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全新世论文_郭凤双,王长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晚全新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气候,陆架,石笋,南海,灰度,古风。

晚全新世论文文献综述

郭凤双,王长宝[1](2019)在《四川中——晚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对叁星堆文明兴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总结四川不同地区在中—晚全新世时期的气候演变情况,将其与叁星堆文明的发展衰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四川地区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与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中全新世气候稳定且温度较为温暖,晚全新世的气温较为波动,总体温度较中全新世低; 3.0 KaBP以来,四川地区季风减弱,乔木孢粉大量减少,冷杉属孢粉减少明显,气温下降,冷暖交替频繁,气候变干,环境恶化,这一系列气候事件有可能导致叁星堆文明的衰亡.(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周刚平[2](2019)在《西北地区尕海和博斯腾湖沉积记录的晚全新世风沙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尘天气及其产生的气溶胶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对全球气候系统有重要意义。中国西部内陆沙漠地区是全球风沙活动最强烈地区之一,然而,晚全新世以来有连续地层、可靠测年的高分辨率的风沙活动记录相对缺乏。本文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尕海以及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焉耆盆地的博斯腾湖为研究对象,以尕海沉积记录研究为主,博斯腾湖沉积物记录研究为辅,重建了区域的风沙活动历史。两个湖泊各具特色,尕海是以地下水和雨水补给的面积较小并沉积连续的内陆封闭湖泊,在过去几千年湖区降水较少,植被覆盖低,湖西侧有活动沙丘分布,受北方季节性冷空气影响大,大风频率高;而博斯腾湖位于干旱区的焉耆盆地,降水稀少,两个湖泊及其钻孔周围均有沙丘或沙地分布,是研究风沙活动理想材料。为了重建尕海地区风沙活动历史序列,对GH15B钻孔岩芯及尕海湖边浅滩样、沙丘样、冰面不同位置的沙尘样品进行粒度分析,辅以扫描电镜得到的颗粒微形态证据,理解其现代沉积过程。在尕海湖钻取两支分别长为210 cm(GH15B)和40 cm(GH17B)的钻孔岩芯,利用AMS~(14)C、~(210)Pb和~(137)Cs定年方法建立可靠的时间序列。通过利用粒级-标准偏差模型和端元模型分析(End Member Model Analysis,EMMA)提取钻孔沉积物中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选取组分3(>63.24μm)和(EM2+EM3)组分含量重建了近3750 cal yr BP以来的风沙活动历史。结果显示:3750~2500 cal yr BP为风沙活动低频发生阶段,2500~700 cal yr BP较上一阶段风沙活动频率和强度显着增加,700~250 cal yr BP风沙活动为整个晚全新世发生频率最高且强度最大的时期,250 cal yr BP以来,风沙活动发生强度迅速减弱。1000年来风沙活动历史有明显的四个高值时段:1270~1305 AD、1340~1440 AD、1490~1510 AD、1650~1760 AD。另外,博斯腾湖重建结果表明:280~410 AD和1320~1800 AD两个时段风沙活动最强,410~1320 AD风沙活动最弱,而70~280 AD和1800 AD以来两个时段风沙活动整体表现为较弱。在风沙活动重建基础上,展开对风沙活动的发生机制与规律进行探讨,初步结论如下:(1)尕海和博斯腾湖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区域风沙活动历史表明在百年-十年尺度上,研究区的风沙活动强度主要与温度相关,低温导致的西伯利亚高压增强使得地表风速增大。(2)尕海湖泊沉积物记录的风沙活动强的时期与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弱夏季风时期一致,表明低温抑制了夏季风的强度,降水减少可能进一步导致季风边缘区强的风沙活动。(3)温度重建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于1735 AD开始增温,使尕海湖泊沉积物记录的风沙活动则在18世纪中期就显示出同步减弱态势,说明高原风沙活动可能与高原增温有密切联系,因而,未来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区域风沙活动可能会减弱。(4)通过与对比发现,全新世晚期,在长尺度上中国北方地区、东部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粉尘活动有增强的趋势,而新疆和中亚地区却表现并不显着,可能与西风区变湿有关。长期增强的风沙活动与全球气温持续降低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正反馈机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朝军[3](2019)在《石笋记录的晚全新世太平洋东西两岸夏季风演化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气候变化及其间接引发的地球表层系统的改变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未来气候变化和气候突变事件的预测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古气候研究能够从更长时间尺度上加强对气候演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季风气候是中低纬度主要的气候类型之一,影响着广泛的区域和众多的人口。晚全新世作为人类文明衍化的重要时期,已有大量的研究利用不同的地质载体重建了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但是各个季风区的研究都集中在单个季风区,对各个季风整体对比不足,忽视了太平洋对两岸季风的共同影响。本文以分辨率达到2.5年,精确定年的石将军洞石笋(SJJ7)重建了3.1 ka~0.6 ka BP中国西南部气候变化,与亚洲季风区其他记录进行对比。探讨晚全新世亚洲夏季风的的变化,并将晚全新世太平洋东西两岸夏季风对比。探讨热带太平洋对两岸夏季风的影响,有助于完善目前气候变化驱动机制低纬度信号的认识。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SJJ7δ~(18)O记录,在2.8 ka BP(2930~2808 BP)、2.4 ka BP(2452~2349 BP)、1.9 ka BP(1959~1869 BP)、1.5 ka BP(1792~1500 BP)、1.2 ka BP(1285~1162 BP)、1.0 ka BP(1022~918)期间印度夏季风减弱,中世纪暖期加强,表明3108~693 BP期间印度夏季风具有百年尺度波动变化的特征。而整个时间段,印度夏季风是减弱的。这可能响应了轨道尺度上晚全新世太阳辐射的减弱。(2)与其他记录对比表明,SJJ7精确地记录了2.8 ka BP和1.5 ka BP事件,响应了北半球高纬地区千年尺度气候的突变,且2.8 ka BP发生于2930~2808 BP之间,持续了122年。这与东亚季风区记录相比,两次事件都有响应,表明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缓会导致亚洲夏季风呈现减弱的趋势,但是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在事件内部的变化是有差异的,这种年代际尺度的差异可能是太平洋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或者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活动导致的。在PDO正相位(El Ni?o事件中),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升高,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负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雨带南移至长江流域,导致长江流域降水比中国北方和南方降水多。(3)在2.8~1.5 ka BP期间澳洲大陆北部和印度尼西亚地区石笋δ~(18)O反相变化,与亚洲夏季风石笋表现出了同相位变化的趋势。这可能是热带雨带的收缩和扩张导致澳洲季风南部和亚洲季风区降水一致变化,而与澳洲季风区中部降水反相变化。但是在2.8 ka BP、1.5 ka BP和小冰期时期,澳洲季风区南部和中部石笋δ~(18)O都有偏重的趋势,且中世纪暖期澳洲夏季风加强。而与亚洲夏季风同相位的变化可能与ENSO活动相关。(4)在2.8 ka BP、1.5 ka BP和小冰期期间北美夏季风减弱,此外,亚洲夏季风记录的2.4 ka BP、1.9 ka BP、1.2 ka B和1.0 ka BP这些百年尺度上的弱季风事件在北美季风不同的记录中都有反映。这表明在百年尺度上北美夏季风和亚洲夏季风同相变化。玛雅文明的衰落可能与1.0 ka BP弱季风事件有关,进一步表明气候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5)在2.8 ka~1.5 ka BP期间,南美夏季风减弱,且不同于早中全新世,在Bond1和2事件中南美夏季风并没有加强。中世纪暖期南美夏季风加强,这与亚洲夏季风有表现出同相位变化的趋势。但是在小冰期,南美夏季风是增加的。(6)通过整个全新世的记录对比表明,在晚全新世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夏季风都有先减弱后增加的趋势,进一步选取各个季风区高分辨率、精确测年,连续性的记录进行对比,表明在2.8~1.5 ka期间各个夏季风减弱,1.5 ka以后各个季风开始增加。这与晚全新世ENSO活动显着增加相对应,且与ENSO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大量的研究表明ENSO会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夏季风降水产生影响。在El Ni?o状态下,IPWP(Indonesia Pacific Warm Pool)区域的表层暖水向东移动或暖池范围缩小,低层冷海水上涌补充增加,导致IPWP海温下降,热带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减弱;Walker环流上升支向东移动,使得亚洲夏季风和印澳夏季风减弱。El Ni?o状态下,ITCZ(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更接近赤道,热带海水与大陆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减小,北美季风区中南部降水减少。同时,大西洋高空赤道西风显着加强,副热带急流增加,跨赤道的副热带气旋抑制了整个亚马逊和大西洋热带辐合带的对流,从而造成了弱的南美夏季风。(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1)

