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元: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论文

张馨元: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妇女妆饰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唐代妇女在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高度发展,民族文化高度融合的开放的时代风潮引领下,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发式与妆饰,这些发式多达400多种,有具体名字的就有200多种。这些发式与发饰,反映出唐代服饰文化的阶级性、时代性、艺术性、整体性特征,反映了初唐的简约大气、盛唐的雍容华贵、晚唐的奢靡颓废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审美趋势甚至妇女地位的表现。

关键词:唐代;仕女图;发式;发饰

人类对自身的美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传承和演变,直接反映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俗变迁,展示着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古代妇女妆饰是古代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产生的,既是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反映古代妇女的审美与文化生活,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史也。”[1]52古人在维持头发的完整、进行蓄发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对头发的打理与装饰,以起到美化自身的效果。

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王朝国力最盛的朝代,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空前的发展,统治阶级也表现出一种宏大的创造的气魄。在唐代开放与开明的时代风潮下,外来文化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与本民族文化融合,唐代的审美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女性得以享受充足的物质供给,这就为她们追求外表的华美创造了基础。她们所创造、流行的事物经由艺术家之手,用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表现、记录下来,逐渐凝聚成社会风尚。据记载,这时期的各种发式大约有四百多种,有具体名字的就有二百多种[2]48,现存唐代仕女图中描绘了各富特色、多姿多彩的发式,展现了唐代妇女发式的造型特征。

一、唐代女子的发式与发饰

(一)发式的类别

发式,即头发的式样。唐代妇女发型千姿百态,各种多样。据唐人所著《髻鬟品》记载:“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明皇帝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有归顺髻,又有闹扫妆髻。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抛家髻及倭堕髻。”[3]3602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和现存绘画、壁画等文物反映,唐代妇女发式大体上可以分为髻、鬟、鬓三种,各具特色,代表着当时的流行趋势。

1.髻

孔老一被老三的尖叫声惊醒,猛地挣脱手上的绳子,疯了似的扑向老三,一把将老三死死抱在怀里,任凭宪兵怎么抽打,再也不肯撒手。宪兵无奈,只好用一根绳子裹粽子一样一道又一道地将孔老一裹了个严严实实。

“髻”是绾束在头顶上的头发,发髻的基本形态依照位置可划分为两种:高束于顶的为高髻,垂于颅后的为低髻。

只有通过建造历史、材料组分与特征分析,劣化迹象的科学检测评估,才能准确地选择和应用适宜的修复技术,才能最大可能地真实保存地面材料与特征,实现德式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

高髻起源于战国,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早为歌舞艺人表演时所梳,大约到东汉以后,高髻才渐渐为妇女所用,并从宫廷流传至民间,时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4]238这个时期的高髻种类丰富,诞生了灵蛇髻、飞天髻、盘桓髻等式样。到了隋唐,高髻更是愈加高大,种类也愈加丰富。据史籍记载,就有云髻、螺髻、峨髻、凤髻、丛髻、半翻髻、反绾髻、惊鹄髻、交心髻、三角髻、乌蛮髻、回鹘髻、长乐髻、百合髻、归顺髻、平蕃髻、愁来髻、乐游髻及双环望仙髻等数十种。[5]162

低髻,也称垂髻,包括堕马髻、倭堕髻、练垂髻、丫髻等等,低髻主要流行于中晚唐时期。

2.鬟

鬟是古代女性所梳的环形发式,鬟与髻唯一的区别是鬟为空心,髻为实心。鬟的梳法大致为两种:一是梳成细长的双环自发根翘起系于头顶或耳边,二是梳成宽扁的鬟于耳旁。唐代的鬟的式样甚多,有数目之分,多为双环,可至十余鬟,也有高低、大小、长短之分。

《捣练图》左四红衣少女的发式为练垂髻,练垂髻或称垂练髻,挽时先将发由正中分开成左右两股,每边下垂后向上折起,用红绳缚之。一般为未婚女子或侍女、婢女、童仆所梳,流行于中唐时期。

