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根际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养分,碳源,菌肥,噬菌体。
根际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李影,李斌,姜桂英,刘芳,李小磊[1](2019)在《植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对生物炭配施有机菌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为植烟土壤的合理施用生物炭及有机菌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施用等量烟草专用复合肥的基础上,设置CK、T1、T2、T3、T4、T5共6个处理,在烟草生长关键时期(30天、60天和90天)进行取样,通过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生物炭配施有机菌肥对植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T2和T3处理显着提高了30天的土壤脲酶活性,其酶活性分别为0.74 mg/(g·d)和0.75 mg/(g·d)。T2处理显着提高了30天的土壤微生物量碳(达到810.09 mg/kg)和微生物碳熵,T3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氮熵;同时施用菌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尤其T2处理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最高。在豫中烟区,施用复方有机菌肥及60%复方有机菌肥配施40%生物炭对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土壤肥力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6期)
李娟,周立军[2](2019)在《不同间作年限的五指毛桃根际土壤及其根中、微量元素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不同间作年限对五指毛桃根际土壤及其根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并评价了根际土壤中、微量元素丰缺状况,以期为五指毛桃间作施肥和采收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成龄胶园不同间作年限五指毛桃根际土壤及其根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五指毛桃间作年限的增加,五指毛桃根际土壤交换性钙、有效锰、有效锌含量的平均值均呈现出先显着增加后显着降低的趋势;交换性镁呈现出先显着增加后缓慢增加,有效铁则呈先缓慢增加后显着增加的趋势;而有效铜呈现出先缓慢降低后显着降低的趋势。2年生根中钙、镁、锰含量,1、2年生根铁、铜含量和4年生根锌含量相对较高。研究结果揭示:在成龄胶园间作五指毛桃整个生育期内都应当适量施放钙、镁肥和适当喷施铜、锌等微量元素叶面肥。综合根的中、微量元素含量方面考虑,并结合生产年限与成本,在生产上采收2年生五指毛桃根性价比最高。该研究能为五指毛桃间作合理施肥和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6期)
许天颖,何佳芮[3](2019)在《土壤“狙击手”激发根际防御》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2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教授带领的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微生态与根际健康实验室,在利用噬菌体定向调控土壤菌群——防控土传青枯病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揭示噬菌体不仅可以“专性猎杀”和“精准靶向”病原菌,降低其生存竞争能力;同时还能(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报》期刊2019-12-06)
刘畅,黄文茂,韩丽珍[4](2019)在《PGPR复合菌系对花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复合菌肥制备提供指导,促进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将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根据固氮、解磷及解钾的功能互补配制成4种复合菌系(P_9+GD_3、P_9+GD_(12)、P_(10)+GD_3和P_(10)+GD_(12)),对盆栽花生幼苗进行灌根试验,30 d后测定花生幼苗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土壤功能菌群数及酶活性。【结果】4种复合菌系的灌根处理均显着增加花生的株高和鲜重,有效提高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增加根际土壤氮循环功能菌群、溶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显着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尤以P_(10)+GD_(12)菌株组合最显着,其对照(未进行PGPR复合菌系处理)的花生株高和鲜重分别高37.60%和63.90%,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高64.36%和1.38倍,根际土壤的氨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及解钾菌分别增加36.98、8.25和13.23倍,根际土壤脲酶增加2.48倍。【结论】利用根际促生菌的功能构建多功能复合菌系可有效促进花生幼苗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为下一步复合菌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马文育,杨塍希,国伟强,王影,曲同宝[5](2019)在《火炬树对波斯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火炬树(Rhus typhina)根为试验材料,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模拟控制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波斯菊生长指标的影响;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法和土壤理化性质常规测定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性,通过冗余分析(RDA)研究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通过研究波斯菊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对火炬树不同浓度根水浸提液的响应,探讨火炬树对波斯菊化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B条件下波斯菊的生长状况最好;不同处理对土壤pH、电导率、总氮含量、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的影响显着(P<0.05);不同浓度处理下,波斯菊土壤微生物单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并在180 h时AWCD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不同处理间依次为TB>TA>TC>CK>TD;各根水浸提液处理均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对胺类物质的利用,抑制了对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物质的利用;不同处理对波斯菊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Gini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RDA分析表明,总氮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一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从而影响波斯菊的生长。(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1期)
