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纹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纹理,图像,特征,组分,像素,链路,油区。
红外纹理论文文献综述
彭向阳,梁福逊,钱金菊,杨必胜,陈驰[1](2019)在《基于机载红外影像纹理特征的输电线路绝缘子自动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成像法是一种重要的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但传统的人工诊断方式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无人机巡检的数据处理需求。为此提出一种从无人机红外影像中自动识别绝缘子的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拉普拉斯边缘提取,然后遍历穿过影像的直线集,根据沿线的强度直方图探测影像中的周期纹理特征,再通过角度内特征聚类与角度间特征聚类,自动识别红外影像中的绝缘子中心线。选取包含不同背景(植被、农田、杆塔)的无人机红外影像数据集进行实验,该方法识别率在85%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从复杂地面背景的无人机红外影像中自动识别并定位绝缘子,为实现机巡作业红外诊断智能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卢杨,张磊,郭立媛,杜若鹏[2](2018)在《基于改进纹理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外图像背景复杂、杂波干扰严重、相似目标混淆导致的目标跟踪丢失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低维度纹理特征OCS-LBP(Oriented Center 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s,即方向中心对称的局部二值模式)。首先,利用此特征可以高效地获取目标图像中每个像素块的梯度方向和幅值信息,提高了跟踪过程的鲁棒性;其次,利用核相关滤波算法结合提取的OCS-LBP特征对目标图像区域进行模型训练;最后,根据训练好的模型检测下一帧图像中目标的具体位置。本文在10组红外视频序列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精确度和成功率相比于第二名算法分别获得了2.9%和9.9%的提升,同时在实验设备上算法的平均跟踪速度相比于第二名算法提升了14.15 frame/s。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红外目标跟踪上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8年12期)
侯丽,桂伟[3](2018)在《一种基于红外热图的差图像共生矩阵纹理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热图可以检测会引起体温变化的各种疾病,且有经济、简便、无损伤、无痛苦、无接触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体红外热图不仅几何与灰度分辨率较低,而且,受成像环境和个体变化的影响,使得红外热图灰度的类间差异较小,类内差异较大,导致疾病检测与分类的精度较低、假阳性率高。基于红外热图纹理的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差图像共生矩阵纹理分析方法。在增大类间差异的同时减小了类内差异,通过计算原图和差图本身以及他们的特征的信噪比(SNR)发现,差图像能提供更多的差异信息,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对乳腺癌红外热图试验也标明,差图可以比原图提高约10%的分类精度。(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8年06期)
阮沁馨,田金文[4](2018)在《基于纹理特征的红外图像溢油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船载红外相机拍摄海面红外溢油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溢油区域识别算法。首先利用面向对象的超像素分割方法,将红外溢油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子区域,然后对每个子区域提取纹理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海面和油膜纹理特征进行分类,建立红外溢油图像溢油区域识别的数学模型。在实验过程中,比较了采用不同纹理特征集的分类效果,并与传统分割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论文算法能较好地识别溢油区域,并保存溢油区域的边缘信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张硕,白廷柱,邱纯,邵龙,张宇[5](2018)在《一种谱聚类灰度纹理图像分割方法及其在近红外成像仿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红外场景仿真中需要将不同材质分类的问题,提出一种谱聚类的灰度纹理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mean-shift算法,将原始图像预分割为多个具有准确边界的同质区域,并将这些区域描述为超像素;进而,将超像素构造的无向加权图作为谱聚类的输入,通过谱聚类的方法解决超像素的过分割问题。本文的方法在谱聚类过程中考虑了超像素的纹理特征,弥补了灰度图像在谱聚类过程中只顾及灰度和空间信息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分割方法不但减少了运算量,并且为精细的近红外场景仿真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阮沁馨[6](2017)在《基于纹理特征的红外图像溢油区域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溢油事件的发生对相关水域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严重影响,对水域进行日常溢油监测对及时发现溢油事件以及制定溢油应对策略有重大意义。目前用于溢油监测的主要方式是遥感监测,由于卫星遥感监测的观测周期长、航空遥感监测费用较高,在天气恶劣或地势险要地段航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开展利用船舶监测模式下的图像序列进行溢油区域检测识别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针对船载红外溢油图像的特点,在现有溢油区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溢油区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溢油检测精度和效率上有所提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红外溢油图像进行纹理特征分析,研究了基于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Gabor纹理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和一种改进的Gabor纹理特征,在检测精度和运算速率上有所提高。在溢油区域检测过程中,针对前面提取的纹理特征,通过实验对比了两种特征归一化方法,解决了当新样本加入时需要重新归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特征集组合方式下的基于特征层融合和基于决策层融合的溢油区域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多特征集融合方式的检测效果相比单特征集的检测效果有显着提高,利用论文提出的改进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和改进的Gabor纹理特征进行溢油区域检测时,检测精度和检测速率均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纪恺悦[7](2017)在《基于遥感影像的红外纹理调制模板生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红外场景仿真技术在军事武器的研制与性能评测方面有着难以撼动的重要地位。