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应力耦合论文_吴昊,姚顺意,薛勋强,杨桃

导读:本文包含了渗流应力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基坑,有限元,黏土,多孔,介质,隧道。

渗流应力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姚顺意,薛勋强,杨桃[1](2019)在《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的基坑降水及开挖对邻近桥桩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涵洞建设下穿高架桥区域时,涵洞深基坑施工会对周边土体和临近桥梁下部结构产生影响。以福州某下穿高架桥涵洞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和修正摩尔库伦叁维模型,借助有限元软件对降水条件下的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结合现场监测信息反馈进行分析。分析了基坑降水及开挖过程地表沉降及邻近高架桥桩水平位移和竖直沉降分布规律。为探索基坑施工降水最佳模式,减少降水带来的影响,模拟过程对比了一次降水和分次降水条件下的最终地表沉降和高架桥桩的变形。结果表明:基坑降水开挖过程地表沉降沿基坑开挖垂直方向呈"勺形"分布,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邻近基坑的桥墩桩身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远离基坑的桥墩桩身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距离基坑较近的桩体水平位移较大。且每一次开挖后地表沉降和桩身水平位移都增加,增加的幅度随着开挖深度变小;现场监测数据略大于有限元结果,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数值模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基坑降水对坑外地表沉降及桥桩变形影响显着,分次降水方案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基坑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和桩身水平位移,类似基坑降水施工可通过分次降水方案控制沉降影响。(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孙琪皓,马凤山,赵海军,郭捷,冯雪磊[2](2019)在《基于渗流-损伤-应力耦合作用下考虑力学参数弱化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工程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问题的研究对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类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弹塑性力学、渗流力学以及损伤理论建立了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物理场耦合过程中,工程岩体的非均质性,岩体力学参数发生的动态弱化过程,围岩塑性屈服的峰后特性以及渗透系数在损伤过程中的突变性。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软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使用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巷道围岩的屈服破坏程度和渐进破坏过程。应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深度下的巷道围岩渐进性破坏过程可以得出:水平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顶拱和底板,竖直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两侧边墙,水平地应力和竖直地应力相近的地层中,巷道四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与工程实际有很好的符合。(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洪锋[3](2019)在《浅埋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础渗流应力耦合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岩土结构,水流的渗流作用往往会造成结构受力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变形。如水域中的桥梁桩基础在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施工时,地层的扰动会对群桩基础及上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为研究渗流作用下盾构隧道侧穿桥梁基础施工的安全性问题,以某市穿越河流施工的地铁盾构隧道为对象应用有效应力原理,借助数值仿真法建立水域叁维动态盾构隧道施工有限元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浅埋盾构隧道推进过程中会使影响范围内的土体产生部分地层隆起。开挖完成后,桥面中部沉降位移较大,双线开挖最终沉降位移沿横桥向轴线对称分布。桩身纵向位移受影响最显着的是距盾构轴线2 D横向范围内,及沿桩身埋深变化的1. 5 D深度范围内区域。桩身横向位移整体呈大头型"S"分布,浅埋层桩身横向位移显着大于深埋层桩身横向位移; 15 m深度以上范围内的桩身横向位移在左线和右线开挖后的增加量约为1∶1。沿桥梁纵向延伸,桩身的竖向沉降呈现中部大于两端,即"中间大两端小"的分布形式。(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邱平[4](2019)在《基于ABAQUS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在基坑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渗流耦合问题运用ABAQUS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山东某工程的基坑降水工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模拟降水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孔隙渗流速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后得出,降水对孔隙水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对降水过程中的基坑土体中的应力、应变以及水平位移的变化来对地下连续墙的受力进行分析,在墙体与土体接触面上的压力和剪力均随着降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是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甚微,并不会引起结构的破坏。对降水引起的基坑周围土体的沉降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在基坑周围土体的沉降和测点到基坑的距离有一定的关系,总体符合实际情况。基于ABAQUS的工程模拟分析可以为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9年04期)