3.鬓

鬓指两颊至耳前所留的头发,俗称“鬓角”或“鬓脚”。古代妇女将发挽成各种髻鬟,还对鬓发加以种种修饰,用以搭配衬托。秦代鬓多被修饰成直角,给人庄重朴实之感。东汉至魏晋流行将鬓发整理成弯钩状。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将鬓发留长过耳,搭在两肩,似两条飘带。直至唐代,初唐时的妇女更注重发髻的梳理,对鬓发不加修饰。大约初唐晚期至盛唐,鬓发多在耳垂之上,形状为尖形。中晚唐时流行鬓发留长,并将下部修剪成圆角,贴于耳部或垂至颈间。具体的样式有蝉鬓、博鬓、丛鬓等。[6]44

(二)发饰的类别

发饰是插在髻发上面的饰品,唐代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注重发型的打理,还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精美的饰品,与发型相配,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据文献记载,唐代女子头饰有梳子、蓖、簪、钗、步摇、搔头、花饰、钿花、花冠等,制作材料多种多样,制作工艺也十分精美。

2.土地使用标准更加严格,油田建设用地审查监管力度加大。2012年9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适用的供地政策和土地使用标准,对石油和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等控制指标加强审查和监管。对未按有关批准文件或合同要求执行的,追究土地使用者的责任,依法收回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并收取违约金。目前国家土地用地标准不断细化,油田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审查和监管力度加大一旦出现超标用地油田将承担法律责任,面临被收回的风险。

1.簪

按需开启设备的日平均耗电量为两倍球形IPC耗电功率与摄像机受人员活动影响,导致的日平均开启累积时间之积。

蝉鬓,取其如蝉翼之薄状,将鬓角处的头发向外梳掠得极为扩张再加以收拢,因而变成薄薄的一层。白居易诗云:“蝉鬓脂髻云满衣”,也称为“云鬓”。这种鬓发式样将鬓发向面部收拢,形成“两鬓抱面”的样式,常与椎髻结合,构成“抛家髻”。所谓“两鬓抱面”即是将头发汇集于顶,束髻之后抛向一侧,梳挽时同时将鬓发处理成薄片之状,紧贴双频。盛唐时期的抛家髻两鬓宽松阔大,抱面之势强,造型气派。中晚唐以后,抱面的两鬓渐渐缩回而髻抛出,与盛唐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由笄演化而来,《中华古今注》卷中“头髻”:“自古之有髻,而吉者系也。女子十五而笄,许嫁于人,以系他族,故曰髻而吉。榛木为笄,笄以约发也。”[7]18发笄的材质有骨、石、陶、荆、竹、玉、铜、金、象牙、牛角、玳瑁等,女子年十五及笄,表示成人,可以许婚。秦汉之后,“簪”取代“笄”,成为固发、装饰的工具。簪的插针成细长状,头部扩大可进行造型,材质多为金、玉、水晶、犀角、玳瑁等,簪首造型多含龙凤、花鸟、树木等,十分精美。

综合模型是整合数据分析观念的外显表现和内隐的认知过程的综合视角建构的,反映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如张丹将数据分析观念的评价框架划分为3个维度9个要素,各要素又划分四个水平,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小学生在教学情境下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阶段[11].该框架以数据分析过程为暗线,结合统计意识和随机思维,但未涉及批判思维,且需要更多的样本进行验证.

图中左二、左三、正中女子及右三、右六女子所梳发式为抛家髻。抛家髻是一种在中晚唐时期非常流行的发髻样式,《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元和末,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朱粉,惟以乌膏注唇,状似悲啼者。”又曰:“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9]879发鬓在面部两侧倚靠,头上发髻作抛出之态。

钗是用于固定发髻的饰品,与簪不同,钗为双股或多股,且仅为女子所佩戴。钗由头和股两部分组成,钗股又称钗梁,用来插入发中固定,钗股有长短之分,长者为“长钗”,短者为“短钗”,用于头顶则为“顶钗”,饰于双鬓称为“鬓钗”。

3.步摇

钗首用金丝扭成花枝状,嵌以珠玉,并系以垂珠,即为步摇。《释名·释首饰》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8]618步摇随行走时身姿的摆动而摇晃,唐代步摇多用金玉、翠羽制成鸟雀之状,在鸟雀口中挂衔着珍珠,珠翠并用,十分华丽。

