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金矿,化学,同位素,渤海。
化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飞龙,杜晓峰,汤国民,何俊辉,燕歌[1](2019)在《渤海石臼坨凸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臼坨凸起是渤海中部地区重要的产油区,被多个生烃凹陷所环绕,油气来源复杂。基于石臼坨凸起地质背景,根据原油基本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原油划分为4类:Ⅰ类原油具有高伽马蜡烷,中等4-甲基甾烷、C_(27)甾烷优势的特征,为含蜡、低硫成熟的重质油,来源于渤中凹陷沙叁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混合供烃,主要分布在凸起西部;Ⅱ类原油具有中等伽马蜡烷、中等4-甲基甾烷、C_(27)甾烷优势的特征,为含蜡、低硫成熟的重质油,具有明显的二次充注作用,来源于渤中凹陷沙叁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混合供烃,主要分布在凸起中部;Ⅲ类原油具有高C_(19)-叁环萜烷、中等伽马蜡烷、中等4-甲基甾烷、C_(27)规则甾烷优势的特征,为高蜡、低硫成熟的中—轻质原油,来源于渤中凹陷沙叁段和东叁段烃源岩混合供烃,主要分布在凸起东倾末端南部地区;IV类原油具有中等伽马蜡烷、中等4-甲基甾烷、C_(27)规则甾烷优势的特征,为高蜡、低硫成熟的中—轻质原油,来源于秦南凹陷沙叁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混合供烃,主要分布在凸起东倾末端北部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6期)
李明,秦洁,红雨,杨殿林,周广帆[2](2019)在《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现象,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掌握氮沉降对草原土壤团聚体碳(C)、氮(N)和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可为全面分析和评估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自2010年起,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典型地段设置N_0(0 kg N·hm~(-2)·yr~(-1))、N_(15)(15 kg N·hm~(-2)·yr~(-1))、N_(30)(30 kg N·hm~(-2)·yr~(-1))、N_(50)(50 kg N·hm~(-2)·yr~(-1))、N_(100)(100 kg N·hm~(-2)·yr~(-1))、N_(150)(150 kg N·hm~(-2)·yr~(-1)) 6个氮素添加处理模拟氮沉降野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氮素添加极显着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2 mm团聚体比例(P<0.01);各氮素添加处理中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粒径(P<0.05),全磷含量在各粒径团聚体中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氮素添加显着提高了>0.25 mm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P<0.05),对全磷无显着影响;氮素添加导致>0.25 mm土壤大团聚体C/N降低,0.25~2 mm土壤团聚体C/P、N/P升高(P<0.05)。综合分析,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的固碳潜力,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质的矿化速率,随着氮素添加水平的提高,土壤团聚体中P元素成为限制草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康鹏宇,刘传朋,刘同[3](2019)在《山东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18种元素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8个综合异常。对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新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线索,其中9处金矿(化)点和矿化线索,验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分别为金场—铜井一带金、铜、铁、汞、银找矿远景区、金佛院铬、铜找矿远景区和青杨行—孔家湖一带铜、铅、锌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2期)
赵德坤,代鸿章,魏宇,艾金彪,柳维[4](2019)在《滇东南老寨湾金矿床主微量元素迁移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寨湾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夏地块结合部位的南盘江造山褶皱带文山—富宁断褶束西畴拱凹北缘。矿体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下段(D_1ps~1)石英砂岩、石英岩,硅化石英细砂岩、石英细砂岩中。本文运用Gresens和Grant提出的蚀变岩成分、体积公式和C_i~0—C_i~A图解法,对老寨湾金矿床岩(矿)石形成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英砂岩在硅化过程中,SiO_2和As被带入,Au被带出进入流体;在氧化矿形成过程中,SiO_2和Au被带入;而在黄铁矿化矿石形成过程中,As、Au、FeO和Fe_2O_3被带入,SiO_2被带出。2)矿区各类岩(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均呈右倾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氧化型岩(矿)石、硅化型岩(矿)石和石英砂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类似,均表现为负铕异常,无明显的铈异常。