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体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吴敏[1](2020)在《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PGI2/TXA2系统、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模型大鼠PGI2/TXA2系统、凝血功能的影响,探索益母缩宫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性成熟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取8只雌鼠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其余大鼠按雄雌比为1:2合笼,合笼次晨查雌鼠阴栓或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明确是否受孕,确定受孕则纳入实验,当天记为受孕d1,若未受孕则于当日下午18:00继续合笼,以此方法连续合笼1周,共检出受孕雌鼠55只,将受孕大鼠随机取8只作为妊娠对照组(B组),余受孕大鼠(47只)均于受孕d7灌胃米非司酮(8.3 mg/kg)+米索前列醇(100?g/kg)造模,A组和B组均用饮用水代替药物处理,在灌胃米索前列醇后于大鼠阴道内放置棉球1枚,次晨检查阴道棉球见明显血迹认定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大鼠4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C组)8只、益母缩宫颗粒组(D组27只,其中低剂量组D1组、中剂量组D2组、高剂量组D3组各9只)、新生化颗粒组(E组)9只,各组大鼠均于受孕d8开始灌胃干预药物,D1、D2、D3组分别给予0.313 g/mL、0.625 g/mL、1.25 g/mL的益母缩宫颗粒混悬液以10ml/(kg.d)灌胃,E组予以0.281 g/mL的新生化颗粒混悬液以10 ml/(kg.d)灌胃,其余各组均用饮用水代替,连续灌胃7天,于受孕d15麻醉解剖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部分血液分离血清,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6-keto-PGF1α(6-keto-Prostaglandlinf1α,6-酮-前列腺素-1α)和TXB2(ThromboxaneB2,血栓素B2)浓度,另一部分血液抗凝处理后分离血浆检测PT(Prothrombin time,凝血酶原时间)、TT(Thrombin time,凝血酶时间)、FIB(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及APTT(Activi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值,取大鼠子宫标本行HE(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并行病理评分。结果:(1)(1)阴道流血时间:D组大鼠的阴道流血时间与C和E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2)子宫湿重:C、D、E组与B组相比明显减轻,D3组、E组与C组相比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组织学方面:D、E组的子宫内膜较C组均见不同程度修复,其中D3组修复较好;与C组相比,D3组和E组的绒毛蜕膜残留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1)。(2)PGI2/TXA2系统:与A组相比,B组TXB2无显着差异,6-keto-PGF1α显着升高,6-keto-PGF1α/TXB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TXB2明显升高,6-keto-PGF1α降低,6-keto-PGF1α/TXB2降低,差异显着(P<0.05);与C组比较,D1、D2、D3组TXB2降低(P<0.05),D2、D3、E组6-keto-PGF1α/TXB2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凝血功能:与A组相比,C组PT明显延长(P<0.05);与C组相比,D1、D2、D3、E组PT均延长(P<0.05),D1、D2、D3、E组FIB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D1组、E组大鼠TT值延长,E组APTT明显延长,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母缩宫颗粒能有效缩短药物不全流产大鼠阴道流血时间。(2)TXB2/6-keto-PGF1α比例失调与药物不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有关,益母缩宫颗粒通过减少模型大鼠血TXB2含量,调节TXB2/6-keto-PGF1α的比例,恢复PGI2/TXA2的平衡状态,发挥减少模型大鼠阴道流血时间的作用。(3)益母缩宫颗粒能延长模型大鼠PT值,对模型大鼠起加强抗凝和促进血凝块溶解的作用,使气血运行畅通,新血生化有道,具有“止血不留瘀”的中医特色。(4)益母缩宫颗粒能促进模型大鼠子宫残留的绒毛、蜕膜排出,促进模型大鼠子宫内膜修复,降低子宫病理评分,效果与新生化颗粒相当;但益母缩宫颗粒在减少模型大鼠血TXB2含量方面较新生化颗粒更优,临床上对于“血瘀证”明显的患者可首选益母缩宫颗粒。
靳冉,岳枫,刘丹,张思玉,李晋生,顾海鸥[2](2020)在《嗣育保胎丸对溴隐亭诱导大鼠流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嗣育保胎丸对溴隐亭诱导大鼠流产的影响。方法受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体酮组(2 mg/kg),滋肾育胎丸组(1.5 g/kg),嗣育保胎丸高、中、低剂量组(7.2、3.6、1.8 g/kg)。妊娠第5天开始,各组黄体酮组大鼠隔日肌肉注射给药,其他组大鼠灌胃给药,连续7 d;妊娠第6~8天每只大鼠皮下注射溴隐亭0.25 mg,连续3 d,建立早期流产动物模型。妊娠第11天,检测大鼠流产率,利用放免法检测动物血清中P、PRL水平;大鼠静脉给予缩宫素,利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大鼠子宫平滑肌张力和收缩峰面积差。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嗣育保胎丸高、中剂量组大鼠流产率、子宫张力差值降低(P<0.05),P水平升高(P<0.05);嗣育保胎丸高剂量组PRL水平升高(P<0.05)。结论嗣育保胎能够逆转溴隐亭对PRL、P的降低作用,并抑制缩宫素引起的子宫平滑肌兴奋,对抗子宫平滑肌的紧张作用,对早期流产具有明显的保胎作用。
郜然然[3](2019)在《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凋亡及自噬流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实验一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卵泡发育修复卵巢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活血中药复方新加苁蓉菟丝子丸(XJCRTSZW)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卵泡发育修复卵巢损伤的药物疗效。方法:1、从购进的100只健康雌性SD大鼠中筛选出动情周期正常的56只大鼠作为受试动物,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予蒸馏水灌胃,其余48只按照预实验结果,予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400μg/kg.d的剂量连续灌胃60d构建卵泡发育障碍模型。2、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Triptolide模型组、西药戊酸雌二醇+醋酸甲羟孕酮(EV+DMPA)组、XJCRTSZW低剂量组、XJCRTSZW高剂量组,抑制剂(NVP-BEZ235)组,XJCRTSZW高剂量+抑制剂(NVP-BEZ235)组。西药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和醋酸甲羟孕酮序贯治疗;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新加苁蓉菟丝子丸低、高剂量浸膏治疗;抑制剂组予NVP-BEZ235灌胃;XJCRTSZW高剂量+抑制剂(NVP-BEZ235)组给予高剂量中药及NVP-BEZ235灌胃;正常对照组和TP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所有动物均灌胃2周,灌胃期间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变化。3、灌胃结束后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E2、P、FSH、LH、AMH、ET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并计算ET/NO比值;采血后处死大鼠,摘取双侧卵巢组织,称取卵巢湿重,计算卵巢指数;卵巢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初级、次级卵泡、窦状卵泡、闭锁卵泡及黄体的数目,并测量窦状卵泡颗粒细胞层厚度;采用WB法检测卵巢组织中p-PI3K、p-AKT、p-mTOR的蛋白含量。结果:1、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P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2、P、AMH含量显着下降,FSH、LH含量显着增加(p<0.01);而和模型组相比,XJCRTSZW给药后可增加E2、P、AMH含量,降低FSH、LH含量(p<0.01),且XJCRTSZW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效果相当(p>0.05),而使用通路抑制剂NVP-BEZ235后,XJCRTSZW高剂量组升高E2、P、AMH及降低FSH、LH的能力消失(p<0.01)。2、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大鼠血清中ET、NO及ET/NO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P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T含量上升,NO含量下降,ET/NO比值显着升高(p<0.01);而和TP模型组相比,XJCRTSZW给药后可增加NO含量,降低ET含量以及ET/NO比值(p<0.01),且XJCRTSZW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效果相当(p>0.05)。而使用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NVP-BEZ235后,大鼠卵巢中NO含量所下降,ET含量及ET/NO值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XJCRTSZW高剂量组对卵巢的保护能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消失。3、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大鼠卵巢湿重、卵巢指数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P模型组大鼠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显着下降(p<0.01);而和TP模型组相比,XJCRTSZW给药后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大鼠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p<0.01),且XJCRTSZW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效果相当(p>0.05)。而使用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NVP-BEZ235后,XJCRTSZW高剂量组提升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的能力消失(p<0.01)。4、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大鼠卵泡发育、黄体数及窦状卵泡颗粒细胞层厚度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P模型组大鼠次级卵泡及窦状卵泡数量减少,黄体数和窦状卵泡颗粒细胞层的厚度降低(p<0.01),闭锁卵泡数量上升(p<0.01),而对初级卵泡数目无明显影响(p>0.05);与TP模型组相比,XJCRTSZW给药后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大鼠次级卵泡和窦状卵泡数,增加黄体数和窦状卵泡颗粒细胞层的厚度(p<0.01),减少闭锁卵泡数(p<0.01),且XJCRTSZW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效果相当(p>0.05)。而使用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NVP-BEZ235后,XJCRTSZW高剂量组的对卵泡发育的保护能力消失(p<0.01)。5、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大鼠卵巢组织中p-PI3K、p-AKT、p-mTOR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P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p-PI3K、p-AKT、p-mTOR的蛋白水平显着下降(p<0.05或p<0.01),XJCRTSZW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TP造模后对上述分子的影响(p<0.05或p<0.01),而使用通路抑制剂NVP-BEZ235后,XJCRTSZW高剂量组上调上述分子的能力消失(p<0.05或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400μg/kg.d连续灌胃60天,可成功构建大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在体动物模型,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雷公藤甲素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p-PI3K、p-AKT、p-mTOR而对该通路进行了抑制。