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胎蛋白异质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IVKA-Ⅱ,AFP,AFP-L3%,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异质体论文文献综述
谈艳芳,刘利洪,袁成良[1](2019)在《原发性肝癌术后甲胎蛋白异质体及异常凝血酶原的测值改变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AFP-L3/AFP)的改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其中40例患者同意手术治疗,对40例术后患者分别采用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亲和吸附离心法和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AFP、AFP-L3%、PIVKA-Ⅱ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PIVKA-Ⅱ、AFP、AFP-L3%的检测水平与4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PIVKA-Ⅱ、AFP、AFP-L3%的检测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PIVKA-Ⅱ、AFP、AFP-L3%、AFP+PIVKA-Ⅱ+AFP-L3/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论:PIVKA-Ⅱ、AFP、AFP-L3%联合检测可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后期治疗、复发监测提供较可靠的临床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汪波,艾腾峰[2](2019)在《肝细胞癌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甲胎蛋白异质体比例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甲胎蛋白异质体比例(AFP-L3%)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取治疗前2周内完成磁共振(MR)平扫、增强、DWI检查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后被临床和病理证实HCC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肝硬化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根据AFP-L3%检测结果分为阳性(≥10%)和阴性(<10%),同时测量ADC值,对比分析阴阳性患者ADC值,再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价ADC值、AFP-L3%及两者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效能及对比分析,依据ROC曲线确定ADC值、AFP-L3%诊断HCC的阈值。结果在研究组中,AFP-L3%阳性53例,阴性45例。阳性患者平均ADC值(1.10±0.22)×10~(-3)mm~2/s,显着低于阴性患者平均ADC值(1.31±0.1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的DWI ADC值与AFP-L3%呈显着负相关(r=-0.677,P<0.01)。诊断HCC的阈值,ADC值为1.45×10~(-3)mm~2/s,AFP-L3%为9.95%;两者联合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67.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诊断效能显着高于AFP-L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的DWI ADC值与AFP-L3%具有一定相关性,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支持和帮助。(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丁锦根[3](2019)在《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血清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同时段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分别设定为观察组、观察1组、对照组,均实施Fer、AFP和AFP-L3检测,分析观察组采用Fer、AFP和AFP-L3联合检测检出率。结果:观察组Fer、AFP和AFP-L3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用Fer、AFP和AFP-L3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8.0%,高于Fer、AFP和AFP-L3单独检测检出率(P<0.05)。结论:运用Fer、AFP和AFP-L3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张强,邓荣芳[4](2019)在《甲胎蛋白异质体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肝癌临床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肝癌患者30例作为A组,选择同期3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B组,选择同期30例乙肝患者作为C组。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比较叁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A组甲胎蛋白异质体比例(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AFP)从20~200 ng/mL低浓度逐步升高,AFP-L3%的精准度、特异度、敏感度逐步提升,且均高于AFP 20~200 ng/mL、AFP 200~40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ROC曲线,其中低AFP为20~200 ng/mL,中AFP为200~400 ng/mL。随着浓度的升高,AFP-L3%Yuden指数为0.56、AUC值为0.772,高于AFP的0.21、0.6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临床诊断中,AFP-L3%具备显着的应用效果,对确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AFP浓度为20~200 ng/mL以下,AFP-L3.0%,则确诊为肝癌。(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5期)
李燕京,张泳,许永攀,刘齐元,张存丽[5](2019)在《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表达及意义,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同时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慢性乙肝患者60例及健康志愿者60例,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检测不同受试者血清中AFP-L3水平。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L3 (122.13 ng/mL)水平显着低于肝硬化患者,并且显着高于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清AFP-L3水平在肿瘤大小≤3 cm (171.14 ng/mL)和TNM分期为Ⅰ~Ⅱ期(147.53 ng/mL)患者中显着高于肿瘤大小>3 cm和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p<0.05);血清AFP-L3高表达(≥122.13 ng/mL)的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2.76月)与血清AFP-L3低表达的肝癌患者(<122.13 ng/mL)(22.04月)差异不显着(p>0.05)。本项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L3水平明显上升,并且与患者的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8期)
徐娟,郑绯,王红雁,余韶华,肖瑞峰[6](2019)在《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检测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价值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103例肝细胞癌患者(HCC组)、5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炎组)、51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正常组),分别检测血清标本DCP和AFP-L3%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C组血清DCP、AFP和AFP-L3%水平显着高于肝炎组、肝硬化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DCP和AFP-L3%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和0.946。单项检测中DCP的灵敏度最高为94.17%,AFP-L3%特异度最高为91.85%。DCP和AFP-L3%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8.06%。结论:血清DCP和AFP-L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HCC的诊断效果,在肝细胞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吴彦彦[7](2019)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42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AFP、AFP-L3、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仅可有效缩小肿瘤直径,改善肝功能,还可减少患者毒副反应及复发概率,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翠晓,高静[8](2019)在《血清高尔基蛋白73、甲胎蛋白异质体3、甲胎蛋白和α-L-岩藻糖苷酶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效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血清高尔基蛋白体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AFP和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效能。