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数学课堂绽放魅力

让高中数学课堂绽放魅力

谭亚英广东省电白一中525400

一、第一章

1.魅力的含义

魅力是指有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魅:引诱、吸引,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用语。美国著名的女诗人普拉斯说过:“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2.对数学的认识

数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科学。从科学的分类上,它是一门基础科学,而不是一门应用性科学。但是它又并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其他学科研究与发展的根基。那么什么是数学?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演绎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数”与“形”。一百多年以前,恩格斯就曾经给数学下过一个定义:“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一百多年过去了,数学的发展使得数学的研究对象,已经远远超出了“数”与“形”的范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新的定义,至今仍沿用恩格斯的定义。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从我们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特殊研究对象,这种特点决定数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高度抽象性,正因为此种特性决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这种抽象性决定了数学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学的演绎性,这就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当然归纳猜想实验给我们演绎推理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3.魅力数学

魅力是人们对某种对象的持久永恒的一种感觉,数学本身没有魅力可言,只有当人们去解读它,并赋于心理感受,产生心灵共鸣,它才有魅力可言。作为教师要挖掘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应用过程的中魅力因素,并以适当的方式,与学生共享与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寻找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魅力。

4.中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1)学习初等数学知识:①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数学素养;②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进行逻辑推理训练:①掌握基本的演绎推理的方法;②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逻辑基础;③培育科学精神: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思维品质的训练:严密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

5.教师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定位

美国教育家吉诺特曾经说过:“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翻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原来我——教师才是使课堂失去生命色彩的主因,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彩!

我个认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授知识,脚手架,引导与指导,创设情境,感染与影响(个人的品格与专业精神)。

二、第二章

1.我的数学教育理念的只言片语

(1)爱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数学教育也是如此。你是否只爱学生的分数,学生心里都有一杆秤,分数只是一个瞬时状态,它只能代表过去,要从分数中找出学生发展的潜力与动力。

(2)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潜能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与关怀。

(3)在课堂上暴露问题越多,课下犯错误就越少。

(4)只要有想法,我们就有做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寻找学生中的星星之火,教师的作用就是把ordinaryidea变为glodenidea。

(5)课堂是教学相长的平台,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享受成长的乐趣。

(6)优美解法中挑刺,错误解法中寻优。

(7)教师偶而在课堂上作“错”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不是圣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

(8)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一切资源创设情境,运用诙谐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①用教师生活中的实例学生最爱听。实例一:几何概型的实例:昨天我去游泳了,在游泳的过程中突然发生这样一件事,耳塞掉到水了,请同学思考,我找到耳塞的概率有多大?其实想说明一个这样问题:概率为0的事件不一定为可能事件,也可以为随机事件!学生记忆犹新,终身难忘!实例二:学习充要条件的判断问题,针对个别学生数学作业不认真,我提出:数学作业不认真是数学成绩不好的什么条件?学生回答是充分条件,反问为什么不是必要条件?实例三:求曲线方程步骤学生容易遗忘,而用这样的一句话概括:建设现代化,还需要实践去检验。②一些类型题目的解法,用形象的语言总结:如选择题的解法:不择手段是最高境界;通性通法是速效救心丸等等!在强化数形结合方法时,可以总结到: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天梯!③教师要学会自责,如有一道题你讲了很多遍,学生考试还是不会,你会如何处理呢?我的处理方法很简单,不会埋怨学生,我在课堂上公开自责:“这一切都是老师我的错。”

(9)教师其实就是搭台演戏的谋后策划者,你的成功与否就看参与学生的多少。

(10)“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学生与教师可能只是暂时的称呼,“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才是当今的发展方向。

(11)课堂教学中展现学生的风彩远比展示教师的风彩重要,永远记住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2.以二段五环节教学模式作为载体,让课堂绽放魅力

从教二十多年,以个人的特质及理念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数学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为此建构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诱思;第二环节:尝试自学,生疑释疑;第三环节:教师强化,纳入系统;第四环节:变式训练,异步指导;第五环节:总结归纳,启迪创新。前三个环节解决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后两个环节解决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在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中,以上几个环节可以循环使用,也可以并列使用,根据具体的学情预估效果来确定。

3.让数学课堂绽放魅力的途径

(1)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绽放数学课堂的民主魅力。数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但不是主宰者,一节课中,当我们面临教学程序及解题方法的选择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在一题多解的学习中绽放数学的思维魅力。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与发散性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让学生看教师的表演,所有的解法都应该让学生产生与发现,这才是数学思维训练魅力的体现。

(3)在类比学习中绽放数学的关联魅力。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相似的性质,我们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并能长效记忆。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很多结论与平面几何相似,教师若通过引导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应用学生既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通过新旧知识的关联,熟练掌握新知识与新方法,从而绽放数学的关联魅力。

(4)在问题的探究中绽放数学的研究魅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结果中获得一种研究能力,人而绽放出数学的研究魅力。

例1:在学习线性规划时,有关整数解的问题,教材中也有例题,但没有给出具体方法,作为教师你可以无视,但失去一次很好培训学生研究能力的机会。

例2:在学习简易逻辑时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营造研究的氛围,让学生在数学研究中成长!

标签:;  ;  ;  

让高中数学课堂绽放魅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