补肾养血活血中药复方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可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大鼠的性激素水平,增加大鼠的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恢复大鼠的各级卵泡数、黄体数及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层厚度,改善大鼠的“血瘀”状态,保护大鼠的卵泡发育,修复TP所致的卵巢损伤。实验二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自噬流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目的:探讨补肾养血活血中药复方新加苁蓉菟丝子丸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Cs)凋亡及自噬流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1、将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卵巢GCs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TP模型组、西药FSH组、XJCRTSZW低高剂量组、自噬诱导剂组、XJCRTSZW高剂量+自噬诱导剂组、凋亡诱导剂组、XJCRTSZW高剂量+凋亡诱导剂组。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的大鼠血清,其余8组先加TP诱导12h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的大鼠血清,西药FSH组加入含FSH大鼠血清,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相应剂量的大鼠含药血清,自噬、凋亡诱导剂组分别加入蒸馏水灌胃的大鼠血清及自噬、凋亡诱导剂,XJCRTSZW高剂量+自噬诱导剂组加入XJCRTSZW高剂量血清和自噬诱导剂RAPA,XJCRTSZW高剂量+凋亡诱导剂组加入XJCRTSZW高剂量血清和凋亡诱导剂CPT。2、上述药物及相应大鼠血清孵育48小时后做如下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GCs的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E2、P和AMH水平,mRFP-GFP-LC3腺病毒转染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自噬流并计数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数目,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GCs中的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形成,WB及RT-qPCR法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epase-3、LC3-II、LC3-I、Beclin-1、p62、LAMP2、Cathepsin-D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轴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并计算LC3-II/LC3-I的比值。结果:1、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颗粒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1)细胞活力检测:TP造模后,卵巢GCs的细胞活力显着下降(p<0.01),说明TP对GCs的增殖存在明显抑制。XJCRTSZW高剂量血清组可显着提升GCs活力(p<0.05)。而加用CPT处理细胞后,XJCRTSZW高剂量血清组保护细胞活力的能力出现了明显消失(p<0.05或p<0.01)。说明XJCRTSZW正是通过抑制GCs的凋亡提升了细胞活力,促进了细胞增殖。(2)WB:TP造模后,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 Caspase-3(CC3)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1),但对Casepase-3无明显影响,XJCRTSZW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TP造模后对CC3的影响(p<0.01),而使用CPT后,XJCRTSZW高剂量组下调CC3蛋白表达的能力消失,说明中药通过下调凋亡因子CC3保护了GCs的增殖。(3)流式细胞术:TP造模后GCs凋亡率高达39.54%(仅次于加用了凋亡诱导剂的CPT组),TP造模后,凋亡率显着上升(p<0.01)。XJCRTSZW高、低剂量组干预后,大鼠GCs凋亡率显着下降(p<0.01),且XJCRTSZW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凋亡率12.67%),与西药FSH组效果无差异(p>0.05)。加用凋亡诱导剂CPT后,XJCRTSZW高剂量血清组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消失(p<0.01)。2、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颗粒细胞自噬流的影响:(1)WB法和RT-qPCR法:TP造模后,自噬流相关分子LC3Ⅱ、Beclin1、LAMP2、Cathepsin-D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着上调,LC3-II/LC3-I比值上升(p<0.05或p<0.01),p62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着下调(p<0.01);XJCRTSZW高剂量组可显着下调LC3Ⅱ、Beclin1、LAMP2、Cathepsin-D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p<0.05或p<0.01),上调p62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p<0.01)。而使用自噬诱导剂RAPA后,XJCRTSZW高剂量组保护GCs的能力消失。(2)电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TP模型组大鼠卵巢GCs中自噬小体以及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和TP模型组相比,XJCRTSZW血清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自噬小体以及自噬溶酶体数量减少;而加用RAPA处理细胞后,XJCRTSZW高剂量组抑制自噬小体以及自噬溶酶体产生的能力下降。(3)mRFP-GFP-LC3腺病毒转染:TP造模后,大鼠卵巢GCs中自噬小体(黄色斑点)以及自噬溶酶体(红色斑点)数量显着增加(p<0.01);和TP模型组相比,XJCRTSZW高、低剂量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自噬小体以及自噬溶酶体数量显着减少(p<0.01),且XJCRTSZW高剂量组与西药FSH组无差异(p>0.05)。在加用自噬诱导剂RAPA处理细胞后,XJCRTSZW高剂量组抑制自噬小体以及自噬溶酶体产生的能力显着下降(p<0.01)。3、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上清中E2、P、AMH分泌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P模型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上清中E2、P和AMH的含量显着下降(p<0.01);和模型组相比,XJCRTSZW高剂量组大鼠卵巢GCs上清中E2、P和AMH的含量显着升高(p<0.01或p<0.05),且XJCRTSZW高剂量组与FSH组效果相当(p>0.05);在加用RAPA和CPT处理细胞后,XJCRTSZW高剂量组对E2、P、AMH含量的上调作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消失,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轴相关分子的影响:通过WB检测我们发现,TP造模后,PI3K/AKT/mTOR通路轴相关蛋白PI3K、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着下降(p<0.05或p<0.01);XJCRTSZW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TP造模后对上述分子的影响(p<0.05或p<0.01);而使用RAPA及CPT后,XJCRTSZW高剂量组的治疗能力消失(p<0.05或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一方面增加GCs凋亡率、上调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 Caspase-3促进了GCs凋亡,另一方面增加GCs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的数量,上调自噬相关因子LC3Ⅱ、Beclin1、LAMP2、Cathepsin-D并下调p62激活了GCs自噬流,从而损伤了大鼠卵巢GCs,抑制了卵泡发育。补肾养血活血中药复方新加苁蓉菟丝子丸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一方面降低GCs凋亡率、下调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 Caspase-3抑制了GCs凋亡,另一方面减少GCs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的数量,下调自噬相关因子LC3Ⅱ、Beclin1、LAMP2、Cathepsin-D并上调p62抑制了GCs自噬流的过度活化,从而修复了TP所致的大鼠卵巢GCs损伤,保护了大鼠卵泡发育,为卵泡发育障碍类疾病提供了防治新靶点,为雷公藤导致的卵巢损伤提供了新的可能的修复方案。
景宜馨[4](2018)在《芹菜素对大鼠肾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芹菜素是一种植物源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蜀草、茶叶和豆类,尤其在芹菜中含量最高。芹菜素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包括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以及心脏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在大鼠离体心脏中,芹菜素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和冠脉血流的减少。芹菜素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在大鼠主动脉、软脑膜动脉以及肠系膜动脉得到证实,然而对大鼠肾动脉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氯通道对很多生理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部分氯通道是依赖于细胞内钙离子激活的,故称之为钙激活氯通道(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s,CaCCs)。据报道,CaCCs对血管平滑肌离子平衡、膜电位和肌张力起重要调节作用,氯通道开放,血管平滑肌收缩。钾通道具有维持细胞静息膜电位及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的功能。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K+channels,Kv)是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分布最广的钾离子通道,通过去极化,钙内流减少,从而引起血管舒张。内向整流钾通道(Inwardly rectifier K+channels,Kir),可调节冠脉及脑动脉的血管张力,是其舒张的基础,参与多种收缩剂或舒张剂对血管平滑肌的舒缩作用。芹菜素对肾动脉的作用是否与钙激活氯通道、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及内向整流钾通道有关,尚未见报道。本课题采用离体肾脏灌流模型观察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脏灌注压的影响,采用DMT离体血管环技术观察芹菜素对大鼠肾动脉(Renal intrarenal artery,RIA)肌张力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探讨芹菜素对大鼠肾动脉的作用与CaCC、Kv和Kir通道的关系。本研究课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脏灌注压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脏灌注压的影响。实验方法:利用离体肾脏灌流模型,台氏液灌注肾脏,记录肾脏灌注压后,再分别用含有不同浓度芹菜素(10μmol/L、30μmol/L、100μmol/L)的台氏液及溶剂对照台氏液(DMSO体积比分别与不同浓度芹菜素一致)灌流肾脏,观察灌注压的变化。实验结果:正常台氏液灌流时,肾动脉灌注压为(62.6±8.4)mmHg,用不同浓度芹菜素(10μmol/L、30μmol/L、100μmol/L)灌流肾脏,灌流10 min后记录灌注压,肾动脉灌注压分别降至(54.3±7.3)mmHg、(48.1±8.9)mmHg、(41.5±8.3)mmHg。相对于对照组,芹菜素(10μmol/L)组肾脏灌注压下降13.26%,芹菜素(30μmol/L)组肾脏灌注压下降23.2%,芹菜素(100μmol/L)组肾脏灌注压下降33.7%,各组给药后灌注压较给药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二部分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动脉的肌源性反应实验目的:1.