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涛[1](2020)在《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沙漠化是现今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我国浑善达克沙区为研究区,基于土壤、气象、植被、高程、土地利用、净初级生产力等数据,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量化了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的土地沙漠化时空格局,揭示了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对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管理进行了区划,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化的管理对策。研究能够为区域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总体呈逆转趋势。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来看,有林地、灌木林面积分别增加1937.24 km2和675.78 km2,沙地面积减少1141.32 km2;约21.46%的沙地转换为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草地。从沙漠化程度来看,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6202.19 km2和4820.58 km2。区域土地沙漠化逆转过程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指标也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显着的变化趋势。区域土壤保持服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000-2015年,区域平均土壤保持服务呈上升趋势,增加了近3倍,其中多伦县增加比例最大。净初级生产力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15年间随时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格局。多伦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最多,克什克腾旗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2000年以来,区域沙尘天气总日数显着下降。(3)基于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指标的时空格局,将区域划分为沙地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3个类型区和6个亚区。建议浑善达克沙区采用差异化的管理对策,沙地和草地应根据退化程度采用重点治理、平衡利用或轻度利用措施;同时,应注重“双评价”,科学量化土地承载力,确定合理开发利用程度,以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胡旭[2](2020)在《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的变异引发生态灾害,并在人与生态环境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频繁发生。京津冀是环绕北京,包含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在内的地理区域。1912年至1949年,京津冀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和军阀割据,社会控制力减弱,社会治理能力衰退,生态系统紊乱,水灾、旱灾、虫灾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灾域广阔。这一时期主要通过河流治理、恢复植被等措施来进行防治,但多流于表面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受西方近代科学影响,防治措施和防治思想上有明显的近代色彩,重视预防,对灾害认识的科学性增强,救治中呈现人道主义倾向。1950年至1970年代,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重要区域。这一时期京津冀地区的水旱灾害等传统类型生态灾害的影响有所减小,但是破坏依然严重,风沙灾害、污染灾害等影响不断增强。该时期灾害的防治以建设水利工程和植树造林为主,强调救人为先,预防和根治相结合,并且环保思想也有所发展。19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污染灾害和风沙灾害成为影响京津冀地区的主要灾害。生态灾害呈现出复合交缠性的特点,灾害的防治也逐渐以综合性治理为主。在思想上重视科学,强调保护环境,追求人与生态和谐共生。对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进行研究,探索不同阶段主要生态灾害的种类与特征、防治措施、防治思想,有利于从历史演进过程中整体性把握生态灾害变化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梳理总结经验做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提供历史支撑与参考。
徐嵩[3](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李皓[4](2018)在《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密云水库流域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地表饮用水源地,近年来遭遇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地区发展差距加大等多方面挑战,已经严重影响到北京城市饮用水安全。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定量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密云水库流域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和恢复技术策略两个关键问题,为保障北京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更多技术对策和定量支撑。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和有序加权平均(OWA)方法,分别在立地和子流域尺度上划分出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集中于水库上游河北省境内的潮白河流域,未来的森林景观恢复工作应以此为重点开展;(2)当前流域森林景观退化总体上表现为较高发生率,主要由水土流失所导致,而农业和建设干扰的较低发生率主要与自1998年起密云水库流域实施较为严格的水源保护政策有关,应将水土流失治理作为今后森林景观恢复工作的一个重点:(3)通过对不同退化风险区立地指标的比较得出:社区生计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另外两个流域森林景观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应针对性采取治理措施。对优先子流域划分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1)各个决策准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自然环境类准则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社会经济类准则,显示出自然环境因素对于森林景观恢复决策的重要性;(2)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L1和L2级)和非优先区(L3级)大体保持稳定,随着准则权重或配对比较分值的变化,它们之间极少发生相互转化,表明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地区具有较高的森林景观恢复优先级,这一空间决策结果较为稳健。本研究分别从恢复技术和社区参与两个角度,探讨了流域森林景观恢复技术策略。