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器论文_黄永新,韩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旋风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旋风,粒径,超细,效率,干燥,粉体,圆锥形。

旋风器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新,韩璐[1](2019)在《烧结砖瓦坯体的干燥机理及旋风器在干燥过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旋风器是安装在大型隧道干燥室与室式干燥室中一种特殊用途的异形风机(见图1)。旋风器在干燥室中的应用,可大大改善干燥室断面内所有坯体干燥的均匀性,并使得坯体的干燥过程十分接近理想模式,同时,对旋风器及其他干燥风机的自动调节,可使得坯体的整个干燥过程能够实现有序控制。因此,我们有必要依据砖瓦坯体的干燥机理,(本文来源于《砖瓦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张礼华,廖其龙,刘来宝,周永生[2](2013)在《基于旋风器的综合设计型试验项目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院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欠缺设计型实验项目这一问题,在原有旋风除尘器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多种形式的旋风器模型,在不改变原有可开设项目的前提下,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吴冉[3](2011)在《防返混锥对双循环旋风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面的研究表明,双循环旋风分离器的设计使得大于3μm颗粒的分离效率接近100%。本文通过CFD模拟软件Fluent 6.2对带有防返混锥的双循环旋风分离器内的压力场和颗粒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模拟得出防返混锥可使分离器的阻力系数增加12%,并减小灰仓内3μm以下颗粒的返混量。实验结果表明,进口气速在8~21m/s时,防返混锥可使主进口和回流口的阻力系数分别增加14.6%和11.8%;当进口平均气速在15~19m/s时,若采用主进口进料,防返混锥可使总分离效率提高0.15%~0.2%;若采用回流口进料,可提高1.5%~2%。(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1年06期)

冯凯[4](2011)在《旋风器——是陈旧过气,还是更有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1介绍干燥室用的旋风器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发明的。通过不断地发展,旋风器在大面积送风或移动式送风方面取得了主导地位。如今它是工业化国家的砖瓦行业中最常用的通风设备。(本文来源于《砖瓦》期刊2011年02期)

刘文欢,陈延信,徐品晶,赵锋,安卫东[5](2008)在《基于LabVIEW系统研发旋风器导流板减阻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LabVIEW软件的特点、功能,介绍在旋风筒导流板减阻器研究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采用LabVIEW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试验及研发工作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试验研究加设不同形式导流板的旋风器,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导流板减阻器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旋风器阻力,同时对分离效率产生相应的影响。其中3号导流板减阻器降阻最大可达40%,其分离效率相对较低;2号的降阻效果优于1号弱于3号,但分离效率基本不变;1号导流板减阻器在一定条件内有减阻效果,其分离效率却比较理想。(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08年08期)

郝文阁,王尚元,丁姝,吴岩[6](2008)在《微型旋风器分离超细粉尘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级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微型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目的是利用微型旋风分级器将1μm左右的超细粉体从细粉中分离出来.首先建立旋风分级器的分离二维数学模型,模型方程解析证实粉尘分级效率只与Stk数有关,对3种微型旋风器在不同进口风速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级效率与Stk数之间的关系在Rosin-Rammler坐标上为一条直线,用新理论计算的分级效率值较其他理论能更好地接近实验值,是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分离效率计算方法.对3组微型旋风器在入口风速为15~25 m/s范围内分级时,分级粒径可以达到0.6μm.(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王尚元,郝文阁,赵光玲,朱娜[7](2007)在《微型旋风器在硅铁电炉烟气治理与回收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硅铁电炉烟气治理与回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微型旋风器作为烟气治理与回收中的预处理器。研究微型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目的是利用微型旋风分级器将1.0μm左右的超细硅粉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对3种微型旋风器在不同进口风速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级效率与Stk数之间的关系在Rosin-Rammler坐标上为1条直线,在入口风速15-25 m/s范围内分级时,分级粒径可以达到0.8μm,分级粒径较小。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以微型旋风器为预处理器,而布袋除尘器可以将目标粉尘回收,满足市场对硅微粉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07年11期)