观察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动脉收缩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肾动脉的舒张作用。2.观察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do)、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 ester,L-NAME)对芹菜素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芹菜素对大鼠肾动脉舒张作用的关系;利用钙激活氯通道抑制剂(Ca2+-activated Cl–channels inhibitor,CaCCin-A01)、电压依赖性钾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内向整流钾通道抑制剂氯化钡(Barium chloride,BaCl2),探讨钙激活氯通道、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内向整流钾通道与芹菜素对肾动脉舒张作用的关系;利用蛋白激酶C抑制剂(Go698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PD98059)、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SB239063),观察芹菜素对大鼠肾动脉舒张作用可能的调节机制。3.通过向无钙PSS液中加入CaCl2,观察芹菜素对钙离子引起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环收缩的影响。4.观察在无氯离子的环境中,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动脉舒张作用的变化。实验方法:1.大鼠麻醉断头,立即取出肾脏,置于4℃的PSS液,显微镜下钝性分离肾动脉,血管环长度约2 mm。将两根直径为25μm的钢丝平行穿入血管环管腔,使用微血管张力记录仪(DMT)记录血管张力变化。浴槽内盛有5 ml PSS液,持续给O2及37℃恒温。给予血管环80 mmHg前负荷,稳定1 h,期间每隔15 min换液一次。Chart 7.03记录血管张力变化。平衡期结束,KCl(60 mmol/L)连续收缩肾动脉三次至坪台,三次收缩幅度相差不超过10%,且坪台不低于2 mN,则认为血管反应性及活性良好,可进行正式实验。2.分别累积加入KCl(20、28、39、55、77、108 mmol/L)、U46619(0.01、0.03、0.1、0.3、1μmol/L)、PE(0.1、0.3、1、3、10μmol/L)或VP(0.1、0.3、1、3、10μmol/L),制作收缩量效曲线,当其收缩曲线可重复时,向浴槽加入芹菜素(10、30或100μmol/L),预孵30 min,再次复制先前的收缩量效曲线,分别以未预孵芹菜素前,各收缩剂的最大浓度引起的收缩幅度为100%,计算预孵芹菜素前后,不同收缩剂各浓度引起肾动脉收缩的百分比。3.分别用KCl(60 mmol/L)、U46619(0.3μmol/L)、PE(1μmol/L)或VP(1μmol/L)预收缩肾动脉至稳定坪台,向浴槽中累积加入不同浓度的芹菜素(1、3、10、30、100μmol/L),以各收缩剂收缩达坪台时的最大收缩幅度为100%,计算芹菜素对不同收缩剂预收缩肾动脉的舒张百分比。4.KCl(60 mmol/L)或U46619(0.3μmol/L)预收缩肾动脉达坪台后,向浴槽中加入芹菜素(30μmol/L),血管舒张达到坪台后洗脱,作为观察的前对照。待血管休息1小时后,再次用KCl(60 mmol/L)或U46619(0.3μmol/L)预收缩肾动脉达坪台后,分别向浴槽加入不同抑制剂:Indo(0.01 mmol/L)、L-NAME(0.01mmol/L)、4-AP(0.3 mmol/L)、Ba Cl2(30μmol/L)、Ca CCin-A01(3μmol/L)、Go6983(0.1μmol/L)、PD98059(3μmol/L)、SB239063(3μmol/L),预孵10 min后,向浴槽中加入芹菜素(30μmol/L),观察抑制剂对芹菜素舒张肾动脉作用的影响。5.将正常PSS液更换为无钙PSS液,分别加入芹菜素(10、30或100μmol/L)预孵20 min,再加入无钙KCl(60 mmol/L)或U46619(0.3μmol/L),达到坪台后累积加入Ca Cl2(0.1、0.3、1、3、10 mmol/L),观察预孵不同浓度芹菜素前后,无钙和复钙时,KCl(60 mmol/L)和U46619(0.3μmol/L)收缩幅度的变化。6.将PSS液中氯离子等摩尔浓度替代(氯化钾、氯化钠和氯化钙分别用葡萄糖酸钾、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酸钙等摩尔浓度替代),观察在无氯的PSS液中KCl(60 mmol/L)或U46619(0.3μmol/L)的收缩幅度变化及加入芹菜素(30μmol/L)后,对肾动脉舒张幅度的变化。实验结果:1.KCl(20、28、39、55、77、108 mmol/L),U46619(0.01、0.03、0.1、0.3、1μmol/L),PE(0.1、0.3、1、3、10μmol/L)或VP(0.1、0.3、1、3、10μmol/L)浓度依赖性收缩肾动脉,最大收缩幅度分别为(7.64±3.08)m N、(9.81±3.23)m N、(8.40±2.10)m N和(9.19±4.93)m N。KCl、U46619、PE、VP收缩肾动脉的EC50值分别为(33.49±1.45)mmol/L、(0.14±1.04)μmol/L、(0.51±1.14)μmol/L、(0.35±1.25)μmol/L。预孵芹菜素可以使各个收缩剂收缩幅度下降,收缩曲线向右下移动,预孵芹菜素(10μmol/L)可以将KCl、U46619、PE、VP的最大收缩幅度分别下降12.17%、51.01%、21.37%、47.00%;预孵芹菜素(30μmol/L)可以将KCl、U46619、PE、VP的最大收缩幅度下降51.47%、74.20%、39.07%、80.51%;预孵芹菜素(100μmol/L)可以将KCl、U46619、PE及VP的最大收缩幅度下降81.15%、75.74%、84.05%、91.73%,较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2.芹菜素(1、3、10、30、100μmol/L)浓度依赖性舒张不同收缩剂预收缩的肾动脉。芹菜素舒张KCl、U46619、PE、VP预收缩肾动脉最大舒张幅度分别为(88.81±10.59)%、(89.94±13.88)%、(91.93±10.86)%、(107.57±9.03)%。芹菜素舒张肾动脉的RC50值分别为(24.32±2.75)μmol/L、(16.41±1.04)μmol/L、(17.91±1.14)μmol/L和(5.80±1.25)μmol/L。3.预孵抑制剂Indo(0.01 mmol/L)、Ba Cl2(30μmol/L)、SB239063(3μmol/L),对芹菜素舒张肾动脉的作用均没有显着影响。但预孵抑制剂L-NAME(0.01mmol/L)、4-AP(0.3 mmol/L)、Ca CCin-A01(3μmol/L)使芹菜素对KCl预收缩肾动脉的舒张幅度分别减小45.54%、37.52%、53.61%,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使芹菜素对U46619预收缩肾动脉的舒张幅度分别减小46.29%、47.30%、53.47%,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预孵抑制剂Go6983(0.1μmol/L)、PD98059(3μmol/L),使芹菜素对KCl预收缩肾动脉的舒张幅度分别减小48.41%、47.83%;使U46619预收缩肾动脉的舒张幅度分别减小46.24%、46.52%,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4.在无钙PSS环境中,KCl(60 mmol/L)或U46619(0.3μmol/L)仅引起轻微的收缩,收缩幅度分别为(1.57±0.34)m N或(2.29±0.79)m N。浴槽累积加入不同浓度Ca Cl2(0.1、0.3、1、3、10 mmol/L),可引起肾动脉发生显着收缩,其最大收缩幅度分别为(8.91±4.06)m N或(8.57±2.83)m N。之后分别预孵不同浓度芹菜素(10、30或100μmol/L),对Ca Cl2引起的收缩发生浓度依赖性的抑制。预孵芹菜素(10、30、100μmol/L),可以将KCl(60 mmol/L)在Ca Cl2(10 mmol/L)条件下引起的最大收缩幅度分别下降46.15%、83.01%、99.48%,较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预孵芹菜素(10、30、100μmol/L),可以将U46619(0.3μmol/L)在Ca Cl2(10 mmol/L)条件下引起的最大收缩幅度分别下降60.83%、81.49%、98.25%,较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5.正常PSS液中KCl(60 mmol/L)或U46619(0.3μmol/L)平均收缩幅度分别为(4.67±2.39)m N或(7.49±2.29)m N,更换至无氯PSS液,KCl及U46619平均收缩幅度分别为(2.91±2.02)m N或(3.13±1.04)m N,较正常PSS液分别下降37.67%或58.21%,差异有显着性(P<0.05)。正常PSS液中加入芹菜素(30μmol/L),KCl及U46619平均收缩幅度分别下降(2.18±0.66)m N及(4.48±1.58)m N。更换为无氯PSS后,加入芹菜素(30μmol/L),KCl及U46619平均收缩幅度分别下降(1.18±1.01)m N及(1.26±0.80)m N。即更换至无氯环境,KCl预收缩时,芹菜素(30μmol/L)对肾动脉舒张百分比由(52.15±11.76)%下降至(32.81±9.56)%,即下降37.09%;U46619预收缩时,芹菜素(30μmol/L)对肾动脉的舒张百分比由(58.92±10.64)%下降至(39.31±9.13)%,即下降33.28%,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第三部分细胞水平研究芹菜素舒张大鼠离体肾动脉的机制实验目的:1.观察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2.观察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氯电流,电压依赖性钾电流及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实验方法:1.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离采用两步酶解法:肾动脉分离完毕,迅速转移至已预热至37℃,含有1.0 mg/ml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0.5 mg/ml木瓜蛋白酶(Papain),1.0 mg/ml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的5 ml细胞酶解液Ⅰ中,持续恒温37℃,通O2约30 min,将血管转移至含有1.0 mg/ml牛血清白蛋白,0.5 mg/ml胶原酶F(Collagenase F),0.5 mg/ml胶原酶H(Collagenase H)的酶解液Ⅱ,恒温37℃通O2约8-10 min,可得到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2.用荧光染料Fluo 4-AM将急性分离的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染色,KCl(60mmol/L)灌流细胞后,依次加入不同浓度芹菜素(10、30、100μmol/L),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用相对荧光密度值(F/F0)反应。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氯电流,电压依赖性钾电流及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以及探讨可能的调节机制。实验结果:1.加入KCl(60 mmol/L),升高细胞内Ca2+相对荧光密度值百分比为86.40%。加入芹菜素(10、30、100μmol/L)可以浓度依赖性降低KCl(60 mmol/L)预收缩引起的细胞内Ca2+升高,芹菜素降低细胞内Ca2+相对荧光密度值的百分比分别为14.22%、28.44%、41.74%,较KCl(60 mmol/L)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2.加入芹菜素(10、30、100μmol/L)可以浓度依赖性减小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Ca CC电流,使Ca CC电流I-V曲线下移。在电压+100 m V时,不同浓度芹菜素减小Ca CC电流密度百分比分别为24.26%、45.20%、59.34%,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分别加入Go6983(0.1μmol/L)或PD98059(3μmol/L)10 min后,再加入芹菜素(30μmol/L),Ca CC电流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下降17.22%或17.64%,差异无显着性(P>0.05)。3.加入芹菜素(10、30、100μmol/L)可以浓度依赖性增大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KV电流,使KV电流I-V曲线上移。在电压+60 m V时,不同浓度芹菜素增加KV电流密度百分比分别为28.33%、58.33%、83.83%,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分别加入Go6983(0.1μmol/L)或PD98059(3μmol/L)10 min后,再加入芹菜素(30μmol/L),Kv电流密度较正常对照分别下降13.08%或12.08%,差异无显着性,(P>0.05)。4.加入芹菜素(10、30、100μmol/L)可以浓度依赖性减小离体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Kir电流。在电压-160 m V时,不同浓度芹菜素减小Kir电流密度百分比分别为12.57%、37.35%、42.61%,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全文实验结论:1.芹菜素浓度依赖性降低离体肾脏灌注压,抑制KCl、U46619、PE、VP等收缩剂诱导的肾动脉收缩,降低各收缩剂的收缩幅度,对肾动脉的舒张作用明确。2.芹菜素对肾动脉的舒张作用,与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降低钙激活氯电流、增强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相关,并可能受蛋白激酶C及MAPK通路的调节,但与内向整流钾电流无关。
