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陈飞[1](2021)在《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随之兴起,各个领域开始向数字化模式转变,货币也从传统的实体货币逐渐向数字货币转化。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既包含了私人数字货币的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等特点,又兼具法定货币的价值稳定、便于监管等优势,成为各国争相研究的新兴事物。我国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均以传统实体货币为标准,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规制存在大量空白,这将严重阻碍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进程。因此,我国应当加快对于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的研究,最大程度上保证法定数字货币的功能实现,并为后续的立法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由以下四章组成:第1章是绪论。主要包括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等内容,为后文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第2章是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基础理论。通过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及功能、理论基础等内容的介绍,分析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为后文探讨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的不足与完善建议提供理论支撑。第3章是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的不足。主要是结合上述基础理论,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在定性、发行、流通、监管四个环节法律规制的不足。在定性环节提出了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存在法律地位不明、法偿属性不清的不足;在发行环节提出了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缺乏发行依据、发行机制不健全的不足;在流通环节提出了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存在适用的物权规则不明、“数字钱包”相关制度不完善、身份属性规定尚不明确、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加大的不足;在监管环节提出了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监管主体混乱、监管对象不明、监管内容不清的不足。第4章是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的完善。主要是针对上述法定数字货币在定性、发行、流通、监管四个环节法律规制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在定性环节,提出应当明确其法币地位、赋予其法偿属性;在发行环节,提出应当制定其发行依据、构建其发行机制;在流通环节,提出应当明确其适用的物权流转规则、确立“数字钱包”的相关机制、构建其身份属性的相关制度、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在监管环节,提出应当厘清其监管主体的职权安排、明确其监管对象的具体范围、确定其监管制度的框架构建。
谷牧青[2](2017)在《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及其转型 ——基于数量型与价格型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存贷款利率直接管制不复存在,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完成。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步伐加快,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我国货币调控模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提供了金融生态基础。本文基于数量型货币调控与价格型货币调控两条主线,对两种模式的内涵与选择标准进行界定;在对两种模式所对应的货币经济学理论梳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分别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机制与价格型调控机制的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分析表明,广义货币M2与社会融资规模在内的数量型指标已不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市场短期利率Shibor已初步具备作为“基准利率”的条件,符合作为基准利率的市场性、可控性、基准性和相关性等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已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调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Shibor;货币市场短期利率Shibor已顺利实现向中长期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理财产品利率的传导;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Shibor向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传导仍面临诸多梗阻(市场传导渠道和银行资金定价机制等),导致其向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传导不畅。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虽已具备由数量型转向价格型的初步条件,但受金融市场广度、深度不足,微观主体预算软约束(货币需求利率敏感度低)等因素制约,短期内完全转向价格型调控不可取。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在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中,应在保留数量型调控机制的同时,完善价格型(利率)调控机制,构建“量价协同配合”的过度型框架:采用数量型手段重点调节金融机构流动性松紧度;采用价格型手段重点调节社会融资成本并引导流动性走向。一方面,完善价格型(利率)调控体系: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构建以Shibor为主体的基准利率体系、重构国民经济微观基础以提高公众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以引导公众对央行操作行为的理性反应,减少公众与央行的博弈空间,改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另一方面,在利率传导机制尚未完善时,对原有数量型调控框架优化调整:完善数量型指标的统计口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对流动性的精准调控以配合价格型调控模式的完善。使数量型工具有效配合价格型调控模式的构建。通过量价调控的有机结合,弥补转型期单一调控模式的不足,推动我国货币调控框架渐进转型。当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完善,利率调控机制成熟后,再转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的政策框架,最终建立以市场利率作为主要参数的货币调控模式。
吴德祖[3](2017)在《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由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主编的《经济建设季刊》,是抗日战争后期民国经济学界较为权威的一份经济研究期刊。这份刊物以季刊的形式,自1942年7月开始创刊,抗战胜利的1945年停刊,共3卷12期,每期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及面向社会征集的论文、经济资料、西方经济学说介绍、书评、统计资料,以及当时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为主的作者中,既有当时大后方着名的经济学人,也有供职于国民政府经济部、交通部、资源委员会、中央设计局、水利委员会等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刊物办刊宗旨明确,即在抗战期间,为抗战胜利后国家着手建设进行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上的准备。本文以《经济建设季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创办的情况及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以此为出发,梳理民国后期国民政府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的主要思考脉络和政策主张,并对其中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进行评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史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期刊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论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角度、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宏观角度梳理和介绍了《经济建设季刊》的基本概况。经济建设协会于1939年4月在香港成立,1941年迁至重庆。协会成立期间,时任协会常任理事的沈怡认为有必要对战后建设问题进行提早准备,而这一想法得到了宋子文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支持,《经济建设季刊》在此思考背景下创刊。期刊自1942年7月至1945年中,每季度发行一期,共三卷12期。《经济建设季刊》作者群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超过一半有留学欧美日本的经历;作者在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各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经济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经济部门的要员,或为中央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论文的第三至八章,分别对《经济建设季刊》涉及的各专题、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期刊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第三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包括对于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侧重于优劣分析;战争背景下关于国防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的讨论;以及期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第四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建设问题的探讨。