4.钿

亦作“金奠”,多用金银、珠翠、宝石制作,以金制成的称为“金钿”,金镶玉和珠宝制作的称为“宝钿”,制作成花朵造型的称为“花钿”。花钿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无柄薄片,用簪钗穿过小孔固定于发上;一是带柄花钿,直接插于发上。

5.栉

栉分为梳和篦两种。梳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齿粗而稀;篦出现于春秋,齿细且密。二者最初为梳理头发、清除污垢的工具,后来发展成为妇女的发饰。梳篦的材质有金、银、玉、犀角、象牙、玳瑁等,造型有长形、买形、半月形、梯形等,装饰以凤凰鸾鸟、云纹等,可插于髻前、髻后与两侧,通常采用横插、对插、斜插的方式。

在朗乡、汤旺河、饶河喀尔喀山形成的或成片、或孤立存在的石林景观,可能均是冰盖冰川的掘蚀、拔蚀和挖蚀以及后期冰川融水的冲蚀作用下产生的特有的冰川地貌类型(图6)。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QRS-T夹角大于正常人群。Dern等[17]发现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高血压人群的QRS-T夹角随着血压的降低而减小,因此认为QRS-T夹角的变化可能与心肌缺血及心肌肥厚有关。Atsma等[18]在969名不伴有左室肥厚的绝经后妇女中发现,血压的升高与QRS-T夹角增大相关,并提出在发生左室肥厚前,血压升高可导致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异常。至于能否在临床上应用QRS-T夹角来评价高血压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二、唐代仕女图中的发式与发饰

唐代妇女的发型造型种类繁多,表现在各个时期的仕女图中,按流行顺序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初唐时期:唐高祖武德初即公元618年至唐睿宗延和元年即公元712年,这一时期仕女图带有浓郁的魏晋遗风,是唐代仕女图创作的雏形时期,主要的代表画家为阎立本。

《捣练图》中左二、正中蓝衣女子头垂双鬟,即从正中分发,左右各分数股并拧成条,用红绢固定,使其依附在双鬓。画面中二人梳挽双鬟,并用红绢缚之,在鬟上插梳,稍加装饰。

中晚唐时期:唐肃宗至德初即公元756年至唐昭宗天佑初即公元904年,这一时期虽然国家政局混乱,唐代仕女画的创作却达到了鼎盛,主要的代表画家是周昉。

(一)初唐时期

《步辇图》是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主人公,描写唐太宗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派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者禄东赞的场景。画面中唐太宗轻装便衣,身旁九名侍女随从服侍,侍女所梳发式为云髻。

云髻是将头发层层堆叠,梳成云朵形状,额发也处理成云朵状,卷曲而高耸,似缕缕朵云。《步辇图》中的侍女乌发云髻,飘逸清俊,且并无佩戴发饰,自然轻巧,天然淳朴,又不失大气庄重,显示出皇家气派。

步辇图

(唐)阎立本,绢本,设色,画芯38.5×129.6cm,故宫博物院藏

《胡服美人图》是初唐舞乐六扇屏风之一,出土于新疆阿斯塔纳墓,解放前被日本盗走,现日本私人收藏。

此画约作于公元704年左右,现存的是局部残片,画中美人头梳的是惊鹄髻。

同时,特定的发式只能由上层贵族或宫廷女性所有,例如博鬓,《旧唐书》卷45《舆服志》记载了对皇后之服的规定:“武德令,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皇太子妃的服制:“皇太子妃服,首饰花九树,(小花如大花之树,并两博鬓也。)褕翟……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由此可见,唐代宫廷妇女发式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与《步辇图》中的侍女相同,图中的仕女并无簪插任何发饰,突出了乌发造型,塑造出一个朴实、大气而端庄高古的形象。

胡服美人图(局部)

(唐)佚名,屏绢本设色,纵15.7cm,私人收藏

(二)盛唐时期

《捣练图》作为盛唐时期的风俗画,表现的是宫中仕女们加工绢丝的劳动场面。画面中有十二个仕女,正进行着捣丝、理丝、缝合以及熨平的工序。画中的贵妇丰颊肥体,服饰艳丽,健康活泼,姿态生动。