徐丽丽[5](2018)在《蛹虫草转化杜仲的发酵工艺及产物降压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优化蛹虫草转化杜仲的发酵工艺,探究蛹虫草转化杜仲发酵产物的降压活性。方法:以添料量、生长因子、补充碳源、补充氮源、初始pH、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八个因素为考察对象,以蛹虫草转化杜仲发酵产物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和虫草素的含量为检查指标,设计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对培养基中虫草素和PDG进行评价,筛选出显着因素,通过最陡爬坡实验进一步确定较优组合,最后应用Box-Benhnken实验设计确定最优发酵条件。然后对发酵产物进行降压活性研究。采用高、中、低剂量发酵产物灌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并观察整个给药过程中各组实验大鼠的血压、心率、体重波动情况;测定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血清中的AngⅡ、ACE、ET-1、NO、NOS含量或活性的影响;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肾、主动脉靶器官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蛹虫草转化杜仲固体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培养基中添加27%杜仲粉后再加4 g/kg维生素E(VE)、4 g/kg葡萄糖、8 g/kg硫酸铵,初始pH=8,接种40%的种子液,恒温培养箱25℃下培养18d。发酵后产物中虫草素和PDG产量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 60.44%、52.90%。在降血压实验中,给予药物治疗后,杜仲与发酵产物高剂量组收缩压于给药后第6天达到最低水平,卡托普利、杜仲中剂量和发酵产物中、低剂量组于给药后第8天降到最低点,杜仲低剂量组于给药后第10天降到最低点;舒张压均缓慢下降;心率与体重无统计学意义。杜仲和发酵产物高剂量组能显着提高实验大鼠血清NOS活性(P<0.05)和NO含量(P<0.01),降低ET-1、AngⅡ含量和ACE活性(P<0.05),发酵产物中、低剂量和杜仲中剂量组能降低ET-1(P<0.05)、AngⅡ含量(P<0.05)和ACE活性(P<0.01),杜仲低剂量组能降低ACE活性(P<0.05),卡托普利组只能降低ET-1、AngⅡ含量和ACE活性(P<0.05)。靶器官相对重量方面,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在肾脏重/体重和心脏重/体重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从染色结果来看,给药组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排列稍整齐,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减轻,弹性纤维与平滑肌排列稍整齐;大鼠肾脏、心脏的胶原纤维含量面积百分比见少,延缓了心肌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萎缩、变形等靶器官病变进程。结论:在优化条件下,蛹虫草在含有杜仲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能实现对活性成分的转化,优化后较优化前虫草素和PDG产量分别提高了 60.44%、52.90%。杜仲经蛹虫草发酵后,发酵产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具有降血压和靶器官保护作用,且较杜仲本身有更为良好的降压活性。
朱业伟[6](2015)在《美她司酮和米非司酮的药理、毒理对比研究与肿瘤转移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目的:美她司酮是米非司酮(RU486)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我们已建立了美她司酮的合成路线和提纯方法,并通报了其预防肿瘤转移的作用,本课题旨在对比研究美她司酮与米非司酮的毒性作用,探讨美她司酮和米非司酮预防肿瘤转移的作用,以完成美她司酮的临床前研究,为新药创制和备选药的后期研发奠定基础。方法:观察美她司酮对离体大鼠小肠、胃和胸总动脉平滑肌的影响;研究单次灌胃500、1000、2000和3000 mg/kg美她司酮或3000 mg/kg米非司酮对KM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灌胃后两周内的小鼠毒性反应;给予SD大鼠12.5、50、200mg/kg/d美她司酮或200mg/kg/d米非司酮,记录长期毒性实验期间大鼠体重、饮食饮水、行为等的变化,30天后,观察药物对大鼠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组织器官的影响,并观察停药后大鼠对药物毒性反应的可逆性;建立B16-F10小鼠黑色素瘤、LLC小鼠Lewis肺癌和4T1小鼠乳腺癌动物肿瘤转移模型,测试美她司酮或米非司酮对以上三个肿瘤转移模型的预防作用,并对比二者的预防效果。结果:美她司酮具有促进离体大鼠小肠、胃和胸主动脉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毒性研究显示米非司酮和美她司酮对KM小鼠的LD50值均高于3000 mg/kg;SD大鼠长期灌胃50 mg/kg/d以上浓度的美她司酮或200 mg/kg/d米非司酮会引起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引起肝肿大和脂肪肝,但不会造成其他器官损伤,且毒性作用对雌性的影响较大;美她司酮显示出比米非司酮更小的肝脏毒性,二者引起的脂肪肝会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美她司酮和米非司酮可以减少B16-F10黑色素瘤、LLC肺癌和4T1乳腺癌在小鼠肺部的转移结节数量和抑制肺部肿瘤体积的增长,美她司酮的预防肿瘤转移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且美她司酮显示出比米非司酮更好的预防效果。结论:美她司酮可促进离体大鼠小肠、胃和胸主动脉平滑肌的收缩,毒性较低;SD大鼠长期灌胃美她司酮会引起脂肪肝,但米非司酮引起的肝脏毒性较美她司酮严重,二者对肝脏的损伤会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美她司酮对动物肿瘤转移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这些作用强于米非司酮,提示美她司酮比其母体药物米非司酮更安全、有效。
杨苗[7](2014)在《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焦槟榔水提液、敲除生物碱后的焦槟榔水提液、以及在不同受体诱导下加入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来探讨焦槟榔对胃肠运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标本,以生槟榔水提液为对比组,通过离体组织灌流系统测定加药前后离体胃肠平滑肌张力的变化,观察在不同浓度的焦槟榔水提液、敲除生物碱后的焦槟榔水提液对胃肠平滑肌肌条的效应,并比较在加入M、N、α、β、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情况及Ca2+拮抗剂后焦槟榔水提液作用效应的变化。结果:1.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等浓度的生槟榔水提液相比较,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明显增加(P<0.05);焦槟榔水提液对离体胃肠平滑肌的张力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中在剂量为20μL和80μL时,对胃条平滑肌和肠条平滑肌振幅增加更加明显,频率加快(P<0.01)。2.敲除生物碱后的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等浓度的焦槟榔水提液组相比较,敲除生物碱的焦槟榔水提液组对胃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明显下降,振幅变小,频率减慢(P<0.05);与等浓度的焦槟榔水提液组比较,80μL时有明显的差异性,张力下降的更加明显(P<0.01)。3.M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生槟榔水提液组比较,硫酸阿托品可显着抑制生槟榔水提液对胃肠平滑肌的强烈痉挛,降低蠕动的幅度和频率(P<0.01),氯化乙酰胆碱可明显促进生槟榔水提液对肠条平滑肌收缩张力(P<0.01);与焦槟榔水提液组比较,硫酸阿托品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胃肠平滑肌的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氯化乙酰胆碱可明显诱导焦槟榔水煎液对肠条平滑肌的收缩效应(P<0.01),与生槟榔水提液组相比,氯化乙酰胆碱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离体肠条平滑肌的促进作用较强,对胃条的作用变化不明显。4.N受体激动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生槟榔水提液组相比较,烟碱可明显加促生槟榔水提液对肠条平滑肌的痉挛,收缩力明显降低(P<0.01);与焦槟榔水提液组比较,烟碱可降低焦槟榔水提液对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槟榔水提液相比,烟碱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离体胃肠平滑肌的痉挛作用较弱。5.α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提榔水煎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生槟榔水提液组比较,甲磺酸酚妥拉明可明显促进生槟榔水提液对胃条平滑肌的收缩张力(P<0.01),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可使肠条平滑肌松弛,张力明显降低,收缩频率和振幅减小(P<0.01);与焦槟榔水提液组比较,甲磺酸酚妥拉明也可促进焦槟榔水提液对胃条平滑肌的收缩张力(P<0.05),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肠条平滑肌的张力明显降低(P<0.01);与生槟榔水提液组相比,甲磺酸酚妥拉明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胃肠条平滑肌张力的变化不太明显。6.p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提榔水煎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生槟榔水提液组比较,盐酸普萘洛尔可明显促进生槟榔水提液对胃条平滑肌的收缩效应,张力明显增加(P<0.01),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可部分阻断生槟榔水提液对肠条平滑肌的张力(P<0.01);与焦槟榔水提组比较,盐酸普萘洛尔可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胃肠平滑肌张力的增加(P<0.05),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可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胃肠平滑肌张力明显降低(P<0.01);与生槟榔水提液组相比,盐酸普萘洛尔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肠条平滑肌的作用更加明显。7.Ca2+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生槟榔水提液组比较,盐酸维拉帕米可明显诱导生槟榔水提液对肠条平滑肌张力明显下降(P<0.01);与焦槟榔水提液组比较,盐酸维拉帕米也可明显阻断对肠条平滑肌的收缩张力(P<0.01);盐酸维拉帕米诱导生槟榔水提液和焦槟榔水提液对胃条平滑肌张力虽有降低作用,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槟榔水提液组相比,盐酸维拉帕米诱导焦槟榔水提液对离体胃肠平滑肌的变化不太明显。结论:1、焦槟榔水提液可以促进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的张力,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对胃条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敲除生物碱前后的对比,可以说明生物碱是促进胃肠运动的主要物质基础。2、通过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的作用的研究,其作用机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通过加入氯化乙酰胆碱和硫酸阿托品后的对比分析,Ach激动于M受体后,造成细胞外Ca2+内流,胞内Ca2+浓度的升高,肌膜去极化,从而胃肠平滑肌收缩;(2)通过加入烟碱前后的对比分析,烟碱对胃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可能是激活N受体引发NO的释放导致肌条收缩活动的减弱;(3)通过加入甲磺酸酚妥拉明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前后进行对比,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活化a受体后,促进K+外流,肌膜产生超极化,导致胃肠平滑肌的舒张;(4)通过加入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前后的对比,可能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β2受体结合促使平滑肌的松弛;(5)通过加入盐酸维拉帕米前后的对比,可能是Ca2+阻断后,抑制平滑肌的收缩。3、焦槟榔水提液对胃肠平滑肌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生槟榔水提液,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N、β受体通路相关。