其中最大篇幅集中于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包括对当时中国铁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弊端的分析,战后铁路建设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铁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本问题,以及铁路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期刊对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对电信和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关于交通器材的制造等问题。第五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水利问题的探讨。本章首先介绍了当时学界政界普遍形成的关于加强农业建设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包括农业建设与工业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土地国有、提出产销合作社的构想等。二是关于土地与人口问题的讨论,包括中国人多地少、负载过重和可耕地缺乏的基本国情。三是关于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的讨论。四是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第六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及矿业建设问题的探讨。包括中国工矿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的追求,以及工业建设中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工业发展中“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辨析、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期刊中涉及工矿业各个领域的建设,如水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钢铁工业、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七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主要包括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政策两个方面。在外资利用方面,主要涉及经济建设中中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对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的分析研究,利用外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以及促进对外贸易的思考与建议。第八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国民政府管理金融银行业的演进与发展历史,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建议,国民政府币制和货币建设,战后货币金融问题的国际背景,以及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除此外,这一章节还就如何保持货币稳定、关于货币本位问题、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九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笔者对《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积极影响、现实启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指出了《经济建设季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使读者对于这份刊物有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
贺光宇[4](2014)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机制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完善,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长河中两个长期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总量的显着提升和宏观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逐步确立为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和币值稳定,这既是经济处于调整期的基本保障,又是我国当前及今后时期发展的核心策略。汇率是联结一国经济内部与外部的重要枢纽,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作为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促进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与西方发达国家浮动汇率制下市场化汇率政策不同,人民币汇率政策一直以来被我国央行所控制,根据相关理论,此汇率制度下二者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本文重在分析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同时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的具体表现和货币政策对汇率政策经济效应机制的影响情况,以及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与协调性。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通过各自政策效应预期搭配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是这种搭配在我国长久以来汇率制度限制的作用下往往效率一般,宏观经济环境又可能对二者的效应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的方式探寻人民币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以及人民币汇率政策受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以此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最后对央行汇率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制定给予建设性意见和建议。“Meade冲突”开启了理论界对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研究的大门,本文以经典的M-F模型入手,分析了货币当局选择不同汇率政策与资本流动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人民币汇率政策实际出发,对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人民币汇率政策下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之后,借助四象限模型洞察了Dornbusch模型中商品价格与资产价格变量动态调整的过程,和汇率水平调整的幅度以及利率与汇率联动的特征,并以Redux为样板介绍了NOEM分析政策效应的基本框架。由此对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问题从根源到发展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了扩展分析。实证部分,首先基于通货膨胀环境变化视角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通货膨胀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ARDL模型对我国的“Taylor效应”进行了验证,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汇率的CPI传递效应均较低,而且低通胀环境下汇率传递效应显着低于总样本期的传递效应。汇率传导渠道效应检验对通货膨胀环境影响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低通货膨胀环境下直接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受到阻碍;高通货膨胀环境下,直接渠道的传递效应通畅,但是货币渠道的反向作用对传递效应的低效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次,基于贸易商品定价货币选择视角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支出转换效应进行了研究,从出口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入手导出了本章的实证计量模型,以NOEM模型为基础,在前人的思路下对贸易商品定价货币内生性进行了模型分析。通过Wald系数检验和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支出转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民币货币政策,但是货币政策对其影响程度有限。因此,要提高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支出转换政策效应,需要战略性的将贸易商品的定价货币选择权与人民币货币政策实施情况相互配合,在不使人民币供给波动过大的情况下提高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支出转换效应。再次,对人民币汇率—利率联动效应的实证检验,兼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基于利率平价模型和粘性货币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对人民币汇率—利率联动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变量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对人民币汇率—利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和对人民币汇率、利率对其他价格变量的冲击响应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的FCI,并分析了其作为央行应对汇率市场冲击和金融市场冲击的重要政策工具的可行性。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利率联动效应的货币渠道比较通畅,汇率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水平来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利率工具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搭配对整体经济价格的影响是比较显着的。加入真实汇率、真实利率、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我国FCI,对CPI的解释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我国央行应对汇率市场冲击和金融市场冲击的重要政策工具。最后,是基于MS-VAR非对称性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实证检验,分析了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至今,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表现形式和原因,发现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在于对市场流动性的控制上,汇率政策通过外汇储备对流动性进行控制,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冲销汇率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尽可能维持其独立性。在对MS-VAR模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选取MSIH(3)-VAR(2)模型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检验,通过模型估算和分区制的脉冲响应分析,根据模型估算结果和分区制脉冲响应图分析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性与协调性。