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髂动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脉,动脉瘤,支架,闭塞,主动脉瘤,腔内,输尿管。
髂动脉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陶,尚吉文,续慧民,杨涛,郝斌[1](2019)在《髂动脉-输尿管瘘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髂动脉-输尿管瘘是一种罕见疾病,是输尿管、髂动脉病理性连接,常见于左侧髂总动脉远端与输尿管交叉处~([1-2])。该病的病因与退行性髂动脉疾病或先前的动脉重建手术相关,另外与盆腔手术(恶性肿瘤切除术、尿流改道术、放射治疗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等)关系密切,且后者较为常见~([3-5])。该病的诊断较为困难,直接手术修复技术(本文来源于《微创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于楠楠,于英[2](2019)在《1例罕见输尿管-髂动脉瘘患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例罕见的膀胱癌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造口状态患者发生输尿管-髂动脉瘘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针对医嘱"绝对卧床"与患者意向"多活动"之间的矛盾性护理问题,运用叙事护理的方法,探究患者多活动意向的原因,结合既往住院经历,发现多系统存在的潜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医护同质化宣教与护理;根据患者病史及病情,做好感染的观察与护理、血尿的护理、心理支持和舒适性护理等。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朱峥嵘,罗灿华[3](2019)在《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腔内治疗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 AIOD)主要是指累及肾下腹主动脉和髂动脉一支或多支血管的动脉闭塞性病变,可引起下肢及盆腔缺血等一系列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AIOD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动脉硬化是其最主要的病因,风湿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先天性的血管结构发育异常、主动脉夹层累及也是其病因之一[1]。经典的外科旁路术因为具有很高的近、远期通畅率而被认为是AIOD治疗的"金标准"。国外研究显示其5年甚至10年的通畅率可高达80%~(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晓航,张佳林,吴刚,刘树荣,孟一曼[4](2019)在《应用供者髂动脉行腹主动脉搭桥重建移植肝动脉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供者髂动脉行腹主动脉搭桥重建移植肝动脉对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18年4月应用供者髂动脉行腹主动脉搭桥重建肝动脉的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肝动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采用搭桥方式进行移植肝动脉重建的原因。结果共纳入8例受者,其中1例存在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导致肝总动脉供血不足,3例肝总动脉纤细,4例肝总动脉壁薄弱或分层。重建后肝动脉平均血流为(315±178)mL/min。术后2例受者分别因肝脏流出道和胆管吻合口狭窄导致黄疸,其余受者移植肝功能恢复良好。1例受者术后2个月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继发肝脓肿,半年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7例受者随访至2018年11月均存活,肝动脉均通畅,无狭窄或血栓形成。结论当供、受者常规肝动脉端端吻合无法实施时,应用供者髂动脉行腹主动脉搭桥重建移植肝动脉是一种可行的肝动脉重建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春民,任华亮,冷瑞,王祺,张望德[5](2019)在《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术式选择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方法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技术经验及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于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31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1例患者均实施了手术操作,其中行单纯主髂动脉置管溶栓术5例,主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94例,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23例,单纯球囊扩张3例,6例复杂病例同期实施了杂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3例,腹膜后血肿1例,急性暂时性缺血性卒中发作1例,肺内感染1例。术后113例获访,成功随访率为86.3%(113/131);随访时间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例死于心肌梗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1年内的通畅率为89.3%(100/112)。随访期间13例复发,其中5例实施了再次支架置入,1例实施了置管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另外7例因症状较轻予以保守治疗。结论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处理仍需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理的措施,甚至几种措施相结合,使病变处理更简化,风险更低,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桂立,张薇,侯凯,周修饰,彭体方[6](2019)在《国人腹主动脉瘤累及髂动脉的解剖学特征与髂动脉分支支架适用性:单中心58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单中心临床调查,分析腹主动脉瘤(AAA)累及髂动脉国人患者的髂动脉解剖学特点与髂动脉分支支架(IBD)适用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58例累及双侧或单侧髂总动脉的AAA患者,利用3D工作站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分析,结合基于解剖特点的使用标准,分析两款IBD(Cook IBD,Gore IBE)在患者中的适用性及其限制因素。结果:58例AAA患中,49例累及双侧髂总动脉,9例累及单侧髂总动脉。病变髂总动脉的平均长度分别为左侧(57.9±18.1)mm,右侧(56.7±17.4)mm,平均最大直径分别为左侧(17.7±7.2)mm,右侧(25.1±9.4)mm。根据两款支架使用标准,Cook IBD与Gore IBE治疗病变髂动脉的适用比率分别为26.1%(28/107)、20.6%(22/107)。Cook IBD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髂内动脉直径<6或>9 mm(50/107,46.7%);Gore IBE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髂总动脉直径<25 mm(67/107,62.6%)。结论:基于解剖标准的IBD在AAA累及髂动脉国人患者中适用性较低,髂总动脉和髂内动脉直径的不符合是其主要限制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吴文辉,蒲俊舟,薛玉国,黄小勇,郭曦[7](2019)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在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应用于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IIAAs)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1年8月至2016年7月,共7例男性患者,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69±10.5)岁,因IIAAs接受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其中单侧病变3例;双侧病变4例,4例合并髂内动脉瘤。6例患者使用Microport Aegis-B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1例使用Powerlink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远端共使用9枚髂动脉延长支架。1例患者行髂内动脉预栓塞以避免II型内漏。术后分别于1、6、12个月及以后每年一次行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一体式支架主体近端直径为24~26 mm,长度为80~90 mm。