薛瑾[8](2014)在《基于特异性敲除技术的葛根素与葛根雌激素样和舒血管作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其功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是中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绝大多数中药,选择其中典型的单体成分(即代表性成分)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是当前中医药领域采用的主要研究策略之一,但这种方法忽视了中药发挥独特疗效的整体性:即所单体成分的“代表性”如何,是否与中药功效主治相关?因此需要探索完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平台进行药效组分分析,阐明代表性成分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中药小分子特异性敲除法是研究中药代表性成分与中药功效间相关性的新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代表性成分在整体药味中敲除前后药效的变化,揭示该成分与整体药效的相关性。葛根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常用中药,葛根素是葛根中具有代表性的异黄酮类化合物,也是葛根质量控制的主要成分。研究发现,异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植物雌激素,能通过调节NO分泌保护心血管。葛根中葛根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弱雌激素的作用和扩血管效应,是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有效成分。本论文以葛根为研究对象,利用葛根素单抗建立特异性敲除葛根素的技术方法,获得特异性敲除葛根素的葛根水提物,借助与葛根传统主治功效和现代药理作用相对应的离体组织和细胞模型,以药效与生物学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探索葛根的代表成分葛根素在葛根雌激素样和血管舒张功效的相关性及机理。这不仅有利于深入地开展药理研究,还为葛根素作为葛根药材的质量控制等研究指标成分提供明确依据,奠定了利用特异性敲除法研究中药材指标成分与其功效的相关性研究的实验基础,从而使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得以更广泛的利用。1敲除法探讨葛根素在葛根雌激素样活性中的作用[目的]比较研究葛根提取液(radix puerariae extract, RPE)、葛根素(puerarin, PRR)以及敲除葛根素的葛根提取液(PRR knock-out RPE, RRR-KO-RPE)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人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ERα, ERβ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在葛根雌激素样活性药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以T47D细胞为模板,采用MTT方法检测药物及ICI182,780干预下细胞增殖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T47D细胞ERα、ERβ蛋白表达特点。[结果]1RPE、PRR和PRR-KO-RPE均具有与雌激素类似的促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PRR敲除后细胞增殖显着降低。药物作用48h,ICI182,780对RPE增殖抑制率最强,敲除PRR后细胞抑制率降低。2三组药物均能降低细胞Go/G1期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RPE和PRR能不同程度提高细胞G2/M期的比例。PRR敲除后,G2/M期的比例及细胞增殖指数显着降低。3各组均能提高ERα、ERβ的相对表达水平。PRR敲除后,ER α表达无显着变化,ER β表达减低。ICI182,780对各药物ERα、ERβ的表达均有拮抗作用,PRR敲除后,细胞表达ER α的拮抗程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口葛根素在葛根雌激素样活性的药效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与细胞增殖及ERβ表达有关。2敲除法探讨葛根素在葛根舒血管药效中的作用[目的]比较研究RPE、PRR以及PRR-KO-RPE对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在葛根舒血管药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环体外实验,观察比较RPE、PRR和PRR-KO-RPE对内皮完整及内皮去除的血管环在基础状态(2g张力)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状态下的作用。[结果]1累积浓度的RPE、PRR和PRR-KO-RPE在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胸主动脉血管环均有一定的舒张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舒张效应。葛根素敲除后,葛根对血管环的舒张程度显着降低。2末次给药后PRR较RPE可快速达到最大舒张效应。RPE舒张血管的整体时间较PRR和PRR-KO-RPE长。[结论]口葛根素在葛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药效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敲除法探讨葛根素在葛根的雌激素样活性与内皮依赖性舒血管药效相关性及机理[目的]初步研究葛根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分布和代谢特点,比较研究RPE. PRR以及PRR-KO-RPE对HUVECs增殖、NO分泌及eNOS、ERα、ERβ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在葛根舒血管雌激素样活性与内皮依赖性舒血管药效的关系及机理。[方法]以HUVECs为模板,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和葛根素免疫竞争ELISA法,比较研究葛根素单体及葛根提取液中的葛根素在HUVECs中的代谢分布特点,以及PRR的代谢与NO表达分泌的关系,MTT法测定三种药物及拮抗剂作用下对HUVECs的增殖及NO分泌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UVECs中ERα、ERβ和eNOS的表达影响。[结果]1葛根素能特异性结合在HUVEC细胞上,胞浆及细胞核周围可能是葛根素与HUVEVs特异性结合的位置。21.0μg/mL的RPE和PRR作用30min、10.0μg/mL的RPE和PRR作用20min时,HUVECs对葛根素单体的吸收程度明显高于对葛根中相同浓度葛根素的吸收。1.0μg/mL葛根素单体对HUVECs作用10min,分泌NO的含量高于相同葛根素含量的葛根提取液,60min后葛根提取液对细胞分泌NO的含量高于葛根素。l0μg/mL的葛根素单体对HUVECs作用10min,分泌NO的含量高于相同葛根素含量的葛根提取液,40min后葛根提取液对细胞分泌NO的含量高于葛根素。3RPE对细胞的分泌NO作用显着高于PRR和PRR-KO-RPE,敲除PRR后NO分泌减少。L-NAME和ICI182,780均可抑制RPE, PRR和PRR-KO-RPE对HUVECs分泌NO的作用。敲除PRR后L-NAME和ICI182,780对HUVECs分泌NO抑制程度均减弱。4RPE、PRR和PRR-KO-RPE可以通过eNOS途径和雌激素受体途径促进NO的分泌。RPE组、PRR组和PRR-KO-RPE组均能提高ERα的相对表达水平,敲除前后拮抗剂对ERα拮抗作用无显着改变。RPE组、PRR组和PRR-KO-RPE组均能提高ERβ的相对表达水平。敲除前后ICI182,780对ERβ的拮抗作用显着降低。[结论]口葛根素在内皮细胞的分布的不均一性和代谢的差异性可能导致其不同生物效应的基础。eNOS-NO途径和ERβ-NO途径可能是葛根素在葛根促进内皮细胞NO分泌的药效相关性的机制。
刘海霞,刘俊栋,赵佳,邵春艳,刘宗平,李建基[9](2013)在《孕酮、雌二醇对奶牛离体真胃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规模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DA)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研究表明,DA多发生在奶牛围产期,而围产期母牛体内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改变明显。本试验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孕酮、雌二醇对离体真胃平滑肌收缩影响的研究,表明0.412.8μg/L的孕酮能使真胃平滑肌收缩强度显着降低(P<0.01),且呈剂量-效应关系。50.0ng/L101.2μg/L的雌二醇能显着抑制真胃平滑肌的收缩强度(P<0.01),但不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曹剑锋[10](2012)在《牛蒡根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性关系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和生物学关系之一,男性性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性关系,也妨碍了生活质量。男性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公众健康,主要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紊乱及性腺机能衰退。勃起功能障碍(ED)也称“阳痿”,是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者维持勃起以满足性生活。ED是发病率较高的男性性功能疾病,据估计约1/10的男性有着不同程度的ED症状。虽然ED并不危机人的生命,但是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尽管现代医学在性功能障碍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的突破性进展,但是许多药物所具有的副作用,药物的有效性及治疗手段昂贵的价格成为影响患者治疗的重要因素。所以,持续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ED药物是极为必要的。植物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的药物资源。应用天然药物治疗性功能障碍病在许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已被证实对改善雄性动物性欲、性行为是有效的,而且从中获得了对ED有治疗作用的单体或混合物。牛蒡是菊科两年生植物,分布遍及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是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植物,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欧洲、北美和亚洲也有几百年的牛蒡药用历史,后被日本人培育出多个品种,将牛蒡视为营养和保健价值极佳的高档蔬菜。中国传统中药将牛蒡根用作壮阳药治疗阳痿和男性不育。美国人也认为牛蒡根具有性欲促进作用。但是,牛蒡根的这些运用主要基于生活实践和经验性的评价而非科学的评估,牛蒡根关于性行为的影响并未被科学证实。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研究牛蒡根水提物对雄性大鼠性行为的影响;并对牛蒡根水提物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造成ED的病因很多,现已研究表明阴茎海绵体平滑肌不能充分舒张是ED的直接原因,任何能促使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舒张的药物都可诱发勃起而有望治疗ED。由于牛蒡根传统认为具有清血剂和降血压作用,所以我们对牛蒡根水提物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研究。牛蒡子苷(arctiin, ARC),又名牛蒡苷,属于二苄基丁内酯木脂素类化合物,是牛蒡苷元糖化形成的苷,存在于牛蒡根、茎叶和种子中。有关牛蒡子苷元的扩血管作用已有科学研究报道,牛蒡子苷也有扩血管作用,牛蒡子苷元部分结构比较简单,是决定药效作用的重要结构部分,我们对牛蒡子苷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有望扩大其适用症,能够在将来用于治疗ED。为此我们也主要研究了牛蒡苷对离体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条的舒张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另外我们也研究了牛蒡根乙醇提取物抗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作用。1.牛蒡根水提物对大鼠性行为的影响选用7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只,第1组为对照组灌服10ml/kg蒸馏水,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灌服60mg/kg西地那非(伟哥);第3、4、5组为牛蒡根水提物组分别灌服300mg/kg、600mg/kg、1200mg/kg牛蒡根水提物。雌性大鼠为激素处理的发情大鼠。分别在灌胃处理的第3,7,15天,雌雄3:1的比例合笼进行雄性大鼠性行为监测记录,测定了雄性大鼠血清睾酮激素含量和阴茎反射。结果:灌服牛蒡根水提物600mg/kg、1200mg/kg组大鼠明显增加了骑跨,插入和射精次数(p<0.05),骑跨、插入延滞期显着缩短,射精延滞期明显延长。灌服牛蒡根水提物后也明显缩短了射精后延滞期。