实证结果表明,高通货膨胀区制下,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导致市场流动性迅速增加,通货膨胀相对平稳的区制下,虽然外汇储备量的增加导致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不是特别显着,但是由于通畅的传导机制,物价水平的上升幅度比预期的快;在高通货膨胀区制下外汇储备的上升会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且此区制下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泡沫化程度增加的危险。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汇储备,央行在制定汇率政策的时候必须对这两者进行权衡。本文在研究人民币汇率政策几个重要效应的文章主线基础上,侧重研究了人民币货币政策对汇率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以及现行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冲击。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充分了解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各种宏观经济效应有效性,以及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为我国央行今后制定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方向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汪旭[5](2014)在《论我国国民收入格局的宏观调节 ——基于货币政策效应的视角》文中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是一国经济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本文研究的收入分配,指的是国民收入的部门分配,即国民收入在政府部门、企业(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与居民间的分配。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国民收入分配的一般流程是:通过初次分配形成各部门的收入,再由部门间的转移支付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我国现今的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的变化会影响另一方的变化,我国目前的需求结构对外依赖程度过高,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另一方面,如果需求结构持续保持目前的状态,当外需逐步下降导致国内企业生产低迷时,居民就业困难,获取收入的途径无法改善。所以说,如果需求结构能够获得有效改善,将有助于调节收入分配格局的。由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历年下降,并且伴随储蓄率的不断升高,导致总的居民消费率下降,收入分配格局向企业倾斜,故而改变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对改善我国内需不足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格局时,其通常操作方法是直接运用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进行调控。实证研究表明,虽然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调节效果比较直接,但因其支出的渠道和目标限制,实际效果有限。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越来越重视有关运用货币政策效应影响收入分配的研究。货币政策在改善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问题上的作用效应逐步被重视。本文从我国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相互作用、我国货币政策的四种结构效应、货币政策对需求结构及收入分配的影响三个层次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利用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促进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格局改善的机制。利用近十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对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以及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行了探索。全文一共有七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理论基础。首先,明确了本文中的货币政策的内涵与外延,本文中的货币政策在我国的作用接近于金融政策。同时指出了货币政策操作与货币政策目标具有结构性不对称效应。其次,对凯恩斯理论及其演进过程中的几种变体进行解析,基于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引入我国的需求结构调整、从“消费投资理论”引入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出货币政策(其定义在新凯恩斯主义中被拓展为金融政策)对需求结构乃至收入分配的调整的经济学依据。与第二章中的关于国外最新针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以及第三章中“普惠金融”的理论一同为第四章提供理论基础,因此第四章中将提出的货币政策效应对地区、产业、消费及就业的影响,进而促进国民收入部门分配与需求结构的改善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二章是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货币政策的文献综述。在本文中,将国外学者对货币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的效应简要归纳为四大效应:财富变动效应,即货币政策对不同资产组合价值变动的影响;金融市场效应,即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效率以及信贷投放的影响;资本形成效应,即货币政策对储蓄率与资本形成进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还即货币政策对不同人群就业状况从而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针对国内,对国内有关“普惠金融”、“金融扶贫”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也将引入“普惠金融”的思想作为铺垫,提出近年关于扶贫及改善收入的研究重心转向了如何使金融政策能辅助市场的良好发展及维持良好的金融环境等,货币政策在这方面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起来。第三章对我国关于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二者关系的文献进行了述评。现有研究主要观点有二:一种是认为收入分配格局会影响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居民的消费选择,从而导致需求结构失衡;我国的转型期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使得收入分配格局向企业倾斜,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内需不足的现状造成了需求结构的失衡。并且,靠投资利润收入的阶层与靠工资收入的阶层,其储蓄倾向必然不同,造成他们的消费需求差异不同,加上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这种传导机制也会加剧需求结构失衡;另一种是认为需求结构失衡造成了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扭曲。需求结构失衡,加剧了我国行业发展不平等,又反过来推动了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平等问题。可以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与需求结构失衡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第四章,是全文的理论框架核心,即货币政策效应影响需求结构及收入分配的机制、经济背景、作用渠道等的讨论。首先,选取了近十年的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加工,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与我国的需求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解释,实证了我国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论述。过高的储蓄率汇集了资金流,在资本市场上涌向了投资,集中到了金融和非金融企业部门,造成了我国需求结构向投资倾斜。这种过高的投资导致了资.本运营的低效率,并且也使得企业过剩的产能无法被吸收,使得居民部门的投资(一般是股票投入等)受到风险的威胁。我国现存收入分配格局的特征是收入向企业部门倾斜,居民部门收入连年减少。这种收入分配的倾斜助推了我国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结构偏向于投资过多以及依赖外需消耗过剩的产能,消费投资结构不能维持经济长期增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不仅与我国转型期以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密切关系,还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居民部门获得劳动收入以外收入的途径过少等有关。本章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迁及货币财政政策配合出发,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及需求结构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统计数据的解释结果。基于我国政策实践的特点及国外研究的观点,提出我国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并且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我国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的机制进行了论述。本文提出,利用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地区效应、消费效应与就业效应,使得需求结构调整后,可以增加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从而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让收入分配不再集中在企业部门,而逐步向居民部门转移。结构效应还有助于增加居民收入来源渠道,从而降低居民储蓄率并促使居民部门的收入、消费不断增长,国内实体经济需求增加后,配之以传统货币政策压低投资需求,促进国内投资消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这是通过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效应推动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格局的相互促进,不断改善二者之间的失衡状态,最终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这些结构效应需要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密切配合。产业政策、再分配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可以一方面提高我国居民收入、进而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另一方面扶持第三产业与金融市场发展,进一步促进居民收入渠道增加。