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壳素壳聚糖的发展历史及改性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鲜[1](2021)在《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淀粉生物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塑料产品主要是由石油提炼而成,塑料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方面提供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石油基塑料制品不可降解、难以回收,大量使用会产生全球废物难以处理等相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石油储量的减少给石油基塑料产品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且可持续发展的新产品的研发已是刻不容缓。本文以马铃薯淀粉(PS)为主要原料,通过微波加热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生物质发泡材料。在成功制备出壳聚糖(CTS)/淀粉基泡沫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增强改性和塑化改性,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特征及功能的复合泡沫材料并进行相关性能表征,以期提高淀粉基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优势,减少环境污染。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微波膨胀法成功制备了壳聚糖/淀粉基生物型复合泡沫并探讨壳聚糖分子量及质量分数、壳聚糖溶液与淀粉质量比对淀粉基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淀粉基泡沫的最佳发泡比例,揭示泡沫材料的结合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壳聚糖分子量为4.4×105,质量分数为4%,淀粉与壳聚糖质量之比为4.2:3时泡沫的综合性能最佳。在此比例下所制备的淀粉基泡沫材料的孔隙率较低,密度较高,压缩强度相对较高,为1.077 MPa;在淀粉基泡沫中,壳聚糖分子链上氨基基团与淀粉分子上的羟基形成氢键,这种交互作用不仅能够使淀粉基泡沫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还可以提高泡沫的热稳定性及热焓值;并且通过在水中的溶解度测试可以发现,这种氢键交互作用可以让泡沫的形态结构在水中保持一段时间完整性,直到30天后泡沫被完全分解。(2)采用了四种不同的生物质纳米纤维素对CTS/PS泡沫进行增强改性,并对比不同种类的纳米纤维素以及纳米纤维素含量对淀粉基复合泡沫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纤维素含量的提高,泡沫材料的泡孔数量减少,闭孔率明显提高,其压缩强度显着增强。与针状结构的纳米纤维素晶体(CNC)相比,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纳米纤维素纤丝(CNF)对泡沫材料其力学强度增强效果相对较好,尤其是棉花CNF对淀粉基泡沫的增强作用最为突出,其含量为1.2%时泡沫的压缩强度可达到1.311 MPa。此外,纳米纤维素中大量的羟基与淀粉、壳聚糖等大分子之间氢键结合,增强了淀粉基泡沫的热稳定性能,并提高其玻璃转化温度及热焓值;通过水溶性测试发现纳米纤维素增强淀粉基泡沫仍然可被环境当中的微生物降解,证实了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材料。(3)在(1)(2)基础上,利用丙三醇对CTS/PS泡沫和棉花CNF增强CTS/PS泡沫进行塑化改性并研究了丙三醇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对泡沫材料的宏观及微观构造的影响,揭示了丙三醇对淀粉复合泡沫的塑化作用机理以及对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丙三醇塑化处理后的淀粉基泡沫泡孔孔壁增厚,泡沫整体柔软而富有韧性,且具有一定的应力缓冲作用;随着丙三醇浓度的增加以及浸泡时间的延长,泡沫中丙三醇残余率以及密度逐渐增大,回弹率最高可达到99%,回弹性能显着上升。塑化后的淀粉基泡沫材料其热解峰值温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未塑化淀粉基泡沫更低,压缩性能也明显呈现降低趋势,说明丙三醇的加入虽然增强了泡沫材料的回弹率,但其压缩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均有所下降。
丁雷[2](2021)在《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分子染料是将小分子发色体引入到高分子的主链或侧链上所形成的有色聚合物,因此它具备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和染料发色体的光学性能,近些年来高分子染料已经成为高分子领域和染料化学领域的交叉课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大量关注。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是以合成高分子为骨架构筑的高分子染料,然而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开发更加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染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天然多糖(纤维素和甲壳素)是可再生、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易于改性、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染料发色体能够与其上面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等)发生反应,构建以天然多糖为高分子骨架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具备生物基高分子骨架和染料发色体的基本性能,有望拓宽高分子染料的应用领域。本论文以来自于天然多糖的再生纤维素和再生甲壳素为生物基高分子骨架,将不同功能的染料发色体与之反应构建生物基高分子染料,采用简便的方法赋予生物基高分子染料较高的发色体负载量和良好的功能性,通过不同的测试研究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理化性能,并拓展它们在高分子材料着色、乳液成像、荧光复合材料、包装材料智能化以及智能凝胶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述:(1)通过磷酸溶解再生法制备的再生纤维素具有低的结晶度和高的比表面积,这有利于将较多的染料发色体固着在再生纤维素上,得到染料发色体含量可控的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通过调节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和碳酸钠用量控制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上的染料发色体负载量,其中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最高可以负载210 mg/g的染料发色体,此时它的K/S值高达31。对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基本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是网状结构的聚集体,随着染料发色体负载量的增加,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结晶度、热力学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参数(粘度、储存模量、损耗模量)有减小的趋势,这是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中的染料发色体破坏了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具有鲜艳的色彩、良好的水分散性能,因此它可以用于水性聚氨酯的着色,所得到的彩色水性聚氨酯在水中浸泡15天后没有染料脱落。这项工作描述了一种制备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简便方法,为下面构筑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铺平了道路。(2)对于高分子染料而言,高分子骨架上的染料发色体负载量越高,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更少的高分子染料用量满足基质着色的要求,因此开发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是我们的研究目标。甲壳素是自然界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在甲壳素中除了含有羟基之外还具有乙酰氨基,乙酰氨基可以通过简单的脱乙酰化处理得到氨基,由于氨基较高的反应活性,它可以作为染料发色体的固着位点,用于固着更多的染料发色体,实现生物基高分子染料中染料发色体的高负载。通过磷酸溶解再生法制备了脱乙酰度在3.5%-39.7%变化的再生甲壳素,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再生甲壳素的氨基含量增加,结晶度从53%降低至39%,zeta电位从+8.4 mV升高至+28.5 mV,这有利于染料发色体的吸附和固着。通过优化染色条件,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上染色发色体负载量可达667.9 mg/g。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继承了再生甲壳素的乳化性能,可以通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彩色聚乳酸复合材料,所得到的彩色复合材料在水和乙醇中浸泡90天后没有染料脱落,展示出优异的耐水和耐乙醇浸泡性能,在可降解彩色包装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将荧光发色体连接在生物基高分子骨架上构筑具有荧光性能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这种高分子染料具备再生甲壳素的乳化性能和荧光分子的荧光性能,可以稳定不同类型的油相(葵花籽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GTCC)、液体石蜡和柠檬油),构筑平均粒径在7μm-30μm范围内的Pickering乳液。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乳液液滴表面有荧光发出,这表明再生甲壳素存在于液滴表面,证实了Pickering乳液液滴的稳定是再生甲壳素在发挥作用。