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苷论文_何斌,吴利军,陈夏冰,杨文海,邵志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牛蒡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牛蒡,仔猪,小鼠,马来,病毒,氯苯,腹水。

牛蒡苷论文文献综述

何斌,吴利军,陈夏冰,杨文海,邵志勇[1](2019)在《牛蒡苷元在仔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牛蒡苷元在仔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仔猪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规律,为新兽药的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选取健康仔猪8头(30.0±5.0 kg),以2.0 mg/kg.bw的牛蒡苷元静脉注射给药,不同时间点前腔静脉采血,采用HPLC法对猪血浆中牛蒡苷元的浓度进行分析。牛蒡苷元静脉注射后,符合无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半衰期(t_(1/2α))0.166±0.022 h;消除半衰期(t_(1/2β))3.161±0.296 h;表观分布容积(V_d)0.231±0.033 L/kg;清除率(CL_b)0.057±0.003 L/(h·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189±0.057μg·h·m L~(-1)。由此可知,牛蒡苷元静脉注射后在仔猪体内分布迅速、分布组织较少、代谢消除较快。(本文来源于《中国兽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雷沛霖,黄瑞松,李耀华[2](2019)在《瑶药五爪金龙中牛蒡苷元薄层色谱及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瑶药五爪金龙活性成分牛蒡子苷元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测方法,寻找瑶药五爪金龙质量控制的依据。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中的牛蒡苷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的牛蒡苷元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实验,确定了TLC定性鉴别和HPLC定量检测的方法。薄层色谱中牛蒡苷元斑点集中、清晰。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牛蒡苷元对照品在0.42~5.26μg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蒡苷元平均回收率为100.43%,RSD=2.09%。10批五爪金龙药材中牛蒡苷元含量在0.06%~0.52%。(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章玲玲,陈意,何仁,徐珊珊,徐煜彬[3](2019)在《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潜在靶点的预测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牛蒡苷元的分子特性,预测并确定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对牛蒡苷元的分子特性以及药理学参数进行分析;通过PharmMapper和DRAR-CPI软件筛选得到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通过分子对接软件进一步对筛选获得的潜在靶点与其进行对接。结果牛蒡苷元的药物相似度(Drug-Likeness,DL)为0.44,血脑屏障穿透率(Blood-Brain Barrier,BBB)为0.04,且符合Lipinski的"五规则"建议的药物标准参数,由此可得该化合物成药性良好。经过PharmMapper软件和DRAR-CPI软件共筛选到1个潜在靶点RARB,采用SystemsDock分子对接软件鉴定得到RARB为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结论牛蒡苷元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RARB的调节,影响和调节线粒体凋亡的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线粒体凋亡引起的细胞死亡,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程度,有助于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后情况。(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10期)