消费增加、需求结构改善后,同时也能改善调节居民、企业间的收入分配,循序渐进,能不断推动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促进和改善。第五章是实证部分。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微观跨期决策最优化原则的欧拉方程,建立回归模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回归证实本文提出的货币政策几种结构效应的影响在我国的存在,并且根据回归结果解释了变动方向及造成影响的原因。第六章根据实证结果指出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措施,在强调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地区效应、消费效应及就业效应之余,还要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的配合,合理引导公众预期及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数量庞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单就业技能相对欠缺,导致收入水平低;另一方面也由于农村居民享有的住房补贴、医疗保障少,为住房及养老等预防性储蓄倾向过大,使得其消费倾向更低。如果要扩大我国居民部门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具有重要意义。再分配政策需要对居民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社会保障进行补充,解决居民子女及养老的后顾之忧,我国居民部门的总体消费倾向才有可能提高。还有与产业政策的配合,形成合理的社会资金流动与货币流通,不仅可以使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地区效应和就业效应起到更大的作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安排,可以增加居民收入来源渠道,调节居民、企业间的收入分配,逐步使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得到改善,并且可减少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困难和社会成本。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与展望。未来可在我国实施地区间、产业间的差异化的准备金政策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的改革,并逐步健全我国银行业务结构及市场的作用。这将有利于调节地区间的经济,有利于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并且也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进一步的有助于发挥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地区效应、消费效应及就业效应,促进我国的需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相互调节。本文创新之处:第一,研究背景的创新。(1)在以往研究中,一部分观点认为是需求结构的失衡导致了收入分配的问题,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收入分配失调造成了需求结构的失衡。本文结合我国政策实践下经济结构变迁的路径,对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补充。(2)一般而言,对收入分配及需求结构的研究都是基于财政政策,较少的关注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格局及需求结构的影响效应。通过对凯恩斯理论的“需求管理”及“储蓄投资理论”进行了新解与深入,为本文提出的货币政策效应提供了经济学理论基础。在明确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范畴后,梳理总结了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较早的归纳出货?币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的四种效应、以及结合国内关于“普惠金融”的理论,进一步扩展了已有的货币政策结构调控的观点,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分别探讨,提出了针对我国实际的产业效应、地区效应、消费效应及就业效应,并且提出了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影响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的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考虑货币政策效应的同时,也要强调了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二,研究思路的创新。(1)本文在研究我国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的现状时,在理论论述之余,利用了能反应我国需求结构失衡及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的指标,将统计数据进行处理,直观的反应了我国收入分配及需求结构现存的问题及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不利之处,并结合我国转型期以来的经济特点进行了解释。(2)在实证检验部分,对收入生命周期理论的跨期消费模型进行了改进,使之更能反应本文提出的理论,采用的动态面板数据则是对几个不同的面板数据进行限制性的假设,并且通过对假设进行检验来选出最适合的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比传统的面板数据方法又进了一步。
方菲[6](2014)在《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兼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货币政策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宏观经济能否平稳运行,目前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在稳定国家经济运行方面必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国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推出了4万亿投资来扩大内需。同时,我国的经济货币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的升值、房地产的泡沫、国际游资等问题的出现,“货币超发说”愈演愈烈。所以,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实施、怎样使货币政策更好的实施以及中国经济对货币供应量的依赖程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大量研究文献,梳理了前人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些基础分析以及对我国政策进行阶段性分析,以从直观上把握198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各阶段中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第三部分是本文两个重点之一,结合我国相关制度,选取M0、M1以及M2作为中介目标,GDP和CPI作为最终目标,样本区间选取1994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根据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来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实际产出、物价之间的关系,验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M0、M1和M2哪一个更适合作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个重点,在第三部分分析的前提下,探析了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同时根据1978年-2012年的数据,假定我国经济在稳增长的情况下(保持7%-8%或8%-9%的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会保持多大水平。第五部分是对所有分析的总结以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从1984年以来,除去某些阶段(如89-90年等)政策过激或不明显外,我国货币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根据实证检验也得出1994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货币供应量M1和M2在现阶段依旧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MO在长期是中性的,同时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对实际经济产出的贡献程度不同,M2对实际产出的贡献程度最大值达31.94%,而M1最大值达9.16%;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存在滞后性,M1的产出效应时滞是4个季度,M2的产出效应时滞是3个季度,二者的价格效应时滞都是8个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没有带来严重通货膨胀,但不能完全排除其对物价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不断增强,且M2的内生性高于M1,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同时,我国“货币超发”只是表象,其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和金融体系发展的严重滞后,是结构性失衡的结果,而并不是原因。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升高是由货币构成层面、经济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统计技术层面等多种独特原因造成的。且根据情景分析可知,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但同时也要注意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通货膨胀、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金融资产泡沫等一些问题。