在恢复技术方面:(1)应考虑引进以近自然森林经营为核心的“以自然为本”恢复技术理念,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各种自然、人为干扰对流域森林景观退化的影响;(2)无论木材生产经营目标,还是森林碳汇经营目标,开展长期森林经营规划(50年以上),较之短期森林经营规划(50年以内),均能够较好地实现经营目标,从而使森林逐步走上可持续经营之路;(3)密云水库流域以中幼龄林为主的资源特点,以及该地区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单一的木材生产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行的,不仅难以同时满足以水源涵养为主的其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而且无法保证林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可持续性;(4)在森林碳汇经营目标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碳汇与木材采伐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通过设计一定数量的木材采伐任务,逐步将成熟林的碳汇转移至耐用木制品(如:建筑材料等)中,以采伐碳汇的形式储存起来。不仅延长了森林碳汇存在的周期,避免了由于自然消亡或人为干扰(森林火灾等)等造成的碳流失,同时通过采伐木材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为鼓励社区参与森林景观恢复项目,确保恢复效果,建议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1)推进林地产权改革,激发农户参与积极性;(2)创造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吸引合格劳力参加项目;(3)建立科学监测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4)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特点,设计差异化的补偿策略;(5)建立一套综合性社区参与治理模式,节约项目补贴成本。
李正涛[5](2013)在《京津冀地区沙尘活动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饱受风沙危害。冬春季节频繁发生的沙尘天气,导致大气颗粒物含量和降尘量急剧增多,污染大气环境,引起空气能见度降低,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目前,对京津冀地区沙尘整体特征进行研究的较少,对该地区沙尘环境影响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本研究采用野外观测、数理统计和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京津冀地区春季沙尘活动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地质历史时期沙尘活动规律。距今22万年以前,京津冀地区水动力作用较强,风动力作用较弱,沙尘天气频率较低、程度较弱。距今22万年-16万年间,以风动力作用为主,沙尘活动较活跃,沙尘天气发生频率较高。距今16万年-8万年间,水动力作用逐渐增强,风动力作用逐渐减弱,沙尘活动发生频次呈波动性减少的趋势。(2)现代沙尘活动特征。京津冀地区沙尘天气以扬沙为主,浮尘次之,沙尘暴最少。空间上总体呈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根据沙尘天气区域差异,大体可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4个沙尘活动的类型区。1980-2012年沙尘天气总体呈波动减少的趋势。春季是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3)各种因素对沙尘活动的影响。风速因子与沙尘天气频率的年际、年内变化正相关。湿度因子与沙尘天气频率的年际相关性较差,但具有一定的年内相关性。全球尺度的气候周期性波动及其影响下的大气环流因子的年际波动是造成京津冀地区沙尘天气年际变化的主因。京津冀地区西北部和中南部成为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与其地面有较丰富沙尘源有关。北京市沙尘活动较多,除受上风向东移南侵沙尘的影响外,与本地沙尘源较多也有很大关系。东部沿海地区尽管风力较强劲,但因地面沙物质较少,沙尘天气发生频次较低。(4)沙尘与城市大气污染的关系。京津冀地区沙尘活动与大气污染之间具有一定的年际、年内相关性和空间耦合性。沙尘对靠近西北沙尘源的北京、天津市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远离西北沙尘源的石家庄市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每次沙尘天气过程,基本上都会对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近年来,京津冀沙尘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有减轻的趋势,沙尘型大气污染在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中所占比重已不大,但在春季所占比重仍较高,因此,针对春季裸露沙源的治理是改善春季大气环境的一条重要措施。(5)沙尘对城市春季大气降尘的贡献。土壤风沙尘、焚烧冶炼尘、汽车尾气与道路扬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是城市春季大气降尘的5大主要来源,累计可占到降尘来源总量的97%以上。其中,土壤风沙尘是石家庄市春季大气降尘最主要的来源,占2014年整个春季大气降尘的34.23%。土壤风沙尘也是北京市春季大气降尘的重要来源,占市城区降尘量的20.88%,郊区降尘量的30.07%,是城区降尘的第三大来源,是郊区降尘的第一大来源。沙尘天气发生日数与春季降尘量在年际变化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远、近距离搬运的沙尘对京津冀地区城市春季大气降尘贡献很大,对城市大气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是导致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6)治理沙尘型大气污染的建议。一是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措施包括:①农田普遍实行保护性耕作;②改退耕还林还草为退耕还荒;③加强对围栏封育的监管;④加大对农民的补贴。二是加强对本地沙尘源的治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强对城市周边干涸河道的综合整治;②加快推进矿山废弃地的恢复治理;③减少冬春季裸露农田的面积;④严格控制城市建筑扬尘。
买吾鲁旦·阿布力克木[6](2013)在《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文中提出生态灾害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而出现的新概念,是人们从生态学角度对灾害的新的分类和解释。而阿克苏地区是新疆生态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旱灾、风灾、水灾、冰雹灾害在近几十年越来越明显的增长趋势。本文利用阿克苏地区1951-2000年生态灾害数据,对阿克苏地区的各类生态灾害发生次数与累计受灾面积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阿克苏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与生态灾害频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阿克苏地区的主要生态灾害总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生态灾害发生次数:在20世纪50年代四种生态灾害的总发生频次较低,60年代至80年代逐步上升,增长幅度不大,80年代开始增长幅度增加,四种生态灾害的发生总频次明显增加,1987年和1990年出现最高值,90年代出现以小幅度减少的现象,可总的趋势是“保持高值态势”。对于生态灾害受灾面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高幅增长,1981-1990年的四种生态灾害总受灾面积达到1951-1960年的总受灾面积的9.57倍。而90年代开始总受灾面积以小幅减少,其中主要减少的是洪水灾害受灾面积。(2)干旱灾害阿克苏地区重大干旱灾害频次和受灾面积总趋势是均逐渐上升的。对于发生次数:1951-1960年,10年里共有3年发生干旱灾害,1981-1990年仅有2年发生干旱灾害,而1991-2000年,有8年发生干旱灾害。干旱灾害受灾面积1991年出现一次最高峰,1991年仅一年里受干旱灾害的面积达6.33×105hm2,从1991年开始,受灾面积呈明显增长趋势。对于受灾面积:2000-2010年的旱灾受灾面积达1951-1960年受灾面积的10.04倍。(3)洪水灾害对于发生次数:1951-2000年,灾害频次具有上升趋势,1951-1970年仅出现3个高峰期,分别是1961年、1971年和1972年,总的趋势是以小幅增加。