捣练图

(北宋)赵佶,画心绢本,37×145.3cm,波士顿美术馆藏

盛唐时期:唐玄宗先天初年即公元712年至唐代宗宝应初即公元762年,这一时期为唐代仕女画创作的成熟时期,代表画家有张萱、吴道子等。

一般认为,女性未嫁梳鬟,成婚梳髻,鬟成为少女的标志,杜甫有诗为证:“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立。”我们常称的丫鬟,也作“丫环”,是将头发梳成双环分别位于左右两鬓,垂于耳际,因此也称低鬟、垂鬟。

上图少女的练垂髻头顶一小髻,以白绢束之,鬓前两髻用红绳束之,无金玉之饰,可以此推导其地位不高,年纪较轻。

《捣练图》画面中其余仕女均梳高髻,发髻正中额上插梳,鬓发上装饰花钿,背对着画面的几位仕女以梳篦、红绢固定发髻,为我们展示了唐代女子面面俱到的精致美丽。

《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系张萱所画,描绘唐代开元年间,杨贵妃姐姐的虢国夫人率领众侍从出巡踏青的场面。

虢国夫人游春图

(北宋)赵佶,绢本,设色,51.8×148cm,辽宁博物馆藏

图中的主人公虢国夫人身骑棕色马,头梳堕马髻。堕马髻,又称坠马髻,沿袭了汉代名称,流行于盛唐至中晚唐时期。其发式是将头发束于头顶,挽髻后一侧下搭,类似于从马上跌落发髻似散非散之态,表现妩媚慵懒的无力感。

(三)晚唐时期

《簪花仕女图》是晚唐周昉的代表作,记录了晚唐宫廷贵妇赏花、逗狗的享乐生活。画面中女子所梳的发式为峨髻。峨髻,顾名思义,是一种高耸巍峨的高髻,外形如陡峭的山峰,可达一尺多高,多为上层妇女所喜用。

簪花仕女图

(唐)周昉,绢本,设色,182x46.4cm,辽宁博物馆藏

上图发饰的使用是此画的特色,除一侍女外,所有妇女的发饰构造搭配相似。头顶牡丹,花与金结合,额前发簪金步摇,垂珠帘,峨髻内斜插数把发钗,鬓发收拢工整,并不设鬓饰。簪花步摇,金玉珠翠,突出了晚唐妇女妆饰的华丽与奢靡。

《挥扇仕女图》描绘的是夏末秋初宫妃和侍女在深宫院内纳凉的情景,全图中共十三个人物,姿态各异,发式也不尽相同。

挥扇仕女图

(唐)佚名(传周昉),绢本,设色,204.8×33.7cm,故宫博物院藏

2.钗

抛家髻与蝉鬓搭配,组成“双鬓抱面”的固定搭配。

2018年7月,东北化工销售公司上半年经营考核指标出炉。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产品销量306.28万吨,比预算进度多实现11.7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比预算进度多实现32.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053万元,比预算进度多实现10053万元;实现调运量499.28吨,比预算进度多39.28万吨;调运计划完成率100%;购销率100.31% ……

发饰方面,画面中的宫妃多插梳篦进行装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插梳的位置,除却常规的下插一梳篦于额发上和发髻背后,左一仕女的梳篦呈“对插”样式,在发髻底部下插一半月形梳篦,额发反插一半月形梳篦,上下呼应,富有对称的美感。

《宫乐图》所绘的是后宫仕女弹琴听乐的场景。图上共十一人,其中十个宫妃或演奏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或啜饮聆听;二位侍女立于一旁服侍。

宫乐图

(唐)佚名,绢本,设色,48.7×69.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宫妃梳抛家髻,簪着发簪与花钿,发髻后插梳。宫女梳练垂髻,用红绢扎束,简单装饰。

图中两名宫妃的发式与众不同,她们的鬓发样式称为“博鬓”。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40年改革开放伟业的时代变换是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目前我们的党和国家正昂首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宽阔大道上。