刘贵鹏[7](2011)在《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其根源与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同年,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货膨胀在弗里德曼看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切足以说明戴着神秘面纱的货币与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货币理论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货币理论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货币理论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而又生生不息的道路。可以说,它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的一个缩影。总体来说,我国当代货币理论基本来源于国外,但无论从发展过程还是从思想本身都带有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若干货币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翔实地展现了经济体制变迁下中国货币理论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的货币理论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并且经历一个“约束→繁荣→迷失”的过程。本文在横向上将货币理论分为五大部分,货币的基本理论、货币的流通规律、货币的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政策。同时,在每部分以时问的先后次序为线索进行论述,尽量体现货币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具体内如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为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归纳分析了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的本质问题、价值基础及职能问题的争论,同时论述了有关货币本质问题的观点以及货币有无阶级性与时间价值的争论。第三章是货币流通理论部分,首先简述了有关货币流通范围和货币概念的研究,然后对货币流通规律(主要是纸币流通规律)的有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货币流通正常化标志的有关研究作了梳理,还就中国的“经验数据”的论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四章为货币供求理论,我国的货币理论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出现的,因此,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至今进行阐述,依次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最新发展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又分为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两个部分。第五章是有关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首先简述了通货膨胀的涵义,然后对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作了归纳评析,随后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特别是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最后对三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作了大体的归类。第六章为货币政策理论,主要从国内金融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析。
冯亮[8](2008)在《论我国“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文中研究指明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明确提出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这是近十年来的“第一次”。自然地,政府对货币政策措辞的改变,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管理层将运用何种宏观调控手段解决困绕我国当前的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问题,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本文将在我国政府实施的“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中找到一些答案。本文运用归纳的方法对货币政策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进行分析,然后深入探讨了这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得出本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沈军彩[9](2007)在《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国经济逐渐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结构作出合理的评价,并提出各种整改的措施。在1998~2006年间,我国的经济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指导下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使我国顺利渡过东南亚危机,进一步解决贫困问题,缓解了失业压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GDP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保持10%,社会稳定。但同时部分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如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高速增长,消费需求相对平缓等等。如何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更加健康发展,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就显得比较突出。本篇论文主要围绕过去九年中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情况及运用中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在全面介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中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就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应新形势的一些见解。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理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国1998~2006年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及对经济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第三部分首先分析1998~2006年间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长远考虑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构思。
郭科[10](2007)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以来,在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按揭政策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深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深化拓宽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传导主体的增加也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复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也会随之加大。因此,研究货币政策传导的房地产价格渠道,实现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良性互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力图系统地研究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从理论上对其各环节作出阐述,在实证上给出验证。在理论部分,本文分别对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前后两个环节,即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传导和房地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传导进行了详细理论阐述。第一个环节表现为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信贷和资产组合效应途径影响房地产价格。第二个环节表现为房地产价格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在实证部分,本文对以上两个传导环节中的四种主要效应,即利率效应、货币效应、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具体检验。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总体上房地产价格已经能够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一条重要渠道。第一个环节中,利率效应为负且显着,货币效应为正但不显着。这表明相对于货币供应量,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传导的中介变量更为有效。第二个环节中,消费效应为正且较为显着,投资效应为正且显着。相比较而言,房地产价格变化对投资的影响更大。为了进一步疏通我国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等相关对策建议。
二、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比较分析方法 |
1.2.3 跨学科研究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创新 |
1.5.2 论文不足 |
第2章 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基础理论 |
2.1 法定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
2.1.1 法定数字货币的概念 |
2.1.2 法定数字货币的特征 |
2.1.3 法定数字货币的功能 |
2.2 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学基础 |
2.2.2 政治学基础 |
2.2.3 密码学与计算机学基础 |
2.2.4 法学基础 |
2.3 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2.3.1 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的需要 |
2.3.2 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需要 |
2.3.3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3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的不足 |
3.1 法定数字货币定性法律制度的不足 |
3.1.1 法律地位不明 |
3.1.2 法偿属性不清 |
3.2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法律制度的不足 |
3.2.1 缺乏发行依据 |
3.2.2 发行机制不健全 |
3.3 法定数字货币流通法律制度的不足 |
3.3.1 适用的物权规则不明 |
3.3.2 “数字钱包”相关制度不完善 |
3.3.3 身份属性尚不明确 |
3.3.4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加大 |
3.4 法定数字货币监管制度的不足 |
3.4.1 监管主体混乱 |
3.4.2 监管对象不明 |
3.4.3 监管内容不清 |
第4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制的完善 |
4.1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定性法律制度的完善 |
4.1.1 明确法币地位 |
4.1.2 赋予法偿属性 |
4.2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法律制度的完善 |
4.2.1 制定发行依据 |
4.2.2 构建发行机制 |
4.3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流通法律制度的完善 |
4.3.1 明确适用的物权流转规则 |
4.3.2 确立“数字钱包”的相关机制 |
4.3.3 构建身份属性的相关制度 |
4.3.4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
4.4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监管制度的完善 |
4.4.1 厘清监管主体的职权安排 |
4.4.2 明确监管对象的具体范围 |
