缘火山活动造成的同沉积火山灰是造成研究区长石接近全部溶蚀的最根本原因。强水动力造成的中粗粒厚层砂岩,刚性岩屑,火山灰等为次生溶孔的发育提供了基础。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原因,溶蚀作用有效改善了储层质量。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研究区次生孔隙的发育。(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邓广君,甘军,陆江[4](2017)在《文昌A凹陷珠海组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薄片分析表明文昌A凹陷珠海组二、叁段主要孔隙类型为次生孔隙。综合利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同位素、典型矿物识别等对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4种溶蚀成因机制。扇叁角洲沉积背景下方解石沉淀和溶蚀残余钾长石指示早期淡水溶蚀作用。两期油气充注确定了有机酸的溶蚀时间。利用重晶石和金红石确定了酸性热液溶蚀成因,利用取样资料和铁白云石分布确定了无机CO2溶蚀的成因。并根据以上成因机制预测次生孔隙的分布,认为南大断裂带和6号断裂带次生孔隙带发育,是文昌A凹陷下步深层低渗储层勘探的重点区带。(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7年05期)

马妍,李吉君[5](2017)在《有机酸对致密储集层中纳米次生孔隙的定量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密储集层成岩过程中,烃源岩中的有机质热演化生成大量有机酸,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酸会发生脱羧反应同时对致密储集层中矿物进行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本文开展了干酪根模拟生酸实验、有机酸脱羧实验,通过有机酸生烃动力学及有机酸脱羧、不同矿物溶蚀热力学的研究,建立了有机酸生烃模型、脱羧模型及不同矿物的溶蚀模型,用以分析地质条件下,有机酸的生成、脱羧以及对不同矿物的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郭沫贞,徐洋,寿建峰,刘占国,韩守华[6](2017)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迭系碎屑岩储集层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重要的勘探层位,埋藏深度大,研究其次生孔隙分布及其控制因素是研究区储集层研究的一项难点。利用岩芯、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等资料,结合沉积相、构造演化及有机质演化特征,对二迭系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迭系碎屑岩除发育原生粒间孔外,还发育颗粒溶孔、胶结物溶孔及裂缝等次生孔隙。颗粒溶孔、碳酸盐及沸石胶结物溶孔主要受烃源岩热演化产生的有机酸及大气淡水无机酸作用的范围、规模控制。无机酸成因的溶孔主要发育于不整合面和断裂发育的盆地边缘区域,有机酸成因的次生孔主要发育于紧临烃源岩的盆地中部区域;裂缝主要是在构造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受构造应力大小、岩性粒级及杂基含量控制,主要分布于西北缘逆冲断裂带内低杂基含量的砂砾岩中。平面分布上,西北缘二迭系碎屑岩储集空间类型在盆地边缘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无机酸成因的溶蚀孔及裂缝;向盆地中部过渡为有机成因的溶孔为主,原生粒间孔次之的储集空间组合。结合研究区沉积相展布、胶结物分布、构造特征及有机质演化特征,指出盆地中部的扇叁角洲前缘区带,浊沸石胶结物发育,靠近烃源岩,处于叁期有机酸运移的上倾方向,是有利的浊沸石溶蚀孔隙发育区带。(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黄培培[7](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储层孔隙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砂岩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有机质成熟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对砂岩中不稳定组分的溶解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被溶物质主要是长石。岩性不同,溶解强度也有所差异。石英砂岩抗压实能力强,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和酸性流体的流动,溶蚀作用强;岩屑砂岩中,强烈的压实使大量孔隙丧失,后期酸性流体难以进入砂岩中,溶蚀作用弱。(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赵伟,邱隆伟,姜在兴[8](2016)在《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固体—流体相互作用定量恢复及次生孔隙成因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地层大规模发育典型的湖相滩坝砂体,并获得大量油气发现。作者从固体与流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胶结物和次生孔隙入手,结合盆地的演化和断层的演化阶段,来定量半定量地恢复储集层中流体性质的变化以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根据流体来源和持续时间,可以把固体—流体作用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初始流体作用阶段、围岩流体作用阶段、外来流体作用阶段、排烃流体作用阶段和排烃后流体作用阶段。根据滩坝砂体的分带性和次生孔隙形成机理,总体可分为砾质滩坝酸性流体主控次生孔隙发育带、近岸滩坝酸碱流体共同作用次生孔隙发育带和远岸滩坝—中央共振带滩坝碱性流体主控次生孔隙发育带,并进行了平面上次生孔隙成因的推测。(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刘锐娥,吴浩,魏新善,肖红平,张春林[9](2015)在《酸溶蚀模拟实验与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发现并探明了一批目前中国内陆最大的致密砂岩气田(藏),该致密砂岩气田的储层岩性主要为一套"低长石、低杂基、高成分成熟度"的石英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多类型的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针对盒8段致密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本文在大量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场发射、CT扫描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真实岩心的酸溶模拟实验,实验样品为鄂尔多斯盆地石盒子组绿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绿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长石岩屑砂岩、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岩屑石英砂岩和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石英砂岩等4种不同类型的砂岩岩心,采用地层水中普遍存在的乙酸配置成0.5 mol/L的反应介质,选用2 m L/min流速,动态溶蚀100 h后,不同类型砂岩的次生孔隙显着增加,物性明显改善,通过对不同岩性实验前后样品的同位扫描、水-岩反应速度、离子浓度等测定分析,发现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次生孔隙的成因主要为凝灰质、长石等铝硅酸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蚀,探讨了实验样品中不同矿物的溶蚀序列,凝灰质、碳酸盐矿物主要在低温条件下发生溶蚀蚀变,高温条件下主要为长石的溶蚀。揭示凝灰质、碳酸盐岩、长石等矿物溶蚀、次生孔隙形成、新生矿物的发育机理,结合埋藏史、热史分析,建立了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埋藏-成岩-孔隙演化模式,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石英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曲希玉,陈修,邱隆伟,张满利,张向津[10](2015)在《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的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石英溶解为研究对象,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及统计,结合X-衍射分析数据及水-岩反应实验,总结了石英溶解的典型形貌特征、成因及其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大牛地气田石英溶解现象普遍发育,且具有典型的电镜形貌特征,常呈"雨痕状"与"蜂窝状"的溶蚀坑洞。2)大牛地气田的石英溶解发生于碱性环境下,具体证据为1水热实验证实石英溶解于碱性环境下更易发生,在致密砂岩储层中很难发生酸性溶蚀;2与石英溶解共生的方解石胶结交代现象普遍;3部分层位富伊利石贫高岭石,并发育数量不等的绿泥石包壳。3)石英的碱性溶解作用形成粒间溶蚀孔、扩大孔等次生孔隙,平均増孔近6%,是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部分层位优质储层的成因。(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5年05期)