实验中西地那非作用效果要强于牛蒡根水提物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牛蒡根水提物也明显增加了大鼠阴茎反射的各指标,以及增加了血清睾酮含量。结论:该研究揭示了牛蒡根水提物能够促进雄性大鼠性行为,结果支持了中国民间使用该植物壮阳的说法。其壮阳作用归因于存在于提取物中的黄酮,皂苷,木脂素和生物碱等成分通过中枢和周围多个途径起作用。2.牛蒡根水提物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选用24只60-80g未成熟雄性幼大鼠和24只200~250g雄性3月龄大鼠,分别随机分成4个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灌服10ml/kg蒸馏水,第2,3,4组为牛蒡根水提物组分别灌服300mg/kg.600mg/kg、1200mg/kg牛蒡根水提物,灌胃前均称重并记录。未成熟雄性幼大鼠组灌服牛蒡根水提物8天,称重后处死,称量性器官睾丸、附睾、精囊和前列腺重量。成熟雄性大鼠灌胃28天称重处死后,称量睾丸、附睾、精囊和前列腺重量,测定血清睾酮含量,观察睾丸结构,测定睾丸唾液酸、总胆固醇、蛋白质、SH-蛋白、MDA含量,测定精囊果糖含量,统计附睾中精子数和精子形态。结果:牛蒡根水提物能明显促进未成熟雄性大鼠体重及性器官增重,高剂量组有显着性差异。对成年雄性大鼠灌服牛蒡根水提物28天后,明显增加了体重,附属性器官附睾、精囊和前列腺的重量,睾丸重量和结构未有明显差异。睾丸蛋白,唾液酸,SH-蛋白明显增加,MDA含量显着减少;精囊中果糖含量显着增加;精子数量明显增加,精子形态未有异常变化。结论:牛蒡根水提物能促进合成代谢,增强睾丸分泌功能,促进生精、改善精子活力,对雄性生殖功能具有有益的影响。3.牛蒡根水提物对大鼠胸主动脉舒张作用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测定牛蒡根水提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血管舒张效应。结果:牛蒡根水提物对血管环无明显的直接作用;牛蒡根水提物(0.075-15mg/mL)对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PE,5×10-6mol/L)(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或去内皮血管环均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且内皮完整组的舒张程度明显大于去内皮组。对40mmol/L氯化钾预收缩的血管环也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0-4mol/L)、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10-5mol/L)能显着性抑制牛蒡根水提物的舒血管作用;四乙胺TEA(10-4mol/L)预处理对牛蒡根水提物诱导的动脉环舒张作用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吲哚美辛(10-5mol/L)并不影响牛蒡根水提物的血管舒张作用。结论:牛蒡根水提物能引起血管发生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促进血管内皮NO释放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a2+激活有关。4.牛蒡苷(arctiin)对阴茎海绵体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4.1.牛蒡苷(arctiin)对兔阴茎海绵体舒张作用采用离体兔阴茎海绵体肌条张力记录法,观察牛蒡苷对去氧肾上腺素(5×10-6mol/L)诱导收缩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和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预处理的阴茎海绵体肌条舒张作用;观察牛蒡苷对乙酰胆碱(Ach)、西地那非(Sildenafil)引起海绵体舒张作用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牛蒡苷对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肌条中cGMP浓度的影响。结果:牛蒡苷对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其EC50为0.54×10-4mol/L。L-NAME(10-4mol/L)、ODQ(10-5mol/L)可部分抑制牛蒡苷对肌条的舒张效应;牛蒡苷在5、10、40μmol/L浓度依赖性的加强ACH对海绵体的舒张效应。牛蒡苷能浓度依赖性的加强sildenafil对海绵体的舒张效应,Sildenafil也能促进牛蒡苷对海绵体的舒张效应,但牛蒡苷对Sildenafil的促进作用要强于Sildenafil对牛蒡苷的作用。在硝普钠(Nitropmsside Sodium, SNP),存在下,牛蒡苷浓度依赖性地增加了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肌条中的cGMP的浓度。结论:牛蒡苷对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效应,其舒张作用机制可能与促使内皮释放NO和增加海绵体cGMP的浓度有关。4.2.牛蒡甘对大鼠阴茎海绵体PDE5A1和PDE5A2、eNOS表达及对cGMP浓度的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牛蒡苷对阴茎海绵体舒张作用机制,对离体大鼠阴茎用牛蒡苷分别预孵育1和3小时后,采用RT-PCR检测牛蒡苷对大鼠阴茎海绵体PDE5A1和PDE5A2及eNOS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牛蒡苷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肌条中cGMP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蒡苷能显着增加cGMP的浓度;RT-PCR检测结果表明牛蒡苷能抑制PDE5A的表达,抑制作用对PDE5A1强于PDE5A2,牛蒡苷也能明显促进eNOS基因的表达。结论:牛蒡苷对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效应,其舒张作用机制与NO-cGMP信号通路有关。5.牛蒡根乙醇提取物(BRE)抗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作用评估了牛蒡根乙醇提取物抗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作用。糖尿病大鼠用皮下注射70mg/kgSTZ诱导,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分成不同的组(每组6只),口服灌喂牛蒡根乙醇提取物(200和400mg/kg)和格列苯脲(2.5mg/kg)14天,禁食过夜糖尿病大鼠血样在3,7,14天收集,分析血糖水平;在第15天处死大鼠,血样用于测试其他生化指标,组织用于测定抗氧化能力和糖原含量。结果:和糖尿病大鼠对照组比口服BRE明显降低了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增加了胰岛素水平。同时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口服BRE也减少了血清中脲和肌醇以及肝肾中MDA含量,身体重量和组织糖原含量增加,所有这些说明糖尿病状态的改善。另外,400mg/kg BRE对正常大鼠糖忍受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BRE对正常大鼠没有降血糖作用。结论:牛蒡根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糖尿病作用,其抗糖尿病作用是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该植物在糖尿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二、黄体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体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PGI2/TXA2系统、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对象 |
2 实验药品 |
3 主要实验仪器 |
4 主要实验试剂 |
5 实验方法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模型建立 |
2 各组大鼠组织形态学及病理学表现 |
3 各组大鼠子宫湿重及阴道流血时间的比较 |
4 各组大鼠血清中TXB2、6-keto-PGF1α的含量比较 |
5 各组大鼠凝血功能变化情况 |
讨论 |
1 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探讨 |
2 益母缩宫颗粒的制备工艺、配伍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3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4 益母缩宫颗粒对大鼠TXA_2/PGI_2 系统的影响 |
5 益母缩宫颗粒对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
6 活血化瘀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机制探讨 |
7 益母缩宫颗粒对大鼠的子宫病理组织学影响 |
8 本实验创新点 |
9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中西医研究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嗣育保胎丸对溴隐亭诱导大鼠流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试剂与药物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构建受孕大鼠模型 |
2.2 分组、给药 |
2.3 构建溴隐亭诱导大鼠流产模型 |
2.4 测定大鼠血清P、PRL水平 |
2.5 测定大鼠流产率 |
2.6 测定缩宫素前后大鼠子宫平滑肌张力、收缩峰面积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动物受孕情况 |
3.2 大鼠血清P、PRL水平 |
3.3 嗣育保胎丸对大鼠流产率的影响 |
3.4 嗣育保胎丸对大鼠子宫平滑肌张力和收缩峰面积的影响 |
4 讨论 |
(3)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凋亡及自噬流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卵泡发育障碍类疾病的研究进展 |
1.1 西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
1.2 中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
2.卵泡发育障碍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2.1 细胞凋亡、自噬与卵泡发育、闭锁相关性研究 |
2.2 中医药经PI3K/AKT/mTOR通路调控细胞凋亡与自噬 |
3.导师对卵巢功能低下与卵泡发育障碍类疾病的认识 |
3.1 病因病机 |
3.2 诊治经验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本课题研究基础及创新性 |
1.课题基础 |
2.课题创新点 |
实验一 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卵泡发育修复卵巢损伤的实验研究 |
1.技术路线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及实验条件 |
2.2 主要药物、试剂及仪器 |
3.实验方法 |
3.1 实验模型的构建 |
3.2 实验分组情况及给药方法 |
3.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4.统计分析 |
5.实验结果 |
5.1 XJCRTSZW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5.2 XJCRTSZW对大鼠血清中性激素的影响 |
5.3 XJCRTSZW对大鼠血清中ET、NO及ET/NO的影响 |
5.4 XJCRTSZW对大鼠卵巢湿重、卵巢指数及卵巢组织的影响 |
5.5 XJCRTSZW对大鼠卵巢组织p-PI3K、p-AKT、p-mTOR的影响 |
6.讨论 |
6.1 补肾养血活血法对于卵泡发育障碍类疾病的干预 |
6.2 雷公藤甲素造模 |
6.3 阳性药物的选择 |
6.4 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卵泡发育修复卵巢损伤的结果分析 |
7.结论 |
实验二 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颗粒细胞凋亡及自噬流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 |
1.技术路线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及实验条件 |
2.2 主要药物、试剂及仪器 |
3.实验方法 |
3.1 大鼠含药血清制备 |
3.2 大鼠原代颗粒细胞的提取与培养 |
3.3 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鉴定 |
3.4 含药血清培养颗粒细胞分组、TP诱导及其他受试药物的添加 |
3.5 检测指标与方法 |
4.统计分析 |
5.实验结果 |
5.1 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形态学观察 |
5.2 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鉴定 |
5.3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活力的影响 |
5.4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5.5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上清中性激素分泌的影响 |
5.6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自噬流的影响 |
5.7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形成的影响 |