4.4.3 确定监管制度的框架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及其转型 ——基于数量型与价格型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货币政策调控理论综述:基于货币数量与利率的视角 |
一、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 |
(一)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
(二) 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
(一)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
(二) 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三、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发达国家货币调控模式:转型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货币调控模式的转型 |
二、韩国货币调控模式的转型 |
三、日本货币调控模式的转型 |
四、德国货币调控模式的转型 |
五、各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转型的启示 |
第四章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评估 |
一、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评价标准 |
二、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评估:基于我国数据分析 |
三、“社会融资规模”作为M2的替代指标存在多重缺陷 |
四、本章分析结论与总结性评述 |
第五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评估 |
一、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机理 |
二、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可行性分析 |
(一) Shibor的市场性分析 |
(二) Shibor的可控性分析:中央银行能否有效调控Shibor |
(三) Shibor的基准性分析:Shibor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 |
(四) Shibor的相关性分析:Shibor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影响 |
(五) 本节主要分析结论 |
三、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机遇分析 |
四、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构建中面临的梗阻 |
第六章 本文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本文分析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建设季刊》基本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
一、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 |
二、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
三、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学术活动、政治活动 |
第二节 《经济建设季刊》创办及发行情况 |
一、《经济建设季刊》创办过程及刊行宗旨 |
二、《经济建设季刊》发行情况及当时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建设季刊》的编辑、作者队伍 |
一、《经济建设季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及主要作者群体基本情况 |
二、《经济建设季刊》编辑、作者情况分析和几点思考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栏目设计、文献统计 |
一、栏目设计情况 |
二、文献统计 |
第三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 |
一、概念厘定: “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异同辨析 |
二、路径选择: 对国家管制下“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自发认可 |
三、借助国家力量实现工业化:落后中国的经济赶超方案 |
第二节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侧重的讨论 |
一、关于国营事业、民营事业讨论的重要篇章和观点梳理 |
二、倾向国营事业的原因和启示意义 |
第三节 “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纠结和思考辨析 |
一、关于“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 |
二、“三民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经济的辨析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引入与评介 |
一、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
二、对苏联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
三、对德国及统制经济思想和发展情况的介绍与研究 |
四、对西方战后重建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电信、邮政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 |
一、当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弊端所在 |
二、战后铁路政策的主要原则 |
三、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 |
四、战后铁路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 |
第二节 关于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 |
一、对战时航政、航政建设与战后复员的构想 |
二、关于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和构想 |
第三节 、关于电信、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 |
一、关于电信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
二、关于邮政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
第四节 关于交通器材制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发展与水利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农业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
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
二、人多地少: 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
三、土地国有: 关于土地政策的思考 |
四、产销合作社: 破解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思考 |
第二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
一、水利建设的总体方针 |
二、经济视角看水利建设 |
三、历史视角看水利建设 |
四、水利建设的其他几个问题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建设及矿产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基础和目标 |
一、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建设的衰弱基础和原因 |
二、实现国家工业化——工矿业建设的目标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一、国家、政府在推动工业建设中的作用 |
二、关于“国防经济”的讨论 |
三、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 |
四、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 |
第三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各领域的思考和讨论 |
一、关于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二、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三、关于钢铁工业的建设与思考 |
四、关于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计划 |
五、关于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中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银行和金融业建设的探讨 |
一、关于金融对经济建设价值的认识 |
二、关于金融银行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
三、对金融业支持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第二节 国际背景下民国时期币制建设与金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一、民国时期币制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
二、战后货币金融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
三、关于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三节、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
一、关于保持货币稳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二、关于货币本位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三、关于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
四、关于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外资利用问题的探讨 |
一、经济建设中利用外资的必要与可能 |
二、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 |
三、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和利弊影响 |
四、关于利用外资应遵循的原则 |
五、关于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的探讨 |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
二、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 |
三、关于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的思考 |
四、促进对外贸易的要点与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一、《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 |
二、《经济建设季刊》的积极影响 |
三、《经济建设季刊》的局限性 |
四、《经济建设季刊》的现实启示 |
附录1: 《经济建设季刊》目录 |
附录2: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理事、各组组长基本情况简表 |
附录3: 《经济建设季刊》作者情况简表 |
附录4: 《经济建设季刊》刊发文章和作者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后记 |
