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活动让语文更具魅力

自主活动让语文更具魅力

山东高青县实验中学赵顺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活动是语文学习中显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它能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浓郁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语文,在活动中感受生命。

一、我的课堂我参与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把常态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去求知、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1.展示积累。

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依赖于平时语言的积淀,只有做到厚积才能薄发,举三才能反一。因此,每一节课的学习必须适时开展积累活动,不仅要选出积累的内容,还要设出展示的时间。如学习《春》时积累有关季节的名言佳句。欣赏古典诗词,可进行古典诗词名句的背诵积累。经过平时课堂学习长期的积累,就能视野开阔,博学多识,写作起来才能从容自若。当然课堂积累展示活动也应采取新鲜活泼的方式,如故事会,诗词朗诵会,名言佳句背诵比赛等。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就会在活动中积累,在快乐中求知,在积淀中进步。

2.探究交流。

对文章内容的解读需要深入文本中,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人物对话,与文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对话。由于受知识基础与生活阅历的限制,对文本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个同学都利用小组这一阵地进行交流活动。交流是课堂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学习愉悦的分享,同时也是同学之间相互释疑解难,达成学习成果共享的重要途径。在同学们完成文本的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如果是小组合作学习,可派小组的代表交流本组的学习成果;对于小组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采取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方式,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目的。

3.我来为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师提前布置讲课任务;人人参与,小组合作,研究教学内容及教法;先集体备课,再各自写出教案;小组从中选优,可以推荐。授课人选毛遂自荐或者由同学推荐或教师点名上台的方式。授课过程先由主讲人授课,同学配合,师生充遗漏点并评议,找出优缺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首先让学生知道了老师上好一节课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么轻松,亲身体验到讲一节好课,是需要付出很多的,理解并尊重老师的劳动;其次,培养学生自主钻研教材的能力,这种活动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方法。其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集集体的智慧来处理问题。

此外,课堂上的表演、辩论活动也提高了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相处的能力,从而达成阅读教学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我的课外我做主

语文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课内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在整个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无法为课堂教学所替代的独立的教育活动。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摆脱了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滋长的依赖心理,自己独立阅读书刊,寻找资料,编写出版刊物,排练、演出戏剧,访问各行各业先进人物。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这种实践中,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

1.走进名著。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课堂上对教科书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传授的知识都是很有限的,它们的任务主要也只能是起示范和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文学名著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其营养价值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假日里,和名著相伴,面前就会展现出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着你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你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你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你获取知识,发展个性,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的种种知识,获取人类文化丰富的养料。

2.走入社会。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叶圣陶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对家乡的热爱。通过观察、采访调查、收集等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的情景,调动多种感官,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用好语文。产生灵感,发展思维,美化心灵。大多数中学生缺乏交际能力,不善和陌生人打交道,在生人面前往往脸红口讷,手足无措。大胆地走出校园、走出家门,和陌生人打交道,逐步懂得根据不同的需要组织语言和选用合适的词语,如对知名人士进行采访,对社会事件进行调查等。再如在年假里,怀着热爱深入生活,用自己好奇而明亮的眼睛观察生活,用细腻而敏感的心灵体味生活,把自己的年假经历和感受写成《我的年假》系列之《购物篇》《美食篇》《团聚篇》《探访篇》《风俗篇》,让语文在自己的生活里熠熠闪光。

3.走向远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校园,背起行囊,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探访历史的名人的遗迹,去眼见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如去看看江南水乡的清波,去听听陕北汉子在厚重的黄土高原敲出的隆隆腰鼓。去寻找赤壁古战场可曾还遗留着沉沙的锈戟,去登上岳阳楼看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去怀想古仁人的情怀。在来去的路途上,当你用眼、用心、用笔写下你的经历和体验时,你一定会对文字和生命理解得更透彻,感悟得更明白,并因此更喜欢这文字和生命,而这文字和生命正是语文的意蕴精髓。

只要我们深爱我们的语文,不断地为之创设活动情景并自觉的参与其中,我们语文学习一定会灵气飞扬,活力四射,我们的语文课也一定会演绎成同学们生命中最具魅力的人生风景。

标签:;  ;  ;  

自主活动让语文更具魅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