荧光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可以用于构筑性能改善的荧光复合膜,这种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最大分解温度分别由原来的21 MPa、161%和257℃增加至34 MPa、281%和267℃,同时它具有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发出蓝色荧光的性能。(4)pH响应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将外界的pH刺激转换为其他可辨识信号的功能材料,是一种可视化的智能材料,将pH响应物质通过共价键固着在基材上得到的pH响应智能材料可以避免pH响应物质的泄漏。在这里,pH响应染料发色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在再生纤维素上得到pH响应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ARC),随着pH值的变化它的颜色会在黄色和紫色之间发生可逆变换。将ARC作为一种可视化材料引入到聚乙烯醇(PVA)包装材料中,其中ARC的高分子骨架改善了聚乙烯醇的机械强度和热力学稳定性,ARC上固着的pH响应染料发色体赋予聚乙烯醇快速的变色性能,实现了聚乙烯醇包装材料的智能化。食物(如鱼、虾、蟹和肉)在变质后会释放出有机胺,改变其周围环境的pH值,因此pH响应聚乙烯醇复合材料(PVA/ARC)可以用于食品的新鲜度检测。将pH响应聚乙烯醇复合材料与虾放置24小时后,复合材料的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色,因此PVA/ARC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对食物新鲜度的裸眼检测。ARC作为一种具有颜色转换能力的增强材料,将它引入聚乙烯醇/硼砂(PB)水凝胶后,可以构筑一种强韧的多功能水凝胶(PB/ARC)。在水凝胶中ARC含量为0.6%时,PB/ARC水凝胶可以负重200 g的砝码,它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也得到改善,达到35.3 k Pa和233.7 k Pa。这种水凝胶具有快速自愈合能力,通过控制它的pH值可以实现水凝胶颜色和状态的可逆调节。因此,pH响应生物基高分子染料ARC在构筑高性能智能材料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薛文曼,王飞,王慧芳,曹文伶[3](2020)在《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可吸收降解的环境友好型生物高分子,壳聚糖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菌生物聚合物之一。特殊的功能和结构使壳聚糖在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壳聚糖的水溶性极差,也不溶于碱溶液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可对其进行改性。壳聚糖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复合改性,化学改性主要有烷基化、酰基化、醚化、席夫碱化及接枝共聚等方法。介绍了壳聚糖的抗菌原理及改性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张文昌[4](2020)在《基于超微碾磨诱导的甲壳素非晶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多种特性,用途十分广泛。然而,甲壳素中存在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和高度有序的三维网络,导致其难以溶解在一般的水性溶剂和有机溶剂中,加工十分困难。甲壳素的开发利用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本文以阿拉斯加雪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为原料,通过超微碾磨处理破坏其结晶结构和分子间氢键,制备出各种结晶度的甲壳素。其中,经超微碾磨(转速为40 rpm,压力为501 N)处理60 min后得到的甲壳素的结晶度为8.39%,接近完全非晶化。这些结晶度降低的甲壳素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速率大幅提高,其中结晶度为8.39%的甲壳素仅需一个冻融循环就实现了 96.6%的溶解率。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甲壳素在超微碾磨过程中所受的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剪切力,是破坏甲壳素分子结构的主要力量,另一种是压揉力,可使甲壳素变形和重构,并使小颗粒甲壳素重新聚集在一起。这两种力优先破坏分子间较弱的力-氢键,从而破坏甲壳素分子间的网络结构,使甲壳素非晶化。甲壳素的非晶化降低了甲壳素的加工难度,有利于其溶解再成型制备各种功能化材料。随着结晶度的降低,甲壳素的化学反应活性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重点研究了结晶度的变化对甲壳素酸降解,羧甲基化和脱乙酰反应的影响:(1)对不同结晶度的甲壳素进行降解,发现随着结晶度的降低,甲壳素的降解速率大幅提高,活化能大幅降低。原料甲壳素的降解活化能为218.710 kJ/mol,而结晶度为8.39%的甲壳素的降解活化能下降到114.781 kJ/mol。结晶度的降低不仅可以加速溶剂的渗透,增强糖苷键与氢离子的结合能力,而且可以降低形成碳正离子的空间阻力,从而有利于糖苷键的断裂。(2)甲壳素的羧甲基化反应同样受结晶度的影响,随着结晶度的降低,制备的羧甲基甲壳素的羧甲基化程度有所提高,而且羧甲基化取代位点的选择性增强,其中结晶度为8.39%的甲壳素在C6-OH位取代的羧甲基甲壳素含量是在C3-OH位取代的羧甲基甲壳素含量的2.89倍。(3)对不同结晶度的甲壳素进行脱乙酰反应,反应速率随甲壳素结晶度的降低而增大,反应活化能随结晶度的降低而大幅降低,原料甲壳素的脱乙酰活化能为58.216kJ/mol,而结晶度为8.3%的甲壳素的脱乙酰活化能降低至31.753kJ/mol,其原因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反应为SN2反应,结晶度的降低有利于NaOH分子向甲壳素分子链的渗透,同时降低乙酰基的脱落阻力,加速低分子电解质向溶液的扩散,减少溶剂化结构的形成。总之,甲壳素的非晶化有利于溶剂向甲壳素分子内的扩散,可以降低其各种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活性,在制备各种甲壳素衍生物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将甲壳素脱乙酰和羧甲基化改性后获得了水溶性良好的羧甲基壳聚糖,并将其与氧化透明质酸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出可注射水凝胶。水凝胶的凝胶时间随着羧甲基壳聚糖和氧化透明质酸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氧化透明质酸的氧化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氧化透明质酸的氧化度为38.1%,浓度为4%,羧甲基壳聚糖的浓度为2%时,得到的水凝胶具有合适的凝胶时间(大约70 s)和机械强度(应变为80%时的压缩应力为76.0 kPa)。选择此水凝胶(OHA-2/CMCS)作为负载蓝莓花色苷(BA)的载体进行创面愈合实验。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负载BA的水凝胶(BA/OHA-2/CMCS)在前期能快速释放BA,为愈合初期的创面提供充足的BA,随后释放速度变慢并可持续至54 h左右,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皮肤刺激实验显示负载各种浓度BA的水凝胶均未引起大鼠伤口出现红斑或水肿,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创面愈合实验表明,OHA/CMCS和BA/OHA/CMCS水凝胶能够显着促进创面愈合,促进上皮和组织再生。与OHA/CMCS水凝胶相比,BA/OHA-2/CMCS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促进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探究水凝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发现OHA/CMCS水凝胶在创伤修复前期能够抑制iNOS蛋白生成,促进iL-10蛋白表达,维持伤口处较低水平的NO浓度,避免细胞损伤,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BA/OHA-2/CMCS 水凝胶可以显着上调VEGF、JAK2和iL-10蛋白的水平,抑制NF-κB和iNOS蛋白的表达,显着促进血管生成,抑制促炎因子表达,提高抗炎蛋白水平。在创伤修复中期,OHA-2/CMCS水凝胶表现出较强的促血管生成能力,而BA/OHA-2/CMCS水凝胶表现出更强的抗炎活性。以上结果表明,OHA-2/CMCS水凝胶及其用于负载活性物质的水凝胶是一类具有相当潜力的伤口敷料。
陈西广[5](2020)在《甲壳素/壳聚糖结构形态与生物材料功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甲壳素/壳聚糖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用生物材料,在创伤修复、引导组织再生、抑菌、止血、术后防粘连、药物递送和3D打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证实,甲壳素/壳聚糖的活性功效受到多种因素调控,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相关,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产品的物理结构,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物理形态,对其活性功效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甲壳素/壳聚糖在物理形态与生物学功效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并主要结合我们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说明,为其在医用生物材料和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引导和借鉴。目前,很多研究成果和技术还多处于实验室阶段,实现其临床应用仍极具挑战性,因此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王璐[6](2020)在《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二十年来,臭氧用于纸浆的漂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目前,纸浆臭氧漂白仍然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纸浆臭氧漂白过程中臭氧对纸浆碳水化合物的严重破坏,造成纸浆黏度大幅度下降。