(4)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汇率政策效应理论模型 |
2.1 Mundell-Fleming 模型 |
2.2 中间汇率制下 Mundell-Fleming 模型的拓展 |
2.3 Dornbusch 模型 |
2.4 NOEM 模型 |
第3章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通货膨胀传递效应实证研究—基于通货膨胀变化视角 |
3.1 “Taylor 效应”相关研究综述 |
3.2 实证模型的导出 |
3.3 不同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实证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贸易商品定价货币内生性与人民币汇率政策支出转换效应研究 |
4.1 贸易商品定价货币选择视角下汇率政策支出转换效应相关研究综述 |
4.2 实证模型的导出与贸易商品定价货币内生性的模型分析 |
4.3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计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民币汇率—利率联动效应的 VAR 模型检验—兼论我国 FCI 的构建 |
5.1 联动效应研究综述 |
5.2 基于 VAR 模型的联动效应检验 |
5.3 我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与适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 MS-VAR 模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非对称性分析 |
6.1 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表现 |
6.2 外汇储备制约人民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相关研究综述 |
6.3 MS-VAR 模型的估算及脉冲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论我国国民收入格局的宏观调节 ——基于货币政策效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 研究方法及逻辑结构图 |
0.4 可能的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货币政策效应理论基础研究 |
1.1 货币政策结构性效应的经济学根源:基于凯恩斯主义演变 |
1.1.1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进 |
1.1.2 基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产业、就业结构效应起源 |
1.1.3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凯恩斯理论依据 |
1.2 货币政策的内涵与外延 |
1.2.1 IMF的货币政策 |
1.2.2 世界银行的货币政策 |
1.2.3 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隐含的结构性影响 |
2 货币政策效应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文献研究 |
2.1 国外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作用效应述评 |
2.1.1 货币政策的财富变动效应 |
2.1.2 货币政策的金融市场效应 |
2.1.3 货币政策的资本形成效应 |
2.1.4 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 |
2.1.5 货币政策目标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
2.1.6 小结 |
2.2 “普惠金融”系统与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 |
2.2.1 从小额信贷到普惠性金融的发展 |
2.2.2 小结 |
3 货币政策、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述评 |
3.1 国外关于消费与收入的经典理论述评 |
3.1.1 生命周期理论 |
3.1.2 流动性约束假说、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假说 |
3.2 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述评 |
3.2.1 国内学术界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进程简述 |
3.2.2 关于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简述 |
3.3 国内货币政策与需求结构调整述评 |
3.4 未来研究的趋势分析 |
4 我国货币政策对需求结构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基于我国统计数据的事实 |
4.1.1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2 我国需求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3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及需求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 |
4.2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国民收入部门分配机制 |
4.2.1 我国货币财政政策与经济结构的影响及演进 |
4.2.2 我国需求结构失衡与国民收入部门分配不平等循环促进机制 |
4.2.3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对需求结构的影响机制 |
4.2.4 基于货币政策效应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
4.3 小结 |
5 我国在经济增长目标下货币政策调节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实证研究 |
5.1 数据来源说明 |
5.2 基于生命周期-持久消费理论的模型建立 |
5.3 货币政策结构调整效应的实证检验 |
5.4 货币政策效应在收入分配格局与需求结构中的体现 |
6 货币政策效应在调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应用 |
6.1 货币政策效应的利用 |
6.2 货币政策的差异化信贷选择 |
6.3 退出危机非常规政策后的货币财政政策配合 |
6.4 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配合 |
7 进一步的建议及展望 |
7.1 未来继续推进的措施 |
7.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兼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研究 |
(二) 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 |
(三) 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研究 |
(四) 对上述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回顾与有效性的基础分析 |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 |
二、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标准 |
(一) 时间方面 |
(二) 数量方面 |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一) 1984-1986年以反通胀为主要目标的“行政式”调控 |
(二) 1987-1991年以反通胀为主要目标的“硬着陆式”调控 |
(三) 1992-1997年以反通胀和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软着陆式”调控 |
(四) 1998-2002年以反通缩和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 |
(五) 2003-2007年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稳中从紧的货币政策 |
(六) 2008-2012年恢复经济并保持平稳增长的货币政策 |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一、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的处理 |
二、时差相关系数 |
(一) 方法说明 |
(二) 实证分析 |
三、平稳性检验 |
(一) 方法说明 |
(二) 实证分析 |
四、协整检验 |
(一) 方法说明 |
(二) 实证分析 |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一) 方法说明 |
(二) 实证分析 |
六、VAR模型分析 |
(一) 方法说明 |
(二) 实证分析 |
七、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一) 方法说明 |
(二) 实证分析 |
八、方差分解 |
(一) 方法说明 |
(二) 实证分析 |
九、结论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分析 |
一、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现状 |
(一) 国内变化趋势 |
(二) 国内外横向比较 |
二、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升高的原因探析 |
(一) 货币构成层面原因 |
(二) 经济层面原因 |
(三) 制度层面原因 |
(四) 统计技术层面原因 |
三、稳增长前提下的我国M2需求情况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一、结论 |
二、政策启示 |
(一) 健全金融市场环境,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 |
(二)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
(三) 建立和完善相关宏观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难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难点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中国60年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 |
2.1 历史背景 |
2.2 货币的本质问题 |
2.2.1 人民币本质问题的争论 |
2.2.2 货币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
2.2.3 二十一世纪不同视角下的货币本质观 |
2.3 货币有没有阶级性的争论 |
2.3.1 货币有阶级性 |
2.3.2 货币无阶级性 |
2.3.3 对货币有无阶级性争论的述评 |
2.4 人民币的价值基础 |
2.4.1 "黄金派"的基本观点 |
2.4.2 "非黄金派"的基本观点 |
2.4.3 两派之争的简要评析 |
2.5 人民币的职能问题 |
2.5.1 人民币价值尺度职能的研究 |
2.5.2 人民币贮藏手段职能的研究 |
2.5.3 人民币有没有世界货币职能 |
2.5.4 货币是否具有时间价值 |
第三章 新中国60年来的货币流通理论 |
3.1 货币流通范围与货币层次划分问题的研究 |
3.1.1 货币流通既包括现金和非现金流通 |
3.1.2 货币流通只指现金流通 |
3.1.3 对货币流通范围争论的评析 |
3.1.4 广义货币下的货币层次划分问题 |
3.2 货币流通规律的探讨 |
3.2.1 纸币流通规律的含义与作用 |
3.2.2 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 |
3.2.3 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数量论是否一致? |
3.3 货币流通正常化的标志 |
3.3.1 衡量货币流通是否正常的标志——定性视角 |
3.3.2 货币流通正常化的标志——定量视角 |
3.3.3 对货币流通是否正常化标志的简要评价 |
3.3.4 一个"经验数据" |
第四章 新中国60年来的货币供求理论 |
4.1 货币供求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