宋子怡,王昊,李静,孙鲁宁,张加太[5](2019)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储层裂缝发育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裂缝是影响储层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而储层处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裂缝的形成和发育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各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对储层裂缝发育的影响,对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任丘油田任11井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储层裂缝发育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未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时,研究区最大水平主应力范围为82~100 MPa,从西南到东北逐渐增大;最小水平主应力范围为72~88 MPa,从研究区中心向西南、东北两侧逐渐递增;考虑耦合作用后,研究区最大水平主应力范围为84~102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范围为76~91 MPa,最大及最小水平主应力增加。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后,研究区裂缝发育指数分布在0. 027~1. 156之间,山头顶部和近东西向断层的内部区域裂缝发育指数在0. 7左右,为裂缝较发育区域;而研究区西南和东北边缘区域裂缝发育指数在0. 2以下,为裂缝欠发育区域。随着耦合作用时间的增长,储层裂缝发育指数逐渐增大,在注入井和产油井附近区域的裂缝发育指数增大幅度尤为明显;储层裂缝线密度也呈增大趋势,仅产油井周围的裂缝线密度呈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未考虑耦合作用时的储层裂缝参数小于考虑耦合作用后的裂缝参数,说明仅考虑应力场进行储层裂缝预测所得结果偏小。(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大卫,邸元,李红凯,黄孝特[6](2019)在《油藏渗流—应力耦合计算区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油藏开采过程中,储层区域发生地下流体渗流,岩土力学平衡的影响范围大于渗流的计算区域,并影响储层的上覆盖层和下部地层。在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中,地下流体渗流和岩土力学的计算通常采用相同的计算区域,并限定在储层范围内,未考虑完整的应力计算区域,造成计算结果存在偏差。采用改进的有限元—有限体积混合方法,对地下流体的渗流和岩土的力学平衡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区域和不同的网格密度进行计算,分析渗流—应力耦合数值计算中计算区域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则储层与背斜圈闭储层算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应力计算区域的选取影响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偏差与非储层区域材料的参数相关,其中拱效应是计算结果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该结果为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卫忠,雷江,于洪丹,李翻翻,马永尚[7](2019)在《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条件下黏土岩裂隙自闭合特性研究现状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黏土岩因为低渗透性和自闭合性能而被公认为理想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介质,黏土岩裂隙自闭合特性可以显着降低其渗透性,从而达到阻止处置库核素迁移的目的。从试验、机制及模型叁方面概述国内外黏土岩在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条件下裂隙渗透性自闭合特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黏土岩的裂隙自闭合规律与黏土矿物含量、应力状态、水溶液和温度等因素相关。总结国内外裂隙自闭合试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瞬态法测量黏土岩裂隙自闭合过程中渗透性变化的思路。最后,探讨黏土岩裂隙自闭合过程研究的工作思路,主要有:裂隙自闭合微观机制研究、THMC多场耦合作用下裂隙自闭合特性、蠕变的发展对自闭合的影响规律、建立能够反映损伤区渗透性演化的自闭合模型等。(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瑜[8](2019)在《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渗流-应力耦合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黏土岩被认为是良好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备选围岩之一。本文以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电镜扫描试验、压汞试验、点荷载试验、单叁轴试验和渗透试验,并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细观结构特征和渗流-应力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进行了基本物理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的平均块体密度为2.37g/cm~3,颗粒密度为2.59~2.74 g/cm~3,平均含水率为5.79%~6.75%,孔隙度为0.4%~19.0%。随着深度增加,块体密度增大,孔隙度有降低趋势。黏土岩的孔喉以纳米孔喉和微毛细管孔喉为主,属于极致密岩样。(2)通过开展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的单叁轴试验,研究黏土岩的应力应变特征,获得一些力学特征参数。研究表明,随着深度增加,黏土岩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之增大。黏土岩的应力和体积应变关系,满足指数函数关系。(3)针对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开展气体和液体渗透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黏土岩气体渗透率一般为10~(-17)m~2,液体渗透率为10~(-20)m~2,平行层理方向岩样的渗透率更高。在围压加卸载过程中,黏土岩的渗透率先下降再上升,但不能恢复到原始值。在同等渗透压的情况下,随着围压的增加,峰值强度增大,渗透率降低;在同等围压的情况下,随着渗透压的增加,峰值强度降低,渗透率增大。围压对黏土岩峰值强度起主导作用,渗透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4)研究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渗透性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加载阶段,渗透率与围压的关系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在卸载阶段,渗透率与围压的关系满足幂函数关系。峰值前渗透率与应力的关系,满足负幂指数函数关系。而且,对于低孔隙度的黏土岩,变形对渗透率的影响更明显。(5)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和处置库硐室进行模拟,得到模拟的峰值强度与试验值接近。而且,巷道硐壁上孔隙水压力等于大气压,离硐壁越远,孔隙水压力越大,接近原岩的值。围岩变形最大出现在巷道顶部,硐室变形失稳问题不易发生。(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罗景崭,熊建刚[9](2019)在《基于ABAQUS在基坑降水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坑降水过程中,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对饱和土体,总应力不变,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导致有效应力增大,作用在土骨架上的应力变大,因此基坑降水就会引起周围土体的沉降。ABAQUS软件通过模拟降水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降水过程中的基坑土体中的应力、应变以及水平位移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基坑周边及基坑底板处土体的沉降变化情况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05期)