而在红外地物场景的仿真中,红外纹理作为场景中数据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真实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场景仿真的逼真度。由于可见光遥感影像比红外遥感影像拥有更清晰的细节,可以更加确切地反映地表的景物分布,因此本文将以可见光图像为基础研究一种有利于提高仿真场景真实感的红外纹理调制模板生成方法。本文从红外场景仿真中红外纹理的现存问题与不足之处入手,对基于可见光遥感图像生成红外纹理调制模板的传统方法加以改进,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现有遥感影像分辨率无法满足红外场景仿真需求的现象,对遥感图像的超分辨率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遥感图像中的自身相似信息对遥感图像进行了超分辨率重建。并且因为重建过程耗时过多、效率低下,采用了一种基于并行处理思想的统一建库分块处理方法减少了运算时间,从而最终得到一种高效率且细节更加清晰的红外纹理调制模板生成方法。(2)针对遥感影像中的阴影固化且会遮盖地物信息的现象,从阴影区域特点入手,研究了一种基于纹理的阴影自动的分割检测方法,然后通过分析阴影区域像素点的光照模型来对阴影区域进行补偿,并且基于对图像中像素置信度的判定修复了一些难以补偿的小块区域,从而生成不受阴影区域限制的红外纹理调制模板。(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胡海鹤,白廷柱,李玉鉴[8](2017)在《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红外图像纹理映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仿真大规模背景景物红外图像纹理,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红外图像纹理映射方法.该方法以相应景物的可见光图像灰度范围为参照,基于同景物某时刻红外图像的温度及灰度分布,计算景物红外图像的温度与灰度对应关系.将对应景物温度分布偏差信息迭加在相关景物不同时刻的均值温度上,映射在该景物可见光图像的灰度范围内,生成对应景物不同时刻的红外图像纹理.另外,将仿真的背景图像分为单一组分和混合组分的背景图像,对于单一组分背景图像,采用提出的方法进行红外图像纹理映射;对于混合组分的背景图像,首先采用该背景图像对应的可见光图像进行材质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提出的方法进行混合组分背景图像的红外图像纹理映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快速仿真不同时刻、不同景物的红外图像纹理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杨壹斌,李敏,杨敏,王亚楠[9](2017)在《基于图像差值调制模型的红外纹理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外场景仿真中纹理映射真实感欠缺,实用性和灵活性较弱的问题,考虑到实拍图像在多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红外图像灰度差值调制模型的纹理生成方法。该方法以实测某时刻红外图像为基础,实施材质分类后将材质灰度与其灰度均值进行逐像素差值运算,得到主要景物材质的灰度差值分布,利用传热学理论求出景物在一天内其它时刻的均值温度,再模拟红外成像系统工作过程将其量化为对应灰度均值,并与灰度差值分布进行调制,生成仿真时刻的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生成的红外纹理图像兼具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仿真应用要求。(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杨壹斌,李敏,卢羿[10](2016)在《基于温差扰动补偿的红外纹理生成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红外视景仿真中红外纹理生成效果生硬,真实感欠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差扰动补偿的红外纹理生成新方法。该方法以实测红外图像为数据源,模拟红外成像机理构建红外成像链路模型,解耦环境影响因素得到红外图像各像素点对应的温度值,通过建立的目标表面热平衡方程和一阶导热方程求解实测与仿真时刻表面温度均值,利用各点温度与实测时刻均值温度的差值求得表面温差扰动,最后对仿真时刻均值温度进行温差补偿,得到表面的预测温度分布,并将计算出的辐亮度数据存储为DDS(Direct Draw Surface)纹理格式,以提高纹理生成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到真实红外数据源的可靠性,同时兼顾红外纹理生成效率,在红外视景仿真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6年12期)
红外纹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红外图像背景复杂、杂波干扰严重、相似目标混淆导致的目标跟踪丢失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低维度纹理特征OCS-LBP(Oriented Center 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s,即方向中心对称的局部二值模式)。首先,利用此特征可以高效地获取目标图像中每个像素块的梯度方向和幅值信息,提高了跟踪过程的鲁棒性;其次,利用核相关滤波算法结合提取的OCS-LBP特征对目标图像区域进行模型训练;最后,根据训练好的模型检测下一帧图像中目标的具体位置。本文在10组红外视频序列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精确度和成功率相比于第二名算法分别获得了2.9%和9.9%的提升,同时在实验设备上算法的平均跟踪速度相比于第二名算法提升了14.15 frame/s。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红外目标跟踪上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纹理论文参考文献
[1].彭向阳,梁福逊,钱金菊,杨必胜,陈驰.基于机载红外影像纹理特征的输电线路绝缘子自动定位[J].高电压技术.2019
[2].卢杨,张磊,郭立媛,杜若鹏.基于改进纹理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J].液晶与显示.2018
[3].侯丽,桂伟.一种基于红外热图的差图像共生矩阵纹理分析方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
[4].阮沁馨,田金文.基于纹理特征的红外图像溢油检测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8
[5].张硕,白廷柱,邱纯,邵龙,张宇.一种谱聚类灰度纹理图像分割方法及其在近红外成像仿真中的应用[J].红外技术.2018
[6].阮沁馨.基于纹理特征的红外图像溢油区域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7].纪恺悦.基于遥感影像的红外纹理调制模板生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8].胡海鹤,白廷柱,李玉鉴.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红外图像纹理映射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
[9].杨壹斌,李敏,杨敏,王亚楠.基于图像差值调制模型的红外纹理生成方法[J].红外技术.2017
[10].杨壹斌,李敏,卢羿.基于温差扰动补偿的红外纹理生成新方法[J].激光与红外.2016