从1980年后洪灾次数显着上升,1987年出现1951-2000年的最高峰,1987年开始洪水灾害发生次数保持高频状态。对于受灾面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保持小幅增长,80年代出现最高值,90年代开始洪灾受灾面积减少,尤其是2000-2010年,洪水受灾面积减少幅度增大。(4)冰雹灾害对于发生次数:1951-1980年,冰雹灾害发生频次呈以小幅度增多趋势,1981-1990年,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显着上升,1991-2010年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增长幅度均减少。(5)对于风灾对于发生次数:1951-1960年,阿克苏地区的风灾次数仅有4次,而1961-1970年增加到32次,1961年呈现一次最高值以后,风灾发生次数呈异常增多。1961年2000年一直保持风灾发生次数多,受灾严重的特点。对于受灾面积:1951-2010年,阿克苏地区风灾受灾面积均保持增长趋势,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幅增长。(6)对主要生态灾害的发生季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阿克苏地区各种生态灾害主要集中在3–10月,其中7月份属于生态灾害发生频次最多的月份,其次是6月份,11月至来年的2月最少。其中由于干旱灾害持续时间长,一年四季都会受干旱灾害的危害,而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最严重期为4~8月份。(7)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得出阿克苏地区四种主要生态灾害次数与人口、耕地面积、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受灾面积、存栏牲畜数等都有正负相关关系。其中相关性最显着的是生态灾害发生次数与受灾面积。
李云强,马凤莲,周士茹,宋喜军,吴裴裴[7](2012)在《承德市近50年沙尘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1960-2009年承德市9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资料,探讨了承德市风沙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沙尘灾害在承德市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3种沙尘天气的发生日数以丰宁县最多,扬沙日数多年平均达到3.85次/a;3种沙尘灾害发生的空间分布除了整体上呈现由西北到东南递减趋势外,均有一个突出的舌形等值线。这条等值线基本上沿着"丰宁—滦平—承德县"向东南方向延伸,正好与滦河河谷的走向基本一致;从近20年沙尘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来看,2000-2002年是近20年来沙尘灾害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时期;从月际尺度而言,沙尘天气的发生呈现出"双峰一谷"型的变化,每年以3-5月沙尘天气发生的频次最多,冬季有一个沙尘天气次多期。
李锦荣[8](2011)在《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文中提出文章以区域灾害理论为基础,应用RS和GIS技术手段,通过对沙尘暴灾害特性的分析,对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指标的筛选,最终建立沙尘暴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指标、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指标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构建沙尘暴灾害评价模型,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分析了锡林郭勒盟1981-1990年、1991-2000和2001-2010年三个时期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全文结论如下:(1)锡林郭勒地区春季沙尘暴占全年的77.28%,季节特征明显。一年沙尘暴的发生主要集中在3、4和5月沙尘暴,尤其4月份沙尘暴发生次数为全年最高(占40.74%),6月以后沙尘暴发生次数极具下降。1971-2000年沙尘暴发生频率呈递减趋势,进入到2001年后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空间分布总体趋势由西向东逐渐递减,多发区中心位于西部(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和朱日和)。各站点沙尘暴年际变化波动差异明显,西部地区波动高于东部地区。(2)通过综合模糊评价的方法获得锡林郭勒盟各旗县三个时期(1981-1990年、1991-2000年和2001-2010年)的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总体而言,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沙尘暴致灾危险性高于第二时期,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高-低-高的趋势。就空间相对而言,东部北部(乌拉盖和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处于低危险性和较低危险性区域;中部地区(阿巴嘎旗和锡林浩特市)处于较低危险区域,而西部(苏尼特左旗、右苏尼特旗、朱日和)以及南部五旗县(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和太仆寺旗)在较低度、中度和较高度危险去之间变化,这几个旗县在同一时期致灾危险性高于其他旗县。(3)沙尘暴灾害的孕灾环境的危险性的评价,采取分层处理的方式,将沙尘暴灾害的孕灾环境分为气候背景环境和下垫面环境。在气候背景环境中利用因子分析,通过气象站点的风速、起沙日数、气温、降雨量、地温等筛选出与沙尘暴日数相关性较高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利用最大方差旋转后最终确定出三个综合因子(动力因子、湿润因子和热力因子),构建了沙尘暴灾害气候孕灾环境的危险性指数。下垫面孕灾环境指标的选取,从沙尘暴灾害的形成机理出发,结合前人多沙尘暴的研究,从沙源地、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可蚀性、植被盖度和积雪指数五个方面构建孕灾环境危险性指数。最终确定三层次的指标体系,完成沙尘暴孕灾环境危险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锡林郭勒盟孕灾环境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锡林郭勒盟地区主要处于较低度、中度和较高度危险性3个等级,第一时期三个等级分别占锡林郭勒盟面积的42.64%、23.46%和18.29%;第二时期占锡林郭勒面积的45.50%、21.57%和17.76%,同比减少。第三时期占林郭勒面积的39.11%、35.25%和19.11%,同比增加。沙尘暴孕灾环境危险性最高等级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西部(苏尼特右旗和朱日和地区),三个时期面积分别占锡林郭勒盟面积的2.02%、0.36%和0.51%。通过孕灾环境危险性时空分布的异质性可以得知:植被盖度、积雪指数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是造成三个时期孕灾环境危险出现高-低-高趋势的主要原因。气候因素(动力因子、湿润因子和热力因子)和土壤自身可蚀性是孕灾环境危险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直接原因。植被盖度季节变化和积雪指数季节变化是影响沙尘暴孕灾环境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4)沙尘暴灾害的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主要围绕着对农业、林业、牧业、工业、通讯和交通运输以及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选取指标考虑,选取人口密度,耕地百分比、大牲畜比例、载畜量、交通线路密度、三个产业生产总值百分比以及万人拥有床位和医疗技术人员数,去分析锡林郭勒盟沙尘暴承灾体脆弱性。结果显示:三个时期锡林郭勒盟地区的承灾体脆弱性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南部五个旗县以及中部锡林浩特和东部的东乌珠穆沁旗降低趋势明显。