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室装置模拟高浓、中浓及低浓纸浆臭氧漂白过程,对比研究漂后纸浆的黏度、结晶度、羧基含量等纤维性能表征因数,结果表明臭氧漂白时纸浆浓度严重影响漂后纸浆纤维性能。其中低浓纸浆臭氧漂白过程脱木素选择性最高,对碳水化合物的破坏最少,可以获得较好的漂后纤维性能,其较佳的工艺参数和结果如下:浆浓3%,臭氧用量1%;漂后纸浆白度:39.6%ISO,卡伯值:12.6,黏度:743 m L/g。本论文对臭氧漂白过程中纸浆黏度保护剂的研究是在低浓纸浆条件下进行的。论文对比研究了已知的、效果较好的保护剂如草酸、叔丁醇、硫酸镁等与新的黏度保护剂壳聚糖在臭氧漂白过程中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漂后纸浆物理性能及结晶度、红外、纸浆羧基含量的对比研究,进行了壳聚糖保护机理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后,纸张物理性能有所提高,抗张、撕裂及耐破指数分别提升了54.45%、15.79%及29.89%。纸浆结晶度上升,羧基含量下降,脱木素选择性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保护作用增强,所入选对比的黏度保护剂中,壳聚糖对改善漂后纸浆性能的效果最好,单段臭氧漂后纸浆白度:42.9%ISO;卡伯值:11.7;黏度:796 m L/g。在前面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添加壳聚糖作为黏度保护剂的臭氧漂白工艺,分别就壳聚糖分子量、脱乙酰度及浓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了壳聚糖脱乙酰度(A)、壳聚糖浓度(B)、壳聚糖分子量(C)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并对试验结果以纸浆的黏度、白度、卡伯值为表征进行响应面分析,预测最优结果。结果表明,脱乙酰度:95%;浓度:4%;分子量:9万的壳聚糖作为添加剂时,得到漂后纸浆黏度、白度及卡伯值的均值分别为806 m L/g、44.3%ISO及10.71,此时黏度保护剂效果最佳。对比原浆、低浓臭氧漂后浆料及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后浆料的结晶度及比表面积和吸附行为,发现臭氧漂后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纤维间的结合,结晶度升高。添加壳聚糖后,对碳水化合物的保护作用增强,且Zeta电位论证了添加的壳聚糖吸附于纤维素表面,纤维吸附能力下降。红外特征峰的变化及扫描电镜的微观分析表明,添加壳聚糖对纸浆黏度的保护有积极作用。
张晶晶[7](2020)在《壳聚糖脲类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壳聚糖是目前地球上继纤维素之后最丰富的生物多糖,壳聚糖主要通过甲壳素脱乙酰化而制得。因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天然可降解、生物活性优良等特点,壳聚糖在生物高分子材料方面用途广泛。但是,壳聚糖水溶性差、抗菌谱窄、生物活性相对较弱的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商业化利用。化学修饰可改变壳聚糖的分子结构,进而改善其机械性能及化学生物特性。取代脲基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可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将活性脲基团接入壳聚糖骨架中,以获得水溶性好、生物活性强的壳聚糖衍生物。本论文通过不同化学修饰方法制备了四个系列共38种新型壳聚糖脲类衍生物,分别为N,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N-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N-脲基-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和N,N,N-三甲基-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鉴定了壳聚糖脲类衍生物结构正确性,并通过元素分析计算了壳聚糖脲类衍生物的取代度。通过抗菌活性测试和抗氧化活性测试研究了活性脲基团的引入对壳聚糖衍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此外,还采用CCK-8法测试了所有样品在不同浓度下对L929细胞体外生长情况的影响。首先,以氯乙酰壳聚糖为中间体,将含有苯环和唑类化合物的吡啶脲基团接入壳聚糖中得到八种N,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通过抗菌活性测试发现,取代脲基团的引入提高了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提高幅度大于25%,且衍生物抑菌活性与电负性呈正相关。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含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能力相较于壳聚糖和氯乙酰壳聚糖有明显提高。尤其在最高测试浓度1.6 mg/m L下,衍生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超过60%。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对L929细胞毒性较低,其中,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甚至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次,基于甲氧羰基壳聚糖中间体与过量含氨基类化合物反应形成取代脲结构机理,合成三种N-吡啶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三种季铵化N-吡啶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四种N-苯环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和四种N-唑类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N-吡啶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合成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壳聚糖和甲氧羰基壳聚糖,且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活性明显强于相应未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N-苯环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和N-唑类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抑菌活性较原料壳聚糖略有提高,但提高作用并不显着。抗氧化测试结果发现,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得到极大提升,尤其是N-三氮唑脲基化壳聚糖,浓度为0.8 mg/m 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达98.90%。此外,细胞毒性测试数据表明,在浓度500μg/m L下,经样品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均在60%以上。然后,为研究取代脲基团的引入对N-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设计合成了八种N-脲基-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结果表明,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相较于N-脲基化壳聚糖有明显提高,但取代脲基团的引入对N-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并不显着。该结果说明壳聚糖接枝取代脲基团可得到抗菌活性优良的壳聚糖衍生物,将壳聚糖直接脲基化对提高其抗氧化活性更加有利。最后,为对比三甲基季铵盐基团对含活性脲壳聚糖衍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合成了八种N,N,N-三甲基-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此系列衍生物对测试真菌的抑制作用非常显着,对灰葡萄孢菌抑制生长作用尤其明显,浓度为1.0mg/m L时,几乎所有样品的抑制率在80%以上。此外,衍生物呈现出吸电子能力越强、抑制率越高的规律。三甲基季铵盐基团与活性脲基团的结合也明显提高了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且依然呈现出吸电子能力越强、抗氧化活性越好的规律。所有系列壳聚糖脲类衍生物中,N,N,N-三甲基-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最优,所有产物的抑菌率在70%以上,其细胞毒性较低且抗氧化能力与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类似。因此此系列衍生物集合了水溶性好、抑菌能力强、抗氧化活性优良、毒性低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系统开展了壳聚糖脲类衍生物制备方法的研究,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体外活性测试,筛选出兼具优良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N,N,N-三甲基-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这有助于拓宽壳聚糖在生物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应用。