张会领,殷建军,林玉石[4](2018)在《中晚全新世湘西莲花洞石笋灰度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湘西莲花洞LH2石笋为研究对象,在高精度铀系定年的基础上,构建了湘西地区中晚全新世文石石笋灰度序列。中晚全新世,LH2石笋灰度值与δ18O值呈负相关同步变化,与旋回沉积速率呈正相关关系。LH2石笋的剖面灰度与文石的结晶形态有关,受降雨量和温度的控制。LH2石笋灰度显示,中晚全新世(8.6—0.03 ka B.P.)湘西地区气候变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8.6—5.7 ka B.P.期间,夏季风强盛,气候暖湿,灰度值整体偏高;5.7—2.8 ka B.P.期间,灰度值逐渐降低,指示夏季风持续减弱,气候从暖湿向冷干过渡;2.8—0.03 ka B.P.期间,灰度值整体偏低,且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表明该时段气候整体偏冷干,但其间存在明显的温湿波动。在轨道尺度上,LH2石笋灰度值主要受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和热带辐合带(ITCZ)位置的控制。在百年尺度上LH2石笋灰度值的突变可能与北大西洋冰筏事件存在关联;年代际尺度上,LH2石笋灰度的变化受太阳活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的调控。在年际尺度上LH2石笋灰度的波动可能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活动驱动。(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8年06期)