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牲畜存栏头数和超载率得到一定控制、牧民纯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牧民的收入增速加快)、城市化进程得到合理发展,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步发展成,以第一产业为特色产业,二三产业并重发展,三大产业(二连浩特除外)比例近乎3:4:3,产业结构由农牧业为主的产业逐渐向合理化、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转型。这一切的变化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在锡林郭勒盟实施京津源风沙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得该地区的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收入来源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京津源风沙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降低该地区承灾体脆弱行起到积极作用。(5)通过锡林郭勒盟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分析,构建沙尘暴风险评价体系,通过风险等级分区矩阵,最终获得锡林郭勒盟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图。总体而言,三个时期锡林郭勒盟主要处于中度风险和较低度风险区。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锡林郭勒中东部(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西部的二连浩特处于较低风险区域,其余各旗县处于中度风险区。第二时期风险度有所降低,东乌珠穆沁旗由较低度风险降低为低风险,阿巴嘎旗由中度风险区域向较低度风险区域转移。
卢斌(王莹)[9](2010)在《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一个人口迁移、景观变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也是城市发展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随着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不断加大,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也向纵深拓展。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断加强,很多快速城市化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在脆弱生态地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作为西部干旱区的典型案例地区,艾比湖流域已成为新疆继塔里木河流域之后的第二大生态退化区,该流域生态问题已经影响到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在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位于新疆西部的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在对该区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构建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构建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格网GIS技术对各项指标进行空间格网化表达,然后综合运用主观AHP打分法和客观修正熵权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在GIS的支持下进行地图代数运算,获得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初步结果,最后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艾比湖流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以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混合模型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进行了预测,得到2015年和2020年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在上述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多项对策,以期为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强烈,城市化的初期阶段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中,自然背景的生态环境因素高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生态因素,但流域人地关系在进一步加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强。(2)应用格网化方法对影响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上对包括人口数据等统计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格网化GIS的应用范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3)通过分析评价艾比湖流域1990年、2000年、2008年三个年份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发现,2000年以后,区域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流域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呈良性发展。(4)从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上来看,城市内部和外部或非城市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即城市内部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要明显好于非城市区域。(5)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将逐步好转,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尝试运用格网化方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对传统的以行政单元为最小研究区域的方法进行了更新,从而可有效揭示行政单元内部的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区域城市化发展状况。(2)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实现了格网化分析研究,使得研究的尺度在空间上进一步细化,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具操作性。(3)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格网化结果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模型进行了预测,比传统的基于行政单元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方法精度有所提高,预测的结果比单纯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预测模型准确度有所提升。
王仁德,邹学勇,程宏,吴晓旭[10](2009)在《河北省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个基础气象站1980—2006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对河北省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沙尘天气以扬沙为主;在空间分异上,沙尘天气自西向东发生频次递减,西北部和南部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东部是沙尘天气的低发区,各类沙尘天气的高发中心不尽相同。在年际变化上,扬沙、浮尘和沙尘暴3类沙尘天气均呈逐年波动减少的趋势,春季发生次数最多;气候周期性变化是造成沙尘天气年际年内变化的主要原因,大风与沙尘源地的耦合决定了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