李双,夏晓舟,裴磊[10](2019)在《考虑渗流应力耦合的XFEM水压致裂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了含裂隙饱和多孔介质的水压致裂全耦合问题的扩展有限元增量迭代求解格式。通过对含中心裂纹无限大平板的裂尖位移场解析解的分析,按Ⅰ型和Ⅱ型变形特征进行提取,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内聚裂尖加强函数,使传统扩展有限元中受裂尖加强影响的节点由每个节点8个裂尖加强自由度缩减到2个(平面问题),大大减小了计算规模。以含中心斜裂纹的多孔介质平板为例,验证了内聚裂尖加强模式的正确性,并对两种裂尖加强模式的雅克比矩阵条件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内聚裂尖加强模式下扩展有限元的计算精度与传统扩展有限元的计算精度同阶,且网格较密时,本文处理方法的计算精度高于传统模式的。最后将改进的内聚裂尖加强模式应用到混凝土重力坝的水压致裂模拟中,取得了良好的计算效果。(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05期)

渗流应力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下工程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问题的研究对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类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弹塑性力学、渗流力学以及损伤理论建立了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物理场耦合过程中,工程岩体的非均质性,岩体力学参数发生的动态弱化过程,围岩塑性屈服的峰后特性以及渗透系数在损伤过程中的突变性。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软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使用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巷道围岩的屈服破坏程度和渐进破坏过程。应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深度下的巷道围岩渐进性破坏过程可以得出:水平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顶拱和底板,竖直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两侧边墙,水平地应力和竖直地应力相近的地层中,巷道四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与工程实际有很好的符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流应力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吴昊,姚顺意,薛勋强,杨桃.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的基坑降水及开挖对邻近桥桩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9

[2].孙琪皓,马凤山,赵海军,郭捷,冯雪磊.基于渗流-损伤-应力耦合作用下考虑力学参数弱化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9

[3].张洪锋.浅埋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础渗流应力耦合安全性分析[J].公路工程.2019

[4].邱平.基于ABAQUS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J].华东公路.2019

[5].宋子怡,王昊,李静,孙鲁宁,张加太.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储层裂缝发育的影响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9

[6].吴大卫,邸元,李红凯,黄孝特.油藏渗流—应力耦合计算区域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9

[7].陈卫忠,雷江,于洪丹,李翻翻,马永尚.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条件下黏土岩裂隙自闭合特性研究现状与思考[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8].王瑜.塔木素预选区黏土岩渗流-应力耦合特性试验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9].罗景崭,熊建刚.基于ABAQUS在基坑降水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10].李双,夏晓舟,裴磊.考虑渗流应力耦合的XFEM水压致裂模拟[J].人民黄河.2019

论文知识图

大型多功能叁轴试验机隧道断面设计图计算循环图底板突水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关系渗流-应力耦合系统照片渗流-应力耦合场分析的数据流程

标签:;  ;  ;  ;  ;  ;  ;  

渗流应力耦合论文_吴昊,姚顺意,薛勋强,杨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