何斌,冉志平,周琦,张海静,杨文海[4](2019)在《牛蒡苷元及牛蒡子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牛蒡苷元及牛蒡子提取物在兽医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根据兽药急性毒性试验(LD50测定)指导原则的要求,开展了牛蒡苷元及牛蒡子提取物在SPF级昆明小鼠经口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灌胃给予牛蒡苷元的半数致死量为219.8 mg/kg,死亡均发生在3 h以内,存活动物均正常生长;鼠灌胃给予牛蒡子提取物后采用最大耐受量法测定发现,给药组与对照组雌雄小鼠生长良好,在14 d观察期内均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药物急性经口MTD≥36 g/kg.bw;根据兽药指导原则经口给药急性毒性试验剂量分级标准,牛蒡苷元属中等毒级,牛蒡子提取物为实际无毒级。(本文来源于《中国兽药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杨婷,窦德强[5](2019)在《牛蒡苷元对S_(180)腹水瘤小鼠的药效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牛蒡苷元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S180腹水瘤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及S180腹水瘤小鼠模型,通过测定瘤体积、瘤重、存活率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的含量综合评价牛蒡苷元的抗肿瘤作用。结果:牛蒡苷元中(40mg/kg)、高(80mg/kg)剂量组可明显抑制S180腹水瘤细胞荷瘤小鼠的瘤体积、瘤重(P<0.05),并提高了S180腹水瘤模型小鼠的存活率,且它抗肿瘤作用显示了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牛蒡苷元高剂量组(80mg/kg)的ALT和UREA含量显着性升高(P<0.05)。结论:牛蒡苷元具有明显的抗S180腹水瘤作用。(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许佳欣,佘家军,杨锐,向雨晨,司渊[6](2019)在《天然药物牛蒡苷元直接靶向STAT3抑制叁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牛蒡苷元(arctigenin,Atn)在叁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s,TNBC)中靶向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factor an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factor 3,STAT3)的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和核质分离实验检测TNBC系中STAT3表达水平及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BC系中STAT3下游分子Cyclin D1和Mcl-1的表达;量子计算研究及分子动力学模拟Atn与STAT3的结合方式及作用模式;氢键结合分析Atn对STAT3与靶基因组DNA之间氢键连接的影响。结果:Atn抑制人TNBC细胞中STAT3 (Y705)的活化。Atn与STAT3的SH2结构域中关键残基(Arg688,Pro689,His694和Pro695)直接结合,并且抑制STAT3与靶基因组DNA的结合而抑制STAT3下游基因的表达。Atn能够破坏DNA和STAT3之间的氢键连接。结论:Atn作为STAT3的直接抑制剂,可以抑制人TNBC细胞中STAT3 (Y705)的活化,并且通过破坏DNA和STAT3之间的氢键连接来抑制STAT3与靶基因组DNA结合进而抑制STAT3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Atn作为新型抗肿瘤候选药物及发现和设计有效的STAT3抑制剂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医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洁,吴利军,陈夏冰,刘晓丽,金尔光[7](2018)在《牛蒡苷元对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仔猪体内病毒复制及组织病理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中药活性成分牛蒡苷元(arctigenin,ACT)对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人工感染仔猪体内病毒的复制及组织病变的影响,选取16头30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攻毒对照组、给药组1(20μg·kg~(-1))和给药组2(50μg·kg~(-1))。两个给药组连续肌内注射给药3 d(空白和攻毒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后进行攻毒,在攻毒前2 d和攻毒后0、7、14、21 d分别采集仔猪外周血进行PCV2定量检测;攻毒后21 d将试验仔猪全部剖杀,采集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肺和脾组织进行PCV2定量检测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两个给药组均能显着降低攻毒后7、14和21 d仔猪外周血病毒核酸拷贝数(P <0. 05或P <0. 01);攻毒后21 d,给药组1(20μg·kg~(-1))能显着抑制腹股沟淋巴结(P <0. 05)、肠系膜淋巴结(P <0. 05)组织中PCV2的增殖,给药组2(50μg·kg~(-1))能显着抑制腹股沟淋巴结(P <0. 001)、肠系膜淋巴结(P <0. 01)、扁桃体(P <0. 05)和肺(P <0. 05)组织中PCV2的增殖;并且两个剂量均能减轻PCV2感染造成的上述器官组织的病理损伤。ACT对PCV2在人工感染仔猪体内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能减轻由PCV2感染引起的病理变化。(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王鑫,赵硕,刘志杰,赵昕,温瑞卿[8](2018)在《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绿原酸、牛蒡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绿原酸、牛蒡苷含量的方法,旨在实现准确、高效、实用地控制维C银翘片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波长切换方法,色谱柱为DIONEX Acclaim C18(250 mm×4.6 mm,5μm,Dionex Bonded Silica Products),流动相为乙腈-含0.5%叁乙胺的0.02 mol/L磷酸二氢钾(pH2.5)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9 nm(0~10 min,检测对乙酰氨基酚)、327 nm(10~20 min,检测绿原酸)、264 nm(20~32 min,检测马来酸氯苯那敏)、280 nm(32~44 min,检测牛蒡苷)。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绿原酸、马来酸氯苯那敏、牛蒡苷分别在0.040~0.800、0.065~1.301、0.041~0.818、0.093~1.852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7%(RSD=1.4%)、 100.4%(RSD=1.2%)、 100.5%(RSD=1.3%)、99.4%(RSD=1.5%)。对乙酰氨基酚、绿原酸、牛蒡苷采用2种方法测定,经t检验结果无显着性差异;马来酸氯苯那敏采用本文建立的方法测定,含量略高于药典方法。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与《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比较,本方法检测结果可靠,且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灵敏度高,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维C银翘片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闫昕[9](2018)在《牛蒡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1)合成中药小分子牛蒡苷(ARC)的人工抗原。(2)筛选能够特异性分泌抗牛蒡苷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并制备抗牛蒡苷单克隆抗体。(3)基于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研究方法:采用依照本实验需求改进的高碘酸钠氧化法,制备牛蒡苷的人工抗原(免疫原和包被原)。用薄层色谱法(TLC)以及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对以上的合成产物进行鉴定,以确定其偶联结果。而后用合成的人工免疫原免疫小鼠,与等体积弗氏佐剂乳化均匀后背部皮下多点注射,每隔两周加强免疫一次,以充分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四次免疫后尾尖取血,ELISA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评价免疫效果;间接竞争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取免疫后小鼠的脾脏制备脾单细胞悬液,采用PEG法将脾细胞与SP2/0杂交瘤细胞融合,筛选可分泌所需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进行单克隆化以获得单克隆细胞株,采用体内腹水诱导法完成抗体的扩大生产。基于生产的牛蒡苷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考察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交叉反应率、回收率等相关指标。研究结果:(1)薄层色谱鉴定和飞行时间质谱的结果说明,合成的产物ARC-BSA和ARC-OVA偶联成功;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偶联比为6:1。(2)小鼠抗血清效价在1:16000以上,标准竞争抑制曲线表明,血清中的抗体可与ARC产生特异性结合。取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出了能特异性分泌抗ARC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腹水诱导法制备了大量ARC单克隆抗体(3)基于制备的ARC单克隆抗体,建立相应的ELISA分析法。包被原ARC-OVA以1:8000的浓度稀释,腹水以1:40000的浓度稀释,得到ARC单克隆抗体的抑制率与线性关系曲线,回归方程为:y =-0.2031n(x)+ 2.1102,R2=0.9969。线性范围为125~3981 ng/mL,半数抑制率IC50为1466.0ng/mL。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加样回收率在97.5~107.4%之间(均值为102.2%),板内差异<4.62%,板间差异<8.67%。通过ELISA法测试ARC单抗与它中药活性成分反应的交叉反应率。结果显示ARC单抗与其他成分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0%。说明制备的ARC单克隆抗体有良好的特异性。研究结论及意义:本实验首次成功合成了 ARC的人工抗原,为ARC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和制备以及相关免疫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首次筛选出ARC的单克隆细胞株;首次制备出了 ARC的单克隆抗体;首次利用生产出的ARC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本研究为牛蒡苷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为中药牛蒡子以及含有牛蒡子的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物质基础、体内代谢与分布、药理药效等多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清芳,梁艳,张峰,孙轶梅[10](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银胶囊中苦参碱和牛蒡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银胶囊中苦参碱和牛蒡苷的含量,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精密量取10μL的样品进样量或对照品溶液,采用250 mm×4.6 mm,5μm的色谱柱,选择流动相的条件是在乙腈和0.1%磷酸(12∶88)的中以1 mL/min的流速开展实验,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 nm,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的梯度洗脱程序进行试验,并在LCsolution色谱工作站上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消银胶囊中苦参碱和牛蒡苷的含量。结果: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牛蒡苷和苦参碱对照品分别于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且阴性对照溶液未对其造成干扰影响。牛蒡苷此在0.14~3.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苦参碱在0.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牛蒡苷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中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2.01%;苦参碱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中平均回收率为108.24%,RSD为1.97%。不同批次消银胶囊中牛蒡苷和苦参碱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粒消银胶囊中牛蒡苷含量为0.817 mg,苦参碱为0.437 mg。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消银胶囊中苦参碱和牛蒡苷含量测定,进而对该药物进行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牛蒡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索瑶药五爪金龙活性成分牛蒡子苷元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测方法,寻找瑶药五爪金龙质量控制的依据。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中的牛蒡苷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的牛蒡苷元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实验,确定了TLC定性鉴别和HPLC定量检测的方法。薄层色谱中牛蒡苷元斑点集中、清晰。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牛蒡苷元对照品在0.42~5.26μg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蒡苷元平均回收率为100.43%,RSD=2.09%。10批五爪金龙药材中牛蒡苷元含量在0.06%~0.5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牛蒡苷论文参考文献