次生孔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迭统碎屑岩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以次生孔隙为主,成岩作用是影响中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最主要因素。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微观研究表明乌夏地区中上二迭统储层碎屑岩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次生孔隙发育,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的平均孔隙度分别为8.15%和7.85%,其中次生孔隙分别占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总孔隙的77.18%和80.90%,孔隙增生量平均值分别为6.49%和4.74%。研究区碎屑岩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B期,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为主,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约为24.5%,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约为6.14%,溶蚀作用以长石和岩屑颗粒的溶蚀为主,其产生的孔隙增生量对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7.62%和55.86%。研究区受大气水溶蚀、断裂带及有机酸溶蚀作用的影响,在纵向上形成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次生孔隙发育带是研究区在低孔低渗条件下寻找相对有利储层的重要区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生孔隙论文参考文献

[1].马永平,王国栋,张献文,潘树新,黄林军.粗粒沉积次生孔隙发育模式——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夏子街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9

[2].李佳思,付磊,张金龙,陈静,牛斌.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迭统碎屑岩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演化[J].岩性油气藏.2019

[3].师晶,黄文辉,汪远征,王雅婷,吕晨航.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盒8段-山1段砂岩次生孔隙特征与成因[J].煤炭学报.2018

[4].邓广君,甘军,陆江.文昌A凹陷珠海组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

[5].马妍,李吉君.有机酸对致密储集层中纳米次生孔隙的定量表征[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6].郭沫贞,徐洋,寿建峰,刘占国,韩守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17

[7].黄培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储层孔隙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J].河南科技.2017

[8].赵伟,邱隆伟,姜在兴.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固体—流体相互作用定量恢复及次生孔隙成因预测[J].古地理学报.2016

[9].刘锐娥,吴浩,魏新善,肖红平,张春林.酸溶蚀模拟实验与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2015

[10].曲希玉,陈修,邱隆伟,张满利,张向津.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的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

论文知识图

盆地内流体在不同尺度的运移特征气充注深部储层宏观、微观特征(白1...5-8 兴古 7-20-26 井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处...次生孔隙铸体薄片镜下照片川科1井马鞍塘组储集岩石类型a.微晶砂...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次生孔

标签:;  ;  ;  ;  ;  ;  ;  

次生孔隙论文_马永平,王国栋,张献文,潘树新,黄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