童琪,陈玫婷,龙菁琦,童方平,李贵[6](2019)在《不同龄组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龄组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差异进行研究,探明南酸枣根际养分的差异及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情况,为培育南酸枣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3年生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之间仅全氮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15年生南酸枣与30年生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之间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2)3年生南酸枣根际土壤仅全氮存在富集作用,15年生南酸枣与30年生南酸枣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均存在富集作用。3)根际全氮与水解氮、全磷呈极显着正相关(P <0.01);全氮与全钾呈显着正相关(P <0.05),全磷与有效磷、全钾呈极显着正相关(P <0.01),全钾与速效钾呈显着正相关(P <0.05)。非根际全氮与全钾呈极显着正相关(P <0.01);全氮与水解氮呈显着正相关(P <0.05),水解氮与速效钾呈显着正相关(P <0.05),全钾与速效钾呈显着正相关(P <0.05)。随着树龄与胸径的增加,南酸枣根际效应更加明显,个体间根际土壤的差异性也越大;根际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是相互影响的,叁者同时增加或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陈玉萍,齐媛,覃莉晨,农叶弯,何晓诗[7](2019)在《镉胁迫对叁七土壤根际环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广西靖西市某叁七园为试验地,以叁年生叁七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0,5, 10, 20, 40, 50 mg·kg~(-1))对叁七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揭示在不同镉浓度处理下土壤根际环境的酸碱度、水解性氮、有机质及有效态镉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靖西市叁七产地的土壤呈强酸性(pH值为4.86),随着镉胁迫浓度升高,叁七根际土壤的pH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机质、水解性氮含量呈升高趋势;叁七收获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则显着升高。(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31期)
陈定安,魏小武,张敏,程伟,王玉双[8](2019)在《油茶树根际土壤解有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高效解有机磷细菌,从油茶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21株解有机磷细菌,采用透明圈法进行复筛,仅有4株细菌能在有机磷培养基上形成明显的透明圈。4株细菌的D/d值在1.62~2.71之间,其中菌株Y6的D/d值最大,为2.71;发酵上清液有效磷含量为8.50~14.79 mg/L,较CK增加7.88~14.17 mg/L,其中菌株Y6发酵上清液有效磷含量最多,为14.79 mg/L,较CK增加14.17 mg/L。根据菌株Y6的菌落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菌株Y6为假单胞菌属。该菌株有利于改善油茶磷素供应,促进油茶生长,在生物有机肥研制中具有较大潜力。(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庆,王玉凤,张翼飞,郭伟,杨克军[9](2019)在《大豆玉米轮作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土壤环境因素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我国东北地区长期由于土地单一种植一种作物,以及普遍采用单一栽培模式,导致土壤某些养分片面消耗、土壤耕层逐年变浅阻碍根系下扎、水分供应能力减弱,进而使作物的产量也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尤其近10年来,土壤有机质大约每年减少0.01%,由此造成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使作物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作物减产。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轮作有利于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以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利用率,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增加玉米产量。但针对东北地区大豆玉米轮作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因素和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探究大豆玉米轮作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因素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适合东北地区大豆玉米轮作下作物高产的合理耕作措施。【材料与方法】试验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云山农场试验基地,设置5种处理,分别为大豆玉米轮作旋耕(XL)、隔行深松(GS)、深松(SL)、深翻(SF)和玉米连作下深翻(CK),各处理均在秋季进行整地作业,以玉米连作深翻处理为对照,供试玉米品种为绑玉353。于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土壤容重、含水率和干物质累计。在玉米大口期测量玉米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苗期GS处理0~20 cm平均含水率最高,达到34.79%,高于CK处理5.72%,但20~30cm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着;土壤容重表现为,SF较其他处理相比容重最高,达到1.32 g·cm~(-3),其中GS显着低于各个处理,与SF相比降低了4.7%土壤容重;苗期SL处理干物质累计量最大,达到0.29g·株,与CK相比提高了40%干物质量。SL处理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菌落数量均为各处理间最高,分别比CK增加了79.22%、117.29%。