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PLC患者2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8例和体检健康人2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GP73水平,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检测血清AFP-L3,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AFP,采用商用试剂盒检测血清AFU水平。绘制血清GP73、AFP-L3、AFP和AFU诊断PLC的ROC曲线,确定截断点(cut-off-value),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它们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癌组血清GP73水平显着低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L3显着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U水平显着高于健康人和肝硬化组,但低于慢性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非肝癌人群为对照,血清GP73、AFP-L3、AFP和AFU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4 (95%CI:0.485~0.636)、0.724 (95%CI:0.555~0.786)、0.745(95%CI:0.654~0.806)和0.571(95%CI:0.385~0.536),血清AFP-L3联合AFP诊断肝癌的截断点分别为8.25%和49.25 ng/ml,其灵敏度(Se)为55.5%,特异度(Sp)为85.0%,正确性(Ac)为80.1%,显着高于血清AFP-L3诊断的55.5%、85.0%和76.4%或AFP诊断的57.1%、82.7%和75.2%(P<0.05);在261例肝癌患者中,血清AFP<9.6 ng/ml者71例(27.2%),其中PG73>106.5 ng/ml者30例(42.3%),提示GP73对AFP阴性肝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201例肝硬化患者中,血清AFP<9.6 ng/ml者98例(48.8%),其中PG73>106.5 ng/ml者52例(53.1%),提示血清GP73水平容易受到肝硬化的影响。结论应用血清AFP联合AFP-L3检测能够提高诊断肝癌的效能,但它们的灵敏度都还不够高,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生需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动态血清学检测才能做出更为科学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陈益明,卢莎,连结静,梅瑾,顾琳媛[9](2019)在《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2和L3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2和L3(AFP-L2、AFP-L3)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D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DS胎儿的孕妇88例(病例组)和胎儿发育正常的孕妇61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的AFP-L2和AFP-L3水平。用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AUC,并对AFP-L2和AFP-L3的筛查效能进行评价。结果病例组的AFP-L2和AFP-L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FP-L2和AFP-L3筛查DS胎儿的AUC=0.891(95%CI:0.841~0.941)和0.824(95%CI:0.756~0.891)。采用不同建模方式比较,以AFP-L2+AFP-L3+freeβ-HCG筛查DS胎儿的AUC最高=0.929 (95%CI:0.861~0.975)。不同建模方式AUC的高低顺序是以AFP-L2+AFP-L3+freeβ-HCG>AFP-L2+freeβ-HCG>AFP-L3+freeβ-HCG>AFP+freeβ-HCG。结论中孕期母血清AFP-L2和AFP-L3的筛查DS胎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筛查DS的较好标志物,联合筛查效能优于单独筛查,并以AFP-L2+AFP-L3+freeβ-HCG联合筛查效能最高。(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万俊,夏天,韩婷婷,郑艳艳[10](2018)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与乙型肝炎DNA对肝硬化患者癌变的诊断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索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与乙型肝炎DNA对肝硬化患者癌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6例发生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的患者为肝硬化癌变组,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和乙型肝炎DNA阳性率,比较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和乙型肝炎DNA的一致性,比较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和乙型肝炎DNA对肝硬化癌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硬化癌变组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阳性率和乙型肝炎DNA阳性率均显着高于肝硬化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与乙型肝炎DNA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9.13%(164/184),Kappa=0.752,两种方法吻合程度一般。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与乙型肝炎DNA联合诊断肝硬化癌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着高于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与乙型肝炎DNA分别单独检测,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和乙型肝炎DNA能够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的重要标志物,对于肝硬化癌变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和乙型肝炎DNA联合检测能够显着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上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甲胎蛋白异质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甲胎蛋白异质体比例(AFP-L3%)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取治疗前2周内完成磁共振(MR)平扫、增强、DWI检查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后被临床和病理证实HCC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肝硬化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根据AFP-L3%检测结果分为阳性(≥10%)和阴性(<10%),同时测量ADC值,对比分析阴阳性患者ADC值,再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价ADC值、AFP-L3%及两者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效能及对比分析,依据ROC曲线确定ADC值、AFP-L3%诊断HCC的阈值。结果在研究组中,AFP-L3%阳性53例,阴性45例。阳性患者平均ADC值(1.10±0.22)×10~(-3)mm~2/s,显着低于阴性患者平均ADC值(1.31±0.1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的DWI ADC值与AFP-L3%呈显着负相关(r=-0.677,P<0.01)。诊断HCC的阈值,ADC值为1.45×10~(-3)mm~2/s,AFP-L3%为9.95%;两者联合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67.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诊断效能显着高于AFP-L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的DWI ADC值与AFP-L3%具有一定相关性,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支持和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胎蛋白异质体论文参考文献
[1].谈艳芳,刘利洪,袁成良.原发性肝癌术后甲胎蛋白异质体及异常凝血酶原的测值改变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9
[2].汪波,艾腾峰.肝细胞癌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甲胎蛋白异质体比例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9
[3].丁锦根.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
[4].张强,邓荣芳.甲胎蛋白异质体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
[5].李燕京,张泳,许永攀,刘齐元,张存丽.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6].徐娟,郑绯,王红雁,余韶华,肖瑞峰.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
[7].吴彦彦.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
[8].王翠晓,高静.血清高尔基蛋白73、甲胎蛋白异质体3、甲胎蛋白和α-L-岩藻糖苷酶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效能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
[9].陈益明,卢莎,连结静,梅瑾,顾琳媛.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2和L3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J].浙江医学.2019
[10].王万俊,夏天,韩婷婷,郑艳艳.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与乙型肝炎DNA对肝硬化患者癌变的诊断效果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