二、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过程研究进展 |
1.2.2 沙漠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1.2.3 浑善达克沙地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当前研究不足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植被 |
2.1.5 水文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土地沙漠化过程的评价 |
3.3.3 沙漠化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估 |
3.3.4 生态系统修复区划分区方法 |
4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 |
4.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 |
4.1.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
4.1.2 200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 |
4.1.3 土地利用转换关系 |
4.2 区域土地沙漠化过程 |
4.3 区域土地沙漠化主要驱动力 |
4.3.1 气候变化 |
4.3.2 人类活动 |
5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
5.1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
5.2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 |
5.3 沙尘天气变化趋势 |
6 浑善达克沙区生态修复区划 |
6.1 生态修复区划 |
6.2 差异化的管理对策 |
6.2.1 沙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
6.2.2 草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
6.2.3 农田生态保护技术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建议 |
7.2.1 开展“双评价”基础上的科学规划 |
7.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浑善达克沙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附录B 土壤可蚀性因子与坡长坡度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C 植被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D 土壤保持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E 专家打分表及层次分析结构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2)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界定 |
1.1.1 生态灾害 |
1.1.2 京津冀地区历史演化与行政区划变迁 |
1.1.3 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灾害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1912-1949年灾害研究综述 |
1.3.2 1950-1980年代灾害研究综述 |
1.3.3 1990年代以来灾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1912-1949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
2.1 主要生态灾害 |
2.1.1 水灾 |
2.1.2 旱灾 |
2.1.3 虫灾 |
2.2 生态灾害的主要特征与防治措施 |
2.2.1 生态灾害的主要特征 |
2.2.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
2.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
2.3.1 对灾害认识的科学化 |
2.3.2 治理理念由救治转向预防 |
2.3.3 灾害救治呈现人道主义倾向 |
2.4 小结 |
3 1950-1970年代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
3.1 主要生态灾害 |
3.1.1 水旱灾害 |
3.1.2 风沙灾害 |
3.1.3 污染灾害 |
3.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
3.2.1 水旱灾害防治 |
3.2.2 风沙灾害防治 |
3.2.3 污染灾害防治 |
3.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
3.3.1 坚持救人为先,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
3.3.2 强调预防,注重根治 |
3.3.3 生产自救为主,政府救济为辅 |
3.3.4 进行生态保护,开始环境治理 |
3.4 小结 |
4 198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
4.1 主要生态灾害 |
4.1.1 水污染 |
4.1.2 大气污染 |
4.1.3 风沙灾害 |
4.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
4.2.1 水环境综合治理 |
4.2.2 大气污染治理 |
4.2.3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
4.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
4.3.1 重视科学在灾害防治中的运用 |
4.3.2 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
4.3.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绪论 |
1.1 密云水库流域面临的挑战 |
1.1.1 上游来水量减少 |
1.1.2 森林水源涵养效益有限 |
1.1.3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
1.2 密云水库流域保护工作实践 |
1.2.1 国家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
1.2.2 区域间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
1.2.3 区域内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系统管理的尺度 |
2.1.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理论 |
2.1.3 森林景观恢复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 |
2.2.2 森林景观恢复技术策略 |
3 研究区域、数据和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密云水库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3.1.2 密云水库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3.2 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 |
3.2.1 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 |
3.2.2 子流域空间数据 |
3.3 研究方法 |
3.3.1 贝叶斯统计学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有序加权平均法 |
3.3.4 敏感性分析法 |
3.3.5 模拟退火算法 |
3.3.6 选择实验模型 |
4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森林景观退化风险评价 |
4.1 贝叶斯网络模型 |
