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家长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效,况且近几年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现在的二孩家庭越来越多,但是家长的精力有限,再加上自身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与学校的配合程度不一,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受教育成果,导致家庭教育问题日渐突出。基于以上情况,我校积极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家庭教育课程,用模式化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培训,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不断强化学校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课程化;二孩
心理学家郝滨教师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品行形成中的重要性。孩子的性格在6岁前就已经初见雏形,而家长是那个时期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你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好的家风家教让孩子乐观自信,受益一生,而漠不关心、随心所欲的家长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头疼的家庭教育问题。再加上近年来二孩政策的开放,更多的家庭把精力投入到弟弟妹妹的养育上,忽视了大孩的心理变化,没有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得家庭问题加剧,学校教育成效也深受影响。对于本校学生家长存在的普遍问题,我校积极探讨符合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新课程,用新理念、新方法培训我们的家长,提高他们的育人能力,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了孩子健康发展而努力!
一、 课程的分类
(一) “观察式”家庭教育微课程
中国式家长普遍存在这样的教育观:老师,我们没文化,孩子就交给您了,您帮我好好管教吧,辛苦您了。好像这样的一句话就可以完全把孩子丢给学校,教育的任务也完全落在老师身上了。而家长呢?白天忙着工作辛苦了一天,回到家已经是身心俱疲,要是还生了二胎,更是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了。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为越来越自由散漫、自制力差、学习习惯也随之越来越差,因此,必须让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止损。于是我校开展了“观察式”家庭教育微课程,要求家长每天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例如,孩子的喜怒哀乐、身体的情况都对应一定的分值,并将情况如实地记录在学校发的一本“宝贝成长日记”卡中,每月底家长根据自己的得分对照自己对孩子的关心程度,是否获评合格家长或是优秀家长。每一类家长的背后都有我们老师的寄语,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建议,或是方法的指导亦或是理念的学习。
正当高潮身心倍感煎熬的时候,一支熟悉的旋律蓦地回荡在车厢里。高潮忍不住望向车厢上部的移动电视,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那首《有没有人告诉你》的MV。画面上,灯光柔和温馨,一束追光灯刷地打开,罩住舞台角落里那怀抱吉他的歌手。镜头慢慢摇了过去,歌手在画面里越来越大,终于,歌手的面部特写占据了整个荧屏。高潮一看,惊讶得嘴张得老大,半天没有合拢。是他,是那个在地铁站口卖唱的流浪歌手。经过录音处理的歌曲显得更为完美,高潮身边的一个建筑工模样的青年大叫起来:他妈的翻唱得真不错,简直赶上陈楚生的原唱了。
(二) “体验式”家庭教育微课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巩固家庭教育成果,我校积极开展家长体验活动,让家长能够深入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老师深度交流,以便找到问题根源,纠正孩子的习惯和言行。例如,每个年级在每学期都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根据学段的不同,开展不同主题的家长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观摩孩子的上课情况,还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互动游戏,放下家长的包袱,从儿童的视角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他们谈心游戏,想他所想,这样你才会发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让家庭教育搭建好情感的根基,使之走得更远。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4 h血糖、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症状积分、空腹血糖、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餐后24 h血糖、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徒关系受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约束。现代学徒制是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项制度约束下运行的,这些制度规定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制度形式规范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行为,使得现代学徒制在一个非常规范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因此,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徒关系受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三) “互动式”家庭教育微课程
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良好互动的。家长和孩子之间不断地交流互动,产生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如果能在这样的家庭中开展亲子活动,收效显著。为了打造更多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各式各类的亲子互动课程。有的班级建立了班级亲子阅读群,每天在群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朗读美文或分享趣事,并上传班级群,家长参与孩子学习的时间变多了,亲子关系也就更融洽了。有的班级举办了户外探险或野餐活动,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活动,在这其中,有的由家长包办,有的由孩子独立完成。不管怎样,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采取不同的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还有的班级根据本班特色,开展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家长或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汉文化,或是体验传统佳节的习俗,抑或是一起合作制作美食分享……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的身心是完全放松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或是行为会时常发生。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要学会分辨、分析、引导、总结、反思,从而有利于家长感受自己家庭教育方法的优缺点,改正自己的教养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