“博鬓”是以鬓发遮耳或向后拢的发式,为宫廷贵妇所用。“博鬓”与宝髻结合,称为“宝髻博鬓”,即为图中样式。

三、唐代仕女图发与饰的特征

一个时代的妆饰能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为唐代女性妆饰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发式作为妆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特征也反映了唐代妆饰制度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早期高耸清俊,后期流行用假发做义髻,便显得更蓬松。[10]86

(一)阶级性

唐代作为封建朝代,其妆饰制度也必然遵循封建等级制度“尊别有序”的原则,在发式上也有体现。不同阶层的妇女所梳的发式有所区别,例如在《捣练图》中,宫妃梳高大华丽的发髻,追求“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11]3439侍女只能梳简单的双鬟。至于平民百姓,尽管可以追求上层华丽的发式,但在日常生活劳作中,往往挽个椎髻或高髻,以求方便,如《旧唐书》卷199《东夷传》记载:“贵人戴锦帽,百姓皆椎髻。”[12]5340

惊鹄髻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惊鹤髻的特点,以鸟的翅膀为原型,具体梳法是将头发拢至头顶,在正面交叉缠绕,后半部分的发编成鸟翼状,似鹄鸟受惊欲飞的样子,精致且灵动。

吊脚楼以木结构为主,大多为“穿斗”或“绑扎”式的。用木柱在平地上撑起上下两层,这样可以节约土地,造价也比较便宜。在实地上建造正屋,厢房的一边与实地接触并与正房连接,其他三边依靠柱子的支撑,均呈悬空状态。每扇四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状态。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小青瓦,花格窗,丝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四角翘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唐代妇女的发式与饰品的阶级性在仕女图中也有所体现,例如《捣练图》和《宫乐图》中的侍女只能梳练垂髻,且无金玉之饰,与宝髻博鬓的宫妃形象截然不同,体现了阶级差异。

2.1.1 小麦株高增加。据2017年5月20日考察,磷肥的施用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能增加小麦的株高,详见表1。施用磷肥的小麦株高平均为83 cm,比未施用的磷肥小麦株高80.6 cm平均高2.4 cm。经分析,磷肥的用量与小麦的株高显著相关。

(二)时代性

唐代女性发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期的发式种类数量和流行趋势均有所不同,依照初唐、盛唐、中晚唐划分为三个阶段。

轮滑(Roller skating),曾经有很多汉化版本,旱冰、溜冰、滑冰等等,但是今天,我们统一叫轮滑。轮滑运动可以分为,轮滑球、极限轮滑、花样轮滑、速度轮滑和自由式轮滑。被大众普遍接受还是自由式轮滑,这种集运动、休闲、娱乐一体的体育项目不断发展,融合速降、休闲、刷街、花式刹车、花式跳跃、旋转等元素而衍生出的的轮滑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将使轮滑运动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一种选择形式。

初唐时期,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政治较为清明,社会步入稳定期。妇女发式大多继承前朝,式样繁多但较为简朴,具体表现为《步辇图》中侍女梳云髻和《胡服美人图》中仕女梳惊鹄髻,高耸清俊,不饰珠翠,追求简约稳重之美。这一时期的发髻以高髻居多,同时朝着更加高大的式样发展。

盛唐时期,唐朝经济实力雄厚,政治开明,思想自由,多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安居乐业,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在生活上都充满着自信。各种艺术竞相发展,以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一时期的审美风尚崇尚丰满艳丽、雍容壮阔,在发式上的突出典型为高大的宝髻。同时,大胆追求美丽的女性也对旧式发式加以创新,如汉代坠马髻被改良成倭堕髻。《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仕女发式高耸恢弘,发饰富贵大气,显现盛唐气魄。除此之外,盛唐时期万国来朝,与少数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因此盛唐发式发展的一大特色是深受外来文化影响,改造出回鹘髻、乌蛮髻等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发髻。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遭受了打击,同时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追求奢靡浮躁的享受,人们的审美追求热情削减,妇女发式追求上,较前期更注重含蓄的情感体验,而发饰更加华丽堆砌,体现在《簪花仕女图》中的峨髻高耸、金玉珠翠满头的贵妇形象上。这一时期流行的典型发式为抛家髻、堕马髻,与盛唐相比,高度便略逊一筹,这些发式特点为向一侧倾斜,营造出一种慵懒无力的质感,例如《挥扇仕女图》中的宫妃形象。晚唐出现的丛髻更是蓬松杂乱,凭添颓唐的凄楚之意。