卞能源[8](2020)在《氧化壳聚糖-Ag+在纤维表面原位聚合的研究》文中认为抗菌纤维是具有抗菌作用的纤维,在纺织、造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银系抗菌纤维的抑菌效果最为高效,因此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银系抗菌纤维使用了银元素,因此就必然会造成银离子迁移至人体皮肤,进而伤害人体的情况。为了防止银离子迁移至皮肤伤害人体,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一种新的银系抗菌纤维制备方法。利用壳聚糖作为桥梁连接银离子和纤维,提出将银离子以酯键的方式间接的结合在纤维上,能够提高银离子稳定性,避免了银直接接触人体。同时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多糖聚合物,大分子量壳聚糖也有抗菌性并且其天然无害。本论文是基于壳聚糖的生物改性制备功能化壳聚糖衍生物,再与银离子进行复合与纤维反应制备出抗菌纤维,探究其抑菌性和银离子稳定性。论文第一部分以壳聚糖(CS)为原料,采用漆酶/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体系选择性氧化分子上C6伯羟基形成羧基,得到氧化壳聚糖(C-COS),将C-COS与硝酸银反应制得氧化壳聚糖-Ag+复合物(C-COS-Ag)。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导滴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表征,并以四种不同细菌作为抑菌模板,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C-COS-Ag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菌在被C-COS-Ag处理前后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氧化壳聚糖的羧基含量为1.42%,C-COS-Ag中Ag+的结合方式以Ag、[Ag(NH3)2]OH、Ag2O和COOAg形式存在,且Ag(0)与Ag(+1)的存在比例为6:4。C-COS-Ag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h、26℃,且抑菌圈直径大于30 mm;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5 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均为10μg/mL。C-COS-Ag的添加能够使细菌的细胞壁受损,影响细菌的繁殖生长,最终起到很好的抑菌作用,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优良的抗菌剂。第二部分,将C-COS-Ag与棉纤维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得到抗菌纤维。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NMR)来表征抗菌纤维中的酯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检测抗菌纤维中银离子迁移量;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测量抗菌纤维的抑菌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抗菌纤维进行耐洗效果检测。FTIR和13C-NMR分析表明:C-COS-Ag与纤维以酯键的方式结合。使用ICP-OES检测银含量分析表明,从抗菌纤维中迁移出银离子的含量仅为0.1668 mg/L,远远低于纺织品对重金属的上限值50 mg/kg。抗菌纤维抑菌测试分析表明:抗菌纤维的抑菌圈达到了 11 mm以上,是原纤维的2倍。UV-Vis分析表明,抗菌纤维进行50次耐洗实验后,抗菌效果仍然保留在99%以上;上述结果表明:Ag+,C-COS和纤维间的化学键结合稳定,能有效抗菌的同时防止Ag+迁移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
薛文曼[9](2020)在《吨酮/精氨酸化壳聚糖静电自组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复合抗菌材料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把不同种类的抗菌材料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得到新型性能改善的复合抗菌材料是目前很多学者的研究目标。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对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壳聚糖是一种集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等优点于一身的天然抗菌材料,但是其溶解性差,抗菌性能较弱,因而限制了其在抗菌领域的应用。呫吨酮是作用于细菌内部的一类化合物,但是它不溶于中性水溶液,这也限制了其在抗菌领域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本文从提高水溶性和提高抗菌性能两方面着手,先通过化学修饰合成了水溶性的精氨酸化壳聚糖,再以带正电荷的从细菌外部发挥作用的精氨酸化壳聚糖(ACS)和带负电荷的1-羟基-3-氧乙酸基呫吨酮(HOAX)为原料通过静电自组装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抗菌材料,它能发挥协同抗菌机制,与精氨酸化壳聚糖和呫吨酮相比,其抗菌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中,采用精氨酸对壳聚糖进行酰胺化改性,得到带有正电荷的精氨酸化壳聚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多种方法表征其微观结构及组成;对比研究了壳聚糖改性前后水溶性和抗菌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得到的精氨酸化壳聚糖,中性条件下的水溶性比未改性前提高了15倍,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μg·m 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μg·m L-1。第二部分中,首先通过弗克酰化反应制备了1,3-二羟基吨酮(HOX),再以HOX和溴乙酸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制备了1-羟基-3-氧乙酸基呫吨酮(HOAX);最后以带正电荷的ACS与带负电荷的HOAX进行静电自组装,制备了端羧基呫吨酮/精氨酸化壳聚糖复合抗菌材料(HOAX/AC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HOX、HOAX、ACS和HOAX/ACS的化学结构、形貌、粒径和晶型等进行表征;抗菌性能结果表明,HOAX/ACS复合材料比HOAX和ACS的抗菌性能提高了很多,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62.5μg·m L-1。其抗菌机理为:HOAX/ACS由ACS和HOAX静电自组装得到,仍保持ACS和HOAX的分子结构,原精氨酸化壳聚糖结构中的胍基被质子化积聚在细菌细胞膜表面,阻碍了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流动;原来呫吨酮分子结构中的苯并吡喃酮部分进入细胞与细胞质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它们通过内外协同抗菌作用提高了抗菌材料的整体抗菌性。
仝瑞平[10](2020)在《高机械性纤维素基导电材料的设计、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柔性电子器件在人造皮肤、应变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对于柔性电子设备的发展更需要的是提高基底材料的机械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天然高分子的柔性基底材料如水凝胶和柔性膜,由于其具有安全性和用之不竭等优良特性,在电子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纤维素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和可再生的特性,是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并被认为是最适合用来制备环境友好型和生物相容性产品的材料。目前,很多研究专注于提高纤维素的功能特性,但是用纤维素来制备具有高机械性能的柔性基底材料仍是一个挑战。本文立足于提高基于纤维素的柔性基底材料的机械性能,开发了具有高机械性能的离子导电纤维素基水凝胶,并且基于纤维素水凝胶制备了具有高机械性和弱亲水性的透明纤维素膜。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它们在柔性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纤维素功能化修饰制备烯丙基纤维素,为后续制备新型纤维制品做准备。纤维素在Na OH/尿素水溶液里的均相反应制备了烯丙基纤维素,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改性剂。当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纤维素上的无水葡萄糖单元摩尔比为5、6、7、8、9时,其取代度分别为0.75,1.05,1.52,1.79,2.23。随着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量的增多,改性后的纤维素上的O-H伸缩振动吸收峰的强度逐渐减弱,宽度逐渐变小。不同取代度的烯丙基纤维素,它们的晶型结构几乎一样。通过烯丙基纤维素自由基聚合制得了在纯天然高分子(纤维素、壳聚糖和甲壳素)基水凝胶中具有高拉伸性(拉伸应变~126%)和高压缩性(压缩应变~80%)的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纤维素离子水凝胶还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在550nm下的透过率~89%)和离子导电性(~0.16m S/cm),并且该水凝胶可以在零下20℃的条件下工作,不被冻结并保持透明性。另外,用商业胶带包覆着的纤维素离子水凝胶可以作为可靠和稳定的应变传感器,并且成功地用于检测人体活动。值得注意地,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性能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其化学交联密度来控制。通过过硫酸铵引发烯丙基纤维素自由基聚合的化学交联和氯化钠引发的物理交联制得了具有超拉伸性和抗冻性的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在纯多糖基水凝胶中包括纤维素、壳聚糖和甲壳素,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在室温下具有超拉伸性(拉伸应变~236%)和高的压缩性(压缩应变~82%)。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浸泡策略也使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在-24℃下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应变可达~100%),并且在-30℃~-16℃的低温范围内具有高透明度。另外,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作为应变传感器,通过对其输出电信号的研究得出该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具有高可靠性、响应速度快和宽量程应变传感器性质的优点,显示了其在宽温度范围下的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潜力。通过烯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无规共聚制备了具有高拉伸性、应变灵敏性和离子导电性的纤维素基水凝胶。纤维素基水凝胶展现了高的拉伸性(拉伸应变~142%)和透明性(在550nm处的透明度~86%)。在较宽的拉伸应变范围内(0-100%),纤维素基水凝胶的电阻变化率随拉伸应变表现出高的线性关系和应变系数。另外,纤维素基水凝胶作为应变传感器展现了良好的电信号重复性和稳定性,即使循环了1000次。基于该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可穿戴传感器被成功构建并用于监测人体的驱体活动。基于纤维素水凝胶制备高机械性和弱亲水性的透明纤维素膜。纤维素膜不仅展现了高的拉伸应变(34%)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还在宽的波长范围(520nm到800nm)内具有高的透明度(高于90%)。另外,通过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取代纤维素链上的亲水羟基赋予纤维素双键的同时还降低了纤维素膜的亲水性。纤维素膜的初始水接触角~79°,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天后仍具有3.5MPa的拉伸应力。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的纤维素膜具有可降解性。在30℃下,纤维素膜在天然农田土中的降解半衰期为20天。纤维素膜也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开始热分解温度~200℃)。值得注意地,高机械性和弱亲水性的透明纤维素膜可成功地用于构建柔性电致发光器件。