活动深受家长的喜爱和好评,但是时间长了我们发现,活跃的总是那几个老面孔,还有一部分家长没有被调动起来。经调查发现,这些家长不是不想参加,而是条件不允许,他们大多是从周边小城市过来打工的,文化水平低,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再加上自身的教育理念还比较落后,认为现在的孩子还和以前一样散养照样可以成才。他们没有科学的育儿方法、不懂家校配合的益处、更不肯花时间在短时不能见效的陪伴活动中,总之种种原因导致了这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活动方面参与度低,家庭教育微课程的推广受限,导致了这些孩子与优等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拼爹拼妈的这条教育之路上渐行渐远。
二、 面临的挑战
(一) “三不”家长——不会、不懂、不肯
为了扫清家庭教育道路上障碍,仅仅靠学校的力量还不够,必须团结一群志同道合的家长朋友,发挥好团队的力量,让他们深入到广大的家长队伍中,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做好学校教育的宣传旗帜。
艾振强说,没有关于公摊系数上下限的明确规定,开发商可将公摊面积“任性”做大,导致实际案例中出现的一些公摊系数“丧心病狂”。部分开发商甚至将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楼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计入公摊面积。
(二) 家校联系流于形式、教育活动反成负担
家校关系理应是和谐互助、融洽愉快的关系,活动本是搭建美妙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可是现在我们家长常常被各种作业App绑架,班级圈的溜须拍马所包围,还有学校形式过多的活动所拖累,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不到家校联系中那份情感的交流,交流孩子的成长、反馈学习的情况反而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如果形势大于内容、互动没了情感,只是单纯地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这样的家校交流是不走心的、是单向的,学校打造的家庭教育微课程的设想再美好,效果也是令人堪忧。
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进入当地小学念书,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学校里的兄弟姐妹自然也多了。除了每天的作业都要给两个孩子辅导好,还要随时随地听从老师的呼唤,对于上班族的家长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如果举办儿童节、运动会这样的全校型的活动,二胎家长更是忙得焦头烂额,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 创新的模式
(一) 众人拾柴火焰高,发挥团队的力量
我校一直致力于创建家庭教育微课程体系,很多
除了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则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和技能,让教育接地气。还有校运动会、儿童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我们都会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管理,一方面也给孩子做榜样示范,让孩子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一分子,都有义务和责任建设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家校联系,使得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密切,让学校教育的成果更好地辐射到每一个家庭。这也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一直努力的方向。
为了让家庭教育微课程发挥作用,必须团结好两支队伍:一支是学校家委会,一支是家长志愿者队伍。学校的大大小小的决策和活动,发动家委会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制定和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这样家长更加会有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加理解学校的立场和想法。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发挥家长志愿者的作用,有很多家长很乐意服务学校,奉献爱心,这样的家长就像我们学校的润滑剂,时时刻刻在家长和学校之间磨合情感,拉近距离。本学期,我们学校还根据家长服务时长评选出了每月最美丽的家长,让他们的付出有了一份回应和肯定。有了他们,我们的家庭教育微课程在家长群中更容易被接受了,更受欢迎了,家校关系越来越和谐美好。
(二) 重点帮扶,由点及面,发挥榜样作用
小学阶段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强的一个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但愿这面镜子里展现的是你们最美的容颜。
但是班级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发生,这时候我们老师要学会深入问题寻找根源,有时候答案常常会出现在家长的身上,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做,一大部分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毕竟家长是陪伴孩子最长时间的人。遇到棘手问题,往往有时候教师也很难化解,这时候就要发挥班级里个别德高望重家长的力量了,他们作为家长更能理解当事人家长的内心感受,说的话更能直达人心,解决问题当然更容易了。我们要学会留心班级有这样家长的存在,将他们团结在一起,建立班级互帮互助小团队,重点帮扶、由点及面、将问题各个击破,为家庭教育树立榜样模范。
四、 结束语
我希望能通过各类家庭教育微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我们一起努力营造和谐美好、携手共进的育人新氛围,从根本上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希望能真心地给被亲子问题所困扰的家庭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作者简介:陈清,江苏省张家港市,张家港市中兴小学。
标签:家长论文; 孩子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 家庭论文; 文化论文; 科学论文; 教育论文; 体育论文; 《考试周刊》2019年第84期论文; 张家港市中兴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