[1].何斌,吴利军,陈夏冰,杨文海,邵志勇.牛蒡苷元在仔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2019

[2].雷沛霖,黄瑞松,李耀华.瑶药五爪金龙中牛蒡苷元薄层色谱及含量测定[J].广西科学.2019

[3].章玲玲,陈意,何仁,徐珊珊,徐煜彬.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潜在靶点的预测与鉴定[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4].何斌,冉志平,周琦,张海静,杨文海.牛蒡苷元及牛蒡子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2019

[5].杨婷,窦德强.牛蒡苷元对S_(180)腹水瘤小鼠的药效学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9

[6].许佳欣,佘家军,杨锐,向雨晨,司渊.天然药物牛蒡苷元直接靶向STAT3抑制叁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研究[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9

[7].陈洁,吴利军,陈夏冰,刘晓丽,金尔光.牛蒡苷元对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仔猪体内病毒复制及组织病理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8

[8].王鑫,赵硕,刘志杰,赵昕,温瑞卿.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绿原酸、牛蒡苷[J].药物评价研究.2018

[9].闫昕.牛蒡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10].李清芳,梁艳,张峰,孙轶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银胶囊中苦参碱和牛蒡苷的含量[J].世界中医药.2018

论文知识图

2 牛蒡苷洗脱曲线4 液固比对牛蒡苷和牛蒡苷...1 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苷的动态吸...牛蒡苷和牛蒡1 牛蒡苷对照品 HPLC 色谱图6 提取时间对牛蒡苷和牛蒡苷

标签:;  ;  ;  ;  ;  ;  ;  

牛蒡苷论文_何斌,吴利军,陈夏冰,杨文海,邵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