刘林敬,李长安,介冬梅,张茹春,王江永[5](2018)在《中-晚全新世以来安固里淖气候演变的植硅体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坝上地区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和农牧交错带,季风强弱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该地区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了重建河北坝上地区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剖析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以坝上地区安固里淖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湖沉积剖面植硅体的分析,并结合孢粉组合特征,恢复了安固里淖地区5 000cal.a BP以来的气候演变历史.结果显示,在千年尺度上该区域气候总体呈冷干趋势,但在5 030~3 070cal.a BP时期气候相对湿润,千年尺度上气候的变化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在百年尺度上安固里淖地区经历了7次冷干事件,分别发生于4 500cal.a BP、4 100~3 800cal.a BP、3 500cal.a BP、3 000cal.a BP、2 100cal.a BP、1 100cal.a BP和800~270cal.a BP左右,这7次冷干事件对应于东亚季风减弱阶段,主要受到了北半球高纬气候和太阳活动的共同影响.该区人类文明的演化敏感响应于气候变化,气候温湿期以农业文明为主,气候冷干期以草原文明为主.(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蓝江湖,徐海,郁科科,盛恩国,周慷恩[6](2019)在《中亚东部晚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及可能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亚东部水文气候变化对中纬大气环流非常敏感.为了查明该地区水文气候的长期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文章利用位于中天山深水湖泊——赛里木湖钻孔岩芯,在~(137)Cs、~(210)Pb和AMS~(14)C定年基础上,对湖泊岩芯有机碳、有机氮、碳/氮比、碳酸盐含量和粒度等多指标进行了分析,重建了晚全新世以来该地区水文气候变化历史.结果显示,晚全新世以来共发生了4次降水显着增加时期(4000~3780、3590~3210、2800~2160和890~280cal a BP)和1次降水微弱增加时期(1700~1370cal a BP),这与中亚东部地区已有的降水/湿度记录相吻合,表明晚全新世以来该地区具有相似的水文气候变化模式.太阳活动减弱以及整个环北大西洋地区大气环流南移,特别是中纬西风主要路径的南移,可能是中亚东部地区晚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赛里木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该地区最近100年降水显着增加,但中亚地区未来水文气候如何变化仍需更多不同载体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余少华,郑卓,Peter,Kershaw,陈芳,荆夏[7](2018)在《晚全新世陆源孢粉快速沉积指示的人类活动与叁角洲平原扩张》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北部陆架是珠叁角平原向南海过渡的海陆相互作用的关键前锋地带,在海平面稳定之后的7000年以来,这里具有沉积速率快,物质来源稳定的特征,因而是研究晚全新世陆源沉积记录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选取南海北部SCSF47柱状样品,采用孢粉、炭屑、有孔虫、CIA和有机碳方法进行6500年以来的古环境分析,其结果表明以孢粉浓度为代表的陆源物质输入从2800年开始显着增加。通过表层孢粉与钻孔孢粉进行物源对比分析后,发现其快速增加的花粉浓度是源自于显着增强的珠江河口输入,其物质来源开始从珠叁角流域到珠叁角平原转变。以往的陆上钻孔记录认为珠叁角平原是在晚全新世时开始形成,但由于珠叁角平原在海平面稳定后的7000年以来,一直在向海洋扩张,因此陆上钻孔沉积容易受到海岸线迁移的影响,较难确定珠叁角平原快速堆积的形成过程。本次研究认为南海北部陆架沉积记录的2800年以来的快速堆积正是对应了晚全新世珠叁角平原开始快速形成的时期。在珠叁角平原开始形成后,人类活动也在此区域开始加剧,距今2300年时次生林指标松属花粉含量显着增加,以及距今1200年时,禾本科花粉、芒箕属孢子等显着增多,指示农业活动规模的扩大,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珠江输沙量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晚全新世珠叁角平原的形成。以上结论说明南海北部陆架2800年以来的快速沉积与晚全新世珠叁角平原的快速扩张和人类活动增强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张军,黄小忠,王宗礼,闫天龙,张恩源[8](2018)在《祁连山西段晚全新世孢粉记录及其气候变化与丝路人类活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sparsity of long-term reliable climatic records hampers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in the semi-arid Hexi Corridor,NW China.Here,we present a late Holocene pollen record from a small alpine lake,Tian'E,in the western Qilian Mountains.The chronology is provided by nine AMS 14 C dates from terrestrial plant remains.The ratios of Artemisia and Amaranthaceae(A/C) a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regional humidity:An unstable climate occurred during 1530-1270 BC;there were three relatively wet periods,at 1270 BC-400 AD,1200-1350 AD,and 1600 AD-present;and there were two dry periods,from 400-1200 AD and from 1350-1600 AD.Comparison with tree-ring data indicates that continuous drought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abandonment of several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ancient cities in the region,including the major city of Dunhuang,which was abandoned in 1372 AD and 1524 AD for nearly 200 years.