4.1.1 模型介绍 |
4.1.2 模型构建 |
4.2 结果分析 |
4.2.1 模型结构 |
4.2.2 参数学习 |
4.2.3 概率推理 |
4.2.4 敏感性分析 |
4.3 小结 |
5 采用有序加权平均算法的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 |
5.1 确定评估指标/属性 |
5.1.1 流域保护指标 |
5.1.2 生计改善指标 |
5.2 属性图层归一化处理 |
5.3 计算准则权重 |
5.4 计算次序权重 |
5.5 确定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 |
5.6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结果 |
5.7 小结 |
6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决策的敏感性分析 |
6.1 AHP-SA敏感性分析软件 |
6.2 评价准则的确定与分级 |
6.3 准则权重敏感性分析 |
6.4 矩阵敏感性分析 |
6.5 小结 |
7 采用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的森林景观恢复策略研究 |
7.1 研究区概况 |
7.2 研究模型构建 |
7.2.1 森林模型 |
7.2.2 目标函数 |
7.3 转换方案 |
7.4 控制参数 |
7.5 森林经营措施的时空安排 |
7.5.1 森林碳汇经营措施 |
7.5.2 木材生产经营措施 |
7.6 森林分析规划管理云计算平台(FSOS)介绍 |
7.7 研究结果 |
7.7.1 森林碳汇经营目标 |
7.7.2 木材生产经营目标 |
7.8 小结 |
8 采用选择实验模型的森林景观恢复项目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
8.1 研究区域和调查方法 |
8.2 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
8.3 结果和分析 |
8.3.1 描述性分析 |
8.3.2 MNL模型分析 |
8.3.3 边际效应估计和模拟 |
8.3.4 边际接受意愿估计 |
8.4 小结与讨论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9.2.1 创新点 |
9.2.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京津冀地区沙尘活动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2.1 沙尘天气成因 |
1.2.2.2 沙尘源与传输路径 |
1.2.2.3 时空分布特征 |
1.2.2.4 地质历史时期沙尘活动 |
1.2.2.5 物理化学特性 |
1.2.2.6 遥感监测 |
1.2.2.7 预测预报 |
1.2.2.8 沙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1.2.2.9 沙尘对大气降尘的贡献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2.1 京津冀地区风沙活动特征 |
1.3.2.2 沙尘与城市大气污染的关系 |
1.3.2.3 沙尘对城市大气降尘的影响 |
1.4 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收集和分析 |
1.4.2 样品采集和分析 |
1.4.2.1 地层样品采集和分析 |
1.4.2.2 降尘样品采集和分析 |
1.4.3 模型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2 京津冀沙尘活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社会经济条件 |
2.1.5 沙尘活动历史 |
2.2 地质历史时期沙尘活动状况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剖面描述及样品采集 |
2.2.3 结果研究 |
2.2.3.1 测年结果 |
2.2.3.2 孢粉分析 |
2.2.3.3 磁化率和粒度分析 |
2.2.4 地质历史时期的沙尘活动 |
2.2.4.1 孢粉组合和磁化率揭示的古气候变化与沙尘活动 |
2.2.4.2 粒度对地质历史时期沙尘活动的指示 |
2.2.4.3 粒度与孢粉、磁化率指示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
2.3 现代沙尘活动特征 |
2.3.1 类型特征 |
2.3.2 空间特征 |
2.3.3 年际变化特征 |
2.3.4 年内变化特征 |
2.4 沙尘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影响沙尘天气的气象气候因素分析 |
2.4.1.1 风速与沙尘天气的相关性 |
2.4.1.2 湿度因子与沙尘天气的相关性 |
2.4.1.3 气象因素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
2.4.1.4 气候因素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
2.4.2 下垫面对沙尘活动的影响 |
2.4.3 人类行为对沙尘活动的影响 |
2.4.3.1 正面影响 |
2.4.3.2 负面影响 |
3 沙尘活动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
3.1 京津冀大气污染特征 |
3.1.1 大气污染状况及主要污染物 |
3.1.2 年际变化 |
3.1.3 年内变化 |
3.1.4 空间分异 |
3.2 沙尘活动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
3.2.1 沙尘天气与大气污染的年际相关性 |
3.2.2 沙尘天气与大气污染的年内相关性 |
3.2.3 沙尘天气与大气污染在空间上的耦合性 |
3.2.4 沙尘型大气污染的比重 |
3.2.5 沙尘活动日的大气污染状况 |
3.3 典型沙尘天气过程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4 沙尘对城市大气降尘的贡献 |
4.1 大气降尘采集和分析 |
4.1.1 降尘样品的采集 |
4.1.1.1 采样点 |
4.1.1.2 采样设备 |
4.1.1.3 采样时间 |
4.1.1.4 采样方法 |
4.1.2 降尘样品的处理和分析 |
4.1.2.1 样品的处理 |
4.1.2.2 元素含量分析 |
4.1.3 降尘来源解析方法 |
4.1.3.1 富集因子法 |
4.1.3.2 因子分析法 |
4.2 沙尘对石家庄春季大气降尘的贡献 |
4.2.1 石家庄春季大气降尘特征 |
4.2.1.1 降尘量 |
4.2.1.2 降尘元素组成特征 |
4.2.1.3 降尘元素富集特征 |
4.2.2 石家庄春季大气降尘来源解析 |
4.2.2.1 各排放源的标示元素 |
4.2.2.2 排放源贡献解析 |
4.2.2.3 降尘来源解析结果 |
4.2.3 沙尘对石家庄春季大气降尘的贡献 |
4.3 沙尘对北京春季大气降尘的贡献 |
4.3.1 北京春季大气降尘特征 |
4.3.1.1 降尘量 |
4.3.1.2 降尘元素组成特征 |
4.3.1.3 降尘元素富集特征 |
4.3.2 北京春季大气降尘来源解析结果 |
4.3.2.1 各排放源的标示元素 |
4.3.2.2 排放源贡献解析 |
4.3.2.3 降尘来源解析结果 |
4.3.3 沙尘对北京春季大气降尘的贡献 |
4.3.4 沙尘对北京春季大气降尘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地质历史时期沙尘活动规律 |
5.1.2 现代沙尘活动特征 |
5.1.3 各种因素对沙尘活动的影响 |
5.1.4 沙尘与城市大气污染的关系 |
5.1.5 沙尘对城市春季大气降尘的贡献 |
5.2 创新点 |
5.3 治理沙尘型大气污染的建议 |
5.3.1 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5.3.2 加强对本地沙尘源的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态灾害概论 |
1.2 生态灾害的类型 |
1.2.1 气候类生态灾害 |
1.2.2 生物类生态灾害 |
1.2.3 土壤类生态灾害 |
1.2.4 污染类生态灾害 |
1.2.5 地质环境类生态灾害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1.5.3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 |
1.7 数据来源 |
1.8 研究方法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概况 |
2.1.3 地形地貌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植被 |
2.1.6 阿克苏地区生物资源情况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第三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 生态灾害受灾面积变化 |