3)黄铁矿化型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中样品分为2类: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沉积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低,w(ΣREE)值高,表现为负铕异常;热液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较高,w(ΣREE)值低,表现为正铕异常。4)黄铁矿化型矿石w(ΣREE)值明显低于其它几类岩矿石,说明热液型黄铁矿化型矿石的形成可能与矿区辉绿岩脉相关,表现出了深源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谈乐,张永强,刘小朋,李小明,张运周[5](2019)在《南秦岭陕西省两河地区花岗伟晶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秦岭陕西省两河地区出露的中粗粒花岗伟晶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加权平均年龄值为172.5Ma±1.7Ma,其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花岗伟晶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中Rb、Ba、U、Ta含量相对富集,Th、Nb、Sr、Zr、Hf相对贫化;稀土元素具有Eu正异常(δEu=1.60~2.53),总体表现出典型的M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花岗伟晶岩w(Na_2O+K_2O)/w(Al_2O_3)、w(TFeO)/w(MgO)值高,属A型花岗岩;通过R2—R1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落在造山后期、造山期后A型花岗岩区中。综合分析该期花岗伟晶岩为造山后期过铝质-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张霄宇,黄牧,石学法,黄大松[6](2019)在《中印度洋洋盆GC11岩心富稀土深海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印度洋洋盆的沉积GC11岩心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根据主微量元素相关性特征、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以及澳大利亚后太古代平均页岩归一化模式特征,初步探讨了GC11岩心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影响稀土元素富集的可能因素。研究表明,GC11岩心稀土元素总量在400.64×10~(-6)~742.74×10~(-6),平均值为658.41×10~(-6),略低于邻近海域的GC02岩心,与沃顿海盆DSDP213岩心中含沸石型深海粘土层位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相当。δCe负异常明显,(La/Yb)N为0.42,显示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特点。稀土元素与P2O5呈显着正相关性,CaO/P_2O_5的平均值为2.3,表明生物钙磷灰石可能是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矿物,而铁锰水合物可能对富集稀土元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GC11岩心中δCe负异常程度远低于GC02岩心,略低于DSDP213岩心,中稀土富集特征与GC02和DSDP213岩心基本一致。不同程度陆源物质的混入可能是导致以上不同岩心中稀土元素富集程度和分馏特征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旭阳,陈晓旋,陈优阳,金强,林少颖[7](2019)在《福州不同农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福州农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稻田、菜地和茉莉园)下的土壤全碳(T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TC含量均值基本表现为水稻田>菜地>茉莉园(P<0.05);在春、秋季节土壤TN含量均值表现为水稻田>菜地>茉莉园(P<0.05),在夏、冬节季表现为菜地>水稻田>茉莉园(P<0.05);在各个季节菜地土壤TP含量均值均为最大(P<0.05),在冬季土壤TP含量均值达到最大(P<0.05)。土壤C/N、C/P和N/P在各个土地类型下均值分别为10.17~12.89,0.46~0.86,4.76~9.61,C/N季节差异不显着,唯有夏季略高于其他季节,菜地土壤C/N在各个季节均低于水稻田和茉莉园(P<0.05);C/P和N/P在全年内季节差异不显着,均表现为水稻田>菜地>茉莉园(P<0.05)。菜地土壤C和N储量在各个季节均高于水稻田与茉莉园土壤(P<0.05),各个季节里水稻田和茉莉园土壤C和N储量无明显差异,秋季各个土壤类型C和N储量基本低于其他季节(P<0.05)。在各个季节P储量均值表现为菜地>茉莉园>水稻田(P<0.05)。总体来看,与其他土壤相比,茉莉园土壤C、N、P含量最低,菜地土壤N和P含量以及储量较高,且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差异显着,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土壤碳氮磷固持及限制性养分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吴明梅[8](2019)在《贵州省瓮福磷矿大塘矿段主要化学组分空间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塘矿段是贵州瓮福磷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属贵州省瓮安县银盏镇管辖,矿石类型发育齐全,通过对区内各类型磷块岩矿石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总结了矿石的化学组分在走向与倾向上的变化规律,对矿山后续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张振祺[9](2019)在《太岭一带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岭一带发育晚叁迭世—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该期花岗岩岩体与铜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其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本区的找矿标志与成矿规律。