5.8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自噬流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5.9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凋亡及自噬流相关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5.10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的的影响 |
5.11 XJCRTSZW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轴相关分子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6.讨论 |
6.1 颗粒细胞被选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6.2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6.3 自噬诱导剂与凋亡诱导剂的选择 |
6.4 自噬流的检测 |
6.5 补肾中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卵泡发育 |
6.6 调控细胞凋亡与自噬是中医药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 |
6.7 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颗粒细胞凋亡及自噬流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 |
7.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综述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芹菜素对大鼠肾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脏灌注压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主要溶液的配制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离体肾脏灌流模型的建立 |
2.2 离体肾脏体外灌注过程 |
2.3 大鼠离体肾脏灌注压的记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浓度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脏灌注压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芹菜素对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环的肌源性反应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主要溶液的配制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环的制备 |
2.2 离体肾动脉的悬挂固定 |
2.3 离体血管环测量的标准化 |
2.4 大鼠离体肾动脉活性及稳定性检测 |
2.5 实验基本过程 |
2.6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预孵芹菜素对不同收缩剂收缩肾动脉量效曲线的影响 |
3.2 芹菜素对预收缩肾动脉的舒张作用 |
3.3 抑制剂对芹菜素舒张大鼠离体肾动脉的干预作用 |
3.4 预孵芹菜素对无钙/复钙液收缩肾动脉作用的影响 |
3.5 无氯环境对芹菜素舒张肾动脉作用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细胞水平研究芹菜素舒张大鼠离体肾动脉的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实验主要溶液的配制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急性分离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
2.2 激光共聚焦测量大鼠离体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2.3 膜片钳记录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CaCC电流Kv电流和Kir电流 |
3 实验结果 |
3.1 激光共聚焦观察急性分离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 |
3.2 芹菜素对急性分离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CaCC电流的影响 |
3.3 芹菜素对急性分离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Kv电流的影响 |
3.4 芹菜素对急性分离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Kir电流的影响 |
4 小结 |
讨论 |
全文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蛹虫草转化杜仲的发酵工艺及产物降压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蛹虫草-杜仲发酵工艺的优化 |
1.1 实验材料 |
1.1.1 菌种及药材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蛹虫草转化杜仲的发酵方法 |
1.2.1.1 活化菌种 |
1.2.1.2 种子液制备 |
1.2.1.3 固体发酵 |
1.2.1.4 蛹虫草转化杜仲发酵工艺的流程 |
1.2.2 虫草素、PDG含量测定 |
1.2.3 单因素实验 |
1.2.3.1 添料量 |
1.2.3.2 生长因子 |
1.2.3.3 补充碳、氮源 |
1.2.3.4 初始pH |
1.2.3.5 接种量 |
1.2.3.6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 |
1.2.3.7 最优条件确定 |
1.2.4 响应面设计 |
1.2.4.1 Plackett-Burman实验 |
1.2.4.2 最陡爬坡实验 |
1.2.4.3 Box-Behnken实验 |
1.2.4.4 验证实验 |
1.3 实验结果 |
1.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1.3.2 响应面设计 |
1.3.2.1 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 |
1.3.2.2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
1.3.2.3 Box-Behnken实验结果 |
1.3.2.4 验证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蛹虫草-杜仲发酵产物降血压活性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物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分组 |
2.2.2 血压、心率、体重测定 |
2.2.3 大鼠血管活性物质测定 |
2.2.4 大鼠靶器官损伤程度测定 |
2.2.4.1 石蜡组织包埋和切片 |
2.2.4.2 主动脉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 |
2.2.4.3 心脏、肾脏马松染色(Masson染色) |
2.2.5 统计学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血压的影响 |
2.3.2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心率、体重的影响 |
2.3.3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血清中活性物质的影响 |
2.3.3.1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血清NO含量的影响 |
2.3.3.2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血清NOS活性的影响 |
2.3.3.3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血清ET-1含量的影响 |
2.3.3.4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血清AngⅡ含量的影响 |
2.3.3.5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血清ACE活性的影响 |
2.3.4 发酵产物对实验大鼠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
2.3.4.1 靶器官相对重量变化结果 |
2.3.4.2 实验大鼠光镜下主动脉HE染色、肾脏Masson染色、心脏Masson染色结果 |
2.4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语表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致谢 |
附录四 个人简介 |
(6)美她司酮和米非司酮的药理、毒理对比研究与肿瘤转移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
1.1.1 癌症近况 |
1.1.2 肿瘤转移的发生 |
1.1.3 肿瘤转移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
1.1.4 预防肿瘤转移的实验研究 |
1.2 美她司酮研究进展 |
1.2.1 美她司酮与米非司酮 |
1.2.2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 |
1.2.3 米非司酮的毒理作用 |
1.2.4 美她司酮预防肿瘤转移的依据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动物肿瘤转移模型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 |
2.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 |
2.1.3 细胞株与实验动物 |
2.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动物饲养 |
2.2.3 组织切片 |
2.2.4 动物肿瘤转移模型 |
2.2.4.1 黑色素瘤转移模型 |
2.2.4.2 肺癌转移模型 |
2.2.4.3 乳腺癌转移模型 |
2.2.4.4 结肠癌转移模型 |
2.2.5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黑色素瘤转移模型 |
2.3.2 肺癌转移模型 |
2.3.3 乳腺癌转移模型 |
2.3.4 结肠癌转移模型 |
2.4 讨论 |
2.4.1 黑色素瘤转移模型 |
2.4.2 肺癌转移模型 |
2.4.3 乳腺癌转移模型 |
2.4.4 结肠癌转移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美她司酮的毒理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 |
3.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 |
3.1.3 实验动物 |
3.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动物饲养 |
3.2.2 组织切片 |
3.2.3 离体实验 |
3.2.3.1 离体小肠平滑肌实验 |
3.2.3.2 离体胃平滑肌实验 |
3.2.3.3 离体血管平滑肌实验 |
3.2.4 急性毒性实验 |
3.2.5 长期毒性实验 |
3.2.6 恢复实验 |
3.2.7 统计学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离体实验 |
3.3.1.1 离体小肠平滑肌实验 |
3.3.1.2 离体胃平滑肌实验 |
3.3.2 急性毒性实验 |
3.3.3 长期毒性实验 |
3.3.4 恢复实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美她司酮的预防肿瘤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 |
4.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 |
4.1.3 细胞株与实验动物 |
4.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动物饲养 |
4.2.3 组织切片 |
4.2.4 美她司酮预防肿瘤的剂量选择 |
4.2.5 美她司酮预防B16-F10黑色素瘤转移实验 |
4.2.6 美她司酮预防4T1乳腺癌转移实验 |
4.2.7 美她司酮预防LLC肺癌转移实验 |
4.2.8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美她司酮预防B16-F10黑色素瘤转移实验 |
4.3.2 美她司酮预防4T1乳腺癌转移实验 |
4.3.3 美她司酮预防LLC肺癌转移实验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2.1 药材 |
1.2.2 药品 |
1.3 实验仪器设备 |
1.4 试剂配制 |
1.5 实验动物设施条件 |
1.6 实验场地 |
2. 实验方法 |
2.1 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影响 |
2.2 敲除生物碱后的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2.3 M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2.4 N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2.5 α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2.6 β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2.7 Ca~(2+)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3.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4.2 敲除生物碱后的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4.3 M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4.4 N受体激动剂对焦槟榔水煎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4.5 α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4.6 β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4.7 Ca~(2+)拮抗剂对焦槟榔水提液诱导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5. 讨论 |