3.2 生态灾害发生次数变化 |
3.3 干旱灾害 |
3.3.1 阿克苏地区干旱灾害时间分布 |
3.3.2 阿克苏地区干旱灾害空间分布 |
3.4 洪水灾害 |
3.4.1 阿克苏地区洪水灾害时间分布 |
3.4.2 阿克苏地区洪水灾害空间分布 |
3.5 风灾 |
3.5.1 阿克苏地区风灾的时间分布特征 |
3.5.2 阿克苏地区风灾的季节分布特征 |
3.5.3 阿克苏地区风灾空间分布 |
3.6 冰雹灾害 |
3.6.1 阿克苏地区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
3.6.2 阿克苏地区冰雹灾害空间分布 |
第四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全球变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
4.2 人口变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
4.3 耕地面积的变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
第五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承德市近50年沙尘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2 承德沙尘灾害发生的空间特征 |
3 沙尘灾害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 沙尘灾害的年际变化 |
3.2 沙尘灾害的月际变化 |
4 沙尘灾害成因分析 |
4.1 空间成因分析 |
4.2 时间成因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8)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基本概念及理论 |
1.3.1 沙尘暴 |
1.3.2 灾害 |
1.3.3 灾害系统 |
1.3.4 风险 |
1.4 沙尘暴研究进展 |
1.4.1 沙尘暴国外研究进展 |
1.4.2 沙尘暴国内研究进展 |
1.5 灾害研究进展 |
1.6 沙尘暴灾害研究 |
1.7 亟待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择 |
2.2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状况 |
2.2.4 水文状况 |
2.2.5 植被状况 |
2.2.6 锡林郭勒草场 |
2.3 研究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2.4 研究区目前的荒漠化现状 |
3 数据来源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气象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1.2 沙尘源的提取 |
3.1.3 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类 |
3.1.4 土壤潜在可蚀性 |
3.1.5 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盖度的计算 |
3.1.6 积雪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1.7 经济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1.8 数据时间一致性说明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4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灾害的基本特征 |
4.1 中国沙尘暴灾害概述 |
4.2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空间分布变化 |
4.3 沙尘暴的时间变化趋势 |
4.3.1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季节变化 |
4.3.2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年际变化 |
4.3.3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年代变化 |
5 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1 沙尘暴灾害理系论体系与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1.1 沙尘暴灾害理系论体 |
5.1.2 沙尘暴灾害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2 沙尘暴致灾因子指标体系的研究 |
5.2.1 致灾因子危险指标的选择 |
5.2.2 致灾因子危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3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致灾因子指标分析 |
5.3 沙尘暴孕灾环境指标体系的研究 |
5.3.1 孕灾环境稳定性指标的选取 |
5.3.2 孕灾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3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孕灾环境指标分析 |
5.4 沙尘暴承灾体指标体系的研究 |
5.4.1 承灾体脆弱性指标的选取 |
5.4.2 承灾体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3 锡林郭勒地区承灾体指标分析 |
5.5 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体系确立 |
6 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6.1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建立 |
6.2 沙尘暴灾害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6.2.1 计算权重的方法选择 |
6.2.2 层次分析法 |
6.2.3 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危及灾环境稳定性权重的确定 |
6.2.4 沙尘暴承灾体脆弱性权重的确定 |
7 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
7.1 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7.1.1 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数学模型的构建 |
7.1.2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致灾因子的计算与分析 |
7.1.3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7.2 沙尘暴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 |
7.2.1 构建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因素集 |
7.2.2 构建孕灾环危险性指数评价模型 |
7.2.3 孕灾环境危险指数计算 |
7.3 沙尘暴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
7.3.1 构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因素集 |
7.3.2 构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集 |
7.3.3 构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权重集 |
7.3.4 构建承灾体隶属度函数 |
7.3.5 承灾体模糊综合评价 |
7.4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区域意义 |
1.2.3 理论与方法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数据资料来源 |
1.4.1 人口、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
1.4.2 遥感影像数据 |
1.4.3 图形图像数据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水文条件 |
2.1.3 河流水系特征 |
2.2 生态环境 |
2.2.1 土地资源概况 |
