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临潼区叶坡组崩塌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西安市临潼区叶坡组崩塌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叶坡组崩塌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叶坡组。研究区距离临潼区城中心约13km,距西安市区约50km。自2013年以来,由于极端气候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研究区发生多次垮塌,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其机理问题可以为黄土崩塌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撑。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分析得出了临潼区叶坡组崩塌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及运动学相关理论知识研究了叶坡组崩塌的运动机理及崩塌的影响范围,并提出了黄土崩塌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治理措施。本次论文研究取得下列成果:一、针对西安市临潼区叶坡组崩塌,阐述了其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二、叶坡组崩塌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内因是由于黄土本身的特性——湿陷性及坡体形态所导致的,外因有植被作用、降雨作用、地震作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三、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及实测剖面,建立叶坡组崩塌的地质模型,使用2D-Block离散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得出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及暴雨家地震工况下,崩塌破坏后的影响范围。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天然、暴雨、地震、暴雨加地震四种工况下崩塌体最大滑行距离分别为27.10m、36.54m、41.41m、55.80m,影响范围分别为2152.25m2、3361.68m2、3768.31 m2、5133.63m2。崩塌的实际影响范围介于天然工况模拟结果和暴雨工况模拟结果之间。提出了叶坡组崩塌“后缘裂隙变形-崩塌体滑落-崩塌体堆积”的运动机理,阐释了各阶段崩塌体的特征。提出三种状态下的形成机理:工程活动状态崩塌形成机理、气候因素导致崩塌形成机理及地震状态崩塌形成机理,经过综合分析,叶坡组崩塌的形成机理以工程活动状态下的形成机理为主导。四、对叶坡组崩塌提出了两种防治对策:传统治理工程措施及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对比了两种防治措施,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对环境更友好,更具视觉舒适性,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环境地质概况
  •   2.1 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     2.2.6 人类工程活动
  • 第三章 叶坡组崩塌基本特征
  •   3.1 崩塌形态特征
  •   3.2 结构特征
  •   3.3 变形破坏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叶坡组崩塌数值模拟与机理分析
  •   4.1 影响因素
  •     4.1.1 黄土自身因素
  •     4.1.2 坡体形态
  •     4.1.3 植被作用
  •     4.1.4 降雨作用
  •     4.1.5 地震作用
  •     4.1.6 人类工程活动
  •   4.2 崩塌体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     4.2.1 基本原理
  •     4.2.2 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4.2.3 参数选取
  •     4.2.4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4.2.5 影响范围分析
  •   4.3 运动机理
  •     4.3.1 崩塌体后缘拉张裂隙变形阶段
  •     4.3.2 崩塌体滑落阶段
  •     4.3.3 崩塌体堆积阶段
  •   4.4 形成机理
  •     4.4.1 工程活动状态崩塌形成机理
  •     4.4.2 气候因素导致崩塌形成机理
  •     4.4.3 地震作用崩塌形成机理
  •     4.4.4 叶坡组崩塌形成机理
  • 第五章 考虑生态景观背景下的防治对策研究
  •   5.1 地质灾害防治景观保护与重建理论概述
  •   5.2 传统治理工程措施
  •   5.3 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治理工程措施
  •   5.4 两种治理工程措施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卜春昱

    导师: 王雁林

    关键词: 临潼区,黄土崩塌,数值模拟,运动机理,形成机理,景观设计

    来源: 长安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

    单位: 长安大学

    分类号: P642.21

    总页数: 67

    文件大小: 8204K

    下载量: 110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崩塌体报警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J]. 中国矿山工程 2016(06)
    • [2].基于离散元法崩塌体动力破碎分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5(04)
    • [3].弯道凹岸不同部位崩塌体对近岸水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J]. 水科学进展 2019(05)
    • [4].崩塌体水力输移与塌岸淤床交互影响试验[J]. 水科学进展 2014(05)
    • [5].论崩塌体边坡的治理[J]. 建材与装饰 2019(05)
    • [6].西线调水一期工程滑坡崩塌体灾害评价[J]. 自然灾害学报 2009(04)
    • [7].崩塌体与拦石墙冲击动力演化过程及参数敏感性[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8].老虎嘴大型崩塌体新型防治结构应用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31)
    • [9].地震型砾岩崩塌体运动学特征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1(02)
    • [10].罗家洞寺崩塌体的成因和失稳运动特点[J]. 地下水 2016(01)
    • [11].抚生村公路崩塌体特征及治理措施[J]. 吉林地质 2016(01)
    • [12].桩顶墙结构在大型崩塌体岸坡防护中的应用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2(06)
    • [13].含石量和坡度对土石混合体崩塌运动规律的影响[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04)
    • [14].马河崩塌体边坡稳定程度敏感性分析[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5].崩塌体对构筑物的冲击分析[J]. 山西建筑 2015(01)
    • [16].柔性框架石笼在大型崩塌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5·12汶川地震区豆芽坪崩塌错落体为例[J]. 山地学报 2009(05)
    • [17].公路崩塌体路基处理及变形监测方法[J]. 土工基础 2015(06)
    • [18].群发性崩塌气垫效应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9].基于崩塌体堆积作用下的滑坡稳定性分析[J]. 交通标准化 2010(01)
    • [20].汤涧崩塌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探讨[J]. 林业建设 2010(03)
    • [21].鄂西黑炭河流域白庙崩塌体成因机理分析[J]. 人民长江 2012(S1)
    • [22].某黄土崩塌体变形破坏特征及应急治理措施[J]. 山西建筑 2009(27)
    • [23].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贵州典型崩塌研究[J]. 山地学报 2015(01)
    • [24].某崩塌体得崩塌机理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 2012(Z2)
    • [25].斜坡危岩体崩塌运动的数学模型及工程应用[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2(04)
    • [26].转折型沟谷对地震崩塌体块石拦截效果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011(03)
    • [27].基于AHP-Fuzzy法的灰岩地区崩塌体失稳危险性评价[J]. 灾害学 2019(03)
    • [28].黄土崩塌体的地震稳定性评价——以陕西咸阳为例[J]. 灾害学 2014(04)
    • [29].西藏藏木水电站左岸近坝崩塌体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2(10)
    • [30].贵州开阳磷矿区崩塌及其防治[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03)

    标签:;  ;  ;  ;  ;  ;  

    西安市临潼区叶坡组崩塌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