二、甲壳素壳聚糖的发展历史及改性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壳素壳聚糖的发展历史及改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淀粉生物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简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淀粉基复合材料 |
1.2.1 淀粉的理化性质 |
1.2.2 淀粉的应用 |
1.2.3 淀粉复合材料 |
1.3 壳聚糖 |
1.3.1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
1.3.2 壳聚糖在淀粉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4 纳米纤维素 |
1.5 泡沫常用制备方法 |
1.5.1 超临界CO_2 流体 |
1.5.2 超声活化 |
1.5.3 微波辐射反应 |
1.6 文献计量(Citespace)分析 |
1.7 生物型淀粉基泡沫材料制备工艺 |
1.7.1 技术路线图 |
1.7.2 模具结构特点 |
1.8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1.9 创新点 |
第二章 淀粉基生物型泡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壳聚糖/淀粉基泡沫的制备 |
2.2.4 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聚糖的分子量 |
2.3.2 扫描电镜分析 |
2.3.3 物理性能分析 |
2.3.4 压缩力学性能 |
2.3.5 FTIR分析 |
2.3.6 TGA分析 |
2.3.7 DSC分析 |
2.3.8 水溶性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纤维素增强淀粉基生物泡沫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部分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制备流程 |
3.2.4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EM图像分析 |
3.3.2 物理性能分析 |
3.3.3 压缩力学性能 |
3.3.4 FTIR分析 |
3.3.5 TGA分析 |
3.3.6 DSC分析 |
3.3.7 水溶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淀粉基泡沫的塑化改性 |
4.1 概述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壳聚糖/淀粉基泡沫的塑化处理 |
4.2.4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EM图像分析 |
4.3.2 物理性能分析 |
4.3.3 回弹性能 |
4.3.4 压缩力学性能 |
4.3.5 FTIR分析 |
4.3.6 TGA分析 |
4.3.7 DSC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分子染料 |
1.2.1 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1.2.2 高分子染料的分类 |
1.2.3 高分子染料的性能 |
1.2.4 高分子染料的应用 |
1.3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 |
1.3.1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 |
1.3.1.1 纤维素概述 |
1.3.1.2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研究进展 |
1.3.2 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 |
1.3.2.1 甲壳素概述 |
1.3.2.2 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的研究进展 |
1.3.3 蛋白质基高分子染料 |
1.4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
2.2.4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
2.2.5 水性聚氨酯彩色膜的制备方法 |
2.2.6 实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和表征 |
2.3.1.1 再生纤维素的制备过程、形貌特征和化学结构 |
2.3.1.2 再生纤维素的晶型结构和比表面积 |
2.3.2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
2.3.2.1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过程 |
2.3.2.2 温度、氯化钠、碳酸钠和染料初始用量对染料负载的影响 |
2.3.2.3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化学结构、形貌特征和晶型结构 |
2.3.2.4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热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
2.3.2.5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颜色性能 |
2.3.3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用于制备彩色聚氨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彩色聚乳酸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方法 |
3.2.4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
3.2.5 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聚乳酸彩色膜 |
3.2.6 实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和表征 |
3.3.1.1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过程、化学结构和形貌特征 |
3.3.1.2 再生甲壳素的晶型结构和脱乙酰度 |
3.3.2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
3.3.2.1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3.3.2.2 温度、碳酸钠、脱乙酰度和染料初始用量对染料负载和性能的影响 |
3.3.3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在聚乳酸着色上的应用 |
3.3.3.1 彩色聚乳酸的制备 |
3.3.3.2 彩色聚乳酸的形貌与颜色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荧光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乳液与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方法 |
4.2.4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
4.2.5 荧光高分子染料制备Pickering乳液的方法 |
4.2.6 荧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4.2.7 实验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 |
4.3.1.1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4.3.1.2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光学性能和形貌特征 |
4.3.2 荧光高分子染料在Pickering乳液成像上的应用 |
4.3.2.1 荧光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4.3.2.2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乳化性能和成像性能 |
4.3.3 荧光高分子染料用于构筑发光复合膜 |
4.3.3.1 荧光复合膜的构筑 |
4.3.3.2 荧光复合膜的光学性能 |
4.3.3.3 荧光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H响应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智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
5.2.4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
5.2.5 pH响应智能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
5.2.6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增强的多功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5.2.7 实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
5.3.1.1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和化学结构 |
5.3.1.2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形貌特征、晶型结构、热力学稳定性能和亲水性能 |