2.2.2 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 |
2.2.3 水土开发的空间格局及主要绿洲 |
2.3 历史时期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演变 |
2.3.1 古代游牧民族时期的被动依存关系 |
2.3.2 秦汉至清代以前的人与自然半依存关系 |
2.3.3 清代至建国以前农业经济时期的城市化初步形成 |
2.3.4 建国以来现代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
2.4 艾比湖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影响 |
2.4.1 城市化过程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 |
2.4.2 流域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 |
2.5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3.1 城市化研究 |
3.1.1 城市化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城市化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3.1.3 城市化研究评述 |
3.2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3.2.1 生态环境效应国外研究进展 |
3.2.2 生态环境效应国内研究进展 |
3.2.3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评述 |
3.3 二者关系研究 |
3.3.1 二者关系国外研究进展 |
3.3.2 二者关系国内研究进展 |
3.3.3 二者关系研究评述 |
3.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 |
3.4.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方法 |
3.4.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方法评述 第四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与评价体系构建 |
4.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 |
4.1.1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探讨 |
4.1.2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和反馈机制 |
4.1.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压力-状态-响应机制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3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数据标准化 |
4.4 权重的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4.2 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 |
4.4.3 组合赋权法最终确定权重 |
4.5 权重分析 |
4.6 小结 第五章 基础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格网化表达 |
5.1 图形基础数据的处理与建库 |
5.2 遥感基础数据的处理与解译 |
5.2.1 土地利用数据 |
5.2.2 NDVI数据 |
5.3 图形类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5.3.1 地形起伏度 |
5.3.2 气候适宜度 |
5.3.3 水文指数 |
5.3.4 地被指数 |
5.3.5 生态弹性度 |
5.4 统计类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5.4.1 城市化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5.4.2 生态环境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5.5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
6.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定量评价 |
6.1.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定量评价 |
6.1.2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定量评价 |
6.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
6.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化分析 |
6.3.1 状态与过程分析 |
6.3.2 二元关系分析 |
6.3.3 耦合协调分析 |
6.4 小结 第七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趋势预测 |
7.1 元胞自动机原理 |
7.2 BP神经网络模型 |
7.3 基于元胞自动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预测模型 |
7.3.1 预测模型及分析方法选择 |
7.3.2 城市化模型 |
7.3.3 生态环境模型 |
7.4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分析预测 |
7.5 小结 第八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
8.1 制定科学的流域发展规划 |
8.2 加强自然植被的恢复和保护 |
8.3 加快边贸城市建设和发展 |
8.4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和观光型农业 |
8.5 加快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步伐 |
8.6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
8.7 确保入湖水量,加强用水的管理 |
8.8 加大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科研投入 |
8.9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四、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王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D]. 胡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3]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4]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D]. 李皓.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5]京津冀地区沙尘活动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D]. 李正涛. 河北师范大学, 2013(10)
- [6]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D]. 买吾鲁旦·阿布力克木. 新疆大学, 2013(10)
- [7]承德市近50年沙尘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李云强,马凤莲,周士茹,宋喜军,吴裴裴.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5)
- [8]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D]. 李锦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9]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 卢斌(王莹). 西北大学, 2010(09)
- [10]河北省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仁德,邹学勇,程宏,吴晓旭. 水土保持通报,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