6例患者单侧髂内动脉开口覆盖,1例患者双侧髂内动脉开口覆盖,无盆腔及臀肌缺血发生,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时间(32.5±19)个月(12~70个月)。患者随访期内无支架移位,无支架相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例随访内发现轻度II型内漏。结论: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IIAAs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特别是对于近端锚定区不足或双侧受累的患者有其独到特殊的应用优势。(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黄晨,郑晓兵[8](2019)在《合并髂动脉狭窄的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腔内治疗对合并髂动脉狭窄的腹主动脉瘤腔内的效果。方法:对合并髂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患者2例,术前增强CT明确腹主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和髂动脉的狭窄程度,术中先行狭窄髂动脉球囊扩张,再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必要时行球囊后扩张使覆膜支架完全展开。结果:2例造影结果均提示腹主动脉瘤隔绝满意,未见明显内漏的发生。结论:腔内治疗合并髂动脉狭窄的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术中采用球囊预扩张或后扩张处理狭窄髂动脉,可为支架系统的通过和展开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晓伟[9](2019)在《覆膜支架与裸支架腔内治疗TASCⅡC、D型主髂动脉闭塞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Ⅱ(TASCⅡ)C、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是一类复杂的伴有多节段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腹主-双股动脉旁路术(ABF)是其经典的治疗方法。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器材的革新和治疗理念的变化,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也在不断地拓展,目前已成为AIOD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植入两种不同类型的支架(覆膜支架和裸支架)术后的效果,进一步探究腔内治疗复杂的TASCⅡC、D型AIO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TASCⅡC、D型AIOD并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共计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植入支架的不同类型分为2组,覆膜支架组38例,裸支架组40例。记录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术前ABI、术前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患者的联系电话。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者的一期通畅率。结果:78例患者均成功行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100%。其中3例患者在行预扩张时,出现髂动脉破裂,直接植入覆膜支架;1例患者植入裸支架后扩张时,出现髂动脉破裂,术中补救性植入覆膜支架。随访2~30个月,平均(25±8)个月,覆膜支架组和裸支架组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2.1%和72.5%。覆膜支架组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高于裸支架组(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覆膜支架组38例患者术后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远端栓塞,1例穿刺点血肿形成,术后并发症率为7.9%。裸支架组40例患者术后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远端栓塞,2例穿刺点血肿形成,1例出现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腔内治疗TASCⅡC、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覆膜支架与裸支架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差异,但覆膜支架可以作为动脉意外破裂的补救性措施。覆膜支架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高于裸支架,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于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3-16)
张范,薛晨,陈宁恒,郭学利[10](2019)在《腔内修复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孤立性髂内动脉瘤(IIIAA)血管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21例IIIA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65.7±22.5)min,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2±1.2)d,平均随访时间(24.1±10.2)个月,随访期间无IIAA相关死亡率和支架/支架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21例CT随访中,动脉瘤直径稳定18例(85.71%),2例缩小(9.52%),1例(4.76%)增大。21例经增强CT评估,1例(4.76%)发生继发性内漏,1例需要继发性干预(4.76%)。结论 IIIAA患者的血管腔内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且其创伤小、恢复快,可行性高,可替代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髂动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总结1例罕见的膀胱癌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造口状态患者发生输尿管-髂动脉瘘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针对医嘱"绝对卧床"与患者意向"多活动"之间的矛盾性护理问题,运用叙事护理的方法,探究患者多活动意向的原因,结合既往住院经历,发现多系统存在的潜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医护同质化宣教与护理;根据患者病史及病情,做好感染的观察与护理、血尿的护理、心理支持和舒适性护理等。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髂动脉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陶,尚吉文,续慧民,杨涛,郝斌.髂动脉-输尿管瘘1例报告[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9
[2].于楠楠,于英.1例罕见输尿管-髂动脉瘘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9
[3].朱峥嵘,罗灿华.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腔内治疗现状[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4].李晓航,张佳林,吴刚,刘树荣,孟一曼.应用供者髂动脉行腹主动脉搭桥重建移植肝动脉的临床分析[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9
[5].李春民,任华亮,冷瑞,王祺,张望德.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术式选择及效果[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
[6].王桂立,张薇,侯凯,周修饰,彭体方.国人腹主动脉瘤累及髂动脉的解剖学特征与髂动脉分支支架适用性:单中心58例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7].吴文辉,蒲俊舟,薛玉国,黄小勇,郭曦.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在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中的应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8].黄晨,郑晓兵.合并髂动脉狭窄的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2例[J].交通医学.2019
[9].李晓伟.覆膜支架与裸支架腔内治疗TASCⅡC、D型主髂动脉闭塞的效果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
[10].张范,薛晨,陈宁恒,郭学利.腔内修复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