(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温振明,叶玮,马春梅,章云霞,胡忠行[9](2018)在《浙江南部望东垟孢粉记录的中晚全新世植被演化历史与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浙江南部地区高山湿地望东垟的61个孢粉样品分析结果,结合四个AMS14C年代数据构建的年代框架,初步揭示了该区域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变历史与气候变化。研究表明,该区域7.4-2.1ka B.P.气候暖湿,温暖湿润的气候塑造了当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的地带性植被,森林覆盖率高,并持续了五千多年。2.1-1.8ka B.P.为该区域气候由暖转型到冷的过渡阶段,草本植物扩张明显。1.8ka B.P.至现今,该区域气候凉偏湿,地带性植被以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本及蕨类植物为主。显然,自7.4ka B.P.以来,该区域植被覆盖度与生态环境的变化以气候变化为主导。但是,有证据表明1.1ka B.P.以来该区域明显有了人类活动的记录,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塑造了该区域的植被与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吴桐雯,李江海,杨梦莲[10](2018)在《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类型与晚全新世古风况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遥感图像的风成地貌形态和高分辨率古季风指标,恢复柴达木盆地晚全新世以来的古风况,揭示青藏高原抬升时期东亚季风变迁的历史。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晚全新世以来盛行西北风,同时有少量西风和北风,主要由亚洲冬季风控制,夏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影响甚微。盆地东部沙丘和雅丹地貌记录了末次盛冰期西风环流的风向,中西部地区的风成地貌指示晚全新世以来盆地发育西北向的亚洲冬季风。青藏高原的抬升阻挡西风环流进入柴达木盆地,并加强亚洲冬季风,造成盆地内古风向的改变,大气环流模式的转变发生在4000 a BP左右,此时是柴达木盆地气候从暖湿转向冷干的重要节点。(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晚全新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沙尘天气及其产生的气溶胶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对全球气候系统有重要意义。中国西部内陆沙漠地区是全球风沙活动最强烈地区之一,然而,晚全新世以来有连续地层、可靠测年的高分辨率的风沙活动记录相对缺乏。本文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尕海以及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焉耆盆地的博斯腾湖为研究对象,以尕海沉积记录研究为主,博斯腾湖沉积物记录研究为辅,重建了区域的风沙活动历史。两个湖泊各具特色,尕海是以地下水和雨水补给的面积较小并沉积连续的内陆封闭湖泊,在过去几千年湖区降水较少,植被覆盖低,湖西侧有活动沙丘分布,受北方季节性冷空气影响大,大风频率高;而博斯腾湖位于干旱区的焉耆盆地,降水稀少,两个湖泊及其钻孔周围均有沙丘或沙地分布,是研究风沙活动理想材料。为了重建尕海地区风沙活动历史序列,对GH15B钻孔岩芯及尕海湖边浅滩样、沙丘样、冰面不同位置的沙尘样品进行粒度分析,辅以扫描电镜得到的颗粒微形态证据,理解其现代沉积过程。在尕海湖钻取两支分别长为210 cm(GH15B)和40 cm(GH17B)的钻孔岩芯,利用AMS~(14)C、~(210)Pb和~(137)Cs定年方法建立可靠的时间序列。通过利用粒级-标准偏差模型和端元模型分析(End Member Model Analysis,EMMA)提取钻孔沉积物中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选取组分3(>63.24μm)和(EM2+EM3)组分含量重建了近3750 cal yr BP以来的风沙活动历史。结果显示:3750~2500 cal yr BP为风沙活动低频发生阶段,2500~700 cal yr BP较上一阶段风沙活动频率和强度显着增加,700~250 cal yr BP风沙活动为整个晚全新世发生频率最高且强度最大的时期,250 cal yr BP以来,风沙活动发生强度迅速减弱。1000年来风沙活动历史有明显的四个高值时段:1270~1305 AD、1340~1440 AD、1490~1510 AD、1650~1760 AD。另外,博斯腾湖重建结果表明:280~410 AD和1320~1800 AD两个时段风沙活动最强,410~1320 AD风沙活动最弱,而70~280 AD和1800 AD以来两个时段风沙活动整体表现为较弱。在风沙活动重建基础上,展开对风沙活动的发生机制与规律进行探讨,初步结论如下:(1)尕海和博斯腾湖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区域风沙活动历史表明在百年-十年尺度上,研究区的风沙活动强度主要与温度相关,低温导致的西伯利亚高压增强使得地表风速增大。(2)尕海湖泊沉积物记录的风沙活动强的时期与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弱夏季风时期一致,表明低温抑制了夏季风的强度,降水减少可能进一步导致季风边缘区强的风沙活动。(3)温度重建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于1735 AD开始增温,使尕海湖泊沉积物记录的风沙活动则在18世纪中期就显示出同步减弱态势,说明高原风沙活动可能与高原增温有密切联系,因而,未来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区域风沙活动可能会减弱。(4)通过与对比发现,全新世晚期,在长尺度上中国北方地区、东部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粉尘活动有增强的趋势,而新疆和中亚地区却表现并不显着,可能与西风区变湿有关。长期增强的风沙活动与全球气温持续降低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正反馈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全新世论文参考文献