4.1.1 货币供给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
4.1.2 货币需求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
4.2 货币供求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
4.2.1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
4.2.2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
4.3 货币供求理论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4.3.1 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与影响因素影响研究 |
4.3.2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研究 |
第五章 新中国60年来的通货膨胀理论 |
5.1 通货膨胀涵义的研究 |
5.2 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 |
5.2.1 经济增长是否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
5.2.2 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增长? |
5.3 通货膨胀预期理论 |
5.3.1 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的初步研究 |
5.3.2 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 |
5.4 通货膨胀的成因 |
5.4.1 第一次通胀(1985—1989年)的成因 |
5.4.2 第二次通胀(1993—1995年)的成因 |
5.4.3 第三次通胀(2007—2008年)的成因 |
第六章 新中国60年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 |
6.1 中国货币政策始于何时 |
6.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 |
6.2.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的兴起 |
6.2.2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 |
6.2.3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背景、实践和定位 |
6.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 |
6.3.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西方国家的演变及其在中国当代的兴起 |
6.3.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两种理论主张 |
6.3.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中国存在分歧的理论基石 |
6.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6.4.1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渊源:西方流派概述 |
6.4.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何受阻? |
6.4.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之争 |
6.4.4 一个热点问题: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 |
6.4.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争论背景与特征 |
6.5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6.5.1 货币政策有效性内涵的讨论 |
6.5.2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与述评 |
6.5.3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探讨与评价 |
第七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论我国“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1.序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研究的简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
2.相关理论综述 |
2.1 货币政策的相关概念 |
2.2 货币政策效果的判定 |
2.2.1 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研究 |
2.2.2 货币主义的理论 |
2.2.3 理性预期学派的研究 |
2.2.4 其它学派的研究 |
2.2.5 评价 |
3."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分析 |
3.1 国际背景 |
3.2 国内背景 |
3.2.1 流动性过剩 |
3.2.2 投资增长过快 |
3.2.3 贸易顺差过大 |
4."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内容 |
4.1 货币政策及其构成要素的解释 |
4.1.1 货币政策目标 |
4.1.2 货币政策工具 |
4.1.3 货币政策效应 |
4.2 "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内容解读 |
4.3 "稳健"与"适度从紧"的关系 |
5."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
5.1 "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 |
5.1.1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
5.1.2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
5.1.3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
5.1.4 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
5.1.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密切配合 |
5.2 "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评价 |
5.2.1 "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 |
5.2.2 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评价 |
6.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建议 |
6.1 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
6.1.1 加快利率体制改革 |
6.1.2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 |
6.1.3 提高国债市场的功能,使公开市场操作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
6.2 推进货币政策相关市场改革 |
6.2.1 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
6.2.2 加快推动金融市场建设 |
6.2.3 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 |
6.3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
6.3.1 鼓励企业技术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3.2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6.3.3 调整各项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 |
6.4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居民消费 |
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9)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般理论 |
(一)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主要内容 |
(二)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
二、我国1998~2006年财政货币政策运用 |
(一) 1998~2006年财政政策运用回顾 |
(二) 1998~2006年货币政策运用回顾 |
(三) 1998~2006年间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积极效应分析 |
(四) 1998~2006年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消极效应分析 |
三、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
(一) 1998-2006年间财政货币政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构思 |
参考文献 |
谢辞 |
详细摘要 |
(10)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货币政策到房地产价格的传导 |
2.1 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机理 |
2.2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房地产价格到消费的传导 |
3.1 房地产价格影响消费的机理 |
3.2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消费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房地产价格到投资的传导 |
4.1 房地产价格影响投资的机理 |
4.2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投资的实证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规制研究[D]. 陈飞.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及其转型 ——基于数量型与价格型的选择[D]. 谷牧青.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3]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D]. 吴德祖. 武汉大学, 2017(06)
- [4]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D]. 贺光宇. 吉林大学, 2014(09)
- [5]论我国国民收入格局的宏观调节 ——基于货币政策效应的视角[D]. 汪旭.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兼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D]. 方菲. 安徽大学, 2014(08)
- [7]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 刘贵鹏. 西北大学, 2011(07)
- [8]论我国“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D]. 冯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08)
- [9]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D]. 沈军彩. 苏州大学, 2007(11)
- [10]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D]. 郭科. 郑州大学, 2007(05)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人民币汇率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