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贵州省平塘县甲茶镇拉所小学刘忠仙

【摘要】语文即是生活,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想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233.18【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092-01

要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从家长和教师两方面谈谈一些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气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未成年孩子的精神支柱,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用以模仿的榜样。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父母起着主导作用。例如:平时可通过一起看书报,看电视节目与孩子讲心得体会,或看法,训练说话能力;晚饭后,可以带着孩子在书房阅读一个小时,阅读后引导孩子谈谈自己对所阅读的书籍的看法等等,这些都可以影响孩子,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利用周末,打造全绿色生活

周末的时候,一家人开车出门,带孩子上图书馆或书店,指导孩子借书买书读书,增长知识;或是经常和孩子一起动手,组装一些小玩艺;或带着孩子去公园,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或带着孩子到社区荡秋千、扔飞牒、学骑车、放风筝,和孩子同欢乐;这些集体活动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也为两代人的心灵沟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同时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共同活动中,相互学习,容易取得提高学习语文兴趣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导言,引发兴趣

在导言设计中,若能在学生心目中设置某种悬念,使学生心存困惑,渴求解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杨修之死》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满兵退斜谷。”中的后半回,本文着力续写曹操杀死杨修的前因后果,改题为‘杨修之死’。杨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身于官僚家庭,身为丞相,为什么会被杀死呢?他的死是怎么回事?他死后怎么样?如此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解谜之中体会人物性格。

四、推行新课程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教学双方情感、认知、行为和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思维互动,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由于语文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和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先入为主,调动学生胃口,引领学生全身心的进入学习角色。教师创设情境,首先自己要“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激情饱满,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合宜的动作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乐学气氛。比如在教《画》这一课时,一位教师首先挂上一幅山水画,接着从远处欣赏这幅画,再走到近处侧耳“听”这幅画,这种夸张的动作引得学生窃窃私语,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老师在干什么。最后,老师微笑着指着这幅画,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兴趣也被激起了。老师趁势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去观察画中的景物,配以富有感情的声调描述:这一生动的语言描述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师生情感融为一体。这种以创设情境方式导入新课,不仅易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且易于激发学生深究课文内容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大潮之壮丽与雄奇。学生多数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之壮观景象。在学习听潮水奔腾、冲击之录音,想像潮来时之气势,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的描写,最后,谈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去熏陶,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之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之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标签:;  ;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