[1].郭凤双,王长宝.四川中——晚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对叁星堆文明兴衰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周刚平.西北地区尕海和博斯腾湖沉积记录的晚全新世风沙活动[D].兰州大学.2019

[3].陈朝军.石笋记录的晚全新世太平洋东西两岸夏季风演化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9

[4].张会领,殷建军,林玉石.中晚全新世湘西莲花洞石笋灰度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热带地理.2018

[5].刘林敬,李长安,介冬梅,张茹春,王江永.中-晚全新世以来安固里淖气候演变的植硅体记录[J].地球科学.2018

[6].蓝江湖,徐海,郁科科,盛恩国,周慷恩.中亚东部晚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及可能成因[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7].余少华,郑卓,Peter,Kershaw,陈芳,荆夏.晚全新世陆源孢粉快速沉积指示的人类活动与叁角洲平原扩张[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张军,黄小忠,王宗礼,闫天龙,张恩源.祁连山西段晚全新世孢粉记录及其气候变化与丝路人类活动(英文)[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9].温振明,叶玮,马春梅,章云霞,胡忠行.浙江南部望东垟孢粉记录的中晚全新世植被演化历史与气候变化[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

[10].吴桐雯,李江海,杨梦莲.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类型与晚全新世古风况恢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水库、河道蓄水启裂作用模式西庄头村南部附近冲沟出山口基岩断面...东昆仑断裂带平面图武坪村附近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断层...龙日坝地区叁维影象图雀尔登附近断层断错地貌图

标签:;  ;  ;  ;  ;  ;  ;  

晚全新世论文_郭凤双,王长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