(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安正泽,王佳武,洪万华,张仁彪,郑超[10](2019)在《贵州威宁昊星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昊星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威宁县境内的云炉河坝地区,毗邻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第二大的毛坪铅锌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泥盆系碳酸盐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产出,与赋矿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受NE向构造控矿明显。硫化物矿石的Pb品位为1. 5%42. 80%,平均2. 89%,Zn品位为1. 5%35. 92%,平均9. 86%。可见,昊星铅锌矿床的成矿特征与会泽、毛坪和天桥等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内的其他典型矿床较相似。昊星铅锌矿床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的δ34SCDT值介于-57. 21‰+3. 93‰,则明显不同于会泽、毛坪和天桥等矿床(5‰%25‰),暗示昊星铅锌矿床的还原硫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或形成机制。通过分析认为,该矿床的硫很可能是海相硫酸盐生物还原过程(BSR)的产物,而黄铁矿异常低的δ34S可能是非封闭体系BSR批式分离的结果,即BSR过程形成的还原硫分批随着流体迁移至异地参与成矿。方铅矿的Pb同位素组成显示,昊星铅锌矿床的成矿金属主要由基底岩石提供。因此,本文认为昊星铅锌矿床是流体混合的产物,起源或流经基底岩石的成矿流体与BSR过程形成的还原性流体在异地发生混合,伴生部分TSR和水/岩相互作用过程,赋矿沉积岩中的蒸发岩和金属元素参与到了成矿之中,最终形成昊星铅锌矿床。(本文来源于《贵州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化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气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现象,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掌握氮沉降对草原土壤团聚体碳(C)、氮(N)和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可为全面分析和评估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自2010年起,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典型地段设置N_0(0 kg N·hm~(-2)·yr~(-1))、N_(15)(15 kg N·hm~(-2)·yr~(-1))、N_(30)(30 kg N·hm~(-2)·yr~(-1))、N_(50)(50 kg N·hm~(-2)·yr~(-1))、N_(100)(100 kg N·hm~(-2)·yr~(-1))、N_(150)(150 kg N·hm~(-2)·yr~(-1)) 6个氮素添加处理模拟氮沉降野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氮素添加极显着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2 mm团聚体比例(P<0.01);各氮素添加处理中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粒径(P<0.05),全磷含量在各粒径团聚体中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氮素添加显着提高了>0.25 mm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P<0.05),对全磷无显着影响;氮素添加导致>0.25 mm土壤大团聚体C/N降低,0.25~2 mm土壤团聚体C/P、N/P升高(P<0.05)。综合分析,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的固碳潜力,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质的矿化速率,随着氮素添加水平的提高,土壤团聚体中P元素成为限制草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王飞龙,杜晓峰,汤国民,何俊辉,燕歌.渤海石臼坨凸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J].中国海上油气.2019
[2].李明,秦洁,红雨,杨殿林,周广帆.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团聚体碳、氮和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3].康鹏宇,刘传朋,刘同.山东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山东国土资源.2019
[4].赵德坤,代鸿章,魏宇,艾金彪,柳维.滇东南老寨湾金矿床主微量元素迁移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找矿论丛.2019
[5].谈乐,张永强,刘小朋,李小明,张运周.南秦岭陕西省两河地区花岗伟晶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找矿论丛.2019
[6].张霄宇,黄牧,石学法,黄大松.中印度洋洋盆GC11岩心富稀土深海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学报.2019
[7].刘旭阳,陈晓旋,陈优阳,金强,林少颖.福州不同农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9
[8].吴明梅.贵州省瓮福磷矿大塘矿段主要化学组分空间特征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9
[9].张振祺.太岭一带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西部探矿工程.2019
[10].安正泽,王佳武,洪万华,张仁彪,郑超.贵州威宁昊星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J].贵州地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