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大副教授论文
2023-02-13阅读(612)
问:华中科大副教授写篮球论文抄足球论文,说篮球是踢的,为什么学术界的抄袭屡禁不止呢?
- 答:作为一个大学的副教授,公然抄袭的确不应该。还有可能就是没有明文规定的约束,惩罚力度不够大,长期下来,就很容易形成了这种不良之风。
- 答:副教授的职位不代表这个人的真才实学,背后存在买卖现象,这种职位是可以通过关系弄来的。没有真才实学就只能抄袭别人的论文,中国学术界有待清理。
- 答:华中科大副教授写篮球论文抄足球论文,说篮球是踢的,引来网友热议,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问题中的副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据新闻报道,万某于1998年9月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工作,职务为场馆主任,职称是副教授,讲授课程为跆拳道、户外运动。199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获得教育学学士。2009毕业于湖北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该论文是一篇关于篮球的论文,可文中却多次出现“踢球”字眼。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调查、审核、认定万某存在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
论文造假一事,万某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需要承担侵犯原作品著作权的民事责任。依据相关规定,学校决定撤销万某硕士学位,注销其硕士学位证书,并且决定3年内不再接受万某硕士学位申请。
其实一些时候很难断定一个人是否抄袭,例如模仿一个故事的情节是否是抄袭就有很大争议,但是这个说篮球是踢的,很明显就是抄袭的。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就是抄袭他人作品,第二个是窃为己有并且发表,他身为教授更不应该这样做,按道理来说他的资治写一篇论文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他却盗窃别人的成果,犯了如此低级错误,说篮球是踢的。
我觉得为了及时制止侵权行为,防止扩大损害后果,应该对论文进行销毁。副教授应该说明事情真相,消除侵权行为给著作权人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公布赔礼道歉,承认侵权,并向著作权人表示歉意,赔偿损失。
我觉得就算不会写论文也不能抄袭,可以上网上看看别人的文章找找思路,找找灵感,但不能全部抄袭,更不能犯低级的错误,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风建设大会,加强道德教育,建章立制,堵上制度漏洞,明确学生和导师的责任。 - 答:可能是副教授不太了解篮球这个领域的知识所以去借鉴了别的文章,结果出现了这样的疏忽,当然抄袭别人的文章是不对的,现在可能大家的知识面不是很广,所以写文章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运用。
- 答:学术界的这一抄袭屡禁不止是一个现象问题,对自己的约束能力不够,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很大的惩罚力度,这是需要我们共同监督,共同实行的。
- 答:主要还是大家的心中都抱有侥幸心理,都觉得不会查到自己的头上,所以比较胆子大,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管制和查处,惩罚严重一点。
- 答:我觉得这也是学术界的一种陋习加悲哀吧,大家都是你抄我,我抄你,这样会让学术界停步不前,以至于整个学术界后退。
- 答:我觉得可能是借鉴借着借着就抄上了,现在的学术抄袭真是越来越多了,在抄袭方面的法律意识还是太薄弱了,被抄袭的维权意识也不够强,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法律意识。
- 答:华中科大副教授写篮球论文抄足球论文,我觉得可能涉及到了这个教授的知识盲区,但是为了取得好的结果不得不写,对自己没有自信吧。
- 答:虽然是副教授,但是他的能力也许不是这么的强大,而且现在网络发达,他自己想要偷懒,自己的约束能力不好,导致了抄袭。
问:华中科技大学博导胡玥五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 答: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导师胡玥五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我觉得这件事证明了胡老师的学术水平还有指导学生的能力。因为五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平均每年发表12篇,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有时候撰写、投稿的流程就要将近一年,这些代表了前几年胡老师的工作也是做得很扎实,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成果。
首先,胡玥老师发表了这么多论文,学术水平是备受认可的。SCI的期刊论文发表并不容易,特别是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胡玥老师是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工科类的研究。这些研究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需要不断的实验。可以发表那么大数量的论文,证明胡老师自己也在学术界造诣颇深,而且笔耕不辍,在学术科研的路上起早贪黑地进行研究,有了很多丰硕的学术成果,才可以撰写出那么多的学术论文,并且通过同行评议被收录发表。这些论文都是胡老师这些年来学术、实验的成果,代表了这些年她的努力和艰辛。
其次,这些论文有一部分也是胡老师作为合作作者发表,带领学生完成的。在研究生阶段,有一位愿意指导自己科研出成果的老师很幸运。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自由探索科学的奥妙,研究深入的课题,同时也找到科研的兴趣点,也是研究生的必经阶段。
令人惊喜的是,胡老师还是一名90后。作为年轻导师,有着学术的冲劲,希望出成果,所以才会那么努力。在国外留学完成博士学业之后,毅然回国从事教职,将自己从国外学习的知识和学术技能应用于国内的先进研究中,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助力!
问: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 90 后博导胡玥,5 年来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
- 答:《90后!是博导!》公号文章透露,今年31岁的胡玥,从小成绩优秀,2008年以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好成绩,选择了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二时,在田禾院士和花建丽教授支持下,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2年后,项目获国家级优秀项目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二等奖。
她在大二就能跟院士一起做课题,这点就不普通。有知乎网友直接指出,在本科生阶段有教授带着做课题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别说院士,很可能胡玥背后有强大的背景支持。上游新闻记者在公号推文看到,胡玥不凡之处还有很多:“大四,当交换生、拿到公派奖学金直博爱丁堡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拿到首次授予亚洲人的弗雷泽·司徒塔特奖。胡玥在2016年通过博士后国际交流人才引进计划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加入韩宏伟教授团队。5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21篇。2018年,晋升副教授,2019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在“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 90 后博导胡玥,5 年来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的知乎帖文里,上游新闻记者看到,知乎网友纷纷对其论文高产表示质疑。 - 答:她可以称得上天才年轻人,也是靠她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我非常敬佩这样有志向的年轻人。
- 答:胡玥太聪明了,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才。
- 答:胡玥2016年入职华中科技大学 ,而她截止到2016年的一作论文如下,总共四篇。化学本身就是内卷非常严重的学科,这种水平的论文只能说太普通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能拿到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职。一查背景恍然大悟,外公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院士。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20 (28), 15027-15034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9 (1), 38-43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4 (7), 2509-2516
European Journal of anic Chemistry 2015 (36), 5864-587390后青年研究者,一月一篇 SCI ,可见科研潜カ之深厚
希望她早日成为最年轻的院士。从而更好推动我国特色色会注意科学理论建设,成为青年带头搞科研的先锋力量。
要继续狠抓两个落实,把握四个关键,保证科研经费°用之有道,保障科研成果节节攀高。
科研家族的形成减少人才流失率,不断有新的青年人オ从科研家族走出,持续为科研注入活カ。
科研家族出来的初高中学生的科研成果已经可以超越研究生甚至部分博士生的水平,而未来也将有更多的00后、10后硕导博导,他们的出现也标志着科研强国建设之路的新成就,标志着我国应试教育的新里程。科研家族分分秒秒埋头干,生生世世做科研,国之栋梁,种花°脊梁,为早日建成科技强国提供了更强劲的动カ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