5.3.1.3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pH响应性能 |
5.3.2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在包装材料智能化上的应用 |
5.3.2.1 智能包装材料的构筑方法、机械性能、热力学稳定性能和亲水性能 |
5.3.2.2 智能包装材料的pH响应性能 |
5.3.2.3 智能包装材料用于检测虾的新鲜度 |
5.3.3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在多功能水凝胶上的应用 |
5.3.3.1 多功能水凝胶的构筑方法 |
5.3.3.2 多功能水凝胶的化学结构、热力学稳定性能和形貌特征 |
5.3.3.3 多功能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5.3.3.4 多功能水凝胶的自愈合性能 |
5.3.3.5 多功能水凝胶的pH响应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壳聚糖的抗菌原理 |
2 壳聚糖的改性方法 |
2.1 物理改性 |
2.2 化学改性 |
2.2.1 烷基化改性 |
2.2.2 酰基化改性 |
2.2.3 羟基化改性 |
2.2.4 醚化改性 |
2.2.5 酯化改性 |
2.2.6 磺化改性 |
2.2.7 羧基化改性 |
2.2.8 席夫碱反应 |
2.2.9 壳聚糖季铵盐化 |
2.2.1 0 壳聚糖的接枝共聚反应 |
2.3 复合改性 |
2.3.1 与无机物复合改性 |
2.3.2 与有机聚合物复合改性 |
2.3.3 杂化改性 |
3 结语与展望 |
(4)基于超微碾磨诱导的甲壳素非晶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甲壳素简介 |
1.2.1 甲壳素的来源 |
1.2.2 甲壳素的结构 |
1.2.3 甲壳素的性质 |
1.3 甲壳素的应用 |
1.3.1 甲壳素溶解再成型 |
1.3.2 甲壳素的降解 |
1.3.3 甲壳素的改性 |
1.4 甲壳素的非晶化方法 |
1.4.1 碱冻处理固态甲壳素 |
1.4.2 蒸汽爆破处理 |
1.4.3 球磨法 |
1.4.4 超声处理法 |
1.4.5 超微碾磨处理 |
1.5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甲壳素的超微碾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非晶化甲壳素的制备 |
2.2.3 非晶化甲壳素的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碾磨压力对甲壳素结晶度和分子量的影响 |
2.3.2 碾磨转速对结晶度和分子量的影响 |
2.3.3 甲壳素的粒径、比表面积和分子量 |
2.3.4 甲壳素的微观结构形态 |
2.3.5 通过FTIR、XRD和TG-DSC表征甲壳素微观结构 |
2.3.6 溶解性表征 |
2.3.7 超微碾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晶度对甲壳素降解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甲壳素的降解 |
3.2.3 甲壳素降解产物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甲壳素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 |
3.3.3 甲壳素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3.3.4 甲壳素的酸降解活化能计算 |
3.3.5 甲壳素的酸降解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晶度对羧甲基甲壳素制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试剂 |
4.2.2 羧甲基甲壳素的制备 |
4.2.3 羧甲基甲壳素的表征 |
4.2.4 羧甲基甲壳素的pH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羧甲基甲壳素的制备 |
4.3.2 羧甲基甲壳素的结构表征 |
4.3.3 羧甲基甲壳素的pH/温度双重敏感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晶度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甲壳素的脱乙酰反应 |
5.2.3 脱乙酰度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甲壳素的脱乙酰反应 |
5.3.2 甲壳素脱乙酰反应动力学 |
5.3.3 不同结晶度甲壳素的脱乙酰活化能 |
5.3.4 结晶度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甲壳素基材料制备水凝胶用于伤口愈合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和表征 |
6.2.3 氧化透明质酸的制备和表征 |
6.2.4 OHA/CMCS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6.2.5 负载蓝莓花色苷的水凝胶(BA/OHA/CMCS)的制备与表征 |
6.2.6 形态学和溶胀行为表征 |
6.2.7 流变学表征 |
6.2.8 水凝胶的体外降解 |
6.2.9 皮肤刺激试验 |
6.2.10 体内伤口愈合 |
6.2.11 组织学分析 |
6.2.12 Western Blot法测定皮肤组织中蛋白表达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羧甲基壳聚糖的表征 |
6.3.2 氧化透明质酸的表征 |
6.3.3 OHA/CMCS水凝胶的表征 |
6.3.4 BA/OHA-2/CMCS水凝胶的表征 |
6.3.5 BA/OHA-2/CMCS水凝胶中BA的释放情况 |
6.3.6 皮肤刺激评价 |
6.3.7 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
6.3.8 组织形态学分析及基因表达 |
6.3.9 BA/OHA-2/CMCS水凝胶的促伤口愈合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甲壳素/壳聚糖结构形态与生物材料功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甲壳素/壳聚糖存在与基本结构 |
2 甲壳素晶须结构与性能 |
3 甲壳素/壳聚糖溶解与溶液 |
4 甲壳素/壳聚糖水凝胶 |
5 甲壳素/壳聚糖海绵 |
6 甲壳素/壳聚糖膜 |
7 甲壳素/壳聚糖纤维 |
8 甲壳素/壳聚糖微米球 |
9 甲壳素/壳聚糖纳米载体 |
10 甲壳素/壳聚糖的3D打印材料 |
11 总结与展望 |
(6)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纸浆漂白技术的发展 |
1.1.2 纸浆臭氧漂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 臭氧漂白的现状及应用 |
1.2.1 中高浓纸浆的漂白现状 |
1.2.2 低浓纸浆的臭氧漂白 |
1.2.3 臭氧的性质及制备 |
1.2.4 臭氧漂白的作用机理 |
1.3 臭氧漂白过程的选择性及其改善 |
1.3.1 臭氧漂白选择性差的原因 |
1.3.2 改善臭氧漂白选择性的措施 |
1.4 新型添加剂壳聚糖的研究发展趋势 |
1.4.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
1.4.2 壳聚糖在制浆造纸工业上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中及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工艺的对比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分析与检测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浆浓对漂后纸浆性能的影响 |
2.2.2 高、中和低浓纸浆臭氧漂后纤维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黏度保护剂的筛选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分析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各种保护剂用量对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的影响 |
3.2.2 添加剂对臭氧漂后纤维的影响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白工艺的探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分析与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白过程单因素实验 |
4.2.2 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纸浆臭氧漂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在低浓臭氧漂白中机理的初探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3 分析与检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结晶度分析 |
5.2.2 红外光谱分析 |
5.2.3 羧基含量及漂后浆料Zeta电位分析 |
5.2.4 纤维比表面积及吸附行为分析 |
5.2.5 扫描电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壳聚糖脲类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壳聚糖简介 |
1.1.1 壳聚糖的发展历史及制备方法 |
1.1.2 壳聚糖的结构特点及化学改性 |
1.1.3 壳聚糖的生物活性及应用领域 |
1.2 取代脲 |
1.2.1 取代脲简介 |
1.2.2 取代脲的合成方法 |
1.2.3 取代脲的应用领域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实验设计思路 |
第2章 N,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
2.1 N,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果与讨论 |
2.2 N,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真菌培养基以及样品的配备 |
2.2.3 供试菌种及菌饼的制备方法 |
2.2.4 抗菌活性测定 |
2.2.5 抗菌结果与讨论 |
2.3 N,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2.3.1 试剂与仪器 |
2.3.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3.3 结果及讨论 |
2.4 N,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2.4.1 试剂与仪器 |
2.4.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2.4.3 细胞毒性测定 |
2.4.4 细胞毒性结果 |