(三)艺术性

唐代女性的发式,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从形制上来看,唐代发式优美典雅,形神兼备。云髻形状似云,飘逸又不失庄重。半翻髻宛如翻卷的荷叶,独具匠心。惊鹄髻以鸟的翅膀为原型,将头发编成鸟翼状,似鹄鸟受惊欲飞。双环望仙髻飘逸灵动,如仙子泠然降临人间。堕马髻类似于从马上跌落发髻似散非散之态,表现妩媚慵懒的无力感。峨髻如陡峭山壁,巍峨高大。蝉鬓薄如蝉翼,流光溢彩。

受特定环境的影响,唐代发达的艺术为发式增添了更多艺术性,除却壁画、仕女图等艺术形式,诗歌更为发式增添了光彩。李白《宫中行乐词》曰:“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描绘宫女以花饰宝髻,清新自然;白居易诗:“圆鬟垂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描写平民女子简约的发式;又云“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描述丽人梳高髻,走动的时候在如蝉的双翼一般悬在两旁的鬓发的灵动瑰丽;元稹《恨妆成》诗:“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体现出唐代典型的高髻配丛鬓的发式;李贺《美人梳头歌》诗:“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描写美人懒倚绡帐、发髻似坠非坠、暗香浮动的美好画面。

(四)整体性

虽然唐代妇女的发式主要以发髻为主,但鬟与鬓仍不能被忽视,实际上,鬟和鬓不算是单独存在的发式式样,以往的研究者也仅把鬟并入髻中研究,稍稍提带鬓,并没有对髻、鬟、鬓进行严格区分。

记者从佛山海事局了解到,2018年西江佛山段本质安全得到进一步提升,事故性苗头得到有效控制,水上交通事故(0宗)、险情(2宗),分别较创建前的2012-2016五年均值降低100%和71%,取得了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的阶段性成效。

然而,根据史料和历史文物,唐代妇女的发式往往髻、鬟、鬓三者结合,或其中两者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发式整体。例如,鬟与髻结合,梳成双鬟望仙髻,更添飘逸、灵动之美;《宫乐图》中贵妇“宝髻博鬓”发式昭示皇家富贵;与蝉鬓相配合,有一种将头发自两鬓梳向脑后,掠至头顶挽成一或二髻,再向额前俯下垂的髻式,似即倭堕髻;如果梳出蝉鬓后,不使髻向前俯低,却让它立在头顶上,那就是盛唐式的高髻[13];《挥扇仕女图》中仕女所梳抛家髻、堕马髻,搭配“鬓发抱面”,楚楚动人,独具美感。

结语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唐代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的美及美的交流,作为古代文化艺术和造型美术的一部分,其特征源自种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能反映其所属时代的独有特征。

从以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初唐时期的简约大气,历经盛唐时期的恢弘雍容,最后到中晚唐时期的奢靡颓废,唐代仕女的发与饰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社会环境的变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审美趋势甚至女性地位。

唐代女子千姿百态的发式与发饰包含着妇女对美的热烈大胆的追求,反映出封建男权压迫下唐代妇女相对提升的社会地位和心理需求。仕女图的图像信息不仅是当时的现实写照,同时也反映出该时代社会环境变迁中人们的审美心理,为我们进行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春秋)孔丘.孝经[M].陈书凯编译.北京:中华纺织出版社,2007.

[2]贺涛.中国历代发式研究(原始社会-唐朝)[M].作者自印本,不详.

[3](元末明初)陶宗仪.说郛·卷7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南朝)范晔.后汉书·卷54·马援传附马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6]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7](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M].丛书集成初编本.

[8](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释名疏证·释首饰[M]//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第1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五行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沈从文,王㐨.中国服饰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孙玑.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J].文物,1984(4).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6-0044-06

作者简介:张馨元,单位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李直)

标签:;  ;  ;  ;  ;  ;  ;  ;  ;  ;  

张馨元: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