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播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民日报,媒体,中国,共青团,仪式,温州市,扫黄打非。
传播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初晓慧[1](2019)在《短视频对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创新探析——以“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主流价值观传播方式不同,2019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大型系列活动以短视频作为传播媒介,形成了"明星领跑、青年响应、全民参与"的链式闭环,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短视频应用于主流价值观传播,有利于探寻主流价值观传播新路径,拓展传播新内容,拓宽传播新领域,对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12期)
江辉[2](2019)在《从传播仪式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中的仪式构建和价值共享》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对老歌《我和我的祖国》进行了仪式化的设置与传播,让主流价值观在整个社会实现传播与升华。本文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解读"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中的仪式构建,以及仪式所形成的基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共享。(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12期)
王宇轩[3](2019)在《关于服装表演活动的传播要素分析与传播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服装表演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活动,在传播服饰文化、推进艺术思潮的发展过程中,具备深入的影响。围绕服装表演活动,广大服装设计师通过一系列的传播形式,加速对服饰表演艺术性、创造性的全面塑造,从而使服装传播具备更加突出的设计理念、品牌风格和时尚特点。本文围绕服装表演活动的传播要素分析与传播模式展开探究,围绕这一发展模式,探究提升服装表演活动的具体路径,供大家借鉴参考。(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3期)
方温力[4](2019)在《媒体活动的生命力、影响力、传播力——温州晚报教育专刊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动策划历来是媒体特别是专副刊打造品牌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当今全媒体时代,传播生态、传播格局与传播效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媒体活动策划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也需随之变化。只有思想上围绕主旋律,内容上抓住受众需求,形式上彰显时代特征,才能使活动策划的效果最大化。温州晚报教育专刊近年(本文来源于《传媒评论》期刊2019年11期)
涂凌波[5](2019)在《从“一体化”宣传到“混合型”传播——以中国共青团网络政治传播活动变迁为中心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新型的网络政治传播形态正在兴起,从政治传播史来看,它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断裂性。本文通过个案研究,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分析中国共青团的政治传播活动变迁历程,重点考察其网络政治传播活动的叁个阶段。我国的政治传播活动从"一体化"宣传模式转向建立一种"混合型"的网络政治传播体系。这种网络政治传播体系是渐进性变迁的结果,路径依赖、关键节点和能动性形塑了这一体系。(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9年11期)
黄碧云[6](2019)在《今年以来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7万余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昨日,佛山市“扫黄打非”工作现场会在南海区丹灶镇召开。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以完善机制建设、落实巡查监管、高效查办案件、强化基层建设、广泛开展宣传为抓手,抓实抓牢“扫黄打非”工作,持续形成了打击非法出版和有害信息传播活动的高压态势。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本文来源于《佛山日报》期刊2019-11-14)
韩文嘉[7](2019)在《推动中国声音向世界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韩文嘉)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人民网外文信息中心承办,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公共平台支持的第二届中国机构海外传播杰出案例(海帆奖)征集活动,于29日在深圳举行的“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启动。以(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9-10-30)
姜洪[8](2019)在《大中型文旅体活动创意执行及融合传播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来势汹汹",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形式逼人、时不我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以建设贵州全域旅游品牌文化传播为突破口,探索"媒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充分与文旅体融合,加快媒体转型发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适时而变,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为相关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品牌的发展进行宣传和推广。(本文来源于《媒体融合新观察》期刊2019年05期)
余忆文[9](2019)在《“微博体”语言:一种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微博诞生以来,各种网络文化不断衍生,"微博体"这类型的语言形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受到大众不断的关注后,"微博体"语言通过受众模仿、情感共鸣后不断传播开来,其语言形式已然成为大众日常语言表达方式之一。"微博体"不仅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语言形式,还反映了受众运用这种语言时的情感表现和他们所运用的情景。受众通过模仿、转发、传播这类语言形式,建构了"微博体"语言的仪式现象,并且在仪式传播过程中,受众运用"微博体"语言呈现出了自我表演、身份认同和文化共享叁种具体表现结果。(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0期)
[10](2019)在《“中国正当潮”活动启动 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中国风潮传播计划》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2日,人民日社报新媒体中心召开发布会,正式启动"中国正当潮·70而潮"主题活动。"中国正当潮"聚焦中国文化风潮、中国科技风潮和中国消费风潮,计划用叁年时间,与各个领域引领风潮的机构和企业携手,通过深度合作,赋能中国品牌,打造爆(本文来源于《城市党报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传播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对老歌《我和我的祖国》进行了仪式化的设置与传播,让主流价值观在整个社会实现传播与升华。本文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解读"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中的仪式构建,以及仪式所形成的基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共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播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初晓慧.短视频对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创新探析——以“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为例[J].视听.2019
[2].江辉.从传播仪式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中的仪式构建和价值共享[J].视听.2019
[3].王宇轩.关于服装表演活动的传播要素分析与传播模式探讨[J].艺术品鉴.2019
[4].方温力.媒体活动的生命力、影响力、传播力——温州晚报教育专刊的实践与探索[J].传媒评论.2019
[5].涂凌波.从“一体化”宣传到“混合型”传播——以中国共青团网络政治传播活动变迁为中心的讨论[J].新闻大学.2019
[6].黄碧云.今年以来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7万余件[N].佛山日报.2019
[7].韩文嘉.推动中国声音向世界传播[N].深圳特区报.2019
[8].姜洪.大中型文旅体活动创意执行及融合传播的思考[J].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
[9].余忆文.“微博体”语言:一种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活动[J].新闻研究导刊.2019
[10]..“中国正当潮”活动启动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中国风潮传播计划[J].城市党报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