5.1 离体实验方法的选择 |
5.2 焦槟榔的研究意义 |
5.3 槟榔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
5.4 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机制 |
5.4.1 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
5.4.2 平滑肌张力产生的机制 |
5.4.3 各种受体支配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机制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件 |
附件1 |
(8)基于特异性敲除技术的葛根素与葛根雌激素样和舒血管作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1 植物雌激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 |
一 植物雌激素的分类 |
二 雌激素受体分布及类型 |
三 植物雌激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
四 植物雌激素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 |
五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2 葛根雌激素及一氧化氮分泌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
一 葛根的主要成分 |
二 几种主要的葛根异黄酮对血管NO分泌作用研究 |
三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3 基于组分删除技术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概述 |
一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现状 |
二 组分删除技术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概述 |
三 以葛根素特异性敲除为代表的中药小分子敲除技术 |
四总结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敲除法探讨葛根素在葛根雌激素样活性中的作用 |
前言 |
实验一 RPE、PRR、PRR-KO-RPE对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RPE、PRR和PRR-KO-RPE对T47D细胞周期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三 RPE、PRR、PRR-KO-RPE对T47D细胞ER α、ER β表达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敲除法探讨葛根素在葛根舒血管药效中的作用 |
前言 |
实验一 RPE、PRR、PRR-KO-RPE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舒张作用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敲除法探讨葛根素在葛根的雌激素样活性与内皮依赖性舒血管药效关系及机理 |
前言 |
实验一 HUVECs对PRR的代谢规律及与NO分泌关系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 RPE、PRR、PRR-KO-RPE及拮抗剂对HUVEC细胞增殖及NO分泌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RPE、PRR和PRR-KO-RPE对HUVEC细胞eNOS、ER α、ER β表达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孕酮、雌二醇对奶牛离体真胃平滑肌收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准备 |
1.3 离体真胃平滑肌的制备 |
1.4 试验过程 |
1.5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孕酮对奶牛离体真胃平滑肌的作用 |
2.2 雌二醇对奶牛离体真胃平滑肌的作用 |
3 讨论 |
(10)牛蒡根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及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蒡研究综述 |
1.1.1 牛蒡概述 |
1.1.2 牛蒡的传统应用 |
1.1.3 牛蒡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1.1.3.1 牛蒡中的化学成分 |
1.1.3.2 牛蒡的药理活性 |
1.1.4. 结语 |
1.2 勃起功能障碍天然治疗药物研究综述 |
1.2.1 引言 |
1.2.2 阴茎勃起的机制 |
1.2.3 勃起功能障碍的成因 |
1.2.4 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 |
1.2.5 天然ED治疗药物及主要活性成分 |
12.6 结语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牛蒡水提物对大鼠性行为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化学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牛蒡根水提物的制备 |
2.2.4 实验动物 |
2.2.5 动物分组和药物处理 |
2.2.6 交配行为的测试 |
2.2.7 测定血清中睾酮含量 |
2.2.8 测试阴茎反射 |
2.2.9 数据统计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牛蒡根水提物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化学试剂和溶液 |
3.2.1.2 实验仪器 |
3.2.1.3 牛蒡根水提物的制备 |
3.2.1.4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牛蒡根水提物对未成熟雄幼大鼠体重和生殖性器官的影响 |
3.2.2.2 牛蒡根水提物对成年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
3.2.3 数据统计 |
3.3 结果 |
3.3.1 牛蒡根水提物灌胃8天后对未成熟雄性幼大鼠体重、生殖性器官重量的影响 |
3.3.2 牛蒡根水提物灌胃28后对成熟雄性大鼠体重、生殖性器官重量的影响 |
3.3.3 牛蒡根水提物灌胃28天后对大鼠睾丸功能的影响 |
3.3.4 牛蒡根水提物灌胃28天后对大鼠精囊果糖、血清睾酮激素、附睾精子数量及精子形态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牛蒡根水提物扩血管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实验动物 |
4.2.1.2 药品和试剂 |
4.2.1.3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制备 |
4.2.2.2 牛蒡根水提物对血管环的直接作用 |
4.2.2.3 牛蒡根水提物对PE预收缩的血管环的作用 |
4.2.2.4 ODQ,L-NAME,Indo预处理对牛蒡根水提物血管环舒张作用的影响 |
4.2.2.5 TEA对牛蒡根水提物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
4.2.2.6 牛蒡根水提物对KCl(40 mmol/L)引起血管收缩的影响 |
4.2.2.7 统计学处理 |
4.3 结果 |
4.3.1 牛蒡根水提物对离体主动脉环基础张力的影响 |
4.3.2 牛蒡根水提物对PE预收缩去内皮和内皮完整血管的作用 |
4.3.3 ODQ,L-NAME,Indo预处理对牛蒡根水提物血管环舒张效应的影响 |
4.3.4 TEA预处理对牛蒡根水提物血管环舒张效应的影响 |
4.3.5 牛蒡根水提物对KCL(40mmol/L)预收缩血管环的作用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牛蒡苷对离体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舒张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牛蒡苷对兔阴茎海绵体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
5.2.1 前言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2.1 材料与仪器 |
5.2.2.2 方法 |
5.2.3 结果 |
5.2.3.1 牛蒡苷对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舒张作用及EC_(50) |
5.2.3.2 L-NAME和ODQ对牛蒡苷引起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舒张效应的影响 |
5.2.3.3 牛蒡苷对ACH引起的兔海绵体平滑肌舒张效应的影响 |
5.2.3.4 牛蒡苷对sildenafil引起的兔海绵体平滑肌舒张效应的影响 |
5.2.3.5 牛蒡苷对兔离体海绵体cGMP浓度的影响 |
5.2.4 讨论 |
5.3 牛蒡苷对大鼠阴茎海绵体eNOS和PDE5A的表达及对cGMP浓度的影响 |
5.3.1 前言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2.1 仪器和试剂 |
5.3.2.2 实验动物 |
5.3.2.3 方法 |
5.3.2.4 统计学分析 |
5.3.3 结果 |
5.3.3.1 牛蒡苷对大鼠阴茎海绵体eNOS mRNA表达的影响 |
5.3.3.2 牛蒡苷对大鼠阴茎海绵体PDE5A异构酶mRNA表达的影响 |
5.3.3.3 牛蒡苷、西地那非对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cGMP的影响 |
5.3.4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牛蒡根乙醇提取物抗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作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6.2.1.2 牛蒡根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
6.2.1.3 测定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 |
6.2.1.4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急性毒实验 |
6.2.2.2 BRE对正常大鼠降血糖作用 |
6.2.2.3 建立糖尿病模型 |
6.2.2.4 BRE抗糖尿病作用评估 |
6.2.2.5 统计学处理 |
6.3 实验结果 |
6.3.1 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 |
6.3.2 急性毒性测试 |
6.3.3 BRE对口服葡萄糖耐受性(OGTT)影响 |
6.3.4 BRE降血糖作用 |
6.3.5 BRE对体重、胰岛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影响 |
6.3.6 血清脂类的变化 |
6.3.7 血清脲和肌酐的变化 |
6.3.8 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的变化 |
6.4 讨论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黄体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PGI2/TXA2系统、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吴敏.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2)
- [2]嗣育保胎丸对溴隐亭诱导大鼠流产的影响[J]. 靳冉,岳枫,刘丹,张思玉,李晋生,顾海鸥. 中成药, 2020(02)
- [3]补肾养血活血法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凋亡及自噬流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D]. 郜然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芹菜素对大鼠肾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D]. 景宜馨. 山西医科大学, 2018(09)
- [5]蛹虫草转化杜仲的发酵工艺及产物降压活性研究[D]. 徐丽丽. 贵阳中医学院, 2018(05)
- [6]美她司酮和米非司酮的药理、毒理对比研究与肿瘤转移模型的建立[D]. 朱业伟. 福州大学, 2015(05)
- [7]焦槟榔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D]. 杨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8]基于特异性敲除技术的葛根素与葛根雌激素样和舒血管作用的相关性研究[D]. 薛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孕酮、雌二醇对奶牛离体真胃平滑肌收缩的影响[J]. 刘海霞,刘俊栋,赵佳,邵春艳,刘宗平,李建基. 中国兽医学报, 2013(08)
- [10]牛蒡根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D]. 曹剑锋. 山东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