【结论】GS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玉米苗期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降低土壤容重;SL处理能够提高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并增加干物质累计,能够建立良好的群里结构,最终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侯乾,王万兴,杨煜,胡军,卞春松[10](2019)在《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随马铃薯生育期变化的动态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根际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物质转化调节器,其生物活性、种类特征能反映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营养状况,是对植物、土壤和气候等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响应。目前,根际微生物群落已在拟南芥,水稻和玉米等模式植物广泛研究。尽管根际有益微生物已被证实对提高作物生产力及增强抗病性有积极作用,但人们仍对这些菌群组成动态变化规律不甚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与菌群的相互关系不明确,限制了相关微生物菌肥的研发。本研究拟通过探讨马铃薯全生育期根际菌群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与马铃薯发育时期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为针对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开发专用生物益生菌肥及施肥管理奠定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为了解连作土壤马铃薯全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结构变化,本试验以连作5年马铃薯的土壤为研究材料,进行全生育期取样。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16S rDNA V3-V4区序列及真菌ITS rDNA ITS1-ITS2区序列,并测定各时期土壤的理化性质,以明确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随马铃薯生育期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呈降低趋势。根际微生物群落在出苗阶段变化显着,并在开花阶段开始稳定,之后经历了相对较小的变化,直至马铃薯成熟。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相对丰度达80%以上,为优势菌门。较播种前,收获期时酸杆菌门和螺旋体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放线菌门、芽单孢菌门、绿弯菌门丰度显着降低。在出苗期,拟杆菌门丰度达到峰值,绿弯菌门丰度最低。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相对丰度达70%以上,为优势菌门。出苗期,子囊菌门丰度增加,担子菌门丰度降低。土壤pH、电导率在马铃薯生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土壤不断酸化,总盐分不断降低。土壤酶活性在不同的生育期呈现不同的酶活力。为进一步明确土壤理化性质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二者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细菌丰富度与速效氮、速效磷、p H、脲酶呈显着正相关,真菌丰富度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均与酸性磷酸酶呈显着负相关;【结论】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生育期而变化,且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逐渐恶化,而施加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于今后马铃薯的施肥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根际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了解不同间作年限对五指毛桃根际土壤及其根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并评价了根际土壤中、微量元素丰缺状况,以期为五指毛桃间作施肥和采收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成龄胶园不同间作年限五指毛桃根际土壤及其根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五指毛桃间作年限的增加,五指毛桃根际土壤交换性钙、有效锰、有效锌含量的平均值均呈现出先显着增加后显着降低的趋势;交换性镁呈现出先显着增加后缓慢增加,有效铁则呈先缓慢增加后显着增加的趋势;而有效铜呈现出先缓慢降低后显着降低的趋势。2年生根中钙、镁、锰含量,1、2年生根铁、铜含量和4年生根锌含量相对较高。研究结果揭示:在成龄胶园间作五指毛桃整个生育期内都应当适量施放钙、镁肥和适当喷施铜、锌等微量元素叶面肥。综合根的中、微量元素含量方面考虑,并结合生产年限与成本,在生产上采收2年生五指毛桃根性价比最高。该研究能为五指毛桃间作合理施肥和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际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影,李斌,姜桂英,刘芳,李小磊.植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对生物炭配施有机菌肥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李娟,周立军.不同间作年限的五指毛桃根际土壤及其根中、微量元素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3].许天颖,何佳芮.土壤“狙击手”激发根际防御[N].江苏科技报.2019
[4].刘畅,黄文茂,韩丽珍.PGPR复合菌系对花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5].马文育,杨塍希,国伟强,王影,曲同宝.火炬树对波斯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6].童琪,陈玫婷,龙菁琦,童方平,李贵.不同龄组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7].陈玉萍,齐媛,覃莉晨,农叶弯,何晓诗.镉胁迫对叁七土壤根际环境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9
[8].陈定安,魏小武,张敏,程伟,王玉双.油茶树根际土壤解有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能力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9
[9].李庆,王玉凤,张翼飞,郭伟,杨克军.大豆玉米轮作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土壤环境因素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影响[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侯乾,王万兴,杨煜,胡军,卞春松.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随马铃薯生育期变化的动态关系[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