王尚元[8](2007)在《微型旋风器的分级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细粉原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随着我国高技术及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微细粉体材料特别是粒度在2μm以下的高纯度超细粉体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国内现有的分级机分选粒度较粗,一般只能达到10μm左右,且存在着产量低、能耗高、使用可靠性差、分选效率较低等缺点。微型旋风器可以实现对超细粉体的分级,针对分级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微型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目的是利用微型旋风分级器将1μm左右的超细粉体从细粉中分离出来。不仅达到了除尘的目的,而且使粉尘中的有用组分得到回收利用,实现了粉尘的资源化利用。首先在旋风器准自由涡分离空间内取一微元体,根据“传质理论”建立粉体浓度的二维微分方程。在粉尘浓度分布表达式确定之后,通过数学推导,得到出旋风除尘器新的分级效率计算公式。并将对除尘效率有关的参数写成斯托克数的无因次形式。同时针对超细粉分离,设计3组不同尺寸的微型旋风分级器,在不同风速对不同粉尘种类条件下对微型旋风器的收集和分级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资料表明,可以通过微型旋风器对超细粉体进行分级,分级粒径可以达到0.6-0.8μm,是传统分级设备难以实现的。旋风分级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运用微型旋风器作为粉体分级的主要设备,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测试数据表明,新理论比“转圈理论”和“筛分理论”能更好的接近实验值,是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分级效率计算方法。微型旋风器的分级效率与Stk的关系与理论公式一致。采用相似准数——斯托克斯数Stk来研究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可以减少旋风分级器的实验研究的工作量。建议应用微型旋风器进行粉体分级时,建议适宜风速为15-20m/s。针对超细粉体回收利用,设计合理治理工艺方案。可以实现粉体的有效回收利用,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7-09-01)

赵峰,陈延信,刘文欢,徐德龙[9](2007)在《不同形式导流板对旋风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加设不同形式导流板的旋风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导流板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旋风器阻力,同时也对分离效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3#、4#导流板降阻幅度较大,但分离效率相对较低;2#的降阻效果强于1#,但弱于3#、4#,同时并没有降低分离效率;1#导流板只在一定限制条件内有减阻效果,其总体分离效率却比较高。(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7年02期)

张礼华,陈延信,徐德龙[10](2006)在《高固气比范围内旋风器压降计算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十五种旋风器纯气流运行下的压降计算模型,并且在Barth模型的基础之上,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新型的阻力损失模型,该新型模型考虑了较大入口固气比对压降的影响,可用于计算固气比0~1.4kg(料)/kg(气)的旋风器的阻力损失。压降计算结果表明,试验值与计算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06年10期)

旋风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我院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欠缺设计型实验项目这一问题,在原有旋风除尘器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多种形式的旋风器模型,在不改变原有可开设项目的前提下,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风器论文参考文献

[1].黄永新,韩璐.烧结砖瓦坯体的干燥机理及旋风器在干燥过程中的应用[J].砖瓦世界.2019

[2].张礼华,廖其龙,刘来宝,周永生.基于旋风器的综合设计型试验项目的开发[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

[3].吴冉.防返混锥对双循环旋风器性能的影响研究[J].山东化工.2011

[4].冯凯.旋风器——是陈旧过气,还是更有潜力[J].砖瓦.2011

[5].刘文欢,陈延信,徐品晶,赵锋,安卫东.基于LabVIEW系统研发旋风器导流板减阻装置[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

[6].郝文阁,王尚元,丁姝,吴岩.微型旋风器分离超细粉尘的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王尚元,郝文阁,赵光玲,朱娜.微型旋风器在硅铁电炉烟气治理与回收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

[8].王尚元.微型旋风器的分级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7

[9].赵峰,陈延信,刘文欢,徐德龙.不同形式导流板对旋风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

[10].张礼华,陈延信,徐德龙.高固气比范围内旋风器压降计算模型的研究[J].矿山机械.2006

论文知识图

反循环实验系统示意图前置烧焦式催化裂化装置稳态模型结构...钻头基体工程图及叁维模型盘磨机械浆系统的热回收-图7-3-115 Jylha公...4.2.4 循环气流及旋风器式分级机-图...盘磨机械浆系统的热回收-图7-3-114 Sprout...

标签:;  ;  ;  ;  ;  ;  ;  

旋风器论文_黄永新,韩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