2.5 N,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2.5.1 试剂与仪器 |
2.5.2 实验方法 |
2.5.3 结果与讨论 |
2.6 N,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2.6.1 试剂与仪器 |
2.6.2 真菌培养基以及样品的配备 |
2.6.3 供试菌种及菌饼的制备方法 |
2.6.4 抗菌活性测定 |
2.6.5 抗菌结果与讨论 |
2.7 N,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2.7.1 试剂与仪器 |
2.7.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7.3 结果及讨论 |
2.8 N,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2.8.1 试剂与仪器 |
2.8.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2.8.3 细胞毒性测定 |
2.8.4 细胞毒性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3章 N-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
3.1 N-吡啶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N-吡啶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3 结果及讨论 |
3.3 N-吡啶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3.3.1 试剂与仪器 |
3.3.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3.3.3 细胞毒性测定 |
3.3.4 细胞毒性结果 |
3.4 N-苯环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3.4.1 试剂与仪器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N-苯环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3.5.1 试剂与仪器 |
3.5.2 真菌培养基以及样品的配备 |
3.5.3 供试菌种及菌饼的制备方法 |
3.5.4 抗菌活性测定 |
3.5.5 抗菌结果与讨论 |
3.6 N-苯环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3.6.1 试剂与仪器 |
3.6.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6.3 结果及讨论 |
3.7 N-苯环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3.7.1 试剂与仪器 |
3.7.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3.7.3 细胞毒性测定 |
3.7.4 细胞毒性结果 |
3.8 N-唑类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3.8.1 试剂与仪器 |
3.8.2 实验方法 |
3.8.3 结果与讨论 |
3.9 N-唑类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3.9.1 试剂与仪器 |
3.9.2 真菌培养基以及样品的配备 |
3.9.3 供试菌种及菌饼的制备方法 |
3.9.4 抗菌活性测定 |
3.9.5 抗菌结果与讨论 |
3.10 N-唑类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3.10.1 试剂与仪器 |
3.10.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10.3 结果及讨论 |
3.11 N-唑类脲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3.11.1 试剂与仪器 |
3.11.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3.11.3 细胞毒性测定 |
3.11.4 细胞毒性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4章 N-脲基-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
4.1 N-苯环脲基-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N-苯环脲基-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真菌培养基以及样品的配备 |
4.2.3 供试菌种及菌饼的制备方法 |
4.2.4 抗菌活性测定 |
4.2.5 抗菌结果与讨论 |
4.3 N-苯环脲基-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3.1 试剂与仪器 |
4.3.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3 结果及讨论 |
4.4 N-苯环脲基-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4.4.1 试剂与仪器 |
4.4.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4.4.3 细胞毒性测定 |
4.4.4 细胞毒性结果 |
4.5 N-唑类脲基-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4.5.1 试剂与仪器 |
4.5.2 实验方法 |
4.5.3 结果与讨论 |
4.6 N-唑类脲基-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4.6.1 试剂与仪器 |
4.6.2 真菌培养基以及样品的配备 |
4.6.3 供试菌种及菌饼的制备方法 |
4.6.4 抗菌活性测定 |
4.6.5 抗菌结果与讨论 |
4.7 N-唑类脲基-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7.1 试剂与仪器 |
4.7.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4.7.3 结果及讨论 |
4.8 N-唑类脲基-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4.8.1 试剂与仪器 |
4.8.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4.8.3 细胞毒性测定 |
4.8.4 细胞毒性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5章 N,N,N-三甲基-O-接枝取代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
5.1 N,N,N-三甲基-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结果与讨论 |
5.2 N,N,N-三甲基-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真菌培养基以及样品的配备 |
5.2.3 供试菌种及菌饼的制备方法 |
5.2.4 抗菌活性测定 |
5.2.5 抗菌结果与讨论 |
5.3 N,N,N-三甲基-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5.3.1 试剂与仪器 |
5.3.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5.3.3 结果及讨论 |
5.4 N,N,N-三甲基-O-接枝苯环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5.4.1 试剂与仪器 |
5.4.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5.4.3 细胞毒性测定 |
5.4.4 细胞毒性结果 |
5.5 N,N,N-三甲基-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
5.5.1 试剂与仪器 |
5.5.2 实验方法 |
5.5.3 结果与讨论 |
5.6 N,N,N-三甲基-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5.6.1 试剂与仪器 |
5.6.2 真菌培养基以及样品的配备 |
5.6.3 供试菌种及菌饼的制备方法 |
5.6.4 抗菌活性测定 |
5.6.5 抗菌结果与讨论 |
5.7 N,N,N-三甲基-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5.7.1 试剂与仪器 |
5.7.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5.7.3 结果及讨论 |
5.8 N,N,N-三甲基-O-接枝唑类脲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5.8.1 试剂与仪器 |
5.8.2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
5.8.3 细胞毒性测定 |
5.8.4 细胞毒性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展望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氧化壳聚糖-Ag+在纤维表面原位聚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细菌的危害及抗菌的应用 |
1.1.1 抗菌剂的分类 |
1.1.2 抗菌剂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
1.2 纤维概况及应用 |
1.2.1 天然纤维 |
1.2.2 化学纤维 |
1.2.3 纤维的应用 |
1.3 抗菌纤维概况及其应用 |
1.3.1 抗菌纤维的制备 |
1.3.2 抗菌纤维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3.3 抗菌纤维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 |
1.4 壳聚糖概况 |
1.4.1 壳聚糖的制备及结构 |
1.4.2 壳聚糖的抑菌作用 |
1.4.3 壳聚糖的改性及应用 |
1.5 银的概况 |
1.5.1 银的抑菌效果及应用 |
1.5.2 纳米银的危害 |
1.6 漆酶/TEMPO体系在分子改进中的应用 |
1.7 酯键的形成 |
1.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1.9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0 本课题创新点 |
1.11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抑菌模板的选择 |
2.4 固、液培养基的配置 |
2.5 漆酶/TEMPO体系氧化壳聚糖 |
2.6 制备氧化壳聚糖-Ag~+复合物(C-COS-Ag) |
2.7 制备抗菌纤维 |
2.8 红外光谱(FTIR)检测 |
2.9 羧基含量检测 |
2.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 |
2.11 C-COS-Ag反应条件优化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 |
2.12 扫描电镜(SEM)检测细菌形貌 |
2.13 核磁共振(~(13)CNMR)检测 |
2.14 扫描电镜(SEM)检测纤维形貌 |
2.15 等离子电感耦合发射光谱(ICP-OES)检测 |
2.16 抗菌纤维抑菌性能检测 |
2.17 抗菌纤维耐洗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COS和C-COS-Ag的表征 |
3.1.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1.2 羧基含量计算 |
3.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1.4 C-COS-Ag反应条件优化和MIC分析 |
3.1.5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2 抗菌纤维的表征及应用分析 |
3.2.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2 核磁共振(~(13)C-NMR) |
3.2.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 |
3.2.5 抗菌纤维抑菌测试分析 |
3.2.6 耐洗测试分析 |
3.2.7 抗菌机理推测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9)吨酮/精氨酸化壳聚糖静电自组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抗菌性能 |
1.2.1 壳聚糖的改性 |
1.2.2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
1.3 精氨酸的应用 |
1.4 呫吨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 |
1.4.1 呫吨酮类衍生物的合成 |
1.4.2 呫吨酮类衍生物的应用 |
1.5 静电自组装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精氨酸化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精氨酸化壳聚糖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精氨酸化壳聚糖的结构及表征 |
2.3.2 微观形貌分析 |
2.3.3 水溶性分析 |
2.3.4 抗菌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端羧基呫吨酮/精氨酸化壳聚糖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OAX/ACS复合材料的结构及表征 |
3.3.2 微观形貌分析 |
3.3.3 晶体结构分析 |
3.3.4 抗菌性能分析 |
3.3.5 抗菌机理推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机械性纤维素基导电材料的设计、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纤维素概述 |
1.1.1 纤维素结构 |
1.1.2 NaOH溶解体系研究进展 |
1.1.3 纤维素的化学改性 |
1.2 纤维素基水凝胶 |
1.2.1 水凝胶的分类 |
1.2.2 水凝胶的基本性质 |
1.2.3 水凝胶机械强度的增强—非共价键 |
1.3 纤维素基导电水凝胶 |
1.3.1 纤维素与导电聚合物复合水凝胶 |
1.3.2 离子导电水凝胶 |
1.3.3 离子导电水凝胶面临的挑战 |
1.4 纤维素基透明导电衬底 |
1.4.1 透明衬底的结构和种类 |
1.4.2 透明衬底的性能 |
1.4.3 透明导电衬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烯丙基纤维素的制备和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烯丙基纤维素的制备 |
2.2.4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烯丙基纤维素的制备 |
2.3.2 烯丙基纤维素的~1H-NMR分析 |
2.3.3 烯丙基纤维素的ATR-FTIR分析 |
2.3.4 烯丙基纤维素的XRD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拉伸、高压缩性纤维素离子水凝胶及应用于应变传感器的可行性探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烯丙基纤维素的制备 |
3.2.4 烯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 |
3.2.5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制备 |
3.2.6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制备 |
3.3.2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
3.3.3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透明性 |
3.3.4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润胀性 |
3.3.5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3.3.6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导电性 |
3.3.7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应用于应变传感器 |
3.4 小结 |
第四章 超拉伸、抗冻性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烯丙基纤维素的制备 |
4.2.4 烯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 |
4.2.5 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制备 |
4.2.6 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制备 |
4.2.7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制备 |
4.3.2 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
4.3.3 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4.3.4 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抗冻性 |
4.3.5 双交联纤维素离子水凝胶的电学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拉伸、应变灵敏性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机械电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烯丙基纤维素的制备 |
5.2.4 烯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 |
5.2.5 无规共聚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 |
5.2.6 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无规共聚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 |
5.3.2 纤维素基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
5.3.3 纤维素基水凝胶的透明及润胀性 |
5.3.4 纤维素基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5.3.5 纤维素基水凝胶的电学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纤维素水凝胶制备高机械性和弱亲水性透明纤维素膜及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烯丙基纤维素的制备 |
6.2.4 烯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 |
6.2.5 纤维素膜的制备 |
6.2.6 基于纤维素膜的柔性电致发光设备的制备 |
6.2.7 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纤维素膜的制备 |
6.3.2 纤维素膜的结构及热稳定性 |
6.3.3 纤维素膜的形貌 |
6.3.4 纤维素膜的光学性能及L,a,b值 |
6.3.5 纤维素膜的机械性能 |
6.3.6 纤维素膜的弱亲水性 |
6.3.7 纤维素膜的降解性 |
6.3.8 纤维素膜在电致发光设备中的应用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甲壳素壳聚糖的发展历史及改性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淀粉生物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鲜.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2]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丁雷. 东华大学, 2021(01)
- [3]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进展[J]. 薛文曼,王飞,王慧芳,曹文伶. 化工新型材料, 2020(11)
- [4]基于超微碾磨诱导的甲壳素非晶化及其应用研究[D]. 张文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甲壳素/壳聚糖结构形态与生物材料功效学研究[J]. 陈西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9)
- [6]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D]. 王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壳聚糖脲类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晶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01)
- [8]氧化壳聚糖-Ag+在纤维表面原位聚合的研究[D]. 卞能源.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吨酮/精氨酸化壳聚糖静电自组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D]. 薛文曼.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10]高机械性纤维素基导电材料的设计、构建及应用研究[D]. 仝瑞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